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红楼小婢 > 第一百零三章

红楼小婢 第一百零三章

作者:双面人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7:16 来源:笔趣阁

黛玉素喜打扮,连带也爱打扮好儿,见状,登时会心一笑。

雪雁却瞪了好儿一眼,道:“快跟香橼回去梳洗,这副脏兮兮的模样儿别叫姑娘看了笑话。”好儿到底只有三岁,不大爱梳洗,每回日上三竿起床,都得揪着她方可。

好儿听了这话,只得垂头丧气地随着香橼去了,一步三回头。

小兰和翠柳年初都嫁人了,小兰嫁给了观月,翠柳嫁给了赏风,因赵云升了一品,家里仆从不够使唤,雪雁前年便买了四个丫鬟,四个小厮,两个洒扫房屋的仆妇并两个看门的男仆,香橼便是四个丫鬟中的一个,现今放在好儿身边。

黛玉瞅见好儿可怜兮兮的目光,忍俊不禁地问雪雁道:“怎么好儿这会子还没梳洗?”

雪雁请了黛玉进屋,连命香橘沏茶,方笑道:“昨儿好儿夜里贪玩,睡得比旧日晚了一个时辰,故今早起得便晚了,若不是姑娘来,只怕还不知道她躲到什么时候。”

黛玉扑哧一笑,道:“咱们家的几个孩子都没她这样儿的,也不知道像谁。”

雪雁道:“我也不知道,想是天生的,好儿别的都好,就怕洗脸刷牙,性子也懒得很,每回都说脸痛牙酸,非得扭着她不可,麒哥儿早已起来练字半个时辰了,好儿却迟迟不肯起床。”虽然女儿娇养,但是她仍十分细心地教导好儿,以免惯坏了她。

黛玉却道:“小孩子家的长身子,多睡些无碍,你别太严厉了。”

雪雁点头称是,即便麒哥儿起得早,也已经辰时了。

说笑一番,黛玉方说起昨日王夫人之话。

雪雁怔了怔,道:“正如鸳鸯姐姐说的,二舅太太故意如此罢了,姑娘何必放在心上。世间因果,都是说不上来的循环。像史大姑奶奶这样的,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家李妈妈,和前年才买下来的陈妈妈,都是青年守寡,膝下无子被族里卖了的,陈妈妈跟前还有个女儿呢,就是现今服侍好儿的香橼,幸亏母女两个生得寻常,不然也不知道被卖到何处。”

黛玉默然不语,良久方叹道:“这世间终究是咱们女人家吃亏受罪,这子嗣二字害了天底下多少妇人,竟成了她们的罪过。”

雪雁叹息不已,却无话可说。

不管她们心中有多少不满,但是世事如此,非她们只言片语所能扭转。

黛玉忽道:“过两日我们家有人进京,你们家的书信东西都得预备好了,一块儿送去,这二年薛大爷不来往于京城之间,咱们家虽有驿站送信,到底不便。”

雪雁点头道:“早预备好了,东西倒罢了,不过还是那么些,这回书信却多,麒哥儿自打认字起,就想着大哥哥了,只是不得见,今年又给大哥哥写了不少信,日日问我什么时候送去,又问我什么时候能收到大哥哥的回信。”于连生时时刻刻记挂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她常常耳提面命,两个孩子对于连生都十分敬重。

黛玉莞尔一笑,赵麒年底六岁,于书法有极高的天赋,许是因为从小耳熏目染之故,练字时静得下心,三岁执小毫练字,不过两年余,已经写得十分工整了,黛玉自忖自己五六岁时,尚不及他有此本事,周玄虽然聪颖灵慧胜赵麒一筹,但是字却不及他这个年岁时写出来的,为此,黛玉常笑言赵麒来日在书法上的成就必在雪雁之上。

赵麒由赵云亲自教导,雪雁也常在旁边指点,因赵麒此时尚未聘请先生,年岁又小,雪雁便叫他将每日的发生的大小事件记下来,权当练字,又因雪雁常常说起于连生,年年还能收到于连生送来的书信东西,多是给赵麒和好儿兄妹两个,赵麒便将这些作信给他。

提起回信,黛玉道:“你听说了没有,惠姐姐的夫家坏了事儿,惠姐姐的公公发配到咱们这里来了,前儿才托信给我们大爷,请我们多加照应些。”

雪雁忙答道:“怎么没听说?幸而有张大学士在朝中周旋,又有功绩在前,听说只是流放,而非刺配。”张惠的公公胡雍亦是文官,世家清贵,若是刺配,即便将来起复,恐怕也不能再为官了。西海沿子原是流放之地,年年都有许多人发配此处,其中也有这样的官员,吃苦受罪几年,往往还能官复原职,得到长乾帝起复,但是绝大多数都老死边疆。

黛玉摇了摇头,道:“恐怕惠姐姐的公公不大能起复了。”

雪雁一怔,随即叹息道:“姑娘说得是,伴君如伴虎,圣人之心,旁人谁也揣测不到一星半点,即使没有刺配,又有张大学士在朝中周旋,也未必能回去。”

张璇现今位极人臣,风头无两,长女为公主的媳妇,次女又嫁入高门世家,媳妇亦是公府千金,可谓是联络有亲,俱是富贵双全,他们家门风清正,行事也循规蹈矩,行事没有差错,但是长乾帝却不容他们日益坐大,以免成为第二个荣家。

张惠的夫家门第虽比张家高,行事却不及张家妥当,张璇为官多年,但并不是神机妙算之人,也猜不透长乾帝的心思,因此胡雍获罪后,流放六七千里,可见长乾帝有心严办。

雪雁想起从于连生书信中说起的消息,胡家规矩严谨,处处讲究,婆婆也十分严厉,张惠进门后日子过得并不十分自在,三四年来连生二子均已夭折,倒是一个女儿活了下来,却三天两头地生病,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黛玉亦知此事,感叹道:“张大学士虽有本事,但是哪里能预兆到惠姐姐如今的景况?想当初张大学士于咱们的恩典,我心里感激非常,偏生远在此处,也不能安慰惠姐姐。昔日的姐妹们也只嫣然姐姐、我、婉儿、媛儿和你寥寥几个人过得正经自在,别的姐妹们都不是十全十美,新姐姐倒好些,养了两个儿子,比惠姐姐强些。”

雪雁问道:“不知道将军如何安置胡老先生?”

黛玉道:“胡先生学问极好,又做不得什么重活儿,便想请他在家里教导几个孩子读书,你看如何?过几日就叫玄哥儿跟胡先生上课,你若是愿意,也送麒哥儿过去。”

两家亲厚,又因周玄年纪虽比赵麒小,读书认字却比赵麒强,两人现今功课相当,故周鸿早和赵云商议过了,待得请了先生,教导他们两个一同上课。

雪雁在心中忖度半日,含笑对黛玉道:“这主意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还得我们大爷做主才好。”胡雍也是两榜进士,又做了二三十年的官,于学问上十分之好,旁人都有所不及,为人处世十分圆滑世故,即使身为流放之犯官,但是并无妨碍。

流放到这里的犯人,有的在牢营中做活,有的充军,有的被官宦人家做奴仆使唤,横竖比买来的便宜,若是家里有权的,即使流放,照样吃喝玩乐。

黛玉当初额外照应王夫人,如今另行给胡雍安排差事,并不出格,世人皆已司空见惯,只是当初黛玉毕竟难以谅解王夫人私吞自家财物许多,所以并没有接王夫人到自己家中对外说叫王夫人在家中做活,在周家做活,哪怕只是针线活儿也比在牢营里浆洗强。

雪雁想到这里,心中一笑,并不担心请胡雍做先生会惹来祸事。

黛玉笑道:“放心,必然得问过赵先生的意思。咱们虽说言传身教,也能教导孩子,但是谁又成日家清闲?外面有外面的事,里面有里面的事,到底给他们请个正经先生才好,遍观此处,进士出身的先生十分罕见,学问不高的恐耽误了孩子,倒不如请了胡先生,我们既能对张家有所交代,两个孩子也能正经上学,岂不是两全其美?”

雪雁赞同道:“既照应了胡先生,也不会落人话柄。”她一直挂念着给麒哥儿请先生,她知道其中的厉害,赵云自然也知道,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虽说长乾帝忌惮联姻之势,胡先生未必能起复,但是谁也拿捏不准长乾帝的意思,胡雍流放,其家却平安无事,子嗣众多,其中又有张家在内,雪雁也愿意赵麒跟他上学读书。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笑声,丫头打起帘子,便见赵麒牵着好儿的小手,由着丫头仆妇簇拥着进来,赵麒一见黛玉,立时规规矩矩地给她行礼,道:“见过伯母。”

好儿也似模似样地跟着请安,道:“伯母,我可想伯母了,想得心都疼了。”

黛玉见到这两个粉妆玉琢的孩子,早已满脸笑容,先前想说的话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招手道:“麒哥儿,快带你妹妹到伯母这里来。”

赵麒和好儿近前,黛玉一手揽一个,摩挲半日,道:“麒哥儿闲了,去找你玄弟弟顽,你玄弟弟在家读书一个人也寂寞,明儿你们一同读书作伴罢。”

赵麒一年中有三四个月住在周家,遂眉开眼笑地点头答应。

黛玉在赵家坐了半日,回去时便带赵麒和好儿一起。

刚到家中,黛玉叫人带周玄出来,看着三个孩子你追我赶,她亦开怀,忽见王夫人哭哭啼啼地过来,跪倒在地,道:“求周大奶奶开恩,赶紧打发人去找宝玉。”

黛玉见她跪地磕头,连忙站起身让开,微微蹙了蹙眉,吩咐人先将孩子带下去,方开口问道:“二舅母这是做什么?昨儿夜里二舅母来,我已经答应了二舅母,这会子二哥哥又出了什么事情?非得立时打发人去?”

王夫人含泪道:“我回到住的地方,宝玉已经不见了。”

黛玉见她哭得可怜,叹了一口气,吩咐鸳鸯道:“传话给外面的小厮,去找找二哥哥。”

鸳鸯答应了一声,自去料理。

不多时,便有人来回说没找到宝玉,倒有路人说是见到一个花子往北边去了,派人追了几日都没有找回宝玉,两家送信送东西进京,也无法带他同去,王夫人知道后,顿时昏死过去,醒来时,日日延医问药,也没有好转。

王夫人虽说先前养尊处优时调理得好,到底经历了几次折磨并长途跋涉,能撑下来未尝不是想和宝玉团圆,只是没料到宝玉忽然又一走了之,病势渐重,于深秋溘然长逝。

雪雁听说后,微微一叹,也过去帮衬黛玉料理。

黛玉料理完王夫人的丧事,将其棺木寄存于寺眯,家中已将外面三间书房收拾出来了,里间给胡雍居住,外间留给胡雍教导赵麒和周玄两个孩子读书识字,胡雍久闻周玄之名,观其举止,度其天资,果然与众不同,赵麒虽不及他资质,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因此教导十分用心,他流放到这里,也不知道几时能回京,倒不如依附着周家过活,总比做苦役强。

胡雍在周家住下后,虽说衣食丰足,也得周鸿敬重,但是对外一概都说是犯官仆役,并不以先生自居,也不肯穿戴绫罗,只教导两位小公子的读书认字罢了。

雪雁和赵云每隔五日都检查赵麒的功课一回,见他大有进益,亦觉欢喜。

赵云这日又去海边操练将士,因南安王爷征战诸海上小国铩羽而归,乃因不惯海上作战,这几年周鸿执掌兵权之后,一面和赵云料理当地军务,修建城墙,安抚将士孤儿,一面操练将士,组建水师,偶有几处海国兴风作浪,均被一一击退。

赵云这回便是陪着周鸿去海上,一去三个月。

雪雁无事,便同此处几家官宦女眷去庙里打醮,在这里几年,没有沈夫人,便以黛玉为尊,雪雁的地位亦随之水涨船高,晚间回来听说周白病了,不及换衣裳,忙去探望。

周白生来体弱,即便十分精心,仍是三不五时地生病,忙得周家人仰马翻,黛玉忧心不已,垂泪道:“白哥儿像我,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都是我不好。”

周白才吃了药,躺在黛玉怀里,眼角还挂着泪水,瞧着十分可怜。

见到黛玉哭,旁边丫鬟仆妇的眼圈儿都红了。

雪雁连忙安慰道:“姑娘说什么?怎能怨姑娘?姑娘打小弱,现今可不是调理好了?姑娘平平安安生了两个哥儿,外面谁说姑娘体弱多病?白哥儿年纪小,人又娇嫩,不免折腾些,只要吃了药,明儿就好了,咱们再好好地给白哥儿调理,将来必然和玄哥儿一样无病无灾。”

黛玉呜咽道:“但愿如此,只是看到白哥儿吃苦,我这心里跟刀割似的。”

雪雁百般劝解,又将周白抱到怀里,细细把了一回脉,黛玉目不转睛地看着,等她把脉完,忙问道:“白哥儿怎么样?”

雪雁忙道:“姑娘别担心,大夫开的药极恰当。”她虽懂一些粗浅医术,到底不精,只知周白先天不足,却不敢用药,倒是大夫开的药尚可,即使担心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但是周白病重,也只能用药,她想着赵云医术极高,忙命人去送信儿,盼着赵云早回。

黛玉愈加担心,低声道:“他们去海上了,哪能接到什么信儿。”

雪雁无言以对,训练水师十分严谨,即便是她们,也不知道水师船队在海上何处。

一时通报说周玄和赵麒过来了,黛玉方止住眼泪。

赵麒拿着手帕给黛玉拭泪,道:“伯母别担心,白弟弟定能平安无事。”

周玄也上前如此言语,黛玉心中一暖,点头不语。

周白原有不足之症,这一病就是两三个月,到了冬底,途中几次惊险,不知道请了多少大夫修方配药,都说不成了,阖府十分惊慌,雪雁和黛玉昼夜守着,熬得人都瘦了一圈,好容易方保住周白的性命,连大夫都觉得惊诧。

雪雁从前照料黛玉颇有经验,便住在周家照料周白,倒也渐渐痊愈起来。

黛玉见雪雁如此,心里感激不尽。

外面听说周白重病,险些性命不保,各样药材补品流水似的孝敬进府,各家女眷也亲自来探望,黛玉只见了几家,余者都以照料周白为名给推了。

彼时于连生收到了他们的书信,周家亦如此,但是不知道周白之病。

瞧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周夫人将黛玉送来的东西添在女儿嫁妆单子上,方转头对周元道:“鸿儿媳妇送了不少东西给滟儿。”

周元站在窗前看雪,闻声并不回头,道:“既然是鸿儿媳妇的心意,叫滟儿受了便是。”

周夫人点点头,心里打算等来人回去时,给黛玉多多地捎带些东西过去,一时又想到今年的进账,道:“鸿儿媳妇这几年的进项已经有十五六万两银子了,是叫人给他们送去,还是依旧留在家中?他们在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手里很该有些钱使。”

黛玉随着周鸿在西海沿子,在那里采买些洋货东西比在京城里强,这几年给周滟预备嫁妆,许多东西都是托黛玉在那边置办的,花了一万两银子,能买下京城里五六万两的东西。周夫人想着黛玉已平安生下两个儿子,现在还年轻,将来若是添了女儿,总得先攒嫁妆,听说雪雁早早就开始给好儿攒嫁妆了,因此黛玉身边不能没有钱使。

周衍之妻王氏进门三四年,生了两个女儿,夭折了一个,如今又怀了一胎,周夫人嘴里不说,心里难免偏向黛玉些,毕竟黛玉生了两个大孙子。

周元回过身,道:“送去也使得,只是费些力气。”

周夫人笑道:“咱们家那么些人,还怕费什么力?再说,既有家仆,又有官差,年初还得送军饷,不如就将银子换成金子,一同带过去,有官差护送,不怕出事。”

周元道:“你收拾罢,开春送军饷时,我来安排家人一同跟去。”

周夫人含笑应是。

次日一早,周夫人使人将银子兑换成金子,周元却上朝去了,今日贾雨村一案尘埃落定,长乾帝批其革职,阖家抄没,并流放粤南,押送贾雨村的官差中有一个人便是告倒贾雨村的,据说是当年葫芦案中出谋划策的门子,来报当年事后贾雨村无中生有将其治罪的仇。

周元暗叹:“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贾雨村今日落马,何曾想到竟会是当年自己结下的仇家?

门子面色冷峻,押着贾雨村上路,贾雨村扛着枷锁,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他看着门子,门子一声冷笑,道:“贾大人,你没料到有今日之祸罢?”

贾雨村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而行,沉默不语,他的确没有想到门子竟会出现在自己跟前。他为官之后,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出门都是坐着大轿,令人抬着,前后都有差役前呼后拥,敲锣开路,几时吃过这样的苦头?听了门子的话,只觉得浑身寒冷彻骨。当日嫌弃官职小,拍马溜须,奴颜婢膝,为了升官,不知道做过多少事,谁知今日便沦为了阶下囚。

在雪地中行了半日,贾雨村忽然抬起头,凝视着路边站立的人,看得目不转睛,虽然满身风霜,却依稀认得出来,正是贾宝玉。

门子瞟了一眼,并不认得,推搡了一把,喝道:“磨蹭什么?”

宝玉见到贾雨村落得这样的下场,顿时哈哈大笑,笑声响彻天地,向远方走去,口中唱道:“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天地连成一片,四面雪白,无边无际。

作者有话要说:近日暂更少些,痊愈后多更,昨天眼前发黑洗澡摔跤,今天中午吃饭,吃了几口就吐起来,可怜极了,本来大家都劝我不更的,但是想想,还是写一章吧,不多,痊愈后多多更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