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浮霜 > 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

浮霜 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

作者:照烧茄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9:40 来源:笔趣阁

“听说了吗?米价提高了!”

“是啊!是啊!提高了有两成呢!”

“今年不是风调雨顺,各地都没有闹灾吗?这是怎么了?米价不跌反升?”

“好像是外洋海船先提的价,天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当市集上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润州皇宫的朝堂上,朝臣们也面色凝重。几年前令天朝商税激增的茶叶种植计划,如今受到了不少人的抨击。几年来,推广茶叶种植的计划的确给天朝带来了每年一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而同时,天朝人购买外洋海船运来的大米,洋人上缴的进口税又是一笔巨款,一来一回,收益颇丰。

高额的利润致使大多数人舍弃了种粮食,改换为种茶叶,在官府有意的引导下,这种经济作物的普及越来越广。然而此时润州市面上的米价被外洋人操控上涨,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究竟一国的粮食命脉,掌握在别国手中,是否稳妥?

欧洲人可以不喝茶,但天朝人不能不吃米!

有人提出了如此响亮的口号。

“种茶叶代替种粮食原本就是个战时政策,如今天下大定,还应以农为本,抑商兴农才是。”

“民以食为天,粮食可是大事,历朝历代叛乱都多半发生于灾年,可见养不活老百姓的肚子,这天下就做不安稳。虽然当前可以依靠洋人从南洋和印度运送米粮来朝,但总不是长久之计,还请皇上三思。”

“当下不说别的。当以平抑米价为先,得尽快召见英国和荷兰领事。询问他们贸然涨价的原因才是。”

卫东鋆被一群朝臣吵了一整天,憋着一肚子的火回了梧山堂。进屋想找浮霜倾诉一番。却发现屋里没有人。

“皇后上哪儿去了?”他转脸问元吉。

元吉道:“下午英国领事馆的若桑亲王请求觐见皇后殿下,此刻应该在前院说事呢吧。”

此刻前院水榭中,浮霜确是在和若桑亲王喝茶,话题也自然谈到了年初米粮价格上涨的事。

“贵国需要我朝的茶叶,我朝需要贵国的大米。三年来我们双方的交易十分顺畅,我天朝的茶叶没有变动,贵国的大米也没有变动,为何今岁却突然米价涨了两成?”和洋人说话得直截了当,这么多年来浮霜早就明白了。若是按照天朝的规矩弯弯绕,怕是到天黑都谈不到正题。

若桑亲王跺了跺文明杖,略带歉意的道:“此事是我国的错,但我国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国正在参与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荷兰和我大英帝国处于敌对的阵线上。原本战争就应该是国王的事,可偏偏荷兰人的军舰竟然开到印度洋来了,他们处处打击我国的商船,运输米粮的商船受损严重,这米价自然就上涨了。所以皇后殿下若要责难,就请问问荷兰公使罗伯特公爵。为何无故袭击我国的民船!”

浮霜叹了口气,冲着若桑亲王道:“昨儿罗伯特公爵来见我时,也提到了你们英**舰袭击他南洋海船的事,如今你们两家打仗。却要从我天朝身上搜刮银子,怕是不妥吧?”

若桑亲王抿了口茶,道:“我大英帝国与荷兰人势不两立。若皇后殿下能说服皇帝陛下,派贵国的火轮船协助我大英帝国清理航道。绞杀那些个荷兰海盗,我们的商船没有损失了。自然米价也会回落的。”

浮霜皱起眉头,没有说话。若桑亲王这要求貌似听起来很合理,事实上却是在用米价胁迫天朝,想利用天朝的海上力量打压荷兰人。一直以来,对于英国和荷兰,浮霜总是两不相帮,却两者都接纳,游走于其间,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获取利益。可如今看来两方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程度了,再想脚踏两条船怕是很难。

她笑了笑,直白的道:“这话我就不好说了,若桑亲王你也该知道,我们天朝可以从印度进口你们运来的大米,也同样可以从荷兰人手中购买南洋的大米。我们若是派船队帮你肃清印度航线的荷兰海盗,自然也会替荷兰人绞杀南洋的英**舰,对此,若桑亲王又怎么看?”

若桑亲王闻言,却略带讽刺的笑道:“不错,大米从哪儿买都是一样的好吃。可皇后殿下您别忘了,我们大英帝国可是贵国茶叶最大的购买者,这一买一卖的交易还是相互平衡的好,若是您站在荷兰人那边,恐怕今岁您的茶叶就要烂在仓库里了,请问您届时又从哪里筹集银子买荷兰人的米呢?”

浮霜手中一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平衡,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却内涵深远的词。她之所以引导江淮大肆种植茶叶,甚至放弃粮食的自给自足,就是因为平衡二字。

别看当下天朝有了新式的蒸汽船,有了改良过的连发枪,但其他方面还远不能与工业发达的欧洲抗衡,对于这点,她已经从刚刚回国的白羽口中得到了应证。

欧洲人骨子里的野蛮和血腥,令他们的船队每到一处都带来血腥死亡。非洲如此、美洲如此、东南亚地区依旧如此,唯独对于天朝他们不敢贸然下手。

然而贪婪会令人失去狼,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令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白银,若天朝继续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融入到整个世界的大供求圈内,英国人在天朝赚不到钱而只能花钱的情况下,势必会狗急跳墙,走上强行掠夺的道路。

因此她放弃了粮食的主控权,给欧洲人一个喘息的通道,只要保证出口大过进口,双方用贸易绑定对方,欧洲就不会贸然对天朝动武,而再坚持十年。甚至只需要五年,天朝的工业体系就可以跟上来。真正达到富国强兵。

只有有了实力的人,才能保得住赚进口袋的钱。这个道理无论在哪里都是实用的。

“我们的皇帝陛下不愿意被牵扯进你们的战争中。欧洲的争端也没有理由延续到我们天朝来。”浮霜放下杯子,正色道,“我可以劝说皇帝陛下派遣火轮船,替你们英国船队提供护航,同样我们也不会拒绝荷兰人此类要求,我们只希望在天朝周边的海域,在商言商,莫要涉及政治纠纷。”

若桑亲王虽然并不十分满意,但他骨子里的商人秉性却令他更重视金钱而不是权利。若船队能安全行驶于印度航线,对于荷兰海上势力的打压,还是交给帝国的海军们去发愁吧。

浮霜送走了若桑亲王,回到梧山堂时,夫妻二人相互对视,同时叹了口气。

随即两人笑了起来。卫东鋆道:“看来你的烦恼又和我不谋而合了。”

浮霜脱下外衣,接过董婉珠递过来的小毛衫披上,道:“他们还在游说你下令返茶归田?”

“是啊,”卫东鋆点头道。“眼光之局限于国内,他们看到的是米价上涨,看到的是粮食供给的不稳定,即便是洋人此刻降下价格。他们也会要求颁布归田令。”

“那白羽呢?有没有可能让白羽说服他们?”浮霜忍不住道。

卫东鋆摇了摇头:“那些老头子怕是不会信白羽的任何话,你也知道他写的那篇文章的风评了吧?并不都是赞扬。”

白羽归国之后,写了一篇名为《欧洲天朝比较谈》的文章。文章中着重描述了欧洲的见闻,并摘取了大量数据。对英国、荷兰、法兰西、德意志和奥地利五国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做了详细描述,对比天朝阐述缺失。并总结了天朝急需改进的地方。

这片文章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赏,但更大多数天朝文人对其却并不不认可。在他们看来,欧洲那片只听说过没有见过的地方,被文章捧上神坛是不合适的,强大的天朝怎么可能比不过欧洲小国?

更有些人对白羽本人加以抨击,认为他肆意媚外,心存不轨。

“我……相信白羽说的。”浮霜沉声道。

卫东鋆坐到她身边,揽住她的肩膀道:“我也相信白羽,并准备按照他的建议,在国内开办算学、杂学类的书院,拨款筹建科技研究院。但我说服不了所有人,而当前的米价事件,已经挑起了所有人最敏感的神经。”

“那……你准备怎么做?”浮霜问道。

卫东鋆摸摸鼻子:“霜霜,你有没有想过,英国人和荷兰人,两只之间我们或许要做出选择了。”

“选择?”浮霜一愣,“粮食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确实并不是妥善之策,我们冒险为之,不就是因为有两家敌对者相互制衡吗?无论是拒绝英国人,还是荷兰人,只剩下一家掌控我朝粮食供给,那才是大事呢。”

卫东鋆笑着摇了摇头,他冲着浮霜道:“你没回来之前,我考虑了很久。英国人占据印度,荷兰人拥有南洋,可几百年前,那里都不属于他们。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能将印度或者南洋收归己用呢?

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事成之后,好处自然是均分的。我们理所当然也应该获得一部分的占领地。而无论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还是荷兰的南洋总督,又怎么可能和我整个天朝相抗衡?从一点开始蚕食,慢慢的收拾他们两,总有一日,我卫东鋆要让欧洲的海船退出亚洲这片海域。”

浮霜沉默了片刻,开口道:“你准备开展海外殖民?”

卫东鋆点了点头:“大势所趋,我不得不如此。我的子民是天朝子民,其他国家原本就没有资格获得我的仁慈。就算是殖民吧,只要占领之后,对待当地人比欧洲人对待他们宽容一些,这些人恐怕就会真心臣服于我。”

“那……你准备站在谁一边?”

卫东鋆咧嘴坏笑,好半天才蹦出几个字:“谁都可以,事实上我只站在自己这边。”(未完待续……)

PS:感谢扑蝶猫儿的钱袋!!!听说下周末有大推,为推荐双更努力攒存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