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浮霜 > 第三百零五章 局势(二更)

浮霜 第三百零五章 局势(二更)

作者:照烧茄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9:40 来源:笔趣阁

润州的定王爷接纳了英国亲王和荷兰伯爵的国书,在商榷之后,修正性的签订了邦交合约,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三条:其一,双方可互派大使入驻;其二,自由通商贸易,关税不得超过物价的三成;其三,技术互换、人员交流不受阻碍。最后一条允许教会传教的要求被坚决的摒弃在外,听说反对最激烈的便是白羽白少爷。

为了订立该条约,英国和荷兰都愿意提供武力援助,协助卫东鋆夺取天朝的政权,却被卫东鋆婉拒了。好在最终条约还是签了,洋人们都自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最主要的还是维系与天朝的通商,并确保本国的商人不要被税收盘剥的太厉害。

英国的若桑亲王和荷兰的罗伯特伯爵即可在润州城内买了套宅院,并开始积极营造各自的大使馆。作为海上世仇,英国人和荷兰人分别在城的东头和西头两面破土动工,并较起劲似得干工期,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建立领事馆的国家,以压下对方的势头。

英国和荷兰洋商们也是喜不自禁,高额的瓷器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三成比例的关税,如此一来东方瓷器的成本价格则大幅度下降,瓷器又恢复成了最奢侈、最暴利的产业。

至于最后一条,则被所有人忽视了,技术互换?人员交流?当定王妃提出这一条增加条款时,洋人们甚至都没闹明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以为不过是为了移民开创的好借口。

移民就移民呗。大英帝国和荷兰这些海上霸主,谁都清楚移民的功用。在他们看来,富饶的土地永远是值得争取的。移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没见到在非洲、印度和北美都有大量的移民吗?

他们忽略了人口对冲的概念,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移民是同化,在人烟密集的天朝……好似是送上门去给人同化吧?

事实上卫东鋆和浮霜自然不会做亏本生意,洋人派驻大使,他们也准备派人去欧洲查看一下境况,人选便是白羽白少爷。白羽原本就会说一口洋人话,虽然发音和语法并不标准,但起码能沟通。甚至比港口的那些靠翻译吃饭的舌人都要好的多。最主要的是他本人十分踊跃,自称很有兴趣前往欧洲,与各皇室交流。

于是,以两艘远洋大船领队的天朝远航军成立了,卫东鋆给白羽配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水手,船舱里也摆满了瓷器和茶叶,白家商会的随行商船就有五十多艘,其他临海商户风闻王爷要派使团出使欧洲,也纷纷委任自家船队随行。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海外贸易将不会再独属于洋人,天朝的商人很快便会登上历史舞台。

启程当日。卫东鋆与浮霜亲自将白羽送到了码头,说完了祝词,浮霜只贴着白羽的耳朵低声道:“两年后的秋天你一定要率船回来。别的什么都不用带,将所有的银子都换成粮食。”

“换成粮食?”白羽闻言诧异的皱起眉头。“如今我们天朝并不缺粮食啊,即便是遇到灾年。从南洋也可以采购到足够的粮食,还要我带粮食回来做什么?”

“你别问,尽管照我的话去做就成了。”浮霜拍了拍他的肩膀,闭口不做解释。

卫东鋆在不远处看的有些眼热,狠狠的瞪了白羽一眼,白羽无辜收到了眼刀子,小心肝微颤,忙告辞上了船。

扬帆远去,望着消失在海平线的旗舰,浮霜心中不由生出一丝伤感。她掏出帕子,轻轻的擦拭起眼角。

卫东鋆上前,搂住她的肩膀道:“白羽一去经年,我们江淮也要开始休养生息了,霜霜啊,你说我们倆乘这机会养个孩子如何?”

话还未说完,浮霜的帕子就甩在了他的脸上,现在对于定王爷的无耻行径,浮霜已经学会了充耳不闻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过得顺风顺水。江淮各地的道路工程随着东洋劳工的不断涌入,越发迅速起来;火枪制造厂延续白羽留下的图纸,不断的改进工艺,如今江淮的火器储备就快刚上冷兵器了;外洋海船大肆购买江淮的瓷器和茶叶,缺少了广州和福建两地的市场,江淮成为了唯一的出口港口,洋人必须付出高额的代价才能买到中意的物品,当然,他们也聪明的发现,运送粮食换取天朝的物品,不如用铁器来交换。

浮霜则在白羽远行的的第二个月,抽调了白家商会能调动的所有存银,开始大肆购买土地。山地、平地、良田、荒田,什么都买,买了就开茶园子,不种粮食,只种茶叶。工部的年轻官员们甚至做了个预算,王妃若继续这么买下去,怕是再过两年,江淮种粮的地就不够养活江淮子民了,届时别说开战,想要存活下去都难。因此不少人联名上书卫东鋆,声称王爷必须即刻制止王妃如此荒诞的行径,否则数年后江淮势必会饿殍遍野!

对此卫东鋆除了留中,什么都没有表态。原本他是准备将这些折子直接甩到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脸上的,可实在是找不出何时的理由去唾骂他们,所以干脆留了中。其实他心中也有疑惑,却一直没有开口问浮霜,在他看来,浮霜这么聪明的女子这么做,就一定有她的理由,而她是绝对不会害自己的。

南地的银矿开采,给钱庄带来了越来越丰厚的存款。抵押多少银子才能挖掘多少矿,世家都自发的掏出越来越多藏银,交换发财的机会。随着世家的资金注入,江淮的富豪商贾们也逐渐发觉王爷的钱庄简直就是最好的存银场所。埋在家里会被贼惦记,放进王爷的钱庄还有利息可拿,至于安全性。谁敢冒着被京护卫绞杀的风险,盗取银库呢?

银子多了。很多事就好办了,卫东鋆在江淮、广州、福建大肆招兵。各种精良的装备都最先提供给了军营。至于这些钱都是负债形成的这件事,卫东鋆选择了遗忘,他已经抵押出去了今后三年的税收作为抵押,至于三年后还不还得起?又有什么关系,按照卫赖子的话说,如果他赢了,天下都是他的,还钱还不是小事一桩?如果他输了……谁听说过死人需要还钱的?

于此同时,西蜀也正在拼命的集聚实力。季景斋缺少了魏家的财政支持。经济一下子变得困顿起来。虽然征服了北地,可怀王原本就是个泥腿子,他的宝库里根本就没啥值钱的东西。从经济层面而言,季氏北伐是很不上算的,战争的话费比他们获取的利益要多得多。

因此西蜀二十五郡陷入了极为贫困的时期,季景斋将各项税收翻了个倍,继续压榨农民的同时,也开始收敛关中大户的钱财,一时间西蜀境内。不论贫富,都怨声载道。

可即便如此,也是收效甚微,西蜀内陆。交通不便,商业本来就十分落后,为了储备军粮。又不断的发展农业,如今银钱上的短缺可要了人命了。

派驻各地的驻军的供给也越来越少。留守盛城的季清允领到的军粮越来越少,若真是靠这些养活十几万大军。那只能天天喝稀汤了,将士们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幸好润州会偷偷的运送粮食来救济,否则士卒们早就饿得暴动了。

此时季清允才真正的意识到,当初自己答应浮霜的招降是多么的明智,在他看来,父亲以断粮的方式压减他的实力,就是试图将他逼上死路里去。

相较与江淮和西蜀的厉兵粟马,福建却显得格外祥和。从润州运来的第一笔银子令庆王老怀大慰,他对福建有太多太多的宏图未展,如今有了资金的支持,就如同得了心爱的玩具的孩子,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福建的建设中去。

福建的船坞扩大了再扩大,虽然现在造出的船,名义上已经属于江淮卫氏了,可庆王爷只要能看见福建仔光着脊梁在海船上操帆,心中就畅快无比。南人靠水吃水,大海有太多的财富需要挖掘,绝不是贫瘠有限的土地能比拟的。

新办学堂的事也刻不容缓,江淮文人辈出,南方人之所以被称为蛮子,还是因为不识字、没文化。如今有了足够的银子半学,老头子乐的牙不见眼。

而庆王府内,最重要的事还属世子爷的婚事,去年夏天便定下的婚事,如今也快到日子了,虽然世子爷今年还是个十七岁的儿郎,可润州定王府的大娘子却不能再等,人家都快十九岁了,年前必须完婚。崔王妃再不愿意,也没辙,只能老老实实的操办起世子聘礼。拿了人家卫氏那么多银子,聘礼上便不好再装穷,南洋来的各种香料、名贵的木材以及海产的珍珠,如同流水般的从港口运送到庆王府来。

“宏年,你该明白,不是父王我强迫你,事实上大户人家的公子,没有谁的婚姻不是联姻的。联姻者,自然是为了利益,不存在谁出卖谁。”庆王府的书房内,老王爷拉着嫡子的手,劝说着,之前赵宏年严词拒绝与西蜀联姻的话,都一字不差的传到了王爷的耳朵里,如今联姻的对象换成了润州定王府,他生怕自己的儿子心中还存着憋屈。

赵宏年躬身低头道:“婚姻大事,原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没有什么委屈的。”

“好,好,你能想通就最好了。”老王爷欣慰的道。

出了书房,在外面偷听的赵宏阳直冲了过来,一把跳上他的后背,扒着二哥的肩膀,嬉皮笑脸的道:“二哥,你不是说还与李家有婚约未了的吗?”

赵宏年一把拧住弟弟的腮帮子,上下搓揉了一团,瞪眼怒道:“你个小屁孩懂个屁!你不是最崇拜润州定王爷么?如今你二哥我要成为他的妹婿了,你难道不高兴?”

小男孩翻了个白眼,口是心非的二哥!高兴的其实是你吧?还伪装什么长情,亏那句话流传出来,骗了多少丫鬟的眼泪,搞了半天你根本就不是惦记人家李家小姐,换成定王爷的妹子,你就不计较联姻的事了!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大哥娶了定王爷的妹子,就是好事,也不知道定王爷还有没有更小的妹子,等他长大了也要娶一个回来,到那时他也就可以直接唤定王爷为大哥了!(未完待续……)

PS:我缓过来了!!!满血满蓝原地复活!!!二更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