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重生将门风华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喜事 五

重生将门风华 第六百八十七章 喜事 五

作者:扬秋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8:24 来源:笔趣阁

临近中秋节,慕越进宫,与贤太妃闲聊,说着说着,就说到延禧县主的事,贤太妃跟慕越抱怨,“我也是当娘的,当然懂她心痛女儿早早去了,可是她找我哭诉,着实怪了,延禧命薄,又不是纪家对不起她,难不成我能跟太上皇说这事,让纪家做什么补偿?”

贤太妃是真不明白,与身边人想来想去楞是没明白,平阳郡主跟她哭是何用意?

“我听王爷说,平阳郡主好像有个小儿子,年纪与十七相当。”

贤太妃听慕越这么一说,倒是微愣了下,“你是说,她是冲着十七来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只是这么一猜,兴许平阳郡主不过是想找个能明白心痛的人说说心里话罢了!”贤太妃长女早逝,定是能明白平阳郡主的心痛的,但是,京里有过丧女之痛的,又不止贤太妃一人,而且她人在宫中,又在太上皇身边,很难说平阳郡主此举没有其他含意在。

慕越微笑说,“幸而平阳郡主有子有女数人,延禧是去了,但幸而还有其他儿孙抚慰平阳郡主的伤痛。”她看贤太妃神色怔忡,便不再提这事,将话题岔开了去。

“嗯。”贤太妃漫应道,将这事放在心里独自琢磨。

平阳郡主是何人?定国大长公主的亲闺女儿,延禧县主的亲娘,生来富贵又嫁了个好丈夫,夫妻和乐,子女皆出色,太上皇看在姑侄情份,特例给郡主的女儿封了县主,如汾王妃也是宗室郡主女,就没有封县主。

因此延禧、延福姐妹在一众贵女当中显得特别引人注目,才貌出众,家世又好,谁家儿郎不动心?虽然没有嫁得倾慕的男子。但也是嫁入高门喜得如意郎。可惜世事难料,向来顺风顺水的姐妹,成亲后的日子不再似当姑娘时的顺遂,延禧又这么早早去了,当娘的心痛自不在话下,她娘年纪大了,她就扯着延福和儿媳进宫哭来了。

贤太妃也是有女儿的,跟她哭,总能激起同仇敌忾之情,贤太妃如今虽未掌实权。但,太上皇的女人们谁能比得上她?只消贤太妃在太上皇跟前为延禧说句话,纪家就甭想讨着好!她女儿还没死,他们就急着给女婿相看继室了!当她是死人啊!

可是贤太妃就像根烂木头似的,怎么敲都敲不响,太上皇一直没发话,皇帝和皇后也不曾就此事说些什么,真是急死人啦!平阳郡主的长媳便劝她先别急着为延禧出气,先紧着小叔子的婚事吧!

“这话怎讲?”平阳郡主养尊处优一双玉手纤嫩如少女。轻扣在白玉茶盏上。

“母亲,贤太妃和十七公主就算同情延禧妹妹,也不会替她出这个头,毕竟不是一家人啊!只有一家人才会为延禧妹妹的事伤心啊!”少妇轻声的道。旁边另一穿着雪青襦衫裙的少妇,红肿着双眼,闻言频频点头称是。

平阳郡主颌首,“你说的是。只有成为一家人,她们母女才会为咱们家的事出力。”平阳郡主的夫婿才干平平,纵使母亲是定国大长公主。却不代表平阳郡主夫家因此能得到什么好处,更何况,皇帝都成太上皇了,母亲是太上皇的姑母,年纪也不轻了,若有什么恩典,想到的也是她的兄长锦昌侯及她的兄弟、侄儿们。

瞖太妃很聪明,早早就让女儿去巴结顺王的老婆,庆元帝疼幼弟,日后必不会亏待与顺王夫妻交好的十七公主及贤太妃,这也是她相中十七公主而非十八公主的原因。

她知道有不少人家相中十八公主,可是在平阳郡主眼中,十八公主实不足取,绣工了得又如何?像她们这样的人家,难道需要媳妇做针黹吗?而且十八公主身体很差,走两步路就脸红气喘的,这样的女孩子娶回来能干么?侍候得了丈夫吗?她可不想给儿子娶个病秧子回来,反过来还要她儿子侍候媳妇。

她的么儿自小娇惯,兄姐宠着,当娘的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她是郡主,儿子们却无爵位可袭,几个大的有出息,考得功名在朝为官,但么儿文不成武不就的,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相貌与家世还算上乘。

平阳郡主为这个儿子筹谋许久,相看了京里当龄的贵女,却都无一能令她满意,连几个媳妇娘家她都看遍了,就是没相中一个令她满意的,后来想到了尚主,越想越觉得可行,若能娶得十七公主为媳,么儿将来的日子就不用愁,兴许还能托这个媳妇的福,为儿子们添一助力。

“可是这婚事,又不好咱们自个儿去开口……”平阳郡主放下茶盏,着恼的道。

“当然不能咱们自个儿去开口。”长媳脆声建议:“您看是找那位太妃替您去探探口风?”

平阳郡主眼睛一亮,“对,找太妃替咱们去开这个口,只是找那位太妃?”

婆媳几个把几位太妃一一列举出来,其中有与定国大长公主反目的,也有与平阳交好的,也有因延禧、延福姐妹而结仇的,平阳郡主的媳妇一个一个点名,平阳郡主一一否决,几个媳妇面面相觑,算到最后竟无一人能胜任?

最后勉为其难择定了汾王太妃。

汾王太妃随子而居,之前为嫔,现在一律尊称为太妃,看似高一级啦!实际上还是比贤太妃差上一大截,因为,陪在太上皇身边的人是贤太妃而不是她们。

就算得了出入的自由,在亲王府里当家做主,但,能真正做主吗?且不说秦王太妃了,就说汾王太妃吧!汾王妃是个精明的,汾王开府成亲,一切事务都是她在管,那时汾王太妃还在宫里咧!一出宫就跟儿媳争中馈理家?汾王妃孝顺的对她说:“您就是享福的命哪!儿媳妇怎敢劳驾您伤这个脑筋!”得,这么一句,享福的命,汾王太妃能跟媳妇说,我就是个苦命的,硬从媳妇手里抢过当家大权?

她儿子也不从啊!他可不想让人说他夫妻两不孝!

自由是自由了,想去那就去那儿,想见娘家人就招进王府来见。但没好处能给,娘家人也渐渐来得少,谁天天闲着没事,去跟个没好处能给的太妃混啊?汾王太妃不禁羡慕起贤太妃了!

平阳郡主去拜访了汾王太妃几次,两家便亲近了许多,汾王太妃不由与汾王妃道:“真是怪了!这人向来高傲瞧不起咱们的,怎么近来走动得这么勤?”

汾王妃隐约猜出平阳郡主有所图,却没有明言,人家愿意上门陪汾王太妃打发时间,她再乐意不过了。干么要去揭人家的皮呢?

过不几日,汾王太妃应平阳郡主之请,进宫去贤太妃那儿探口风,汾王太妃没好气的对儿媳抱怨道:“就知道她无事献殷勤,肯定有事相求,果然!”

“您进宫去走走散散心也好,不必太把郡主所请放在心上,十七公主的婚事,只怕太上皇会亲自拿主意呢!”

“是吗?”汾王太妃沉着脸有些不快。汾王妃眼珠子一转,心道,难道婆母这是在吃味儿?

“太上皇如今较有闲暇,为儿女们操心婚事。也是该当的,只是贤太妃可怜了,太上皇择婿肯定和她的所想有所不同。”

男人和女人眼光不同,当然在挑女婿的关注点上也有所不同。汾王太妃想到当初儿子的亲事可是自个拿的主意,贤太妃却是做不了自己女儿婚事的主,当下便心平了些。整装进宫去。

来到离宫,看到贤太妃端坐在延福宫正殿中,一派主人作派,立时一阵酸苦涌上心头,汾王太妃在心里想,要是……要是……心里嘀咕了半天要是,硬是没下文,要是什么?她想留在太上皇身边侍奉?贤太妃没有儿子,太上皇去后,她只能待在宫中养老,她有女,不似无儿无女的嫔妃只能去庵堂、寺里、眯念经修行。

现在看她是风光,但日后呢?汾王太妃想到能天天看到胖孙子,十七公主下降后,就算生了儿女,贤太妃也不能像自己这样天天见,但想到同为太上皇的女人,如今与男人相伴的是她不是自己,汾王太妃心里颇不是滋味有点酸啊!

贤太妃倒是浑不在意,“汾王太妃现在可好了!有儿孙相伴,看起来小日子过得挺好的,瞧瞧都富泰了!”指着汾王太妃的双下巴,贤太妃颇为惊异对方的富泰。

汾王太妃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端起茶盏来,“呵,汾王妃还算孝顺的,知道我爱吃什么,就备什么,这些日子算是颇有口福的。”

“那就好啊!太上皇昨儿个还在说,也不知你们出去了,儿子媳妇孝顺不,日子过得可还舒心不!这可好,一会儿太上皇回来,见着太妃过得好,肯定开心。”

汾王太妃讪笑,说起齐王太妃前些日子进宫来,想为顺王作媒的事,却绝口不提自己那会儿也为儿媳族妹说项。

贤太妃闻言笑道:“太上皇是有意,不过顺王给拒绝了。嗐!也不知这位心里是怎么想的,大概是那回给吓着了!”

“那回?哦,你是说南猛族那女人给顺王妃下毒那回?”

“可不是。好端端的出使去观礼,谁知会遭人暗算呢?也是安哥儿福泽深厚,一路有贵人相助!”

汾王太妃试探的问道:“那太上皇没生气?”

“没有。”贤太妃叹道:“太上皇说了,既不娶侧妃也不肯收房,日后觉得委屈了,再收房纳妾就是。”

汾王太妃颌首,心道不急,再过个几年,老夫老妻了,不怕顺王心思依旧。

贤太妃与她话家常,闲扯一通后,汾王太妃才提及来意,贤太妃果然把太上皇搬出来,“太上皇如今闲了,日前曾道,几个女儿的婚事,他要亲自过问。”

汾王太妃没见到太上皇就出宫了,让人捎了消息给平阳郡主,平阳郡主气得摔碎一整套茶盏。

过了几日就是中秋佳节,太上皇在离宫办了宫宴,甫出宫随子而居的太妃们,齐聚一堂,从前她们是内命妇,坐在皇帝的座旁,现在进宫赴宴,别有一番感触,秦王太妃回去后就病了,齐王太妃得知她的打算落空,回去后也病了一场。

倒是汾王太妃几个有子有孙相伴,日子过得舒心不已,颇为人称羡。

金秋九月时,太上皇、皇帝移驾回宫,十三皇子等人的婚期也近了!庆元元年,喜事不断,年底时,却迎来恶耗,定平大长公主病逝,卫王于睡梦中过世……这些消息让人不由担心起太上皇的健康来。(未完待续……)

PS:谢谢momotrista童鞋的支持和两张粉红票及最爱扮猪童鞋的支持和粉红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