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昨日之门 > 第143章 秦部长

昨日之门 第143章 秦部长

作者:土土的包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0:31:58 来源:笔趣阁

杨睿几乎成了泥猴,西装、衬衫上满是泥污。他啐了口顺着脸颊流入嘴巴的雨水,伸手从西装口袋里掏出来新买的那包烟。

软包的香烟已经完全揉皱,还进了水,杨睿抽出了两根湿漉漉的香烟,随即丢掉。然后又把本就揉皱的烟盒揉成团,狠狠的丢进水洼里。

余杉赶忙翻了口袋,掏出玉溪给杨睿点上。抽了两口,杨睿似乎缓过了劲儿,慢吞吞的从泥水之中站起来,呲着牙说:“余哥,你到底惹上了谁?一波又一波的没完没了,这是非得要整死你啊。”

余杉闻言,苦笑着说:“我要知道惹了谁还好办了,惹不起大不了我躲远远的。”

杨睿将半截香烟弹飞,那烟头旋转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撞在墙上火花四溅。吐着烟气,杨睿说:“刚才跟踪咱们的家伙是个练家子,身手很灵活,我瞧着好像有点儿武术底子,就是没什么实战经验。要是没那辆车,那小子早被我拿下了。”

杨睿没学过武术,所有的格斗技都是在军中学的。而军中格斗技讲究的是一击致命,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自己,以伤换残,打起来极其刚猛,攻击性十足。与杨睿格斗的那人不一样,交手的时候顾虑重重,头一个想法是怎么防御,将自己放在不败之地。再加上经验不足,所以两个照面就被杨睿给放倒在地。

余杉瞧着杨睿的确没什么事儿,说:“别想了,走吧。”

“余哥,现在追恐怕追不上了。”

“还追什么?我先把你送医院瞧瞧……啧,别逞能,万一伤了脾脏可不是小事儿。”

杨睿拗不过余杉,于是乖乖跟着余杉去了一趟医院。也是赶巧,这天正赶上彭大夫值班。熟人见面好办事,余杉拉了拉交情,偷偷塞给彭大夫两包中华,彭大夫立马领着不情愿的杨睿楼上楼下跑了个遍。一通检查下来,还拍了片子,彭大夫极其确定的说:“就是摔了下,有点儿擦伤淤伤,出门去药店买点红花油、云南白药什么的擦擦,几天就好。”

有彭大夫这句话,余杉总算放了心。一瞧时间,这时候都九点多了,杨睿就说:“余哥,那晚会你还看不看了?”

余杉为这次义演足足捐了一百万,可能不去么?他还打算用这一百万做敲门砖,在晚会上好好结实几个大人物呢。

当然,跟那一百万比起来,在余杉心里杨睿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兄弟显然要重要的多。算算时间,晚会进行了一多半,这时候去了也算是聊胜于无。

余杉的皮鞋、裤腿上全是泥点子,这会儿也顾不得形象,开着车就去了老电影院。跟杨睿俩人进场的时候,检票的诧异了好半天。因为再次发现跟踪者而感觉不爽的余杉也没搭理他,径直进了场。

还没电影院放映大厅之前,隔着门余杉就能听见里面传来的鼓掌声。推门一瞧,舞台上站着俩人,一高一矮,正是说相声的五子牛。他们俩悄无声息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刚坐下来,台上的五子牛就跟搭档俩人鞠躬下场。

省台跟市台的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上台,配着《爱的奉献》这首歌,说了一通煽情的话。后面临时搭建的大屏幕上,还播放了抗洪抢险的画面。

画面一转,又变成了各界人士排队捐款的画面。俩主持人配合着说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主持人的声音,一溜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手捧着大大的支票登上了舞台。

机车厂带头捐款八百万,富区重工不甘示弱,也捐了个八百万,其余的林林总总,各企事业单位都对抗洪救灾表了态。

这些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头头脑脑下了场,又一波人人登上了舞台。这些人都是私企的代表,有经营家电城的,有干小五金的,有做家具的,还有做菜市场的。捐款的数额有零有整,多的三十万,少的十几万。一人说了几句场面话,举着大支票比划了一番,也下了场。

这时候就听女主持人:“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今天,私营经济已经呈现出对国有经济越来越强的辅助作用。这些先行一步的企业家在先富裕起来的同时,也没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几天前我们刚刚得到一笔馈赠,远东金融的董事长余先生私人向本次义演捐助一百万。因为余先生执意不愿出现在现场,在此,我只能代表家乡受灾人民对余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电影院内掌声一片。旁边的杨睿捅了捅余杉:“哥,这是说你呢。”

“别吵吵,低调点儿。”余杉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波澜起伏。或许捐款之初他的确目的不纯,可这一刻听着主持人的感谢与台下的掌声,余杉胸中激荡不已,有一种超越了成就感的情绪在胸中激荡着。或许,那是做了好事之后的满足感?

俩主持人煽完情,又报了幕。一听下首歌是《弯弯的月亮》,现场顿时掌声、口号声响彻一片。留着蓬松中长发的刘焕一登台,还没等张口现场就**了。对于文化荒漠中的齐北人民来说,刘焕出现在家门口,其震撼性不比本山大叔敲自家房门小多少。

刘焕也感受到了齐北人的热情,一曲《弯弯的月亮》唱完,又唱了一首《千万次的问》。唱完,刘焕下去了,杨睿纳闷的说:“徐惠呢?她跟刘焕合唱的那歌唱完了么?”

余杉手里也没节目单,上哪儿知道去?

刘焕下去之后,杂技团上场表演了杂技。这时候余杉就瞧见一个人从第一排绕过来,到了死盯着舞台的杨睿身旁。那人弯下腰低声说:“小同志,咱俩换换座位怎么样?”

“啥?”

能坐在第一排的,一准非富即贵。还是中间位置,不用琢磨,这人肯定是齐北市的领导。瞧见杨睿还傻愣着,余杉赶忙捅了捅说:“赶紧起来,你去前面坐着看节目。”

杨睿应了一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也没多琢磨,起身让了位置就去了第一排。那人落座,离得近了,借着舞台上的光线,余杉才瞧清楚,这人就是他在电视台见过一面的秦部长。

余杉赶忙率先伸出双手:“秦部长您好!”

秦部长笑着,琢磨了下称呼才说:“余先生……”

“别,我年岁小,您叫我小余就行了。”

秦部长握着余杉的手没撒手,笑着说:“那就叫你小余同志……小余同志,感谢你对家乡的捐助。”

余杉说:“个人能力有限,能为老乡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握着的手又摇了摇,这才撒开。秦部长说:“小余同志,你之前跟省台的骆主任提了一句话,叫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觉着这句话非常好。现在社会上就缺少你这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

余杉赶忙谦虚了几句。两个人从洪灾,聊到了灾后工作,又说起了余杉的行业。

舞台上的节目变成了一个抗洪救灾的小品,这时候秦部长说:“小余同志,有没有考虑过投资家乡?金融业只是实业的衍生品,没有实业支撑,金融业只是无根浮萍。”

余杉等的就是这句话,说:“您说的是。不瞒您说,秦部长,我这次回来,一来是为家乡灾情出点力,再来也存了投资做实业的想法。”

“哦?”秦部长高兴了,说:“哎呀,小余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先表个态,你这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回乡投资,我们市政府方面一百个欢迎。齐北从去年开始就谋划着建立南苑开发区,前期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基本做到了三通一平。开发区的手续还在走,年底之前肯定能走完。另外,市政府还挑出了一批得力干将,提前组建了开发区管委会。”

“我就是听闻了这个消息,才有了投资念头的。”

秦部长说:“这些年,家乡的经济发展很不好啊。不单是齐北,整个东北都是暮气沉沉。都说东北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长子,这一改革,长子成了庶子。外资与内陆的资金,全都向沿海倾注。年初市里派出一批同志去沿海考察,回来感触很深。沿海地区是一天一个样,充满了朝气;再看看齐北,跟二十年前比几乎没什么变化。国企改革,职工下岗,这几年整个东北的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倒倒退了不少。经济不搞活,老百姓手里没钱,连带社会治安也变得糟糕。”

秦部长从另一个角度诉说了九十年代东北的变迁,让余杉耳目一新。八十年代的时候,东北整个社会还比较稳定。等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革,破产、倒闭引发的下岗潮,社会治安变得极其糟糕。于是有了九六年的严打。

仔细回想起来,国营经济历经四次变迁,差不多是跟几次严打一一对应。如今东北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因着国营经济占了太大的比重,导致社会上下思维僵硬,都在等,都在靠。经济衰退,引发了下岗潮,又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又会影响投资环境;没有外来投资注入,东北经济死水一片。

这就像是一个死循环。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整个东北就好像叶利钦主持的俄罗斯一样,整体经济近似于放任自流的大休克。于是乎老一辈的齐北人依旧念念不忘铁饭碗,将一切压力都转嫁到自己孩子身上,逼着孩子死命的学习,不顾孩子的爱好与特长,就想着孩子考上大学之后能有个稳定的好工作。

于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齐北乃至整个省开始以为每年两百万的速度向外流失人口。除了一部分务工者,剩下的全都是大学生。经济滞后、人才流失,让齐北经济的工业比重直线下降,到了一五年,齐北干脆成了农业大区。

秦部长说起这个问题,长吁短叹了许久,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最后,秦部长又询问了余杉的投资意向。余杉说了几个方向,表示自己还在考察阶段,还没有拿定主意。秦部长对此很理解,于是说:“这样,小余同志,你要考察的话,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让其他同志陪着你在三区七县走一走。”

“那就太谢谢您了,秦部长。”

秦部长与余杉互留了电话,随即起身离去。

这位秦部长是现任齐北市、委宣传部长,按照级别推算起码是副厅级,市、委常委。头一次接触,余杉对这位秦部长的印象还不错。身居其位,没说空话套话,很关注民生问题,而且比较有远见。秦部长的见识别说放在一五年,就算拿到九八年的沿海估计也算不上什么远见,但放在沉疴一气的齐北,他能有这种见识就了不得了。

余杉琢磨着,回头可以打着投资考察的名义,再跟这位秦部长接触接触。

他琢磨的时候,杨睿回来了,脸上满是瞿然的震惊。“哥,你知道我刚才坐哪儿了吗?这尼玛,我左边是市长,右边是组织部长,吓得我连靠背都没敢靠。刚才那人是什么大官?”

“市、委宣传部的秦部长。”余杉随口答了一句。

正这个时候,余杉的耳朵敏感的从主持人的声音中捕捉到了《生死不离》几个字,他连忙说:“小惠出场了,快看!”

主持人退场,先是一群挂着翅膀的小姑娘分列舞台左右,前奏响起的同时,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抗洪抢险的画面。西装革履的刘焕挽着身穿露肩白色礼服的徐惠款款走上台。

化了妆的徐惠,让余杉几乎认不出来。他愣了下神,随即赶紧举起准备好的数码摄像机开始录像。

舞台上,随着小姑娘们的和声结束,刘焕与徐惠一人一段的唱起了主歌部分。主歌中间的间隙,又会想起小姑娘们的和声。

余杉回思了下,似乎经过了刘焕的重新编曲,这首《生死不离》的确增色了不少。舞台上的徐惠略显拘谨,声音倒是很平缓,没有破音也没有走调。等到了副歌部分,徐惠的高音优势完全展现了出来。

看着数码相机中的徐惠尽情的释放着自己,余杉微笑着想,徐惠也许会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走上很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