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昨日之门 > 第138章 捐赠

昨日之门 第138章 捐赠

作者:土土的包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5:52 来源:笔趣阁

余杉仔细回想起来,貌似齐北这么些年还真没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做出过什么太大的贡献。后来出了几个小生,其中一个还成了劈腿渣男;出了一个从群演混成配角走红的,后来被人认出来是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出了俩选秀歌手,男的吸毒外加取向不太正常,女的造型别致,经常能吓坏小朋友。

总而言之,这座三线小城就是一片文化荒漠。三十二郎不会选这地方开演唱会圈钱,过气的香港三流歌手同样无视这里。余杉跟赵晓萌都是喜好音乐的人,两口子尤其喜欢乐队性质的演出。回到老家齐北,对演出水平的容忍度直线上升,甭管什么阿猫阿狗的来了,俩人总会乐颠颠的去凑热闹,快跟饥不择食差不多了。俩人没事儿待在家里就感叹,实在太无聊了,早知道留在滨海好了。

为这赵晓萌的父母还训斥了她一通,说她是在外面待的心都野了。两代人,父母一辈从不会觉得齐北的文娱生活太过无聊,余杉跟赵晓萌却觉着无聊到了极点。仔细想想,貌似这跟物质的丰富程度有关。父母那一代人,从上山下乡到下岗,全都赶上了。整天想的是怎么把日子过下去,平时打个麻将、看个电视剧就算是娱乐,再没别的追求;余杉这一代不同,他们弥补了父辈的缺憾,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了生存危机,自然而然的会对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需求。

话说回来,如果一五年的齐北是文艺荒漠,那九八年的齐北就是沙漠。不论是人们的追求,抑或者是文艺从业者的数量、质量,都荒芜的可怕。这年头也没什么选秀节目,即便有沧海遗珠,也少了双识人的慧眼。走音乐这条路,要么去专业院校进修,毕业后慢慢熬出头;要么就从酒吧唱起,一点点的打磨自己的嗓子,寻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余杉认为徐惠就是的遗珠,单凭嗓音就是,如果再加上外形那就是闪闪发光的遗珠。徐惠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生,注定要从酒吧歌手开始。但这条路太过艰辛,危险多过机遇。赈灾义演是个好机会,指望徐惠一曲成名是不太可能,熟悉一下舞台的感觉,乃至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注意总是好的。

第二天,余杉换了身正式的衣服,让杨睿开着车直接去了趟电视台。电视台门前的伸缩闸门半闭合着,只留下容两三个人并排通过的缺口。奥迪100停在门口,余杉正要开门下车跟门卫登个记,结果都没用他下车,门卫瞧了眼奥迪,直接开了伸缩门。

杨睿也没客气,轰一脚油门就把车子开进了院里。停好车,余杉跟杨睿俩人进了广播电视大楼。进到大厅里,俩人站在那儿四下踅摸,余杉琢磨着找谁打听打听捐款的事儿。

托了长期运动的福,余杉身材保持的不错,杨睿就更不用说了,正是青春好时候。俩人西装革履往那儿一站,谁也不知道他们俩是干嘛的,几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愣是没敢跟他们俩打招呼。

倒是路过的一个年岁大的工作人员开了口:“您二位……有什么事儿?”

这人四十多岁,身形消瘦,头发稀疏有些谢顶,戴着一副近视镜,看起来像是个管事儿的。

“哦……我问一下,咱们电视台是不是组织了个抗洪救灾的捐款?”

“是啊,你要捐款?”这人高兴了:“跟我来吧。”说完,引着二人进了电梯,上到九层从电梯出来,转了俩弯到了一间办公室。

领路的敲门的功夫,余杉扫了一眼。那办公室门上贴着牌子,上面写着《同心协力——抗洪赈灾义演》晚会筹备办公室。

里头喊了声请进,领路的推门而入,跟一个中年女人简单说了下情况。中年女人保养的不错,冷眼一瞧觉着不到四十,仔细一瞧,余杉估摸着这女人差不多得有五十岁。彼此介绍了下,女人姓骆,是省台派过来负责人。

骆女士一听余杉是过来捐款的,很热情,交代了两句工作,带着余杉、杨睿走几步进了一间会议室。

落座之后,骆女士还亲自为二人倒了水,然后才笑着问:“不知道余先生是做什么的?”

余杉说:“目前在做金融,最近打算投资实业。”

“哦……不知道您的公司?”

“我那公司在滨海,叫远东金融。不过我可是地道的齐北人,家乡有难,我这个家乡人肯定是要出一把力的。”

骆女士马上恭维道:“现在社会上就缺您这样回馈社会,回报家乡的有识之士。我本人不是齐北人,但我还是要冒昧的代表一下齐北的父老乡亲,感谢余先生伸出援手。”

又聊了几句,骆女士说了一下晚会的筹备情况。大约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与骆女士的谈话总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不知不觉间就把余杉的大略信息套了出来。

谈了能有十几分钟,骆女士终于开口问:“余总,不知道您这次打算捐多少?”

余杉琢磨了下,他现在账户里积攒了六百多万,远东金融的几个账户上还有二百多万,捐个一百万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于是他说:“不多……”

骆女士瞧着余杉的神色,会错了意,没容余杉说完赶忙打断道:“捐赠就是做慈善,做慈善这种事,永远不分多与少。不论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余杉眨眨眼,琢磨了下,貌似一百万在这年头不算少吧。咳嗽了下,说:“我打算捐一百万。”

“一百万?”骆女士神色不动,笑容更盛:“余总真是慷慨大气。这样,您二位在这里稍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骆女士快步离开,留下余杉在办公室里摸不着头脑。难道是嫌少?

过了能有十几分钟,骆女士回来了,身后还多了个姑娘。那姑娘身材欣长,留着短发,戴着眼镜,一身深灰色的职业装,一进门就笑着主动伸出手:“余先生您好,我是中华慈善总会的沈秋,听说您有一笔一百万的捐款要捐赠给灾区是么?”

因为搞不清状况,余杉含糊的应了一声。等众人重新落座,沈秋操着一口略带京味儿的普通话一介绍,余杉才明白过来。不论是齐北电视台还是省电视台,都是协助单位。真正的主办单位是人家慈善总会。这家民政部注册的慈善机构成立没几年,接受的社会捐款也数量有限。今年赶上洪水肆虐,慈善总会想要做点什么,却苦于号召力不足。所以,慈善总会干脆联络知名艺人,办起了慈善义演。

听沈秋说,节制到目前,慈善总会已经在全国各地累计办了二十七场慈善义演,累计捐款一亿三千多万。类似余杉这样的私人或者说私营企业捐款,数额还达到百万的,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少。这年头的捐款,大户全都是各企事业单位。领导一句话,慈善捐款直接成了强制性捐款。成年人也就罢了,有时候没经济能力的学生都得认捐。私营企业的捐款,大多数都是主管单位摊派下来的。各个市场,也有人组织个体户捐款。

像余杉这样捐了一百万,还主动上门的,还真是稀罕货。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余杉一准名声大振,老百姓提起来全都一咧嘴:“有一百万存银行吃利息好不好!捐出去?这人肯定疯了!”

基于上述缘由,也就不难理解慈善总会的负责人沈秋为什么会如此热情了。四个人又在会议室里坐了一会儿,沈秋很兴奋,骆女士同样兴奋,俩女人一大一小,你一言我一嘴,说余杉起到了带头作用。不但在晚会现场的前几排给余杉预留了座位,还邀请余杉上台参加捐赠仪式。

余杉一听,立刻婉言谢绝。开玩笑,捐了一百万能结识一下齐北的大小领导就可以了,没必要搞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余杉可是记得始终还有一双黑暗中的眼睛在默默的注视着自己,搞不好因为这次的曝光,他就会被这双眼睛重新盯上。

他这一拒绝,在俩女人心里逼格顿时上了个档次。做好事不求回报,这才是真正的慈善。于是又过了片刻,沈秋询问了捐钱方式,主动联系了银行。一行人等到了建行办理了转账手续,互留了联系方式,沈秋与骆女士一个劲的致歉,说因为这阵子太忙,怠慢了余杉。等义演结束,一定私人请余杉吃饭。

回程的路上,开车的杨睿终于忍不住了。说:“哥,你都捐了一百万了,出出名不是挺正常么?你咋给拒绝了?”

余杉摇头说:“你不懂。这一百万只要捐出去,不论我露不露面,齐北的领导们都会记在心上。回头有什么事儿咱们找上门,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人家肯定会开方便之门。”

杨睿咧嘴说:“开个门就要一百万,这也太贵了。”

余杉笑而不语。在他看来,这一百万的敲门砖一点儿都不贵。没这一百万,办某些事也许他砸出去几个一百万都不见得能办成。有时候良好的声誉,等同于良好的信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