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时空行走者 > 第五十七章 战争的步伐

时空行走者 第五十七章 战争的步伐

作者:夜雨天启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7:35 来源:笔趣阁

(谢谢支持,第二更!继续再写,先去自己做个饭再来!)

武学在白夜势力范围慢慢变得普及,变得平民化。在外界,却依然如洪水猛兽,被人防之又防,慎之又慎。

造成这样现象,不外乎以下三点:首先,外界的识字人群多集中在儒家士子,这些人认为武者是致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他们肯定不会宣扬武学,反倒会极力抵触,引导人们对武学的厌恶。另外,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希望有一门武学崛起,妨碍到儒家的位置,即使是存在些许的可能性,他们也会将其掐灭在摇篮。在这些儒生士子心中,儒学才是人间正道,至圣先师所言才是天地真理,人间至学。

其次,是那些势力的统治阶层。作为一个想江山永固,基业万年不到的势力,他们不会希望民间拥有强盛的武力,这样可能会危及到他们的统治。不然,当年秦始皇何必聚天下之兵,铸以十二金人?

说白了,统治者们不信任底层民众,害怕百姓推翻他们,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威胁。在他们想来,唯有那种愚笨,适合掌控,不具有反抗能力的百姓,才是他们眼里最好的良民,可牧的牛羊。

最后,是那些武林世家大派。他们和前两者不同,他们是担心人人学武,会让他们失去现在的地位,失去在普通人眼里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一样希望获得神功秘籍,却绝不是为了造福一方,而是为了保持地位,保持神秘,让人们对他们敬畏,视他们如天上仙神。正是源于这种自私自利,他们不会允许有武学普及开来,反而会大力限制。他们自己可以研究学习,却不会让普通百姓沾手。

有了这三方共同努力,再加上这个时代低劣的识字率,便出现了白夜势力内武学蒸蒸日上,引起轰动,外界如一汪死水,不起半点波澜的现象。甚至,早些年白夜发行的长春功,仍被一些势力视为**,不允许流传开来。

…………………………………………

一个转身回眸,彼此之间的交错,五年光阴匆匆而过。

又一个五年,又近两千个日夜。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不经意间,已是五个季节轮回。

离白夜势力举旗,已经十年了,发展至如今,白夜理想中的步骤终于可以踏上第二步——扩张之路。

五年发展,十年磨剑,一朝出鞘,天下皆惊。

这五年,白夜势力实在太过低调,反蒙联盟和蒙古打得不可开交,整片东亚大陆似乎都在一片战火,一片纷扰之中。

即便是南宋大理,最终也没能逃过战火袭扰,将无数的人卷进这场时代浪潮之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一人可以幸免,无一个势力会是人间真正的乐土。

一二六七年夏,吐蕃和蒙古解除附属关系,新任的吐蕃王野心勃勃,和蒙古帝国秘密结成盟约。在那个火热灿烂的季节,吐蕃挥动战戈,朝着南宋和大理碾来。

吐蕃这一次出兵十万,无任何预兆,无任何消息,突然间兵分两路,一路六万军队,朝南宋成都府路进攻,一路四万军队,挥师南下,朝大理而来。

吐蕃人生长在高原雪山,艰恶的环境下,磨炼出极强的体魄和极为野蛮的习俗,他们在新一代吐蕃王统领下,开始逐鹿天下的一步。

吐蕃军队野蛮善战,又有吐蕃王督阵指挥,仅仅几日攻破雅州,朝成都府和嘉定府而去。

雅州百姓,一日之间,几乎尽被吐蕃军队血屠。雅州城血流成河,尸骸遍地。吐蕃王发出号令,再敢有死战不降者,皆如此城。

进攻大理的吐蕃军队出乎顺利,这个国家全国尊佛,抵抗力微乎其微,大理军一溃千里,吐蕃军仅几日时光,就已攻取大理三分之一的土地,再有不远,甚至将兵至大理皇城。

大概是看在佛祖的面子上,吐蕃军队在大理没有大肆屠杀,但是各种抢掠欺辱是少不了的。大理百姓太过温顺,敢怒而不敢言,他们只能默默忍受侵略者的折磨。

南宋对于战争的反应十分之慢,从知道消息,再到出兵,足足过了半月有余。要不是嘉定府被破,成都府告急,这群坐在朝堂中的老爷们还在争论个不休。

聚将拢兵,一番出征仪式之后,贾似道身着帅袍,领军出征。

实际里,这厮也没计划真要打赢吐蕃,而是带着和谈的善意而去。他暗里已备好了美女银两,只为了吐蕃王能够卖他一份面子。

当白夜听到,贾似道这厮明着是去打仗,暗地里是去和谈时,忍不住将嘴中的茶水喷了出来。他还摇头感叹,果然到了王朝末期,各种牛鬼蛇神都跑了出来。

嘲笑归嘲笑,白夜不能让贾似道真的涉险,他派出了一只特战小队潜伏贾似道军中,一有突发情况,让特战小队保护贾似道撤离优先。这人虽是个奸臣权臣,但对白夜而言,活着比死去的利益更大。

南边不消停,北方更不用多说。

几个复国的皇族王族,在北边集合了将近三十万军队打架,从蒙古草原以西,到蒙古草原以东,四处燃烧着战火的痕迹。大片的草原被焚,大片的牧民被屠,每一寸土地都沾满牛羊和人的血迹。

几家势力联手攻蒙,蒙古虽强,但也疲于乏命,何况今昔不是当年。

当年,蒙古大军纵横天下无双,现在却被人看出破绽,牢牢钉死在在草原之上。

位于山东的杨元洪,亦是不甘寂寞之辈。他的军队将原先山东地区尽数占领,还将蒙古占领的现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尽归己有。他现在已经成为白夜东边的邻居,两方地盘近在咫尺,边境防守的士兵,互相都能看到对方。

杨元洪拿下这些地区后,并不像白夜一样消化,而是大肆招兵买马,举旗北上,朝蒙古帝国大都而去。这一次,他要去夺得更多土地,分取更多利润。

只是他的战略构思虽妙,但做了一个不在意料之中的错误决定,那便是占领了靠近南宋边界,所有的安徽和江苏地区,跟白夜预定的海港有了冲突。

因此,在五年发展完成,白夜第一个要动刀的不是蒙古,而是反蒙联盟当中,红袄军杨元洪部。

在开战之前,白夜特意遣人到杨元洪部说明,希望他能割舍掉部分安徽和江苏的土地,白夜愿意用其它方面的报酬来弥补。

遗憾的是,白夜小瞧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土地的执着,尤其是这些有志天下,想要角逐九州的势力。白夜派出的使者被人嘲笑,说出的要求被人驳斥。

红袄军五年来发展迅猛,地盘和军队比白夜还多,自然逐渐不将白夜势力放在眼中。

随势力扩张,那些支持杨元洪的山东士族,站到了明面上来,族中子弟在杨元洪势力中任职,仿佛已经看到杨元洪大势所趋,将登临九五至尊之位。

也正是这些士人儒生,嘲讽白夜势力最凶。有甚者,将白夜势力比喻成犬,年幼时凶猛如狼,对人皆是呲牙咧嘴,长大后,狗终究是狗,欺软怕硬,只要比它强点,还不是不敢攻击,不敢再凶?看看现在四周,白夜势力周边,俱是他们盟友,他们不信白夜真敢攻击他们。

嘲笑仿佛跨过空间,从济南传到了洛阳,白夜看着那些经受侮辱而回的外交官员们,默默而不语,只是拍了拍他们肩膀,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消息。

一二六九年秋分,白夜的第一批高中生已经毕业,除了一部分人被留下来成为老师,另外的人被分配到诸多的岗位。

航行于时代之河上的巨轮已经初成规模,现在便是扬鞭上马,吹响号角,大海之时。

“我们这次的目标是海州,这次的敌人是红袄军。现在,新式的枪炮已经全部服役,接下来便是展现我们五年成果的时候。”

一座宽敞的会议室中,白夜坐在主位,开会的人员很多,足足有百来号人,主要的军事人员和行政人员,都集中在此。

无人说话,都在用心聆听。

军事主官们眼底放出光芒,又五年了,难得一战,恐怕有些人都已忘记,那只曾击溃蒙古大军的势力了吧?

“这一战打响,我们面临的敌人就将不只是红袄军,还有西夏,还有南宋,甚至可能有蒙古吐蕃。我希望你们在战前做好准备,少些临阵磨枪,省得到时候出了纰漏。”

白夜敲了敲桌子,行政人员当中,黄蓉赫然在列,她此时一脸严肃,听着白夜讲话,全不因她是白夜母亲而怠慢。

“这次战争由我们发起,我同样不会指挥,望大家齐心合力。最后,我祝大家旗开得胜!”

白夜笑着站了起来,第一个开始鼓掌,听着的众人不由一笑,一个个鼓起掌来。

黄蓉坐在那里,看看儿子,看看女儿,禁不住微微一笑,儿子和女儿不再需要自己的操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