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神踪 > 第14章:五族有隐秘,神庙现真踪

神踪 第14章:五族有隐秘,神庙现真踪

作者:孤尊听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7:28 来源:笔趣阁

安阳市中国古文字的圣地,最大的依仗当然是甲骨文的发现。

从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然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篆,大篆,然后是汉隶,紧接着到晋朝的行书,魏碑等,现代文字逐渐定格。——这是目前有据可依的中国文字发展脉络。

也就是说,甲骨文之前,到底文字是怎样一种形态,无从考证。

传说中神农作穗书,黄帝作去书,祝融作古文,少昊作鹜凤书,曹阳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人书,帝尧作鬼书,大禹铸九鼎而作钟鼎文等等,这些传说,都是在力证甲骨文之前,汉字还有更长的一段发展历程。但文人学者为此考证了2000多年,提出了各种看法,但谁也没能排除众议,成为权威。

而今天颛顼黑帝神庙的这一串文字,无疑为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再次开启了一道门。

师慕泽的推论先不说正不正确,但至少他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这也是年轻人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一种表现。

壁画末端的文字竟然和复活节岛的朗戈朗戈木板上的文字相类,而且,最早师慕泽和杨教授同时又想到了三星堆遗址中金杖上的字符。

当对这些字符端详久了,杨健岳教授突然又觉得这些字符和中国另一处神秘天书很是接近。——鼎鼎大名的禹王碑。

禹王碑出自湖南衡山,相传大禹开山制服洪水后留了一块碑在衡山岣嵝峰上,但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它。在唐德宗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人就听说衡山有禹王碑的事了,可惜,韩愈亲游衡山,却没有找到禹王碑,空留下《岣嵝峰》一诗: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禹王碑直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有一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王碑,并拓描之后,摹刻了一块竖立与岳麓山,从此,岣嵝峰禹王碑才名扬四海。可惜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够解读禹王碑上的文字。

如今,这样一个机会,就摆在了杨健岳教授的面前。——谁能比他更学贯东西呢?远在大洋彼岸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可是有着自己专门的研究室。复活节岛的朗戈朗戈木板,三星堆的金杖,禹王碑文,这些相关的素材其实他早有搜集,再加上今天这些在神庙中发现的文字,他觉得他真是运气好到爆棚了。

“咱们回去拿一些工具。“杨健岳教授提议道,“要赶紧把这些壁画和文字拓下来,要知道,已经暴露,很容易对这些原貌造成影响的。”

“好的,咱们回去吧。”张局长也笑着对师慕泽说道,“今天咱们的收获已经很大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你身体一贯不好,一次也不要太用力。咱们三个进来,外面不知道该闹成什么样了,我可是交代了安保人员,任何人都不能进来呢。”

说完,张局长就要踏上刚刚来时走过的那块石板。

“小心!”杨健岳教授一把拉住了他,“你不要命了!”

“嗯?怎么了?”被吓一跳的张局长不解地问道。

“来的时候咱们走的是左旋,走的时候左旋变成了右旋,也就成了死路,那么,原来的右旋就应该成为生路。”师慕泽解释道,说完,师慕泽主动跳到原来右旋的那块石板上,说道:“看,没问题了。”

师慕泽让杨健岳教授和张局长前头先走,而自己却站在原地没动。

“小子,你想玩什么花招?”张局长笑着问道,“还不跟我出去,你父亲要知道你跟着我们闯这样的机关,还不把我们骂死啊?”

“就是,你家老爷子和你父亲为了你,满世界的找各种办法帮你治病,你可不能出现什么意外。”杨健岳也说道。

“安啦。”师慕泽摆摆手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也不能单靠咱们几个人不是,所以我想再在这个厅里转转看,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完全解除机关的地方,不然,每次来来回回就几个人,猴年马月才能考察出结果呢,你们放心吧,机关方面我是行家,不会有事的。”

等杨健岳教授和张局长走出这一个厅,钻出洞口,师慕泽才诡异地一笑,其实,他早发现了这座机关的窍门。

杨健岳教授和张局长本着保护壁画的目的不让师慕泽碰触墙壁,其实,墙壁正是开启机关的关键,因为师慕泽一进来就发现了最后两组壁画的不同,那显然是后来为了掩人耳目而做的,其实,那两组壁画的背后,正好有一个暗门,中轴旋转的暗门。

见这座厅里再也没有旁人,师慕泽小心翼翼地在壁画的底部和顶部的两组突起造型上按了按,然后轻轻一推,那两组壁画就旋转了起来,背后露出一个新的洞口。

天哪,太漂亮了。

师慕泽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那布着棋盘机关的厅,没有窗子,也没有照明设施,都是工作人员架的探照灯,而这一个新的暗室却不一样,与外面棋盘地面的那个暗室空荡荡不同,这背后的暗室不是很大,但里面陈设得却豪华至极,最中央有一个神台,看样子是用纯玉石雕琢而成,在完全黑暗的地底,竟然,竟然散发出莹莹的光芒,而最神奇的是,暗室的其他三面墙上竟然镶嵌着一颗颗夜明珠,特别是神台上方的一颗最大的珠子碧绿的光芒神奇地打在神台上方,足足有一颗鸡蛋大小,显得特别的梦幻与神奇,但是奇怪的是,神台上显然上面原来应该有一座神像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已经被人为破坏了,只剩下了一个黑玉材质的残破的墩子,而在神台的前方,放置着五个石雕的圆盘,从上面印出来的清晰的跪痕来看,显然曾被人用了很久。

师慕泽突然看见那五个石雕圆盘上的字体时,一下子愣住了。

那上面赫然有五个小篆字体的姓氏,一个圆盘上面一个,正是包括师家在内的内黄县五大家族的姓氏:中间师姓,两边分别是左边的杨姓,司马姓,右边的沈姓和冉姓。

“难不成这就是我们五大家族先祖们祭祀的场所?”师慕泽暗自思量道,“如果是的话,这里就应该是神庙的核心了。那个神台上祭祀的是黑帝颛顼无疑,只是,这神像怎么会被人破坏了呢?”

师慕泽不由得想起爷爷师肖祖说过的话,五大家族,守护的事颛顼帝的灵魂,也就是黑帝神庙,颛顼帝灵魂所寄的地方。

很久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祸事降临,神庙被毁,五大家族也伤亡殆尽,现在的五大家族子弟其实都是当时的外围弟子,因此,虽然五大家族的血脉保住了,但黑帝神庙的秘密也就无人知道了,不仅失去了黑帝神庙的具体位置,连很多五大家族自己的祖先故事也都失传了。

师姓:这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比炎黄都老,古代任何一位帝王都以拥有一位师姓的乐师为傲,毕竟,在古代,音乐是沟通上天的唯一途径,颛顼帝的身边,有一位师姓的人士毋庸置疑。

沈姓: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

冉姓: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颛顼侄子帝喾之后有冉姓。

杨姓:出自姬姓,周宣王有子名尚父,封于杨(今湖北襄樊一带),其后以地为氏。2.出自姬姓,周成王之弟叔虞之后有封于杨者,其后以地为氏。(周始祖后稷,乃帝喾与长妃姜原之子。同样是颛顼后裔。)

司马姓: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追源溯流,司马氏的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执政时期官拜司马(管辖军政和征战的官职)的程伯休父,因他屡次征战有功,而被赐姓为司马,其后世子孙即“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程伯休父是殷、周朝时期一个诸侯,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

可以看出来,五大家族中除了师姓之外,其他四姓直接和间接都是颛顼帝的后裔,那么,五大家族,守护的到底是怎样一个秘密呢?五大家族没有一个庸手,师氏不用说了,号称今古第一聪明家族,沈姓文章传天下,冉姓大刀救汉族(南北朝武悼天王冉闵一己之力拯救了整个北方的汉民族。)杨姓梅花拳术法一绝,司马家更是行军布阵的行家。这五大家族绝对不仅仅是守护这样一座雕像这样简单,连颛顼帝的陵墓,不过是一个平民寇家看管而已,而这样一座庙宇竟然需要五大家族的护卫,并且,看样子,这五大家族也没有起到真正的护卫作用,不仅让神庙离奇消失了两千多年,而且,从这个厅里来看,还遭受过破坏。

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惊天之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