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神踪 > 第三章:考古惊世界,学者归故国

神踪 第三章:考古惊世界,学者归故国

作者:孤尊听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5:43 来源:笔趣阁

“布兰达!”杨健岳教授刚回到办公室,就急忙拨通了女儿的手机。

“怎么了,爸爸?”

“你找东方准备买野生的花旗参?”

这个多嘴的印第安佬!布兰达暗自咒骂了一声东方进,然后急忙说道:“你是听东方那小子说的麽?我就随便问问他,这不是这次校花评选发了一万美元的奖金么,所以我准备买支人参孝敬一下爷爷。”布兰达急忙说道。

“你还是不要想了。”杨教授冷冷地说道:“野山花旗参生于北美洲山野森林里,全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原始森林里才有。成熟的野花旗参均需要十几年以上,五十年以上者已是稀品。而花旗参的血参更是万中无一,成熟均需五百年以上,虽然你找东方进没有错,毕竟他是印第安酋长的儿子,有可能帮你的忙,但是,你那一万美元恐怕与一只血参的价值相差甚远吧?而且,我知道,爷爷宠你,也许会给你钱,但你不要忘了,现在野生花旗参也已经濒临绝迹,其采挖和出口需经美国濒危植物保护组织的鉴证特许,我想,东方进就算帮你找到血参,你也带不到中国去吧?”

“爸爸,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布兰达有点儿不高兴了。“你怎么知道我要找血参带到中国去?”

“知女莫若父。”杨健岳说道,“你爷爷根本不需要人参,他身体好得很,更何况血参你爷爷吃了不是补药反而是毒药了。除了那个孩子,我实在是想不到谁还需要血参。”

“那也不用你管。”布兰达没好气地说道。

“我只是希望你不要陷得太深,你要知道,那小子先天不足,医生都说活不过20岁的。”杨健岳说道。

“医生胡说的。”布兰达不服气的说道,“阿泽今天可是都二十一了。”

“和20岁也没什么差别。”杨健岳说道,“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也多亏他生长一个大家族里了,不然的话,哪有财力物力寻找那么多的天才地宝帮他续命?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你是我的女儿,我当然是为你好,那小子没多少时日了,你一直把感情浪费在那上面岂不是太不值了么?而且,就他那身体,就算多活几年……”

杨健岳话没说完,就听见那边布兰达对着电话喊了一句:“我恨你,爸爸!”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唉,这个傻女儿,爸爸还不是为了你好?”杨健岳自言自语道。“那小子要是身体好好的,爸爸何尝会阻止你们呢?凭家世,才貌,人品,那小子和你倒是绝配,可是,谁让他偏偏是一个六气不全的短命鬼呢?”

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指人体气、血、津、液、精、脉等六种基本物质,这关系到人的寿命的长短,六气对应人体的六大脏器,主要是心肝肺脾胃肾。六气不全的人,则是因为人体的这六个主要脏器有问题,这种人,一般很难活过20岁,因为体内的六种脏器会随着年龄的生长而快速衰竭,当然,有一弊就有一利,六气不全之人,其元气全部集中到了脑部,所以这种人往往天生聪慧,异于常人。

可是,再聪明又有何用?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雾花水月,空谈而已。

杨教授刚在办公室里泡好了一杯咖啡,正准备喝,突然,手机又响了。

一看来电号码,杨教授不由得一惊。

“父亲,你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了?国内现在不是夜里么?是不是晓茹不懂事给你打电话了?”杨健岳以为是女儿给自己父亲打电话告状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最疼爱这个孙女,也最护那一个六气不全的小子。

“晓茹怎么了?”对方问道。

唉,多嘴。杨健岳急忙说道:“没什么,父亲,有什么事么?”

“赶紧回国一趟。”

“什么事啊?”杨健岳一头雾水。

“让你回来就回来,哪来那么多为什么?”父亲没好气地说道:“国家需要你,赶紧给我回来,查一下你的那个什么妹儿的,小辉把东西发你了,你看看就知道了。”

“恩,我知道了。”

父亲说的那个什么妹儿的,其实是指自己的电子邮箱。E-mail。不过在老人家眼里,那个就是什么妹儿的。

小辉杨健岳大哥家的儿子,比布兰达大两岁,也是家族中下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不过杨健岳并不喜欢这个杨辉,因为自己带着女儿回国了几次,这杨辉就领着布兰达出去找他的死党那个叫师慕泽玩了几次,也正是因为杨辉,自己的女儿才和那个叫师慕泽的男孩儿认识了,才会像今天这么魔怔。

不想那么多了,杨健岳教授打开电脑,开始登陆邮箱下载资料。

这么大一个压缩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杨健岳点开第一个图片,原来是一张邀请函的扫描件。

“诚邀杨健岳教授回国参加中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古村落遗址,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具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看来是这几家单位联合主办。

规格不低啊。

杨健岳教授看着这几家单位,不由得感叹。

好事儿!杨健岳教授说道,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好呢?

不过,让杨健岳教授很是奇怪的地方是,这汉代古村落遗址已经发现好几年了,虽然这几年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新的发现,但并没有什么大的新闻。

事实上,对于在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一个中国的“庞贝古城”的称号,杨健岳教授都觉得言过其实了。

庞贝古城是什么级别的发现?那是发现了一座城市。——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市。现在已经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而在内黄县三杨庄发现的这个汉代古村落遗址,由于该遗址是因黄河洪水泛滥而被淤沙深埋地下,所以庭院布局、耕作田垄等保存基本完好,屋顶和坍塌的墙体基本保持原状,这在国内既往的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尤其是成组的庭院布局及其附属设施、大面积的农田及耕作原貌,均是我国汉代考古中的首次发现,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实物资料空白,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文献、画像资料和模型研究汉代建筑艺术与农耕文化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但这还远远达不到“庞贝古城”的级别。

杨健岳教授又开始打开压缩包中其他的文件。

老生常谈而已,都是杨健岳教授已经了解的一些信息,无外乎是关于汉代古村落遗址的一些新闻报道等等,倒是图文并茂,但是,只是一个古代农村房屋和田野的遗址,这些又能引起众人多大的兴趣呢?

今人最关心古人什么?当然是帝王将相了,马王堆,金缕玉衣,秦皇陵兵马俑,这些名扬世界,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里面的陪葬丰厚,遗址的主人公赫赫有名,甚至还有很多世界之谜值得推敲研究么?

而内黄县三杨庄的汉代古村落遗址虽然已经发掘了近万平方米,但看看都发现了什么?一处屋顶完好的汉代农村宅院,一处坍塌的宅院,一口水井,一些农民用的粗制陶器……仅此而已。

这个汉代古村落遗址的考古是有意义,但绝不是像媒体吹嘘得那么伟大而已。杨健岳当然知道原因是什么,一个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默默无闻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晏寨乡西杨村名扬世界,更是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庄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步入小康社会。而内黄县,这个在全国一向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当然也希望通过这一次名列中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三杨庄汉代村庄遗址成为带动当地经济飞跃发展的契机。

这当然是好事儿。

实际上,这么多年一来,作为东亚文化研究的权威,杨健岳曾经在各种场合宣传着自己的家乡,他认为家乡的默默无闻实在是不应该。——因为内黄县,其实有太多值得炫耀的本钱了。

杨健岳教授的家乡内黄县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4500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亳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一代名臣魏征的生长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是响誉国内外,桃李满天下,被称为"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故乡。境内名胜古迹有颛顼、帝喾二帝陵、商中宗陵、唐大兴寺塔、唐代双石塔、岳飞庙等。

论历史,内黄县不输于任何城市,论特产,内黄县也不属于其他地方,因为是沙区,所以内黄县盛产红枣,花生,红薯等,特别是内黄枣,是历代帝王之贡品,已有近两千年的种植历史了,更曾经代表中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争得荣誉,内黄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具全国之冠,其营养价值更是高于其他红枣的产地,被誉为维生素之王。

想到这里,杨健岳教授突然发现,现在已经是秋季了,正是内黄县大枣的收获季节,说不定现在回国,又可以一饱口福了呢。

看了看办公室内墙上挂着的几幅艺术品,一副是内黄农民画。那是内黄县人民艺术与智慧的结晶,内黄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美术之乡。还有几幅是内黄县的工艺品——麦秆画。

想着家乡的美食,看着家乡的工艺品,一股浓郁的思乡情怀不由得在杨健岳教授的心中滋长出来。

一日离家一日深,尤如孤鸟宿寒林,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一片思乡心。

看来,有必要把回国写上自己近期的日程了。

刚想到这里,突然,杨健岳在文件夹里看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文件,那是一个word文档,里面竟然粘贴着一个图片,还写着一段文字。

图片是一个玉圭,拍得很不清楚,但还是可以分辨出是一个玉圭,杨教授刚刚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讲印第安文化与中国殷商文化时讲到了拉文塔文化发现的中国圭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另一个玉圭。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玉圭。杨健岳教授一眼就看到了这玉圭的与众不同。——圭分不同的尺寸和纹饰,而且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珍圭;谷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而眼前的这个圭,一看就是珍圭。

一个汉代的普通村落考古遗址里怎么会出现珍圭?

杨健岳教授刚想到这里,突然又被这篇文档里下面的一句话给震呆了:

最新消息,汉代古村落遗址发现来一条20多米宽的道路。

太不可思议了!现在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宽也不过20多米,2000年前,这么宽的“高速公路”上跑的是什么马?行的是什么车?

这样一条高速公路又怎么会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农村村落里?

内黄县隶属于安阳市,地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交界。自古至今,都是中原腹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秦直道”,也不过平均约20米宽,但那是通往塞外,是军事用路,而这农村村落里修这么宽的路又为了什么呢?

谜团,这绝对是一个契机,那么,很显然,这个汉代古村落遗址,虽然已经发掘了好几年了,但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一定会有更值得世人惊叹的发现。

回国,马上回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