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丈六金身 > 第1156回 清净法脉

丈六金身 第1156回 清净法脉

作者:吾心飞扬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0:29:50 来源:笔趣阁

因为他们将此微妙经典当成求福护命之经,日日虔诚而非观照心念,顿见本来。福慧上,偏于哪一方,皆可造成走偏。怎么做?

从自身习气烦恼入手,反观身,改掉粗重习气。这是第一步的功夫。第二步是修持定慧,要么观心、要么修三昧、修定。总之熏修智慧,直至解脱。这是修慧的方法,但从心地上下功夫。有些人执理废事。认为一念不生即可,还用什么念咒,或者认为佛法是心法,何必供养佛像。这些又偏向另一边了。供养、放生之类虽是事相,但确实是积累福报功德的缘起。说得比天高,没福报吃不上饭的时候看还怎么谈玄说义。能听闻到妙法,需要积累大功德,何况是世间的衣食住行。

另一方面,天天持咒,心散乱,但是为了凑数量,还是精进念诵。或者为了实现愿望,而精进不息。这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世间的缘起规律不可或缺。比如有人想求财,天天只是持咒。不在世间法上努力,这也不太好。

总之,既要福报,又要智慧,方能在菩提之路上不迷失,不会走偏,直到有一天,能在世尊的座下闻法证无生。

在《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有关于毗沙门天王和摩诃斯那优婆夷的故事。

在这一品里,佛说,想成就佛道,应当乐意念诵和演说经法,即使是白衣居士,诸天鬼神也来听受,何况出家人。

出家人即使在走路时,“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受,是故应勤诵说经法。”

当时,有一个小国村落的女居士,名摩诃斯那优婆夷,到舍卫国听佛说法,请佛为自己授五戒,并说自己家离佛比较远,请佛赐予自己敬奉之物。

佛即授予《法句经》,让她回家虔心念诵。

摩诃斯那到家后,在夜里,于房子的高层,读诵《法句经》。

当时毗沙门天王带着一千药叉,想到南方增长天王处,从摩诃斯那家的上空飞过,听到诵经声,就在空中止住,听闻经声。

天王赞叹说:善哉善哉!姐妹!善说法要。现在我若以天神的宝物给你也不合适,我就以善言相赠。

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尊者将来到这个地方,你明天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受供,尊者们咒愿回向时,请称念我名。

摩诃斯那听到声音,仰望黑夜,由于没有天眼,见不到天王和眷属,就问,您是谁?

空中传来声音:我是药叉之王毗沙门天王,为听法的缘故在此止住。

摩诃斯那问:天人不会妄言,您是天神,我是人类,您为什么称呼我为姐妹呢?

天王回答:佛是法王,也是人天等一切众生之慈父,我是佛教男居士,你是女居士,都是佛陀的弟子,所以称你为姐妹。

摩诃斯那心生欢喜,问道:天王,我供养尊者时,称念您的名号,有什么好处呢?

天王回答:“我为天王,天耳远闻,称我名者,我悉闻之,以称我故,增我势力威德眷属。我亦复以神力,及敕鬼神,护念是人,增其禄福,令离衰患。”

从毗沙门天王的言语中可知,天王具有天耳通,天耳远闻,称念毗沙门天王的名号,他都能听到。

如你现在念诵敬礼毗沙门天王,他在须弥山会知道你在忆念他。

既然毗沙门天王知道,像帝释天、大吉祥天女、坚牢地神、北斗七星等,你念他们的名号,他们也知道,更不用说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

咒愿回向时,称念天王的名号,能增益天王的势力、威德和眷属,所以天王会以神力敕令鬼神来护念这个人,增益他的福禄,令他远离衰患。

称名而天耳远闻,仅这一点,我们应当对佛菩萨、诸位大天生起信心。

咒愿回向他们,增益他们的威德势力和眷属,反过来,天王敕令属下的鬼神来护佑你,息灾增福。

天王毕竟位阶很高,所以一般很少亲临,而是眷属鬼神来完成这个任务,除非是你修行非常如法、精进,或有证量,值得天王的亲临。

从以上毗沙门天王对优婆夷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我们称念毗沙门天王的名号,为他咒愿,可以增长他的威德势力,眷属炽盛。同时,毗沙门及其眷属圣众也会对行人护念加持,增长其福禄。这和平常我们供养佛菩萨和护法圣众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供养,塑造佛菩萨像……这一系列的付出,为自己积累功德,同时与佛菩萨结缘,建立联系,能够接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帮助。

同样的,用世间的语言来说,我们为毗沙门天王创造了价值,增益了天王的威德,天王的福报威德及能量也会流动到我们身上。这是这个因果,也是一种守恒。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需要学会利他,学会真诚无私地付出。种善因得善果。而如果只是为了自我,这个我执,那只会陷入误区之中。

对于学佛修行,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资财的问题。有的人修了多年,经济比较匮乏。其实每个法门都对应一定的根机、因缘,且自成体系,有各自的性德和度生缘起。比如有些法门倾向于出世的,有的是倾向于降魔的,有的是倾向于息法治病消灾的,所以修起来,会让你平安吉祥,有时间修行。但是资财方面未必圆满,毕竟这和出世未必有直接的关联。每个本尊和法门,在成就悉地或者较相应的时候,都可以成办增息怀诛四事业法。但是对应普通在家居士,每天就少少念诵修持,又无禅观能力,自在实现四种事业,谈何容易。

对于修学密法,有不少修持多年,法验不大,现实中各方面并未好转,究其原因简略如下:

未能获得具德上师之灌顶传承。假如在一个清净的法脉中求法,传法上师是大成就者,弟子严守三昧耶戒,信心不退,法流之加持力必然会源源不断地从本尊上师注入行者身心,法验逐渐显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