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丈六金身 > 第1139回 先亡生天

丈六金身 第1139回 先亡生天

作者:吾心飞扬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0:29:50 来源:笔趣阁

是法甚深,借着相续之观修力,会引发世间缘起的改变。同样的,对于怀爱法,其实在乎心与心的相应。两个相亲相爱的夫妻,当一方遇到麻烦时,另一方是能感应到的,心口疼痛或者什么。

当弟子与上师相应时,亦是如此,师徒之间心心相应。而对于弟子和本尊之间,如果不断观修,越来越相应,弟子有事,本尊也会现前拯救,为之回遮灾障。佛菩萨皆是安住于平等境中,无有分别,如雨天甘露,普遍施与。

但是对于众生而言,核心在于与菩萨建立的甚深缘起和相应。

对于增法,则是观想大吉祥天女左手中的摩尼宝珠,变现出你的种种所需所求。至于佛教密宗的大吉祥天女像,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与愿印。

当你能稳定清晰地观想出大吉祥天女之相后,由自己的定力和大吉祥天女的加持力,修法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在清净的梵音念诵中,轻轻地将心安住在大吉祥天女的庄严相中,安住在她的摩尼宝珠中,渐渐地,你的心会越来越轻安自在,开显无量功德。

在印度的诸神体系中,大吉祥天女有八个面相,或者说分身。分别满足众生财富、农业植物、动物、子女、成功、知识智慧等需求。因此你想求子、求学业,求婚姻亦可向她祈祷。特别是那种忠贞不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更是适合向她祈求。

AshtaLakshmi(阿沙塔.拉克希米)

1.AdiLakshmi(万物之主神的女儿)2.DhanaLakshmi(针对财富金钱)3.DhanyaLakshmi(针对农业植物)4.GajaLakshmi(针对动物)5.SantanaLakshmi(求子女或生育)6.VeeraLakshmi(针对生活的勇气)7.VijayaLakshmi(针对成功)

8.VidyaLakshmi(针对知识、艺术及科学)

对于平常的修法,可以观想母亲在你的左边,父亲在右边,后边是自己的累世历代宗亲,前方是累世的冤亲债主。大吉祥天女在前上方放光加持。

这种观想若从世间缘起而论,极具加持力,因为父母是你生命能量元气的来源,祖宗是你生命大树的根部,也是生命力之源流。而前方的冤亲等是障碍、是孽缘。

观想大吉祥天女加持你的累代宗亲、父母,首先你会与先辈建立一种安详吉祥的连接,他们获得天女的加持后,福德威力增长,也会反过来护佑你。如此一来,你的命运、人生都会渐渐地往上转变。

同时,经大吉祥天女的加持和调节,你观前方的冤亲安住于喜乐之中。以此慈心三昧的修法,化解了累世之因果纠纷,生活自然也就越来越顺遂。

祖先过得好与不好,往往会影响到后代的生存发展。如在地藏经的坚牢地神护法品中,坚牢地神宣说了供养地藏菩萨之功德。

其中是: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

如果你留意,利益的顺序,是先亡生天,才到行者自己现存益寿。也就是隐性的、阴性的层面解决了,阳的一面,显的一面的利益才会显现。

因此你每天回向祖先、先亡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地藏经的经文,先是先亡离苦生天,才到现世的子孙增益寿命,所求如意。两者有一定的关联和缘起。

如有些祖父母,或者祖先有在天道的,往往后代比较昌盛。

德国的伯特?海灵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是系统良知的力量,让后代重复祖先的命运。如祖先是车祸死的,后代出现车祸会非常大。祖先是自杀的,后代自杀的现象也普遍。

根据他的理论,是找出这种根源,承认这种家族系统中有这么一位以非自然方式离开系统的先人,承认他的存在,给他一个位置。因此,当他见到中国人经常祭拜祖先时,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当然,如果从因果的角度,后代为何会重复祖先的命运?其实是不安的祖先之亡灵来干扰到子孙。有人说,祖先都是对子孙好的,怎么会对子孙损害呢?想得太单一了,难道世间所有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对后代很好吗?而且在法界中,这些非常复杂。

如有位小女孩,患一种绝症,治不好,原因是她死去的外公太疼爱她了,想带她走。又有一个故事,有个家庭的奶奶去做了土地神,后来这个家的子孙逐渐有人死亡,原因是奶奶太想念这些子孙了,要带走他们。

这只是一种缘起,而不是所有的缘起,法界的缘起如梵珠帝网一般重重无尽。

冥冥之中,祖先、祖父母、父母与子孙后代之间,以一种无形的方式紧密连接着。祖先影响着后人,后人通过修功德,修法回馈祖先,祖先也会增加威德,荫护子孙。

是故,在密宗的观想境中,有左边母亲,右边父亲,后背有历代宗亲等观想法,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先从具缘的亲人开始,再拓而展之,遍及法界一切有情。

对于感应,当存正见。因为感应是一种果,是多种因缘聚合之果。这些缘起包括个人的福德、现实因缘,修法的状况等因素。

如同样念诵观音圣号,一天念108遍是念,念诵3000遍也是念,念诵一万遍也是念。而宋朝的契嵩法师,一天念诵十万遍,有一天亲见观世音菩萨,赐予甘露灌顶,从此智慧大开,世间出世间法无不通达,弘法利生,事业广大。

同样的,每个人的业力因缘不同,有些业障轻的,念诵后会快速有反应,有些很久。

总之,切莫因一时之得失而论法门之高下,而生退转心,当心生恭敬,持之以恒,久之自得其妙用,趋向菩提!

修福德积累福报极其重要。

在这个物欲横流,烦恼垢重的时代,很多人进入佛门,目的是为了发财、地位显赫、治病、有幸福的婚姻、儿女能考上好的学校等等,而非单纯为了了脱生死,救度有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