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丈六金身 > 第1089回 黑耳

丈六金身 第1089回 黑耳

作者:吾心飞扬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5:29 来源:笔趣阁

宇贺神将的无上即摄如意**德,一切福田,净与不净,好丑善恶,皆为此本尊所摄,上可圆成佛果,下可不离众生欲贪而慈悲普度。

在雨宝陀罗尼的本尊之中,除去持世菩萨,别摄龙王,此龙王亦即宇贺神将所现菩萨身的天德龙王,任何诸天的福力及珍宝皆此龙王所雨,言雨即是根本加持,集诸天力顿显真如,宇贺神将根本如意宝珠大陀罗尼最后一句,即为雨宝陀罗尼心真言,此中之妙,非初学及未得传承者所能明了。

佛于讲说大悲心陀罗尼时,教诲人天莫轻慢观世音菩萨,佛往昔曾于观世音菩萨座下为苦行弟子,在讲说宇贺神将之时再度重申,一切人天菩萨大众皆不应该轻视宇贺神将,宇贺神将诸佛出世之时皆会以白蛇微妙身形利益一切众生。

金光明最胜王经中佛过去世为福宝光明女,值遇宝王大光照如来,彼佛如来即是为说此法方令释迦牟尼佛得不退转,具足一切功德,今现在十方诸佛前,皆有宇贺神将,以慈悲之心广利众生。

在关圣帝君感应录之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贫人对关圣帝君礼敬有加,每天都虔诚读诵觉世真经,生活虽然清苦,但是这个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品性修养。

就如此平凡的过了二十年,这个人忽一夜梦见关圣帝君,关圣帝君梦中念他虔诚,亲自为他改写贫穷命格,赐予他一枚金印,这个人自梦中得到关圣帝君赐予金印后在现实之中的福报得到了极大的变化。

他做餐饮没想到生意好到爆,连锁店开了很多家,后面又转投房地产,迅速拥有了名车豪宅,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的是投怀送抱的如云美女,渐渐的他的品性变了,对于关圣帝君也不再如同过去二十年般的虔诚。

也学会了商人惯用的商业伎俩,于餐饮上以劣质食材以次充好,于房地产上又以各种手段抢夺地皮抬高房价,终于天怒人怨,此人又梦见关圣帝君怒气冲冲的斥责他并索回金印,于梦醒后灾祸不断,餐饮店被查封整改,当地产被检查出质量问题,面对不断的官司,他集聚的财富瞬间为空,最终不堪无法清偿的债务,自尽身亡。

在故事中的这个人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可悲的,幸运在于他原本就是一贫穷人,仅仅是以对关圣帝君的虔诚感动了关圣帝君为他改写命格,从一个穷鬼瞬间成为富翁。

可悲在于福报是经不起折腾的,即一个人发达后如果不能惜福,反而胡作非为,倚势欺人,那么在福报折腾完了,就会瞬间被打回原形,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财富本为世间人所不可或缺的必备,对于求取财富,佛教之中有很多知名本尊,如同汉地早晚课诵集十小咒之一的善女天咒,它的主尊也就是吉祥天女,能够善于修诵此咒的人就会获得吉祥天女的加持,从世间事业财富到出世间法财五不具备。

但却很少人知晓,吉祥天女带来福报同时的“祸患”一面,有阿阇梨对此曾经有过略谈,阿阇梨云吉祥天女有一妹妹名为黑耳,吉祥天女为人带来希望黑耳则为人带来毁灭,重要的是二者形影不离,这种形影不离即如同中国古贤老子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般。

在密教正统吉祥天法系之中,吉祥天与黑耳同体不二,修持吉祥天的法也会修遮止黑耳的法,但所谓的遮止黑耳,其实也正是拴住自己欲深祸重的心猿意马,说的简单一点也就是花花境界中过却觉而不迷。

对于末法众生来说,财富就完全是命根子,俗语有云“杀父夺妻之恨,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就是最贴切的写照,但末法众生也面临着一个困惑,即如何才能保持富贵不失,如何才能获取真正的当下利益,对此宇贺神将与释迦牟尼佛揭露了深层原因。

在宇贺神王福德圆满陀罗尼经之中说道

“世尊,须达长者,依何因缘,今生七度富贵,七度贫穷,唯愿世尊,为我说其因缘,佛言,善哉,我今说之,须达以正信,常不修佛事,依之成荒神怒,致障碍,常遣障碍等使者,夺其福德,是故贫富转变。我今宣说对治之法,荒神上首,多婆女天王,元品无明是也,三神使者,贪嗔痴三毒也,此等烦恼,其力最大,一生补处智力犹不能降伏,佛菩提智能断之。”

这段经文在公开的大藏经之中是无迹可寻的,属于传承密典之一,这段经文可谓揭露了末法众生想要转贫成富,甚至现实之中多有修法不验,求到财富又失去的根本原因所在。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须达长者,所谓长者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成就的人,但是这位须达长者的一生可谓用玩的就是一个心跳来形容,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我们一般人通过辛苦打拼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财富,此时可谓是安稳下来,但是如果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想必很多人都会愁的睡不着觉,除非是天生洒脱到骨子里的人。

须达长者就没有这么洒脱,因为仿佛是命运再和他开玩笑,他发财了七次,但是也破产了七次,就在发财和破产之间不停的转换,一下子笑一下子哭,其它佛弟子看到须达长者的这个情况于是就请问佛是什么因缘造成的。

但是佛的回答却很矛盾,佛说须达长者以正信,常不修佛事,一些不理解的人就会如坠云里雾里,其实佛所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是说须达长者拥有正见,而是说须达长者犯了众生的根本放逸,即轻慢正法。

须达长者的七次发财七次破产,所要展现的一面其实就是末法众生的写照,末法众生在修持财富本尊的时候,会以各自的因缘不同反应有快有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