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丈六金身 > 第1084回 风刀解体

丈六金身 第1084回 风刀解体

作者:吾心飞扬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7:15 来源:笔趣阁

但“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修此法门最初是不愿意讲什么话的。因为自己尚未有深入的证德,先须杜绝恶语来达到对嘴巴的掌控,再依次靠着妙观、印、明不断加持,直到某天你心间像有什么东西发出悦耳的一下声响,从此才真正触及到辩才无碍的堂奥。

而大辩天又贵为阎罗王长姊,所以持有如生死权柄般的令旗。此令旗名为“谛实”,又号“严胜”。能够惩罚恶人并诸天魔梵,何况世间妖邪?修此法有成者,亦能令具缘者起死回生,不过此种作法有极为严密的口诀,且无应用之必要,所以唐密东密祖师多不常修,除非有大功于人天者,则可行此法令其还生。何故此旗能有如是威神?当初大辩天降伏人我执着时,以圆满光明薰习正定,成就善恶两面。从两面中分别出现两道光明,凝结成为令旗,便有了赏善罚恶的自在功能。这可以说是大辩才天最为不共的地方。

同时,大辩才天又为音乐之神。在岛国的歌道流派内,多供奉此天,以求音乐技能方面的增进。她能加持行者,通达声明。而行呪术的学人,以此天加持力,则能遍通陀罗尼妙义,深入各本尊愿海,掌握最深层的法理。

《胎藏仪轨》云:“妙音天,即摄乾闼婆类。净法身深入,清净妙法音,演出解脱声。言辞柔美悦众心,随顺说法度有情”。“净法身深入”,是解释“天”。此天女为第一义谛天,即性天。是三德中的“法身德”,摄“身密”;“清净妙法音”,是解释“妙音”。能演妙法音,表内证智慧圆极。所以为三德中的“般若德”,摄“意密”;至若“言辞柔美”,是慈悲之义。正为三德中的“解脱德”,摄“口密”。故知大辩妙音天女是三德祕藏的聚合,为一切如来三密加持而成。

总此天功德,能助智慧、言语、学问、音乐。故台密黑谷等流特加尊重,奉之为祕尊。她柔美和雅的风姿,足以折服刚强难化的铁石心肠,正如我们的舌头,是一身当中最灵活的柔软部分,这正是大悲心最鲜活的体现。若你能善用自己的舌根,赞叹佛法僧三宝,常出软言善语,那你的心必然会变得温和可亲,自然发生怀爱,这也是每个修行人应该效法的性德。

印度医方明中曾经提到,人身上有一百多处死穴,或称为“死节”,其一百多处死穴中,以三处为重点,合称为“三浅”,即舌根并男女二根。

舌根中最微细的无舌根处有一个空空的缝隙,就是我们断除烦恼的重要机关。人的脑袋当中每天都会产生臭秽的脑垢,每当我们看到美味佳肴和丰盛的饮品,想要饕餮狼吞的时候,脑垢就会落入舌根内的死穴中,这样我们才能正常饮食,否则就会出现干呕现象。

听见死穴两个字好像很恐怖,其实只有面临死亡时,这些气穴才会被启动。生命将终之刻,地水火风四大依次分散,当风大坏散时,就会在身体中形成强大的气冲,来刺激上面说的死穴。所以佛教常讲“风刀解体”,气穴被气冲击压,神识就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因此超度亡者的时候,经常强调不要触碰他们的身体,如果其神识还没完全离开,你一碰就等于加重体内气冲的动力,那躺在床上的那位死者只能疼上加疼了!

所谓一气不来,撒手人寰!就是说死亡前的最后一刻,身体中蕴含的灵气再也没法灌溉舌根中的死穴,于是断气,宣告死亡。所以舌根可是我们修行的关键。尤其是修密法的人,每天都要念诵咒语,但还是有绝大部分人不能获得经中所说的那些灵验,究其根本,就是舌根不清净所致。

佛教常将“身口意”称为“三轮”,而口轮在密宗就代表“莲花部”,所有的菩萨都必须有舌灿莲花的功夫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那个莲花就是舌根所产生的功德力。口轮口密统摄一切真言,口轮不清净,就无法与莲花部相应,念咒语的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

胡说八道还算轻,要是人云亦云,尽说一些自己都不了解的虚浮之言,那是绝对无法和本尊相应的。你都虚浮惯了,口中念的发愿文恐怕连自己都没有底气去相信了吧?那又如何与佛菩萨相应呢?譬如现在都喜欢没事儿说个“稽首”,有几个在说这话时真磕过头呢?动不动就在文字上写自己“虔诚叩拜”,那叩拜了没有啊?我们总说“解行相应”,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这不配套的东西,怎么能够融入到修行当中呢?

网络键盘侠和蒙面侠最喜欢胡搅蛮缠、争辩不休,这本身就与修行有极大的冲突。当然了,喜欢背地里讽刺别人的,心理问题也极其严重,越想骂谁,还越要关注谁,无限循环地掉进恶口的无底洞中,然后回头换个脸面,穿上海清又成了一个“正派人士”。此等行径真是让人既羞且愧。

言谈举止能够表现出你的生活品质,当领导的人再高傲都会叫下属一个“小张”、“小李”,上岁数的老人看到我们还会说“年轻人”、“小伙子”、“小姑娘”。连称呼这个最基本的礼貌方式都没有,都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那又如何将咒语念灵呢?

因为咒语就是联通本尊的信息代码,受持咒语的器官,必定是庄重有礼的,所以我们在与人交流时,不说用一个多么高贵华丽的词语,至少得是尊重诚恳的。

身口意三业当中,现代人最易犯的就是“口业”。老爷们儿吹吹牛,说三道四,闲扯乱侃。女人呢,在嘴上的是是非非更是多得数不清楚。

这些因口舌引起的麻烦如果不能消除,那就算修持一辈子,也很难获得佛法上的真正成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