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空间种田 > 83 康庄小农路(三更)

重生空间种田 83 康庄小农路(三更)

作者:MS芙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4:25 来源:笔趣阁

收费章节

83康庄小农路

钱支书的丧事很快就被葛村的人忘在了脑后,秋稻晒干之后,村长就紧锣密鼓地商量着将秋粮卖掉。。。全村的人都翘首等着村长从山下带来的好消息。

消息是来了,却是个不大好的消息。

“粮食收购站里的人太欺负人了,”村长来回跑了两趟山下,秋收时站在地头吆喝着村民割稻子晒黑的脸膛更黑了,却是被气的。下山时,村长带了五十几公斤的稻子,除了给粮站的人看看稻子的品相外,也想统一商量个好价钱。

“先是说不认得我们这个稻种,等我们去脱了壳确定了品种后,上秤一秤,足斤的稻子又说只有四十三公斤,这不是坑人吗,”村长这一次可是被气得不清,心里憋着一肚子的气,就差跟个烟囱那样冒黑气了。

“粮站的规矩都是这样的,”诸时军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地方上的粮站,仗着独家经营,克扣斤两的事屡见不鲜。葛村往年都是歉收村,没经历过卖粮的盘剥,今年粮食大丰收,突如其来这么一遭,就难接受了。

“那咋办,一村人辛辛苦苦了一年,也就那么点收成,村里受灾严重的那几户,可都等着卖粮钱盖房子呢。”村长愁眉不展着,村里也没啥人和镇上的农粮站熟络的,以前还有个钱多多,借着个钱支书的关系,使个几百块钱,孝敬些烟酒,也就成事了。可眼下钱支书都成了山中白骨了,钱多多怪罪村里人没照看好他老爹,只叫他老娘大‘门’紧闭,村里啥人都不要招呼。

可村民们可不知道村长出去卖粮碰到了难处,一听说村长回来了,就前脚后脚跟着进‘门’问啥时候能把粮运下山去。

陪着村长一起下山的三狗子见村长难做,狠‘抽’了口烟,“金叔,要不少点就少点卖给他们好了,大不了运粮下山的钱我不收了。”

“不成,”村长知道三狗子人热心,可上一次拉着钱支书的尸体上山,别人嫌着三狗子的车运过尸体晦气,他的运输买卖受了影响,这次再让他亏本运送,这可让三狗子的日子怎么过。

“老爷子,您说话在理,劝劝村长,我这几年跑运输一年到头不在家,家里老婆和娃都闹了。村里的粮食要是卖了个好价钱,我就留家里种田。咱村要是富起来了,就出个钱让政fǔ把水泥路修到村子口,再像镇里一样,架上电线杆,每家都用上电灯看上电视。”三十多岁的三狗子,说起这些时,脸上‘露’出了孩童才有的憧憬。

诸时军听着,心里一阵‘激’‘荡’,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频临破产的卷烟厂的老员工在他的带领下,‘激’情澎湃地的神情。

“村长,钱永富书死了后,村支书的工作一直是空着的,你一个人忙着全村上下的事,也是忙不过来的。三狗子的想法不错,要不你写个信,让三狗子顶了支书的空缺,至于稻子的事,先不急,我琢磨琢磨。”诸时军这会儿已经成了村长的主心骨,村长听了话后,再想想也是,三狗子是土生土长的葛村人,又见过些市面,说话都比自个儿活络,村子里有一个壮丁守着做榜样,没准外出打工的那些年轻人见了,也会回来,那时候村子就兴旺了。

当天晚上,诸时军吃着饭时,满脑子还想着村里的那万余斤的稻子。不能卖给农粮站,助长了克扣农民稻粮的风气。运费的事也得好好想想,上山下山,如果不用三狗子的车,也是一笔大费用,摊到了每家每户的身上都不是小钱。

诸时军首先就否定了卖粮给农粮站的做法。可是眼下国家虽说不强制要求农民一定要卖粮给农粮站,可‘私’自买卖那么多数量的稻子,要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也是件麻烦事。

“外公,莲嫂前几天用菜籽油炸了一斤红皮‘花’生,说是给你下酒,我去给你拿酒。”扒完了一碗饭后,小鲜见诸时军又在为村里的事烦心,就殷勤着去橱柜里翻出了一袋油炸‘花’生米。

在云腾时,小鲜没有接触过酒,不过有一次老爷子饭后喝得开心了,就用筷子头蘸了点酒,给小鲜尝了尝味道,这一尝小‘女’娃就好上了这口,不敢明着喝,只是吃饭后,围在了老爷子的酒杯旁的次数就多了。

用菜籽油炸出来的‘花’生米,红酥酥的外壳,嚼在了嘴里,只觉得满嘴生香,刚好把小鲜的胃边角里的馋虫也喂饱了,“外公,酒是什么东西做的?”

“是用大米发酵出来的,去年年底时,你莲嫂不就讨了些米过去,说是蒸米做酒,不是还送了几个米团子喂你这只小馋猫吗,”诸时军见小鲜垂涎着他的酒杯,举起了筷子,在她的舌头上点了点。

“外公,那我们也留几斤做酒给你喝?”小鲜村头的那几亩地,今年是示范田,每亩的产量相较于去年略有降低,可长势还是比村里的其他稻田‘精’神。村长和诸时军琢磨了一阵,也没有找出多产的原因来。

“做酒可不是随意的事,先要选好米,”诸时军刚要打开话匣子,手中的筷子倏地搁下了,锁紧的眉头也松开了。

“小鲜,你可真是外公的福星,”诸时军抱起了外孙‘女’,笑声洪亮,说不出的开心。

村里的稻子没几天就全卖掉了,价钱比农粮站足足高了两块钱,全村的稻子买了出去,一共得了十几万块钱。最让村长欢喜的是,村子的万余公斤稻子,硬是没出一分运费。

秋收后的第十五天,村里的娃可热闹开了,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铁皮子车,每一辆都比三狗子叔的那辆大,蓝‘色’的重汽重卡,来了五辆,将村里的稻子全都运下了山。车的车斗上写着“国酒”的字样。

“诸厂长,都说我们是烟酒是一家,你送来试验的米很好,葡萄糖的含量比东北的大米都要高,以后这村子里生产的稻子我们厂全都要了,”随着车一起来的,是一个面‘色’红润,像是天天喝醉了酒的五十多岁的男人。

他来得时候,还带了两瓶酒,说是给诸时军品的,小鲜偷偷地瞄了一眼,红黄黑三‘色’的盒子,里头装了两瓶酒,打开盖后,香气经久不散,后来老爷子喝酒时说了,那叫酱香。

都说商场比官场更无情,可诸时军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卷烟厂结‘交’下来的朋友,可没忘了他这个老头子。

稻子卖出去后,村子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照着每户可得的份额,就连村里田地最少的赵阿婆都拿到了两千来块钱。老婆子那双浑浊了的老眼,看到了钱时,还用蹩脚的算术法子,来回数了好几次,不信地嚷嚷着:“老太婆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可别是假的。”村里的人和她打趣着,“赵阿婆,是真的,有了这钱,你可以修间大瓦房,再来了山洪,也不怕嘞。”

赵阿婆听了“呸”了口水,就巍颤着双小脚,找地方藏她的钱去了。

卖粮后没多久,村长就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公告了三狗子要参选村支书的事。

原本以为,三狗子当选是件秋天叶子要黄,冬天柿子要红那样顺利成章的事,毕竟葛村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小村,村长支书都是一任做到老,没人肯来沾村里的事,可中间偏偏就生了变数。

“钱多多要回来参选,错了,你是说钱多多的本家伯伯钱永财要回村参选?他不是老早就下山当包工头,赚黑心钱去了吗?”赵阿婆有了钱,换上了副假牙,坐在了村口和人闲聊着。

“可不是吗,还说只要他当选了,就牵头给村里修路,”村里的闲汉们也来了劲。

真是树大招风,村子富了招人。

钱永富和钱永财他们俩的爹刚死那会儿,钱永财就离开了村子,是村里最早出山下海的人。他早年在济南接了个烂尾工程,赚了钱,成了个包工头。十几年下来,也算是个小有资产的万元户。要不是上一次,弟弟钱永富去世回了趟家,他还真不知道老家竟然种起了稻子,还卖了一大笔钱。

钱永富的丧事过后没多久,钱永财就和侄子钱多多商量着,这几年‘私’人包工头不赚钱,国家倒是鼓励开山垦田,没准还能卖个好价钱。

后来镇里就来了文件,说是全村的村民,凡是满了十八的,有意参加村里竞选的,都可以出来竞选村支书,再之后,钱永财就挎着个二十多岁出头的‘花’哨‘女’人回了村。

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出了一万块钱,甩在了村长面前,说是补贴村里受灾的那几户人家的。

“村长说嘞,下个月月初,十一国庆那会儿,要在村口开次全村大会,让三狗子和钱永财都说上段话,看看能为村里做啥事。”村民们相互传着话。

小鲜想啊,这还用选吗?钱家出来的哪有一个好种,当然是三狗子叔当村支书。可村民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不做准了。

当天晚上,三狗子穿了身体面的衣服,由着诸时军写了一份“演讲稿”,结结巴巴地背了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