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武道纪 > 第四十六章 穿山派

仙武道纪 第四十六章 穿山派

作者:饕餮居士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5:34 来源:笔趣阁

白崖本该去启出徐仙令的遗宝,但现在之所以这么悠闲,是因为他从藏宝图上发现那位先天武者的洞府就位于宛城附近。

宛城是荆州南阳郡的郡治,就在襄阳北边,大概仅仅隔着数万里之遥。以这个世界的地域来说,已经非常近了,也就是临近城市间的一个传送,就能到达。

襄阳是白崖前往秦国的最后一个游览点,既然要顺着这条线路游览楚境,他自然就不用着急去取遗宝了。

反正地图和洞府钥匙都在他手里,东西放在那里也不会跑了。

其实,在孟方刚将藏宝图交给他的时候,他挺奇怪徐逸宗门的武者为什么没有接收那位先天武者的遗宝,后来听孟方这个老江湖解释了一遍才理解了。

跟胡三娘这个独行客不同,孟方虽然也是绿林出身,但毕竟在巴东郡做了很长时间的瓢把子,对于徐仙令的传闻更加清楚。

有关徐逸当年退隐的传闻很多,但孟方却从祖辈口中得知其中有两个传闻是真的。

第一个传闻是徐逸当年之所以在鼎盛时期退隐,确实是受到了中原仙武宗门的联合逼迫。

第二个真实的传闻是徐逸退隐后,的确创建了一个组织,称为“穿山教”,把组织成员比喻成穿山甲。

众所周知,穿山甲可是一种山林益兽,能够消灭白蚁害虫,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偏偏这种动物的药用价值很高,遭受了人类的滥杀,濒临灭绝。

徐逸这个比喻,其实是在讽刺中原的仙武宗门自诩天道维护者,却容不下他们这些“绿林益兽”。

徐逸创建“穿山教”,本意是给一些绿林侠盗、义贼提供一个可以容身的庇护所,并给予武道上的指点和教导。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绿林江湖客都跟徐逸有了师徒之实。

虽然徐逸生前一直反对将穿山教变成自己的宗门,但在他死后,“穿山教”依旧变成了“穿山派”,徐逸被尊为门派第一代祖师。

穿山派成立之初,跟普通的仙武宗门有很大区别。

首先是制度松散,门规简陋。侠盗义贼都桀骜不驯,除了徐逸本人,他们谁都不服,不甘居于人下,所以穿山派最初没有门主。

其二是徐逸当年并未找到什么仙魔位境,而且这帮绿林侠盗、义贼居无定所,几年也碰不到一起,所以穿山派最初还没有驻地。

一没有门主,二没有驻地,这穿山派的境况可想而知。或许徐逸当年就料到了这些,所以才一直反对将这个互助型的组织变成门派。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穿山派居然真的顽强生存了下来,传承至今日已有将近六百年。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徐仙令!

徐仙令本是徐逸当年用于任务雇佣的身份令牌,他去世后被几个最为亲近的绿林武者给收藏了。这几个人得他指点最多,是事实意义上的徒弟,传承了他的武道和精神。

虽然穿山派最初组织松散,绝大部分成员都不听号令,并且行踪难觅。但这几个人却始终不愿徐逸的武道失传于后世,故而就用徐仙令作为传承媒介,每隔一段时间就到江湖上找寻弟子。

他们不仅利用徐仙令留下了徐逸的传承,而且等他们的弟子出道后,经常还会聚到一起,彼此交流切磋。

后来这项行为就变成了穿山派每一代门主的选拔过程,既能印证武道,也能扩充和拓展徐逸和穿山派其他先辈的武道传承。

现今的穿山派弟子依旧行踪难觅,但传闻他们有了一个隐秘的门派驻地,也有了严谨的门规制度,跟普通中小型的仙武宗门已经没有不同了。

不过,穿山派依然保留了两个传统,其一是继续利用徐仙令从绿林武者当中挑选武徒和弟子。只是这时候的徐仙令,差不多都是新打造的。

其二是除了自愿遵守穿山派门规的武徒和弟子,其他不愿被门派束缚的绿林武者,都可以在艺成后脱离门派。

只是从此以后,他们就不许再提起穿山派。他们在江湖上的所作所为,穿山派既不干涉,也不出头。

穿山派这种极富个人色彩的传统,就是徐仙令遗宝没有被穿山派弟子取走的原因。

因为除了它那个不知生死的原主人,谁都不知道这里面有遗宝,也不知道遗宝的所在地点。

说起来荒谬之极,但这就是穿山派的传统,也是长久以来,绿林侠盗们的作风!

……

迁陵一带地处山区,是个小山城,连同周边军城也不到五万人口。

如果不是此城地处武陵山腹地,与酉阳一起扼守湘西驿道的出口,被称为“湘黔咽喉”,早就被历代楚王给放弃了。

神州世界的人族居住地十分珍贵,几乎是寸土寸金,但也有一些地形属于鸡肋。因为在这种地方建城,聚拢的人口不多,交通不便,而且还需要大量驻军,消耗超过产出。

神州的每一个人类城池,周边为何都有军队驻扎的护城呢?

他们可不仅仅是为了防御盗匪,镇压叛乱的,更重要的是保护主城和周围农民不受山林猛兽的伤害。

这个世界的山林猛兽大多带有蛮兽基因,凶猛程度远超白崖前世。某些时候,还会集结起来冲击人类城池,变成兽群攻城。

这种情况下,除非人类提前察觉兽群动向,否则就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大屠杀,所以护城军队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可就因为护城军队的存在,人类设置主城时,就必须考虑到如何供养这些军队。

人类的城池与城池之间近则几万里,远则数十万里,就算有飞轮宝船和大驿道的存在,可运送大量粮食还是太勉强了。

因此,设置主城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主城附近必须有足够多的耕地。

类似涪陵这种城市还好,毕竟是丘陵地形,可以开垦梯田。可迁陵这种城市就难受了,武陵山坡陡谷深,地形崎岖,山地多披厚岩,没办法改造成耕地。

要不是湘黔战略要道,又还有一条沅江可以捕鱼,历代楚王早就放弃这里了。

白崖没有在这个小城多待,很快就传送去了武陵郡的郡治——武陵城。

武陵始建于先秦时期,是秦昭襄王任命的蜀郡守张若攻楚之后,建造的城池。原本武陵称作张若城,后来成为湘西北的政经中心,距离现今已有将近六千年的历史。

武陵与迁陵不同,是神州南北的交通枢纽之一。因为靠着沅江,东临洞庭湖,这里土地肥沃,拥有良好的水利灌溉环境,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现今的武陵横跨沅江,分为南北两个城区,是一个超级大城,堪比白崖前世的武汉。

它连同周边的六个护城,人口不下六十万,比白崖以前在西北见过的凉州城还要繁华。

认真说来,这个城市不能单算一个城,因为它一共有两个郡守府,互不僚属,同为朝廷直辖,属于联合型城市。

这种联合型城市是江南特有的产物,人族主城的选址很重要,周围需要大片耕地。江南地区水网密布,长江支流众多,故而河道两岸都会建立城市。

再依靠河道加强两岸联系,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这种联合型城市。

不仅是武陵、长江中下游多是这种城市,比如:江夏、庐江、寿春等等。

因此,神州大地的人类城市除了关中、河北等粮仓所在的平原地带,其他人口众多的大城基本都在江南。

到了武陵城,白崖不再继续使用传送阵。

他的时间很充裕,打算乘船沿着沅江赏景,马上就要进入风景秀美的洞庭湖了,要是到了这里都不游览一下,那就算白来了。

洞庭湖在另一条长江支流荆江南岸,与沅江相连,也称云梦泽,洞庭之名源于湖中的洞庭山。

在白崖前世,洞庭湖从明朝开始经历几次剧变,面积从6000平方公里一直萎缩到三分之一强。

到了白崖穿越前夕,仙境云梦泽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泥水潭,他当时看到的洞庭湖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妪,早已风华不再。

不过,这个神州世界不同,经历过天地大裂变,洞庭湖虽然从深度上依然是湖泊,但面积却堪比海洋。又因为湖中岛洲如棋,遍布浅水淡泽,每逢湖上泛雾,便如同人间仙境,显得神秘而瑰丽。

既然要好好游玩洞庭,那么就需要乘坐游船。他以前跟洗刀郎王鹏坐过花船,感觉很不错,决定这次也依样画葫芦。

不过,但凡画舫和花船的船资都不菲,他现在身上只剩下了一些碎银,估计买不起船票,只好先想办法弄点钱财。

作为青城弟子,他当然不能学绿林武者那样去“劫富济贫”,只好去典当行当掉点东西。

幸好他这一路过来,身上还有一些“战利品”,从宗门拿来的疗伤补气丹药还剩不少,当掉一些估计也够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