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道符召 > 第二十七章 进京

神道符召 第二十七章 进京

作者:雪满林中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4:47 来源:笔趣阁

剑光在范不凡的御使之下,暴涨三倍。速度同样快了三倍不止,飞射之间,根本不容任何一个人反应过来,就穿刺而过。

眨眼间,十几个蒙面黑衣人倒在了地上。剑光黯淡了下来,庚辛金气消耗不少。

便是范不凡也感到一股力竭!毕竟是人身,就有着限制。不可能包打天下。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眼见着蒙面的黑衣人伤亡过半,郎官们精神大振。人数气势立刻就占了上风,强杀过去。

“一个活口不留,全部杀了!”

刚才一直没有见到人影的张忠,在战斗快要胜利的时候,神奇的出现,口中就那么大叫道。

侍卫们纷纷应是,出手再不容情。那些黑衣人完不成任务,居然不逃跑,纷纷死战。

“不凡公子,”张忠带着一丝不安,过来解释道:“不是我不想留下活口问问,而是怕问出更大的麻烦啊!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回京城!”

范不凡点点头,隐约猜到留下活口,问出东西,只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原本这些东西,张忠根本不用和他交待。但是这个时候,却出来说一声,显然,肯定是越发重视范不凡了。

“出手帮我们的是哪位高人?请现身一见?”张忠大叫。

然而却根本没有人回答,夜风寂寥,只有深沉夜幕。

这次遇袭之后,一行人变得更加谨慎。赶路的速度更是加快,不过几日见。就过了大江。踏入中州地界!

只是,大楚的都城早已经没有在中州的洛城。而是搬迁到了燕州。将当初的燕州州城改为燕京,成为大楚的新都。

大楚既然为北方帝君的天命。那么自然都城要靠近北方了。

因此到了中州,并不是行程的结束。还要穿过中州,跨过大河,继续往北,方才能够到达燕京。

这一路上人口繁多,田垄开辟,商旅往来频繁。再想要晓伏夜行,已经是不可能了。

如今大楚天下承平已经两百多年了,加上亩产爆涨。疆域扩大。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千万户。远远超越历朝历代!

这帝国的腹地之中,那就更是人烟稠密了。

这一队的侍卫干脆的亮明了车马,直接在官府驿站之中居住。一路上安全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行程也变得顺利了起来。

然而,当他们这一日在郑城落脚,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准备赶路的时候。

却被一支兵马将整个驿站围了起来,宣称要捉拿青阳道的残余乱党。

高哲出去交涉,灰头土脸的回来,说道:“这些人说是青阳道的妖贼混入了驿站之中。要仔细甄别,不能让他们跑了……”

闻言范不凡心中微微一沉,那张忠却是脸色大变:“早不抓妖贼,晚不抓妖贼。偏偏这个时候动手。恐怕没那么简单!”

高哲脸上也变色:“难道他们敢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我们不成!”

范不凡不动声色的道:“袭击我们作甚?不过找到借口拖延我们十天半月的时间。还是可以的……”

这话一出,张忠的脸色几乎黑到了锅底去。然而更多的是惊奇,去看范不凡。这个时候的范不凡已经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

“难道不凡公子已经知道了什么?”

和范不凡接触的越多。让张忠越是佩服。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沉稳。有着城府。更是能够吃苦坚韧。很多时候甚至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这种感觉,他甚至在当今天子的身上都看不到。当今天子虽然已经三十七了。登基也有五年。然而行事却显得十分急躁。

“公公什么都没有和我说过,我哪里知道。”范不凡淡淡的笑道:“不过只要看着一路上的情形,就知道公公急着把我带回京城去!”

张忠松了口气,这件事情十分隐秘。若是范不凡这都知道了,那也太过妖孽了。

好在范不凡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什么!不过凭借这份敏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今情况,公公可有什么良策?”范不凡问道。

张忠露出苦涩的笑容来,事到如今,他哪里能有什么良策?甚至都不敢露头。生怕被人给杀掉。

当初范易发下宦官出京者,人人得而诛之的诏书,可是明发天下的。

“我倒是有个办法,”范不凡不动声色的说道:“就是有些鲁莽!”

闻听这句话,张忠顿时大喜:“什么办法?”

大楚的驿站不仅接待过路官员,更是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如此贴补营业,维持整个帝国庞大的驿站系统。

如此,这驿站之中,就稍显得龙蛇混杂了些。

如今郑城的驻军居然包围了驿站,号称要捉拿青阳道的妖贼。一时间,到处都是沸腾大闹。

便是这驿站公开营业,但是一般普通人却也是更愿意住进民营的客栈之中去的。

换句话说,住进这驿站的,多少都有些身份地位。

这个时候,闹腾起来,若是往常,总是能让人满头大汗。

但是今日,这位带兵的校尉却是一脸冰冷,任凭这些人再是叫喊,也是理都不理。

他隐约知道一点,这次任务的内幕。如果做得好,这次很有机会飞黄腾达。但是却有更大机会,被当成替罪羊给抛出去顶罪。

如此一来,他的脸色能够好得起来那才是怪事。偏偏,这任务他又不能退缩。

却在这个时候,就见着十多个人走了出来,一股肃杀之意,就弥漫而出。

这校尉目光一缩。立刻确认了,这就是自家的目标。

就见着一个身形高大的中年人。似乎是这一队人马的首领,就那么走了过来。亮出一个牌子。冷喝道:“我是尚书郎高哲,这些都是我等尚书台的同僚,奉皇命出来公干。尔等也敢阻拦么?”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侍卫,而是郎官。所谓的郎官,本为君主侍从之官。

只有一是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二是却是考中进士者,其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挑选为朗。

这些郎官不仅是宫中侍卫,更是有着做官资格,往往按照资历才能被放出去做地方州县。甚至军中的官员。

更是因为有着在皇宫侍从的经历,被认为是皇帝亲信,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一行郎官都逃出令牌官印,通通亮了出来。周围顿时一片吸气的声音。

在京城见到郎官不稀奇,但是在这郑城,一下子见到十几个郎官。而且还是派出执行任务的,那就……

这校尉一时间脸色都变得铁青,在这些郎官们亮出令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觉着不妙了。

“我是奉命捉拿青阳道妖贼……”这校尉硬着头皮。验过这些令牌,不甘心的说道。

“难道你以为青阳道的妖贼都混进皇宫里面去了?”高哲冷笑着说。

四周立刻都传来一阵嘲笑之声。谁让刚才这校尉油盐不进的模样,把人都给得罪了。

“我们走!”高哲冷声发着命令。

其他的护卫已经准备好了车子,这个时候说走就走。再不带丝毫犹豫。

“站住!”那校尉一咬牙,这么容易就让这些人走了,可不成。

“你想造反!”高哲冷笑一声。长剑出鞘。后面的郎官更是二话不说,纷纷抽出了刀剑。

“你敢阻拦。今日我等就杀出去!”范不凡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冷笑着。

这校尉犹豫了起来。看着四周这么多围观群众。

他很清楚,自己的上官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才借着捉拿青阳道妖贼的名义,想把这些人给围困起来。

如果一旦真的动手,日后出了什么岔子,那就没有推托的机会了。一时间,心中犹豫的时候,这些郎官们可没有半点迟疑,就那么直接冲出,扬长而去。

足足两百的兵丁,尽数眼睁睁的看着,没有一个敢动手。

一直等到出城之后,张忠才长长嘘了一口气,觉着背后都是冷汗。

现在的他下巴上贴着胡子,不开口说话,很难让人发现他是宦官。

这刻,张忠才松口气说道:“不凡公子,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动手,任凭我们闯出来的?”

范不凡笑道:“如果他们真敢动手,也不会用捉拿青阳道妖贼的借口了。再说,这可是驿站之中,光天化日之下。这么多人看着,我们就算凭着武力闯出,难道他们就要当街袭杀这么多的尚书郎不成!”

让张忠装扮成这样,就是为了不给其动手的任何借口。

张忠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来,斟酌着说道:“当今朝廷文武不和……天子的身体又不怎么好,并且也没有子息……”

他含含糊糊的说着,眼中闪烁不定。然而当着范不凡说起这些,却就已经是相当看好他了。

“那么,到底是谁接我进宫呢?”范不凡问道。

就算是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是尚书令荀怀……”

“原来如此,难怪了!”范不凡点点头。

大楚的尚书令类似汉魏的时候,大约相当于皇帝私人的秘书处的书记,而不是后世隋唐时代的宰相。

但是,却已经有着相当大的权柄了。宫中数千郎官都归其管辖不说,更是号称内相。几乎相当于大明时代,司礼监秉笔太监。

不同的是,这尚书令却是用的文人!

因此,短短的几句话之中,就包含了许多的信息,只有聪明人方才能够领会。

见着范不凡真的领会到了,张忠却觉着不大自在了。

要是范不凡追问个清楚,张忠恐怕反而不大愿意说。但是范不凡这种智珠在握的模样,却总让张忠忍不住多说几句。

“宗室之中,年纪轻轻的,能够考中举人的可不多……”张忠说了一句。

范不凡露出一丝微笑来,既然尚书令是文官,自然看重的是有文才之辈:“但是那些武将们,恐怕就不怎么喜欢我了!”

张忠默默点头,心中称奇。干脆挑明了说道:“天子没有子嗣,再加上身体不好。为大楚社稷计,准备召几位年轻的宗室在皇宫之中读书……你是尚书令大人推荐的……”

范不凡点点头,本朝文武矛盾之深,就算是范不凡这种远离京城的平民百姓都知道的。

或者说,应该不叫文武矛盾。而是开国时候的那些军功权贵集团还有往日的那些世家豪门,和新兴的文官进士集团之间的矛盾。

按照地域划分,却是北方中原老牌之地和江左三州新兴之地域之间的矛盾。

大体上,江左三州在大虞时代为不毛之地。很少有着那种强大世家,反而因为亩产量高,一年两熟,再加上开通海贸等等关系,有着后来居上之势。

而因为缺少强大世家,这些地方经济又发达,文化慢慢兴盛,考中进士的也越来越多。甚至成为进士之中的主力!

种种矛盾导致的双方冲突不断,在范易时代就有着苗头。随着后世帝王权威不断滑落,这种冲突也就越演越烈。

这也甚至是当年范易所没有想到的!或者说想到过,但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你防的越厉害,越是在其他方面会出问题。

所以说,世间根本没有那种千秋万世不易的制度。

范易当年想过,民间力量肯定会崛起。

而且从另外一个世界的大明,和某朝的教训来看。压制的越厉害,甚至越是努力把社会压制成朝廷百姓的二元化社会,日后反弹起来就会越厉害。

因此,范易当时虽然压制了豪门世家,和军功权贵的力量。但是没有彻底的打压。而民间更是给了崛起机会。

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准备好社会多元化。

却没有想到最后会演变成这种形式。或者说,是想到了,但是范易也觉着要比二元化好。

多元化的社会方才有着生命力,有着发展前途。

如今,过了两百五六十年之后,大楚依旧强盛无比。这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皇室的威权不断下降,而着两大势力之间的关系恶化,冲突不断,却是极大的危机。一个不好,就要轻易丧送大楚天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