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下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南诏事变

天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南诏事变

作者:高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3:48 来源:笔趣阁

一南姚州。这里是大唐的西南边陲。与南诏交错相杂。督府管辖的羁廉州已达五十七处,是大唐控制西南的军事重镇,这里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族人往来通商。茶马商队络绎不绝,商业十分繁盛。

这天上午,姚州城门来了一行骑马之人。为之人年约三十余岁,长得方面大耳,气势威严,他头裹白绸,身着披风,打扮得十分干练。

他便是南诏之主,云南王阁逻凤,自去年南诏王皮罗阁去世后,他便继位为新王,阁逻凤励精图治。改革官制。重整税赋,扩军扩土。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南诏的气象为之一新。

这次阁逻凤是专程来姚州拜见都督张虔陀,以商定税赋交割一事。南诏和姚州山水相连,难分彼此,商人过境往往会被大唐和南诏重复征税,这咋小问题一直存在了几十年,绝大多数是以南诏让步而结束。

但到了阁罗凤这里,南诏却不愿再让步了,阁罗凤认为商人往来,不仅是得利于大唐,更多却是得利于南诏,大唐独取税赋,南诏却分文不得,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阁罗凤决定要和大唐平分税赋,以示公平。

进了城门,阁罗凤眯起眼打量这座繁华的城池,他即位以来最急迫的事情便是扩展南诏国土,可是姚州却仿佛一柄顶住南诏下腹的匕,令他半分不敢动弹,又像一块压在南诏头顶上的大石,让他无法直起腰。南诏耍想强盛壮大,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姚州,可是他却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这时,他身后的妻子忧心仲仲道:“凤郎。听说那张都督好色如命。妾身一同前去,可能会引来灾祸,我还是在外面等候你。”

阁逻凤的妻子白芙蓉号称南诏荡一美女。生得美貌艳丽,风情万种,她一直耳闻都督张虔陀是个好色之徒,几次派人来南诏索要美女,这次她随丈夫一同来姚州,心中着实有些不安。

阁逻凤“哼了一声,不屑道:“现在的南诏已经不是唐朝可以随意呵斥的小国,我南诏也有千里之地,带甲士十余万,完全可以和唐王朝平起平坐,莫说是个小小的州都督,就是剑南节度使来,我也一样不买他帐,你不要怕,跟我去见他,他若敢欺辱你,我便一剑杀了他。”一行人来到了都督府外,向侍卫通报了,片刻,侍卫出来道:“都督命你们进去。”

阁逻凤心中十分不满,他好歹是云南王,而张虔陀竟连咋。“请。字都没有。

他忍住不满,随军士来到了内堂,张虔陀一个人正在自斟自饮。两名俏丫鬟在他身后轻轻地捶打后背。

张虔陀长年在云南一带为官,天宝初年任云南太守,后又任嵩州都督。今年年初又调任姚州都督。张虔陀虽然长相粗扩,但他却是个精细无比之人,加之他对南诏知之透彻,因此深得朝廷的信任。

从去年阁逻凤继位后,张虔陀便现了南诏的变化,先便是官制变化,设立了清平官和大军将,这就相当于大唐的相国和大将军,然后是六曹,相当于朝廷六部,再就是推行乡兵制,平时为乡农,战时为士兵。得甲士十余万。

事实上南诏从天宝四年占据滇东后便逐渐坐大,在皮逻阁时期。因为皮逻阁为人低调,态度卑恭。所以还看不出南诏的异心,但阁逻凤继位后,便完全没有了其父谦卑的作风,咄咄逼人,嚣张跋扈,处处表现出要唐朝平起平坐的姿态,令张虔陀心生警惧,不久前他便上书朝廷,要求朝廷注意南诏谋反的可能。

今天,阁逻凤网进城门他便得到了消息。他要教一下这个阁逻凤。让他知道君臣之礼。

张虔陀慢慢地自斟自饮,对阁逻凤的到来不理不睬,眼角余光却瞥向了阁逻凤的妻子白芙蓉,只见她肤白唇红。美貌异常,不愧是南诏第一美女。

“云南王阁逻凤参见都督。”

阁逻凤向张虔陀拱手施了一礼,张虔陀却端起小酒杯,“滋”地一口喝干,又夹一筷菜放进嘴里,眼皮都不抬一下。

阁逻凤心中大怒。但他依然克制住怒火。再次拱手施礼道:“张都督,阁逻凤参见。”

“哦!原来是你来了,我怎么听到什么云南王,我就觉得奇怪了,王爷怎么会向我参见,你早说是阁逻凤,我不就知道了吗?”

张虔陀说完,又热切地膘了一眼白芙蓉。胸中的一股火燃了起来,白芙蓉敏感地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不善,不由向丈夫身边靠了靠。

阁逻凤暗暗冷笑一声,就仿佛什么也没看见,便道:“张都督。我这次来是想商量一下大唐和南诏分税的问题。”

张虔陀依然端着小酒杯,不紧不慢地喝着酒,半晌才道:“什么分税?”

“商人往来两地,但交税都在大唐,这未免对南诏不公,我不想重复征税。但希望大唐至少分一半的商税给南诏,这是我的正式要求。不是随便说说。”

说着,阁逻凤取出一本分税方案,递给了张虔陀。

张虔陀接过文书,看也不看。刷地撕成了两米,冷冷道:“南诏边夷,也敢和天朝争税乎?”

阁逻凤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手按在剑柄上怒道:“你一个小小的州都督,也敢对南诏国王无礼!”

张虔陀重重哼了一声,站起身走进了内宅,将阁逻凤一行晾在内堂上,这时,随行的清平官蒙琰道:“殿下,估计这个分税和姚州是谈不拢了,我们回去上书长安,让上面压下来。”

他话音网落,从侧门走进一名都督府官员,拱手道:“殿下我家都督说分税之事他需要考虑一下小明日再答复,殿下不妨在姚州多住一晚。”

阁逻凤瞥了一眼妻子,便道:“好吧!我们就在姚州住一晚。”

那官员便立刻道:“殿下请随我来,我给你们安排住宿。”

夜里,阁逻凤和几名侍卫从外面喝酒回来,一进屋却不见妻子。他急问馆舍之人,“我妻子何在?”

馆舍之人答道:“被都督夫人请进内宅了。”

阁逻凤大急,带领侍卫向都督府内宅冲去,大声吼叫:“张虔陀,把我妻子放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白芙蓉被放了出来,她一见到丈夫便放声大哭:“凤郎。张贼欺辱于我。”

阁逻凤浑身气得抖,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他指张虔陀府一字一句道:“张贼,是你逼我太甚。”

他拉着妻子一转身对众人吼道:“我们走!”

阁逻凤和侍卫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冲出了城门,向南诏方向疾驶而去。

天宝八年七月中,阁逻凤以姚州都督张虔陀辱其妻为借口,悍然下令南诏军队向姚州大举进攻乙成都,剑南节度使府,天蒙蒙亮,数匹快马便风驰电掣般向节度使冲来,骑兵翻身下马,冲上台阶大声喊道:“急报,南诏造反!”

尚在睡梦中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被叫醒了,听说南诏造反,他吓出一身冷汗,急忙打开急报,姚州都督张虔陀逼奸阁逻凤之妻,阁逻凤兴兵五万攻破了姚州城,张虔陀被杀,城中汉人被血洗殆尽,姚州已归南诏。

杨国忠看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晌,他脚大喊道:“请令狐先生。”

片剪,他的军师令狐飞匆匆赶来,他已经听说了南诏谋反一事,杨国忠连忙把军报递给他,哭丧着脸道:“我真是倒霉透顶,这节度使才做了半年多,便遇到了兵乱,我已心乱如麻,请先生教我。”

令狐飞展开军报细细看了一遍,忽然拱手笑道:“恭喜使君拜相就在眼前。”

杨国忠愣住了,半天,他才结结巴巴道:“先生不要开玩笑了。南诏造反。圣上要问罪于我,何谈拜相?”

令狐飞摇摇头,笑道:“南诏造反是朝廷百年放纵导致,与使君何干?圣上也知道南诏可能会反小才把使君调来剑南,正是给使君机会建立功业,我正愁没有借口攻打南诏呢?南诏便自己送上门来了,岂不是使君的机会?”

杨国忠恍然大悟,但他又迟疑道:“先生的意思是击败南诏刻能拜相。可我总觉得似乎太快了一点。毕竟我进京至今还三年不到。”

“快!”令狐飞冷笑了一声。“那李庆安不也一样三年不到便做了节度使,别人怎么不说他快了。无非是他立有军功,而使君是堂堂国舅。又岂是他能比拟,昔日汉末何进,不过是杀猪屠夫,仗妹妹受宠,一夜之间便掌天下大权,自古亦然,今圣上独宠贵妃,杨家岂能不上个?圣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从杨家选出大才以取代李林甫,怎奈杨家除使君外皆是庸碌之辈,所以圣上才这样苦心栽培使君,使君做过县令,做过长史,做过御史中承,现在又是剑南节度使仕途圆满,下一步升使君为尚书,何人会有意见?”

杨国忠慢慢坐了下来。他沉浸在一种透心的喜悦之中,拜相,他做梦也想不到之事,居然会落到他的头上么?他看见了自己加招蝉、珊紫绶,头戴三粱冠。身着紫衫白袍,抬头挺胸,出入于中书门下之间。

旁边的令狐飞又好气又好笑,还没打仗呢!便开始做美梦了。他连忙轻咳一声,道:“使君!”

“什么?”杨国忠有些茫然地望着他。

“先安排南诏之事。”

杨国忠顿时醒悟,干笑一声。连忙道:“好!好!我这就派兵。”

他想了想,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任节度府长史鲜于仲通为姚州都督、三军主帅,大将李晖、王知进为左右副将,调嵩、戎、沪、曲、嘉、渝等六州驻兵,计八万大军,进击南诏。”

剑南的战争机器动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从剑南各地军府奔赴前线,一船船军用物资沿着峭江南下,八月中秋节前夜,大将李晖率一万唐军先锋抵达会川,与南诏大将王兵各的两万军相遇,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南诏军大败。唐军长驱直入,四天后唐军进入姚州,再败驻扎在姚州的三万南诏军。

南诏军连战连败,举国上下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南诏都城太和城,阁逻凤如热锅上的蚂蚁,背着手在房内走来走去,他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眼睛熬得通红,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

此刻,阁逻凤心中充满了懊悔。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咐,“我南诏世代依附大唐,此乃国策,不可因为我不在而改变”

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意,大唐的强大永远不是南诏所得比拟,南诏绝不可能和大唐平起平坐,唐军的锐利仿佛一盆冷水将狂躁的头脑泼冷了,现在,南诏将面临灭国之灾。

阁逻凤呆呆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不!我一定要撑下去,就算做乞怜的狗我也要保住南诏,只要南诏还在。就有挺直腰的那一天。”

他当即下令道:“命蒙贼和蒙初立亥来见我!”

片剪,清平官蒙琰和内算官蒙初匆匆赶来,阁逻凤先对蒙初道:“你带黄金三千两赶赴姚州。恳求唐将李辉停战半个月,就说南诏瘦病流行。南诏无力再战,决定向大唐请降。”

阁逻凤回头又对清平官蒙琰道:“我金库内有金网石三十颗以及极品祖母绿十颗,皆为物价之宝。我听说南诏节度使杨国忠好色,我决定再把白玉白洁姐妹献给他,你火带金刚石和两姐妹赴成都,献给杨国忠,就说我是因为妻子被辱而一时糊涂,现得罪了大唐,我愿向皇帝陛下请罪。质子于长安。”

他一旁的妻子白芙蓉急道:“凤郎,异儿才八岁,怎么能送去长安为质。”

“妇人不准问国事!”

阁逻凤冷冷地斥责她一句。又对蒙初道:“你从姚州回头后,再去一趟吐蕃,替我送一封亲笔信给吐蕃大相尚息东赞。”。

历史上究竟有无张虔陀逼奸阁逻凤之妻一事,尚有争议,但姚州监视南诏却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南诏围攻姚州,杀死张虔陀是天宝九年。这里提前一年,历史上,南诏兵败求和被拒,便投降了吐蕃,吐蕃出兵,唐军大败。战死六万余人,本书中由于杨国忠急于入相,便答应了南诏求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