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后宫甄嬛传 > 二十二、谁话尘烟绮年事

后宫甄嬛传 二十二、谁话尘烟绮年事

作者:流潋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2:19 来源:笔趣阁

这一年天气寒冷,到了二月初五方渐渐有些雪止之意,只是每日早晚仍有些淅淅沥沥之意,阴寒亦未褪去半分。

内务府总管梁多瑞向我禀报皇后宫中一月的用度,虽在禁足中,然而一应供应都未缺失,优渥如故。皇后,依旧是皇后。

我细细翻阅,偶尔问几句,他都对答如流。待翻了大半,我指着账本问:“皇后宫里每月的月银统共是一千六百两,都是谁管着的?”

“宫人的份例都是绘春姑姑领了,皇后那一份是剪秋姑姑保管的,记录开支的是绣夏姑姑。”

我笑盈盈道:“这么说本宫问你也是白问。昨儿个和贵妃说起宫中用度一月比一月大,你瞧是怎么说?”

梁多瑞陪笑道:“奴才想着,快到年关的缘故,所以主子们要赏赐打点的地方多,手头难免松些。”

我微微一笑,“那也罢了,只是皇后既然被禁足,大用项也出不了凤仪宫,怎还会说银钱不足要向内务府多支了一千两。”

梁多瑞一时语塞,吱唔着说不上来,只好悄悄拿袖子去擦冷汗,“奴才也实在不知情。”

我拿眼角瞟了他两眼,豁地将账本往桌上一掼,笑吟吟道:“本宫也不知道原来这内务府总管这样好当,只要会得做人情就是了。这个月这个宫里多支五百两,下个月那个宫里多支一千两,你倒是个漫手撒钱的活菩萨,然后跟本宫来哭穷,倒教本宫难做人!”

梁多瑞吓得赶紧跪下了,求道:“奴才实在不敢呀!只因着皇后娘娘宫里的,又每常是皇后跟前的红人绘春姑姑她们来领,奴才哪里敢不支!”

花宜在旁笑了一声,拿了黄杨木小捶子为我捶着膝盖,口中慢悠悠道:“不敢也都敢了,梁公公还好意思在娘娘面前说嘴!谁不晓得梁公公是皇后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难免对着凤仪宫里手头松些。到底我们娘娘吃亏在没有这些个好亲戚,否则月尾那些日子也不用领着头紧巴巴地过了。”

梁多瑞面色发青,忙磕了两个头道:“都怪奴才照应不周……”

我挥一挥手,慢条斯理截下他的话头,“也不敢要公公你照顾周全,昨日皇上刚与本宫说起后宫用度该节俭些,本宫还怕惹这些嫌隙。既然皇后宫里的钱你只管给不管用,我也不来问你。你先回去就是。”

梁多瑞不意我肯轻轻放过,连忙千恩万谢走了。我示意花宜捡起账本,慵然闭上双眼,“把这件事回了皇上,皇上若说要查,就回我最近身子不大好,请贵妃主持就是。”花宜忙答应了,往仪元殿去。

这日傍晚天暗得早,我便携了卫临到玄凌宫中为他请平安脉,顺便将怀淑帝姬即将满百日的贺仪拣些要紧的告诉他知道。玄凌方批阅完奏章,一手搁于药袱上由卫临诊脉,一壁闭着眼听我说完,他嘱咐道:“旁的也就罢了,沁水已经晋位容华,过几日怀淑百日之喜,再晋她为婕妤吧。”

怀淑帝姬生下来时极顺利,宫中生养儿女不易,难得沁水是顺产,帝姬生得极清秀,玄凌倒也喜欢,待沁水格外优渥。我笑着答应了,道:“待帝姬满周岁时再晋沁水为贵嫔,也是个正经主子了。”

玄凌淡淡一笑,掩不住眉心浅浅的疲倦,“朕也是这样打算的。”

春寒寂寂无声,比之晴冬天气愈加寒冷阴湿,连向晚的宁静时光都似被湿冷的空气黏结住,凝神看去,窗外冻雨缓慢洒落,似漫天飞舞着无数细小冰珠一般。有冰冷的雨丝打在窗棂上,“沙沙”地声音如春蚕吞食着碧色桑叶一般。

玄凌侧耳半晌,轻轻道:“三月的亲蚕嘉礼,就由你来主持吧。”

我欠身道:“臣妾只是嫔妃而已,亲蚕嘉礼素来由皇后主持,臣妾不敢僭越。”玄凌轻轻一哼,并不多言,我思忖着道:“或者庄敏夫人亦可代劳,毕竟她出身高贵。”

玄凌正欲说话,忽听得廊下有丝履薄薄的响声涌起,伴着珠翠玲珑之声渐渐靠近仪元殿。玄凌轻轻蹙眉,“是谁?”

我打起灵兽呈祥的珠绫帘子,正见蕴蓉牵着雪里金遍地锦滚花镶狸毛长裙在垂花长廊下行来,步履沉沉似乎比平日凝重,可以听见地面上细碎的水珠在她足下瑟瑟地迸起。她素来娇艳的面庞沉如寒水,并无一丝温和的表情。两梢丹凤眼骄然扬起,眼角淡紫含金的胭脂敷得薄薄的,似孔雀打开的华丽的尾扇,随着她的行走,那扇便似在水凝般的空气中划出了两道无形的锋芒,一路慌得立在廊下阶前的宫人们纷纷跪下。

我将帘子递给宫女掀着,回首抿唇笑道:“可见不能背后说人,说曹操曹操就到呢。”

蕴蓉扶了侍女的手进来请了安,似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玄凌不由问道:“什么事这样气鼓鼓的?谁惹着你了。”

蕴蓉“嗐”了一声,埋怨道:“也没什么,只是怪奴才们不济事,臣妾想要点什么都要不来。”

玄凌不由好奇,笑道:“还有你要什么能要不来的东西?但凡好些的,朕都先给了燕禧殿了,连淑妃那里都未必比得上你。”

蕴蓉“嗤”地一笑,复又板了脸道:“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是臣妾得了一个新方子。皇上知道,臣妾身边的琼脂原是外祖舞阳大长公主的陪侍,她的妹妹琼萝厨艺极好,曾经伺候过纯元皇后的身孕,纯元皇后过世后便被遣出宫了。前两日琼脂回去探亲,听琼萝说起纯元皇后在世时吃东西十分讲究天然气韵,凡是蒸煮食物,皆用竹叶、箬叶或芭蕉叶搁在蒸笼底上,臣妾觉得极风雅,所以也想学着做。”

玄凌原本懒懒地听着,闻得“纯元”二字,不知不觉便含了一缕温煦的笑意,连脸庞的弧度易柔和了不少,“朕也不知她喜欢用些什么叶子,只是觉得她宫里小厨房所制食物皆有草木清馨,的确气味良佳,与众不同。”

“是了。”蕴蓉闻得玄凌亦这样说,不觉笑起来,“臣妾想竹叶太细碎,箬叶总用在粽子上,气味闻惯了,便想新鲜些用芭蕉叶子垫着蒸一笼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谁知奴才们非说今年天气冷,连芭蕉芯都冻坏了,所以不能得好的。臣妾好容易有些别致心思却不能得偿所愿,故而生气。”

玄凌笑着道:“那有什么难的,一时口腹之欲而已。等天气暖和了,朕把上林苑的芭蕉都赐给你,你想摘多少便是多少。只别忘了蒸上什么也给朕留一份。”

蕴蓉这才欢喜起来,笑生两靥,“这是纯元皇后的心思,蓉儿不敢忘了表哥的。”

卫临为玄凌把完脉,回道:“皇上一切都好,只是别劳累着了,今年时气不好,皇上熬夜多了亦伤身,微臣会给皇上开一些调理的方子,皇上按时吃着就好。”

玄凌点点头,“温实初不常在,你的医术倒也过得去。”

卫临躬身道:“多谢皇上夸赞。”他转首,笑吟吟向胡蕴蓉道:“微臣有句话要多嘴,不知娘娘肯听一句否?”

蕴蓉满面含笑,把玩着小指护甲上一粒明光烁烁的鸽血红宝石,打量他两眼道:“表哥既夸你好,你说就是。”

卫临垂手道:“方才娘娘说起用芭蕉叶蒸煮食物,人人都以为芭蕉只可观赏,其实入药也是极好的。芭蕉味甘,淡,性寒,《本草》上说可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对热病、水肿、脚气、痈肿、烫伤皆有效。”

玄凌若有所思,“纯元体质燥热,可见她的别致心思亦可养生,是极好的。”

卫临陪笑道:“皇上说的是。只是芭蕉性寒,平时少吃些是无妨的,只是有孕妇人便不可轻易碰了,因为芭蕉与桃仁、红花等药一样,有破瘀消肿之效,虽不及红花药效明显,但若蒸食,其药力会缓缓渗入食物,天长日久,亦会伤身。”

蕴蓉微微一惊,即刻板了脸斥道:“皇上夸你一句罢了,你莫要危言耸听。芭蕉而已,若真有毒,纯元皇后怎还敢食?”

卫临忙恭声道:“夫人勿要动气,微臣所言不过是说孕妇慎用罢了。京师地寒,京人少用芭蕉入食,所以往往连医者也不知芭蕉药理。而微臣年轻时曾游历南方苦热之地,当地山民便懂得这些,实在不是危言耸听。”

蕴蓉微微一怔,神色间漫生出掩饰不住的惶然,低呼一声,“表哥,卫太医说孕妇慎用,可是琼萝是伺候纯元皇后有孕时饮食的,那么她所见皇后用芭蕉入食蒸煮,那必定是皇后身怀六甲之时。这……”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逐渐变成和窗外残雪一般冰冷而仓惶,“臣妾听闻母亲说起宫中传闻,说纯元皇后产下的皇子并未活下来,而且身带青紫瘢痕,当年贵妃侍奉在侧,连她亦是见过的。”

春寒料峭,加之夜雨寒凉,玄凌早已披上了家常墨绒遍底银滚白风毛直身锦袍,鎏金鹤顶蟠枝烛台上,九枝花烛参差而燃,花烛外笼着鲜红宫纱灯罩,烛光透着温暖明亮的橘色如温泉般汩汩流在他墨色的衣裳上,无端带出一抹凄绝的艳色。他的眉心紧锁成“川”字,似有无法负荷的痛苦记忆在眉心纠结,他轻轻的声音如梦呓一般,“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没有了气息,全身冰凉冰凉,而且带着青紫瘢痕,十分可怜。他在朕的怀中,一点气息也没有,冷得似块冰一样,朕心里也冷得似块冰一样,朕怎么抱着他都暖不过来。太医告诉朕,孩子在母腹中体虚,又兼之受了惊吓,所以在母腹中夭折,身带青斑。他受的那些惊吓,皆是因为废德妃甘氏与废贤妃苗氏觊觎后位,百般折辱,才致使纯元不能静心养胎。那孩子,太无辜……”

“皇上节哀。”我柔声安慰,“过去的伤心事,皇上勿要总放在心里,于龙体不安。”我使一个眼色,槿汐会意,端上一碗早已准备好的杏仁茶奉上,我温言道:“甜食能宽心舒怀,皇上吃一口吧。”

玄凌一见那杏仁茶,面色愈加沉郁而哀伤,“这杏仁茶,亦是纯元在世时所喜。”槿汐怕引得玄凌伤心,忙道:“这杏仁茶凉了,奴婢再去换别的点心来。”

玄凌轻轻接过,只望着那微微冒着热气的ru白色发怔,氤氲的热气扑在他脸上,有深入骨髓的哀恸与思念,“昔日在昭阳殿中,纯元最喜晴好天气坐在长窗下饮这一碗杏仁茶,她生性不喜奢华,连甜点亦喜欢这道常见又普通的。昭阳殿里用的是浅浅明蓝色的软烟罗,薄得如蝉翼一般,日光落在靠窗而坐的她身上,仿佛衣袂里处处都有阳光流出。”他一手端着杏仁茶,一手轻轻拂上仪元殿的软烟罗窗纱,痴惘道:“就是这样的颜色。”众人不敢出声相劝,良久,玄凌轻轻啜饮一口,徐徐道:“连味道都与当年一模一样,略带苦味,回味清甜。”

“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加白糖霜热啖,或兑牛ru亦可,配以芝麻、玫瑰、桂花、枸杞子、樱桃等佐料。先皇后不喜过甜食物,除甜杏仁外亦加少许去皮苦杏仁,因而入口略苦,回味清甜。”

这声音沉重而略带涩意,如数家珍一般缓缓道出。众人转首,正见端贵妃立在门边,锦绣帘帷前的她身形单薄如一缕剪影,仿佛禁不住风一般轻轻颤动,眸底盈盈含泪。不知何时,她亦来到。

玄凌颔首,招手示意她近前,道:“是了。当年纯元曾把杏仁茶的制法教给你,宜修亦曾学过。”

端贵妃声音清冷中透出一丝怅然,“是。后来纯元皇后有孕,一切饮食皆由她亲妹妹,当时的贵妃检点过才能入口。”端贵妃曼步进殿,端过杏仁茶轻轻一嗅,举袖掩住口鼻,静静道:“皇上,这杏仁茶是滋补益寿的佳品,可若用得不好也是杀人的利器。”

玄凌不觉失色,“什么?”

我轻轻颔首,“鹂妃是死于服食杏仁过多,纯元皇后有孕,怎可服食杏仁茶?”

端妃摇头道:“鹂妃自裁所食的杏仁毒性颇大。而杏仁茶所用是京师附近特产的甜杏仁,反复泡制,断无毒性,只是孕妇不过分多食便好。”窗外雨疏风骤,春寒刺骨,恰如端贵妃此时言语,亦如长针深深刺入骨髓般疼痛。贵妃言语安静,“庄敏夫人,你可还记得六王的小王子予澈生下来时身带青斑?”

蕴蓉颔首,“是。那日我在柔仪殿陪隐妃和淑妃说话,曾与淑妃亲眼见到小王子身带青色瘢痕,ru母说过,是因为静妃产子前服食鹤顶红,剧毒侵体,孩子身上也会有痕迹留下,所幸静妃动了胎气很快生下孩子,所以孩子身体无碍。”

端妃转首瞥见卫临,“正好你在,本宫问你,胎儿身带青斑有何原因?”

卫临甚少见端妃如此端肃郑重,不敢马虎,忙道:“胎儿在母腹中受惊,或是被些寒凉药物缓缓侵入,便会身带青斑,若此性寒药物用得久了,孩子长期受寒,便会胎死腹中。医者皆知,死胎比小产更伤身,胎毒会慢慢反至母体,母体本就为寒毒所侵,又遭胎毒反噬,极是伤身,殒命者也甚多。”

端贵妃面色沉重,“既是服食寒凉药物,身怀六甲之人自己会不会知道?”

“孕妇自己会觉得腹中发凉,手足无力,腰肢酸软,但这些症状有孕中多思受惊极为相似,并非如山楂、红花等物侵体后较为明显,若非细察,不容易发现。”

端妃点点头,也不多言,只唤道:“吉祥!”

吉祥闻声上殿,手中朱漆螺钿盘上托着小小一个八仙莲花白瓷碗,碗中热气袅袅,芳香扑鼻,正是一碗杏仁茶。吉祥端至玄凌面前,端妃低低道:“皇上尝一尝,这碗杏仁茶和方才崔尚仪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