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官庄诡事 > 官庄诡事 第六十三章 归葬 (1)

官庄诡事 官庄诡事 第六十三章 归葬 (1)

作者:寒川孤立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3:13 来源:笔趣阁

宝成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大叫,结果混混沄沄消失了。他眼前出现了另外一个窑洞,不是刚刚那个黑黑的洞里头。一直没有停过的嗵嗵声没有了,那个堵在他前头的人也不在了。

宝成扭头看见的是是红色的花儿,里头的心儿是黄色的。他认出来了,这是家里枕头上娘绣的花儿。他眼下是躺在自家的枕头上,他回家了。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他扭头看看自己的手,伸出去在炕上摸了一顿,能感觉见褥子上的补丁高低不平,是真的。他不再是那股烟气,到什么东西跟前都能穿过去了。他扭头看看地上,脖子就跟断了一样疼。

从外头窑里进来一个人,是个小妮妮。看着倒是眼熟,宝成却一时没想起来是谁,心说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妮妮?是大哥还是二哥领回来的对象?他两只手摁在炕上想坐起来,地下的人听见声响扭过头来。

唉,是同学兰芳。她来干什么,看她这个干起活来挺利索,家里什么家伙什都能寻见的样子,难不成来家里好长工夫了?宝成自己不知道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从自己出了事以后,兰芳才来的。那这样的话,自己就是没醒,光躺着好长工夫了。

兰芳大嗓门又跳又叫唤,惊了家里所有的人。娘着急的进来时还差点摔倒,娘娘叫进成扶着也来了。

一群人听完宝成的说法,心里都是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想法。人醒了谢天谢地。总算是有惊无险。接下来怎么办?润成说他一个人第三次去那个洞,总归是要排置好这个事,免得在日后再有麻烦。润成心里大概能把一些事情想明白了。

他稍微拾掇了拾掇。就叫大哥带着他往八道沟乡上走,他要去问个人,有些事最后还是确定一下腰保险一些。

兄弟两人很快就到了八道沟乡,润成叫大哥带着他去寻张老师。到了张老师家,老人正在吃饭。让让看他们不吃,就端着碗说了声,走。外头去。

夏天天气热,村里人都有在树底下阴凉下吃饭和闲聊的习惯。这个时候外头也有人。张老师看看又带着他们返回院子里,三个人圪蹴在院子的背阴处说起话来。润成把自己独自一人到东垴从耀宗那儿听说的。说了一遍。张老师骂了一句,耀宗兄弟两也是想钱想疯了,什么钱都敢要!润成说了宝成醒过来说的那些话以后,老人端着碗也不往嘴里喂饭。不出声很大一阵。半天吐出来一句。真是够日怪!

张老师叫家人把没有吃完的饭端回窑里,问润成来是不是有什么要问。润成说自己心里对宝成出事前后的这些日怪事,大概有个想法,可是很乱。这次来就是想叫张老师给归拢归拢,前后大概是怎么回事。还有,他说出来他在道儿上也一直在想的问题,元家的元和官庄到县城的那条小道儿跟前的元山的元,是不是一个元。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张老师说,你等等。他回窑洞里头一阵。出来的时候手里有一个本子。 圪蹴下他翻开叫润成和栓成看,这是用钢笔写的,开头第一页上写着,长阴县志四个字。张老师说这是他从县里托人借回来县志以后,自己手抄的。上头有一段,说的事情跟润成说的应该有关联。

润成翻开叫老师给指着看了几眼,不好意思地递给了老师。上头有些字他不认得,看不懂。张老师笑笑,跟他解释说,县志因为不是一个时期写成的,像是这本,就是解放前编写的。里头有很多是过去古人的文言文写法,而字呢就是解放前的繁体字。栓成弟兄两都是解放后才出生的额,没机会认这种字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张老师接过来给他们开始念起来,边念边解释。

这县志上说,在县城的西北上有座山,当地人叫秃巴山。可是山上却是草和树都长得挺好,一点都不秃巴。原来,这座山原名叫拓跋山,山下当年还有个村子,是一个大户人家带来的长短工们落户组成的。可是这拓跋村的人后来却扔下挺大的一个村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不剩下一个。没用多长工夫,当时的朝廷又下令,把拓跋山改成了现在的元山。

润成不明白,说这跟宝成出事有什么关联吗?

张老师说,你们不知道,这秃巴山是人们叫拓跋山的变音。而拓跋恰好是一千多年前占据过长阴的鲜卑族的王族姓氏。很有可能,这山脚下的村子也就叫拓跋村。而那个大户人家,正是复姓拓跋,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皇族国亲。在过去的皇族国亲其实是最荣耀的,却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最容易身不由己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而这家的突然消失,兴许就是卷入了朝廷的斗争,被悄悄杀掉了。这也正好和宝成在昏迷中看到的是一样的。

张老师接着说了一句,润成你知道吗?后来朝廷下令,把拓跋姓氏改成了什么姓吗?就是元山的元。这元山的元就是这么来的,而且县志上也记着了这件事。改名之后,元山脚下的村子自然也就改成了元山村。

润成松了一口气,原来,那座山里有座庙的元山,就是宝成看到的那群人原来住的地方。他心里有了主意,如果那么排置,兴许能好好地平息这股子集聚了多少年的怨气。

他想叫张老师跟着去,可是有觉见老人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自己一个人去吧。可是,他刚要往起站时,老人在他肩膀上使劲一拍,说,不要看我岁数大,你看看我的手劲。我跟着你,好歹也能给你出个主意。再说闹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事情就好办多了。你不用担心。老汉我能行。你就什么也不用多说了。

润成没什么可说的了,心里想,这又是个倔脾气。自己身边怎么尽是这种人。脾气倔的叫人感觉哭笑不得,倔得又叫人感觉很有意思。有时这种人就像是冬天阳婆爷照在身上,舒服得能叫人睡着。唉,去就去吧。

老人也没有多少东西要拾掇的,很快就抓了个褂子出来招呼人们走。润成问说有没有跟家人说,老人反问这有什么可说的。这个老人真有意思。

润成没有叫大哥跟着去,还是那个理由。大哥的前途不能随随便便。不当回事。他叫大哥回家里给爹娘说一声,就赶紧回革委会上班去吧。

张老师和润成两人从八道沟出来,又一回顺着河道往东垴那儿走去。一道儿上。老人都在给润成说这个元山的来历。

其实元山在鲜卑族还没有来的时候,不知道叫什么山。可是这并不是说这个山就是座简单的山,因为这里头有的是修道之人。润成问什么叫修道之人。老人哈哈笑话起润成来,说这世上有几种道。每种道都有很多人信。这信和信又分成两种。有的人脱开一般人都要娶妻生子的生活,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就藏起来。藏起来修身养性,参悟天地,透解尘世。有的用今生无欲无求换来世天堂的好日子过。有的人则是今生清心寡欲,习吐纳,炼琼丹,只求今生能长生不老。

润成这时想起来元山里头那个老猎人说的什么团云和尚,他问老师知不知道这个山以前其实叫团山。老师背着手走着听到这个。回过身来,说他知道。这山确实叫团山。可那也是鲜卑族没有来的时候的事情了。后来鲜卑族占了这儿,又来了一家鲜卑的大家族,直接就把团山改成他们民族的名字了。这就是叫杀掉的那家,人都死了,房屋田产却没有法子带走,那个村子就慌掉了。后来鲜卑人的朝廷开始要改汉人的姓氏,拓跋就改成了元。这以后凡是叫拓跋的地名也就都改叫元了。团山变成了拓跋山,也就是人们说的秃巴山,又变成了元山。

宝成来了兴趣,他想起来自己家的姓氏怎么来的呢?张老师笑笑,说他还真是知道。

这秦的姓氏其实来自大概三个源头,第一个也是来头最大的,就是嬴姓,史书上说嬴姓是颛顼帝的后裔,以他的国名为氏。传说里颛顼有个孙妮子叫女修。有天她拾到一个鸟蛋,吃下去后就怀上娃娃了,生下了小子叫大业。大业的小子叫大费,也叫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没了以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所以,润成你们家说不定还是秦始皇的本家呢!润成笑笑,什么秦始皇秦始绿,不认得啊。他是个干什么的?

这叫张老师听得哭笑不得,他说不是念书的时候我说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吗?中国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的。润成笑笑很是不好意思,他想还是少说话为好,说的越多越露出自己没文化了。可是随即一想,唉,张老师又不是不知道他秦润成有多少文化。装也没有意思。

张老师接着说,这第二个出自姬姓,是凤鸣岐山的周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文王的小小子周公旦,周公旦的小子伯禽的后代就叫安排在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后代都说这才是秦姓的正宗。第三个有些意思,古代有个国家咱们叫人家大秦。大概就是在咱们国家的西边吧。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来了的人有住下就不回他们国家的人,就都改成姓秦。 张老师说完看看润成,说润成,你的鼻梁骨挺高,眼窝窝却又很深,我看你不是什么嬴姓的后代,闹不好是刚刚我说的外国人的后代。

润成摸索着自己的鼻子,心说张老师真是能说笑,要是我是外国人的后代,那我爹我爷爷不都是?到时候还能有外国人亲戚?他自己想着都笑了出来,赶紧叫张老师,说快些走吧。

说完自己的姓,他想起来那个元山里头剩下的猎人老汉。他和张老师说了那个老汉,张老师听完说还有这事?他不信,他说那个村子留下的人县志上说早就没有了 ,原先还剩下院子什么的。上千年了,跟前村子里的人一代代都传说这个村子不吉利,也没人搬到现成的院子甚至都没有人敢去种地。那个村子这么长工夫了,肯定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就还能有个老猎人呢?

可是润成和娘上回确确实实是碰见了一个老猎人,还叫人家救了命的。润成一个人可能脑子可能混乱,可是跟前还有一个娘呢!两个人都迷糊了。润成把上回的事情前前后后仔细跟张老师说了,老人摇着个脑袋说,还是嘛,人们就说那儿闹不干净的东西。还叫你母子两人赶上了。

他回过头问润成,你知不知道那个团云和尚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时候的人?

润成说就是听那个猎人说的,也就是听说这个和尚能吐云收雾,下雨扬风。

张老师笑笑,这个团云和尚就是那家人里头的一个,他也是复姓拓跋!润成呆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团云怎么会是这家的人,这家的人不是叫杀光了吗?有命好的没死?老人接着问说,你知不知道元山底下的那条小道儿,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敢走?要不是非要赶时间有急事,没人愿意走那儿。就是满山乱走的猴四,你问问他,他走过几回元山那条道儿?

这条道儿不能走人,就是因为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比如说鬼?张老师脚底下没有停住,不紧不慢说,至于你说的那个石头阁子,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这更叫润成感觉到没法想象下去。因为他和娘是在那儿和老猎人一搭躲过了艾叶豹的糟害的。他还确确实实亲眼看见了石头雕像上头的字,也是从那儿知道了些关于团云和尚的事情。怎么能使假的?难不成看见的都不算数,都是假的。

他跟张老师说,老人说,这阵我也只是心里疑疑惑惑,没个准。这样吧,我想着这些人既然就是原来住在那儿,不行就在哪儿选个地方埋了算了。润成说自己也是这么打算的,还没来得急和老人说。

润成从这次宝成出事以来,和张老师的交往中,发现老人也是个不简单的人。他感觉这个老人远不是个小学堂老师那么简单,背后肯定还有什么是人们不知道的。他朝前看看老人,老人背着手走得正起劲,没有觉见润成看他时脸上的颜色。

这回事办完了怎么着也要和张老师多道聊道聊,这人不是一般人!(未完待续。。)

ps: 今天这章写的较为艰难,没有吃晚饭,大脑和手指都没有了能量,干起活来就是慢啊。好歹及时实现更新。给自己赞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