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官庄诡事 > 官庄诡事 第六十四章 归葬 (2)

官庄诡事 官庄诡事 第六十四章 归葬 (2)

作者:寒川孤立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55:07 来源:笔趣阁

一道儿上边说边走,熟道儿也就不觉得有多远。到了那道梁上,润成自己要去,张老师还是坚持和他一搭去。

土里的骨头都是碎的,再加上当年被杀的人是几乎整整一村子人,所以拾掇起骨头来很费劲。润成不想有什么遗漏,这样就对死了的人大不敬了。两人前后忙了多半天的工夫,才算是把土里头的骨头都收到了袋子里,至于到底是够不够,谁也不知道。张老师觉得,这么多年过去,根本就不可能还有完整的骨头,就是说,把这些骨头拼到一搭,也没几个是完整的人骨架了。唉,老话不是说尽人事听天命吗。

拾掇完从洞里出来,天都快要黑了。润成想着连夜也到不了元山脚下了,要不就先寻个地方歇歇等天亮。其实他还有个担心的地方就是,这毕竟两口袋的死人骨头,大黑夜的也说不准有什么事,还是寻个稳妥的地方等白天比较好。他和老人一说,老人再次坚持要跟他留下。他怕大早上露水潮湿,寒气大。毕竟老人年纪大,而这阵已经是立了秋的天气,一早一晚比不得立秋前的天气了。老人说大不了搭堆小火。

大黑夜伴着一对碎了的死人骨头,肯定不是什么自在的事情。两人分了些润成带着的干粮和水,将就着吃了些,借着初几里头弯弯的月牙牙光,道聊起来。润成还是闹不明白为什么张老师要说,他和娘看见的元山村不一定是真的。

张老师说道。从宝成迷糊中看到的事情来看,恐怕有这么一种可能。那就是宝成几次轮回之前就是这家的一个,而他的前前世有没有躲过被杀的可能。而上回他被带到那个院子跟前。随后又看到了多少家人被杀,根本就是因为他的前世就住在那儿,那些人曾经都是他的家人或者熟悉的人。至于现在看到的,那个坑风水赖尽,毫无生旺之气,是没有魂魄能脱出再次投胎化人的。可是这又怎么解释宝成是那家人中的一个转世而来?

是不是有人打帮的结果,有或者宝成的前世意外逃脱?张老师也说不明白了。两人一时没了道聊的东西。周围寂静了起来,只能听到草皮里头有虫子的叫声。慢慢虫子的声音变得怪异起来,仔细听里头有咯咯吱吱的声音。润成问张老师。张老师叫他不要出声,他们悄悄转过身,眼光都落在了身后的口袋上。

初七八的月牙牙,没有多少光。好歹是立秋后的天气。将就着能看清楚。身后的口袋。不再是软塌塌的躺在那儿。这阵口袋像是有人扶着一样,站了起来。是里头的碎骨头在咯咯吱吱响,随着声音越来越大,立起来的口袋也开始日怪起来。里头出现了只手,手指头在抠口袋,接着蹬过来一只脚。

润成把脑袋凑过去想仔细看看,猛地从口袋布上出现了一个圆乎乎的脑袋,脑袋上的鼻子眼睛嘴的位置都能看出来。润成躲开。这时他听到了从口袋里传出来了低声的叫唤,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娃娃的声音。他看另外一个口袋。也是这样。口袋布上不断出现了人的脸,里头的声音一阵都没有断绝。

张老师显得不慌不乱,老人用从家扛来的铁锨在口袋跟前堆起来个土堆,插了三只树枝,拾了四疙瘩石头。他把石头下三上一摆好以后,叫润成和他跪下来。他嘴里不知道在嘟嘟囔囔些什么,磕完三个头就起来了。润成这阵没有问,这是在干什么。他顾不上,因为口袋里的闹腾显然是不那么激烈了。张老师真厉害,这使得是什么本事啊?

口袋里头很快就没有了动静,周围虫子再次叫唤起来。润成注意到,刚刚口袋里头的骨头闹腾的时候,虫子声就没有了!就是说,刚刚不是因为骨头发出的咯咯吱吱声音大,才听不见虫子的叫声,而是虫子刚刚就不叫了,这阵才又开始叫。看来,这虫子都比人感觉灵敏啊。

老人接着坐下来,开了口。这鸡虫一类的东西,虽然嘴不能说话,爪子或者蹄子不会写字,脑子没有人这么机明。可是它们有时候的感觉比人要灵泛(作者注:灵泛在当地方言里就是灵敏的意思)的多。可能就是因为老天在天地万物中,唯独给人开了窍叫人变得这么灵,而其他没有开窍的鸡虫,老天爷也没有亏待,叫他们好歹要有一个地处比人厉害。比如,有的地方地震了,也就是老人说的地龙翻身的时候。之前人事一点感觉也没有的,可是家里的鸡虫却能感觉见不对劲儿。这个事叫润成听得很有意思。

润成看看天上的月牙牙,大概也想机明了刚刚的日怪事。那些骨头上集聚的怨气和魂魄,有些早就随着那及疙瘩封墓石散走了,剩下的在墓里头出不来。这次跟着自己的骨殖出来没用多长工夫,就感觉见了从外呕吐感觉见的阴气,憋闷了那么多年,自然反应很激烈。他只是日怪张老师给说了些什么,就把那些东西闹好了呢?他准备问问老人。

张老师笑笑,说他就是像祷告一样,说了些不要瞎闹,正在给寻重新埋骨殖的好地处什么的,还说要做个好鬼。这叫润成感觉见哭笑不得,还以为张老师会什么咒语之类的,镇住了口袋里头闹腾的。他现在有些看出来了,这个老人不仅脾气倔,而且还不是像他再小学堂给教书时那样一本正劲,他其实也是个没正行的。不过润成倒是挺愿意和老人一搭的,这叫他总是想起来自己的师父。过几天应该就是十五了,是不是该给师父上上坟,烧个纸什么的。等排置好这些骨头就去松根垴一趟。

前半夜两人还有一句每一句道聊着,润成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大早他醒过来。捏捏靠着树睡觉时硌起来的棱,揉揉眼却看见老人没在了!他看看,口袋也不见了!连着两大惊。润成跳了起来。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已经习惯了认为,这世上什么事也有发生的可能。是不是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口袋里里头的骨头又闹腾了。可是也不能把个六七十岁的老汉给闹没影了吧,还悄悄地没声。好赖在跟前还睡着个大活人呢,润成就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他站起来,转了一圈。没有。他爬上树看,心放了下来。还有些想笑,老人正在河边尿尿。可是他最后没有笑出来。因为他没有老人跟前没有口袋。

他下来树跑过去,叫了声老师。老人转过来,跟润成说,去河道背阴的地方拿口袋。该走了。趁着凉快多赶些道儿。

原来张老师看见阳婆爷快要出来,就要晒着 那两个口袋了。他担心阳气十足的光晒在口袋上,里头的骨头吃不住,就先把口袋挪了地处。挪完后,四周转转正尿尿呢,润成就看见他了。

过了东垴,转上去官庄的道儿。不用上南梁坡,朝着跟前一条小道儿一拐。就是到元山方向的。越往元山走,天气越来越热。幸亏道儿上有不少大树。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树底下走。润成背着的两口袋骨头虽然是满满的,可是千儿八百年的干骨头,也不沉。背着还挺舒服,因为润成感觉见从口袋上总是传过来一股股寒气,沁的人挺舒服。这骨头上的阴气还是挺重的,倒是正好能借着凉快一下。

远远看见了元山,上头的树长得很是茂密,整个山的颜色都是黑绿色的。他想提醒张老师树林里头,可能有上回他碰见过得艾叶豹。可是随即想起来张老师和他说的,或许那些都是假的。

张老师走在前头,突然停了下来,指着一疙瘩埋在土里头半截子的石碑,叫润成看。这疙瘩石碑上头都有些碎掉了,能看清楚上头的字,一个跋,一个村总共两个。就这这儿了,原来应该是三个字,拓跋村。可是润成随着老人往进走,没有看见有房屋什么的。走错到道了?不能够,因为他看到了上回跌到他脚上的兔子脑袋,还躺在那棵树的地下,张开两个眼框子看人。他放下口袋回过身好好看看这个村,根本就没有他上回和娘靠着的破墙什么的。

他把这个怪事跟老人说了,老人说说不准上回看见的就不是真的元山。可是话又说回来,谁又能保准这回看见的就是真的。县志上记载,从这个村子的人全部消失后,村子再没有多少人去过。去过的人出来说的,跟其他人说的都不一样。最后人们都觉得不对劲,有人干脆就说是在闹鬼。这下子也就更没有人敢去了,县志上也就只好选其中的一种说法记下来拉倒。

不管怎么样,这次是要选个地方来安顿口袋里头这些布满怨气、多少年没法脱身转世的魂魄,自然顾不上先说,上回看见的村子是真是假了。转了几圈,他们选好了个面朝着道儿,背靠着渐渐太高的元山山坡的地方。大概一比划,还依稀有些青龙白虎左迎右伏的意思,南面的道儿讲究算作死朱雀翔舞之所,不管好歹,基本算是个全局的风水。

挖坑的时候有些费劲,地下到处都是各种砖头和碎瓦。既然是埋葬,就把这两个口袋当做是棺木。埋好之后,润成又到近处给寻了根柳枝树在墓圪堆上,算是摇钱树也有了。把带着的干粮和水当供仙的和酒,该撒的撒,该倒得倒。最后,润成代着弟弟宝成磕了头。

从这事一开始,润成就觉得有种应该道歉的必要。

他磕完最后一个,站起来正在拍着裤腿上的土。张老师说,你过来看看吧。他扭过身,看到了老人叫他看的东西。

远远的往西南拐过去的道儿上,晌午翻滚的热气中,他好像是看见了混混沄沄的一群人影,前前后后很多,得有百八十口子,都朝着远处走了。走子后头的一个人还回过头看看这边,不知道他看见什么了。看样子又不像是看到什么,倒像是在寻什么。在人影即将全部看不见时,人影里头突然有个闪光的点,跌倒了地上不见了。润成心说这是看的眼花了吧,他没有在意。因为他心里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这些人走在热气翻滚中,就像是上回他看见应该就是年轻时候的师父出现时的样子。他这时有种拿不准是真是假的感觉,心说,这回又是真是假?他扭头看看张老师,老人笑笑。他使劲咬了自己舌头一下,穿心的疼痛传来,应该是真的。

张老师问他,有没有看见那群人走完时,有个闪光的东西?润成想起来确实有,不过他因为是自己看错了。

两人过去看,草皮里头没有什么。不过那个地方草长得很高,润成拨开草,发现地下的土地很潮湿。用手挖都有些沾手。他看张老师,张老师却冲着他动了动下巴,意思是挖挖看。

润成用铁锨挖了挖,土里就沁出来了水。这水不是平常看到的泥汤汤水,相反,是清淡淡的,稍微有些发绿。这种绿跟水沤时间长了发臭时浮头(作者注:浮头在当地方言里就是表面的意思)的绿不一样。这种绿没有臭味,是颜色比较浅的绿。没有什么东西,润成放下了铁锨,他把手伸进了土里,慢慢摸索土里。他从土里最后摸出来一个怪东西。

这个东西通体的颜色跟坑里头沁出来的水是一样的,看一眼就能叫人感觉见凉快。看起来,像个没有底子的小桶。可也不准确,因为它只有大概大拇指那么粗细。对了,像是娘做针线活时带着的顶针。这个“顶针”上下两头都箍着黄黄的东西。

张老师说,刚刚闪光的应该就是它了。他说这叫扳指,是过去的人带着大拇指上的,起先汉族人没有戴这个东西的习惯。主要是北方骑马射箭的民族里头的有钱人或者是大官,在拉弓射箭时,为了保护手指头戴的。后来就完全成了戴着为了好看的东西。一般用玉石雕刻成,眼下这个看样子是用不错的玉石做的。如果传的代数多的话,或者戴的时间长了,就要用铜或者金银从两头箍起来,防止磕碰碎掉。像眼下的这个扳指用的玉石,一看就是挺不赖的玉石,做个扳指自然也就不会用铜之类的东西来箍着,所以这两头的黄黄的东西,只能是金子的。他跟润成说,这是个好东西。拿着吧,就当是这家人为了感谢你给他们搬家,给你的礼。

润成把扳指托在手心里看,鼻子里头传过来一股子甜甜的香味。这股子香味多闻闻,叫人都有些感觉脑子发晕,像是太阳晒工夫长了。不过这种感觉很舒服。他把扳指套在了手指头上,指头上立马有了一种透心的凉气。

他赶紧脱了下来。张老师看着却笑了。(未完待续。。)

ps: 今天的每个字都是在街边码成的,闻起来会不会有种汽车尾气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