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官庄诡事 > 官庄诡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启 梁 (2)

官庄诡事 官庄诡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启 梁 (2)

作者:寒川孤立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2:06 来源:笔趣阁

ps: 那人用手里的烟屁股指指脚底下,说底下就是。

润成像是叫箭杆子射中一样,腾得跳了起来,说你胆子真大。

润成给工头说这么干不合适,他看的书上都说了有这么个讲究,还是不要随便的好。工头有自己的想法,整个陈寨也不是一家两家盖瓦房,早些干完这家的营生,还能揽到其他人家的。多揽到营生,就能多挣到工钱。润成听不机明工头说的是什么,听着不像是长阴人。不过工头的意思他知道,反正就是不听他。

工头看着一抱粗的大松木上了房顶,斜着眼看看润成,朝着地上使劲吐了口唾沫,点上烟就叫人们开始用扒钉固定大梁。说实话,工头实在是看不上这个二十多岁的后生,年纪不大,能懂什么?闹不好,还就是骗几个钱花花,这样的人,手里没有本事,嘴上工夫倒是挺厉害。

润成抬起头看着那根大梁,从往上走开始。润成心里就提溜起来了,到了半中间的时候停住,他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等工头叫来了歇着的属相不对的人,几下拽上去了,润成心说大概真的是我想多了。他看到了工头从胡柴老长的嘴里吐完唾沫拉出来的亮晶晶的丝儿,觉得自己在跟前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就钻出人群,接着干自己的营生去了。

上梁以后,照例是要放炮庆祝一下的。这不是润成要他们准备的,长阴一带。起房盖屋都是要这样的。润成的背后传过来的炮声,响的人耳朵眼子疼。他心里有了这么个想法,本来从工头小看他的事上说。出事了才正好,正好教训这个不讲究的人一顿。可是这么想就算是不叫伤天害理,也是个见死不救。他越想越觉得这么做不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扔了手里的刨子,踩着一地的刨花冲出了院子。

就是隔壁,没多远。润成脚踩刚迈出院门,那群看的人就像是惊着一样都跑远了。挂在树上的2000响小炮还没响完。人叫唤的声音已经盖过了炮声。润成也呆住了,一抱粗的大梁早就从房顶上下来了。横在地上的大梁底下,露出来的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底下是个人!

一顿手忙脚乱。润成打帮这些上梁的人,把地下的人给拽出来的时候,那个人整个身子都已经压碎了。从脸上都上身,都是血糊糊。一群人叫了一顿。没用。早就断气了的人。就剩下胳膊腿儿连着个身子,抬起来的时候,耷拉下来的胳膊腿软不颤颤的,像是多余出来的一样。润成没看着工头,问人才知道,工头像是个猴一样,还在房顶上蹲着呢。看那个样子,眼神都有些呆了。润成叫了他几回。没反应,润成从地上拾起一小疙瘩瓦片来。砸在了工头的屁股上。工头感觉见 疼,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的工头,从圪蹴着变成了两条腿骑着墙,干嚎起来。也不知道是嚎些什么,就是不下来。一搭干营生的那群人,把压死的人抬到一边以后,都过来架好叫大梁砸倒的梯子,准备把工头给扶起来。

人们上去了,一个两个还拽不动他。没法子,工头的两条腿像是化了一样,耷拉在胯上。润成叫人们用绳子拴好工头,顺着墙出溜了下来。一落地,工头就摊在了地上,浑身散架了。就这么一阵阵,工头就嚎的声音变了,嗓子里头只剩下了沙拉沙拉像是拉锯的声音。他看着润成在跟前,一把拽住润成的裤脚。不知道说些什么,润成这个时候也不想听他说什么,他想不机明的是,大梁是怎么掉下来的。

润成甩开工头的手,叫人们扶到一边,他顺梯子上去。润成沿着支撑大梁的的三脚架走了一遍。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劲儿的,从扒钉扎出来的眼儿可以看出来,大梁是生生从三脚架上头拽出来滚下去的。是三脚架的位置不平,有高有低?可能性不大,这些人也不是头一回才干这个营生,还能干成这样?是扒钉还没有钉好,人们就松开手了?这些人天天在一搭干,这点营生还用专门招呼,谁不知道要等扒钉全部都上好以后再松手?看不出来,润成准备从上头下来的时候,手扶着墙,感觉见墙动了一下。

就是这么一动,眼前的墙裂开了一道缝。润成几步就从梯子上跳到了地上,离开墙一圪节看。他以为这堵墙要塌了,可是忘了日怪是什么意思,日怪其实就是你有些时候的根本想不到。想到了就不叫日怪了!偏偏倒下的不是润成看见裂缝的那面墙,而是对面的东墙跟后头的山墙倒了。生土坯子的墙倒下,黄尘土暗啊。一下子,在跟前的人们都叫罩在了尘土里头。主家的人们在近处站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实际上,当时根本就没有人说话了,那群本来是来看热闹的人,也远远站着光看不说。

润成抹了几把脸上的土,把工头扶起来到了一边,想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工头也像是土地爷一样,从眉毛到胡柴上都是土。再加上这个家伙刚刚嚎的时候满脸的唾沫鼻涕,脸上像是花儿一样。润成顾不上笑话他,问了几句才想起来,这个家伙不是本地人,说的话很快,润成根本听不懂。还得叫人给一句一句翻着说,真是费死劲儿了。

工头说,自己因为看不上润成这种小木匠的,他觉得自己是盖房起屋的大木匠,还有什么不懂的。上梁在他们老家就没有那么多讲究,没听说来了陈寨还有这么多说法。他斜着眼看润成的时候,心里就开始盘算黑夜的时候,主家那顿有酒有肉的答谢饭了。本来嘛,眼看着就是顺理的事,能有什么意外?八八六十四根扒钉两头各三十二根。在最上头是二九十八根,每个扒钉敲八下。数着响声就知道营生快要干完了,工头招呼下头开始点炮吧。反正也不差这一点工夫了。主家都出来,高兴的圪皱着眼角,看着大梁上去,叫他们干完下来喝酒了。就是这个时候,大梁像是活的一样,带着在最上头砸扒钉的后生,三滚两滚就下去了。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底下的人就没了。工头总归是没等到完整的八十二根扒钉都钉完。

主家没有顾上过来说,这塌了以后怎么办,可能是看人家队里死了人。觉见这个时候提不合适。工头也没顾上想着房盖着塌了,怎么给主家交代,他主要发愁的是,怎么给人家后生家里交代。用他的话说。人家后生头一回出门。就有出来没回去。后生家里就他一个小子,这叫工头怎么回去交代。

润成没从工头那儿问出什么来,准备跟主家道聊道聊。从这群干营生的人跟前路过的时候,一句话叫他注意起来。有人说,这个后生是属小龙的,今年刚满虚岁十八。润成回头问他们,说的是不是死了的后生。原来正是,润成心说。还是那个原因。人活一世,逢九过坎。有的人命硬。过的顺顺当当。有的命偏软,就获得磕磕绊绊。有的兴许都过不去坎。

师父的书里说过,属蛇的,老鼠的,都是五行熟阴的属相,对活人住的阳宅有不好,盖房起屋的时候不要用这些属相的匠人,免得害己害人。就是搬家暖家(暖家:在当地就是乔迁的意思),也不请这样的人。除非是主家也是同样的属相,两生相克,也可平安无事。这小龙的说法,润成知道,在有些地处,就是长阴县靠西的村里,意思大概是一样的,小龙就是蛇。早年间的人不愿轻易说蛇,就把蛇叫成是没有角的龙,也就是小龙了。

还是应上了师父书里说的。本来是好好的吉庆事,成了个屋塌人死的赖事。这人世间的好跟赖其实就隔了一堵墙,就怕有的时候就是一张纸。可惜的是人们在墙这边,要不就是纸这边就看不机明。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都能看开,都能看穿,那老天爷是干什么吃的。老天爷还就是凭着这个耍威风的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润成每天都要应付一帮子人,给这家掐完开工,给那家算上梁时辰。没多么大的村子陈寨,润成的名头算是传开了。人们按照这个官庄来的小木匠给出的日子,都顺顺利利的开工上梁了。自然,新家里要做的木匠营生,也就都托给润成了。润成自己也干不过来,就叫着师父二平住在了陈寨,趁着天暖和多干些。

这些营生就是受些,润成感觉圪烦的是,塌了房的那家,每天都过来寻他。开始还说说叫润成打帮的话,后来每天有空就来润成干营生的人家圪蹴着,自己点上根烟,吧嗒吧嗒吃完,不说什么就走了。十来天下来,润成都开始想躲着这家人。可是遇到这个事了,哪有没法子不帮。

润成不是不想帮,眼下主要是他也说不准。陈寨这么多人都起房盖屋,人家都没有出事,偏偏他们家就死了人。兴许是其他人家运气好,也许就是这么瞎碰,其他人家也是没碰上倒霉,反正之前也没出过这样的事。润成说不准的是,好好的阳宅,还在盖的时候,就死了人。多少对这几间瓦房日后的凶吉有影响,而谁也看不了那么长工夫。润成这几天不出声,主要是想等手里的活儿干的差不多了,再跟那家人好好说说。他心里犯嘀咕的那个后生到底能不能很利索的起开。

等到自己揽到的木匠营生都干的差不多了,这年的夏天也就过了。那家的屋里塌下来的砖石土坯还散落的一地,不想收拾,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讲究。润成自己手里的营生干的差不多的时候,自己抽空到了那家。叫出来那家里的男人,他们在门口道聊开了。

润成心里的疑问不光这么简单,从他来陈寨的时候,就看好了这儿的地形。但凡好的地形,都是藏风纳水,汇精聚华。而陈寨的地形除了案山有些过于低矮外,可以算是润成见过最好的地形。这类的地形,一般是不会出什么阴邪血光的灾祸。就算是有苗头,也能有法子躲过去。跟官庄一比,是要强上好几倍的。

好在这家姓李的人,住在陈寨好几十辈了。自然对陈寨从古到今的时光知道的不少,也就能给润成说不少这类的事。男人说,这陈寨,老人们说是后头元山的支脉。所以以祖山是元山来论的话,那这陈寨是大有来头的。从元山顶上往过看,就能很明显看出来,这陈寨处的位置像是元山潜行了一阵之后的凸出,可是不能小看这股子凸出。陈寨的人传了多少代,背后的元山龙脉其实是条木龙。这木龙讲究的是生发,润泽的是后代。正好这个凸出就像是木龙怀胎。怀胎不就是有了后代吗?再加上凸出的前方是不大不小的小山包,应了案山的说法。

润成看出来了,其实这正是他感觉日怪的地处,这么好的地处应该出不了什么祸事的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问这家人 ,这陈寨除了刚刚说的,最近几十年出过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没有?

对方不太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说没有。润成提醒了他好几遍也没用。最后,润成干脆跟他说,有没有什么早年间传下来的井口啦,石碑啦,还有庙什么的。

那人得到了提醒,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说还真就是忘了,这陈寨村子中央的场上曾经有口井。要说日怪,这个井就够日怪的。就是三岁的小娃娃都知道,水往低处走。可是那口井在的时候,雨水多时,井口里的水倒是不见涨。等到一年不见雨水的时候,井里的水却也不见少。李家这个大哥说了。好像从小就记得,这口井,里头的水就没低过,不管是年旱还是年涝。水位反正就是不高不低,只要趴下用手就能提溜水上来。

井呢,润成问。那人说,在吃不饱的年代,有人活不下去投了井。从那以后,不光是井水一落千丈,就是那个投了井的人,也没捞出来。有人就传开了,这口井,底下通着寿水,接着就通了分河,在往下就是皇河,在以后就是大禹老爷也得敬三分的大海了。兴许这人早就到海里喂了鱼虾。陈寨的人没见过大海,见过的鱼虾也不超过十个。很多人就离这井口远远的了,就是平常还围着井口道聊吃饭的人也都离得远远的。

润成听了半天,还是没有问到自己要的。那人用手里的烟屁股指指脚底下,说底下就是。

润成像是叫箭杆子射中一样,腾得跳了起来,说你胆子真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