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八十八章 上林寺的钟声(上)

易鼎 第八十八章 上林寺的钟声(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上次阅乓,其实不少人都参观,虽然不是正台,但是管中窥天,仅从表面看到的王弘毅实力,都让各人暗暗心寒。

在场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次展现的力量,是充满着朝气,带着一股摧枯拉朽的气势,似乎无人可以阻挡。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却使不少人深深震撼。

这消息当然就立刻被有心人收集了而去。

十三司王从门上前行礼,禀告:“我们的人在前几个月就安插成都,不过最成的也只是一个小妾,其它方面插不上手。”

“这次成救出了宋老大人,却是有多方支援。”

“宋家的底涵?”王弘毅问着,这些日子来,宋家安插的人手,不断和十三司配合,自然等于被掌控,这大大加强了十三司的力量。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成都七家道观联手,使监狱副长曹射,半夜时以职权调了包,直接带着人出了监狱。”

“微臣暗中监查,实是触目惊心,真是盘根错节,渗透井市,无所不包,而且,还和咒禁司的二个咒禁司有着联系,我们追查到后来,却是五百年前纪敏之,道号青莲真人的道统。”

说着,将一卷资料,交给了王乒毅。

王弘毅拿过,耐心的读了,这青莲真人原本是散修,获得二卷天书领悟真言,到了蜀地建立道脉,五百年来已经渐渐成为了蜀中第一派。

王弘毅坐得久了,想动下身子,但是看着这些资料又坐回了身子,神色变得凝重,怔怔的凝视着远一点的窗口,良久,叹息一声:“真是卧龙藏虎!”

“这些事,由你和他们合作,别打草惊蛇了!”说着又问着:“现在纸甲发放情况怎么样?”

“主公,纸甲司自今年二月开始制造,又扩大了规模现在总计造出一万一千六百套纸甲,现在加班加点,最早在今年十一月就可造出二万套。”

“杜恭真的情况呢?“王弘毅间着。

“杜镇和魏镇之间一直有着联系,特别是最近一些日子,来往极频繁,我们十三司初建,实在无刺探情报,只得了只字片语一——据说就是要借道。”,

“借道出兵?这可臣服有什么区别?”,王弘毅不由扯笑的说着。

这世界春秋战国还是与地球类似,这借道出兵就是假途灭貌,有着这教训谁都不敢轻易借道。

“不错,你差事办的不好……”退下吧!”

“是!“王从门应着。

“叫张攸之进来吧!“王弘毅顺便吩咐一声,端茶啜着,才过了五分钟就见得张攸之进来了。

张攸之步履从容,脚下穿着木屐,秦秦有声进来。

王弘毅微笑,见他行礼,就温声说着:“起来,不必多礼你先坐。】,

半年的官员和参政军机生涯”使这人起了很大变化,原本是才子气息虽然风流却失之于浓重。

现在,九品官服,洗得干干净净,眉宇平直,黑幽幽的眸子带着精神,细抿着嘴唇,有着随时都在凝神聆听王弘毅说话的仪态。

对王弘毅来说人才是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器宇这往往就是先天命格。

第二就是凝重,这是当了官受了体制给予的官气养出来的威仪,说穿还是众生之力,虽然张攸之不是百姓的直接父母官,但是还是受到了供养。

二郡二十万军民,都是臣民“他们日日夜夜的气息,不断被王弘毅的“王制”所吸取”因此产生着“龙气”。

这是“人道龙气,“与风水的地龙之气,有着区别。

王弘毅作为潜龙之主,显然受用着最大的份额”这日日夜夜的供养,使王弘毅的命格和气运不断潜移默化的改变。

又按照品级,供养着上下官员,按照体制,每品都有定数。

所以张攸之虽然不直接管着百姓,甚至许多百姓都不知道,但是他是合的正九品官,照样可以获得正九品的官气供养。

他本身命格器宇就不凡,一受这气,就如久渴遇到甘露,半年时间,形气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绷这就叫凝重端庄。

第三就是练达,这和前面二者没有直接关系,却是经验、阅历、才能沉淀出的干练,往往能折射出人的具体才能。

王弘毅看着这张攸之,已经有了几分“器宇不凡凝重端庄深沉练达”“不禁暗赞。

就连王弘毅自己,也觉得看了此人,就忍不住垂爱,这种人才,一见就令人欣赏,到底是前世就突出的大才,给点阳光就灿烂,相比之下,薛远就远远不如了。

薛远受了七品,不但享着七品给予的气运,还由于直接为父母官,因此有额外的感恩,这日日夜夜积累起来资本也不少n

可是潜移默化改变,到现在却还没有眼前此人的气宇轩昂,这就是命格差别了,看了此人,就想起了樊流海…——这将也是如此。

这就是现在手下最强的文武二人了。

“杜镇和魏镇最近一些日子“来往极频繁,据说就是要借道。”,王弘毅微微笑的说着。

“这就是要求臣服,杜恭真很难下这决心吧?“张攸之皱着眉说着。

“不错,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事你有什么看呢?“王弘毅当了上位者这样久,学会了先询问臣子的意见,再作决定。

这步很简单,却很关键,兼听者明,而且还不容易露怯。

张攸之笑了一下,说着:“魏存东和杜恭真,都是大将,打了一辈子仗,魏存东屡战屡胜,连夺三郡,但是统一东益州的事,就受阻于杜恭真,心里岂没有怨恨?”

王弘毅心里有着思量,却倾身问着:“正因为此二人都是大将,会不会联合起来呢?”

张攸之端坐,举着扇子轻拍,说着:“主公说的是,以这二人的见识,都知道主公才是大敌,若是二镇都在我镇周围,必会联军进逼。”

“可是东益的地形,杜恭真夹在我们之间,魏存东要攻打我镇,必通过杜镇,这是杜恭真接受不了的事。”

“现在,魏镇比我镇要强,但魏存东年老,已经不是可以托付的人,这就是杜恭真犹豫不定的主因。”

他顿了一下,又说着:“现在情况,若是我镇进逼,杜恭真这等大将,说不定真下了决心,投靠一方——魏镇有六成机会。”

“现在这时,我方镇之于静的话,魏存东却会急着压迫杜恭真,杜恭真是大将,刚烈直道,一旦受辱,往往不肯罢休,这时,投靠我镇舟反而有六成。”

“如此拖延着时间,转眼之间就是冬日,魏存东的身子骨,断无在冬春出兵”到了明天四五月,我镇已经好整余暇,兵强马壮”这时魏存东必出兵攻打杜镇,趁此相战时,等候时机,一旦出兵就要首战能胜,只要损失不大,杜恭真必降我镇。”

“到时候决战于野,只要一举大胜,魏存东的身子骨,必承担不了,到时,三郡纷乱,主公可从容取之,一统东益州。”

“主公拔于我出之蓬蒿,受恩如此深重,焉敢不尽力策划,唯臣见识陋浅,只有此计耳,还请主公恕罪。”

说完,张攸之再行一礼,说着。

王弘毅仰着脸想一阵,笑着:“镇之于静是其一,急者越迫缓者越裕是其二,獠蚌相争是其三,首战必胜促其投靠,又一举击溃以定大局……”你这话我越想越是有味道“的确是洞察如火。”

突然之间,王弘毅想起了三国。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逝,曹操进攻连战连捷。

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

袁谭和袁尚,急着压迫,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如果暂缓用兵,他们会爆发内讧。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

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

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诗袁尚各个击破,因为郭毒的妙计。这一仗赢得轻松又顺利,损失极小。

现在这时,也是一样,急者越迫缓者越裕”没有绝对的实力,谁先压迫杜恭真,往往逼着杜恭真转投一方。

想到这里,王弘毅已想定了,说话便十分从容,凝视着张攸之:“先生你说的不错,此战若胜,先生居首!”

说着一笑,仰身靠向椅背,又说着:“我本想派人游说杜恭真,看这情况不要了。”

“主公,游说还是要的,派人去游说,杜恭真才能确定我们的心意,来个左右奉源摇摆不定,若是我镇什么人都不派,倒使他心中猜忌了。”张攸之笑笑说着:“只是游说不必焦急,让杜恭真知道我们的心意就可。”,

这样说着,王弘毅连连点头,说着:“你连这一层也想到了,果是周详。”,

就在这时,遥遥听见外面传来阵阵钟声。

这是中午时分,城中上林寺的钟声,钟声悠扬,远播四方,余韵回荡在室内,想起了刚才所说的“镇之于静”,两人都有所神会,不说话倾耳而听,一时都觉得尘俗尽洗“淡远醇厚。

天人交运,往往有所共鸣,人生之味,几察可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