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平(下)

易鼎 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平(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豫州

朱漆大门缓缓打开,一辆样式普通马车,从寻常的宅院内行出来。

宅院所在的街道,地处偏僻,行人不多,即便有也多是匆匆而过。

这样一辆马车的出入,根本不会让人注目。

赶车的车夫,是个看起来很憨实的中年人,四十来岁,穿的很厚实,一张平凡的脸庞,不笑也透着和善,论其容貌,却是属于扔到人堆里,未必能认的出来的类型。

所赶的这辆马车,车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里面。

随着一声吆喝,长长的鞭子高高扬起,带着脆响“啪”的落下来,顿时拉车的两匹枣红马嘶鸣着,向着前面猛地冲去。

马车却依旧行的平稳,这车夫还是颇有些本事。

出了这条人迹罕至的街道,这辆马车又继续拐向前面的岔道口,在这条路上,行出至少半个时辰,到了距离内城最近的一条大街。

再向前,不到五里是内城,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现在虽被楚军占了,依旧是官员歇息暂住之地,出入需要令牌,寻常百姓难以靠近。

在这条街道靠里的一座大宅前,这辆马车终是停了下来,车夫向后微靠,冲着车里面说:“大人,地方到了。”

话音一落,里面便传来细微声响,没过多久,车门里,被里面人轻轻推开了。

一个男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车夫将马车停下之后,就站到了一旁,见到男子下车,忙过去搀扶着。

下来的男子,年纪也就在三十岁左右,容貌普通,穿着低调,衣裳质地虽好,却令人难以在第一时间辨别出此人身份。

此人抬头看看眼前的大宅,转身和车夫低声说了句,车夫点点头,步上石阶,开始叩打门扉。

不一会,里面便传来脚步声,大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外面的二人。

“请问,两位找谁?”这人说话的口气,还算客气,只是并不谦卓,看气质模样,也不像是做下人,一双眼睛扫过来,锐利的让人几乎招架不住。

来人却似乎并不奇怪,让车夫退到一旁,迈步走了过去,只是将手中的一样东西,给仆人看了一下,台阶上站着的仆人脸色顿时一变,这次终是露出一丝笑容来,甚至弯腰,做出一叮)“请”的手势。

丰夫自是在外面候着,身着锦服的男子步上台阶,跟随着仆人向里走去。

大门在他走进之后,轻轻关上。

到了里面,这人进去,微微行礼:“千户大人!”

“徐大人不必多礼。”里面是一个中年人,他淡淡的说着:“有什么情报要徐大人亲自来?”

正昏千户之间,不必行大礼。

“大人,徐州平了。”徐昏千户施完礼,说着。

“哦?快用快船把消息发到龙舟上!”这中年人果是动容,立刻说着。

十二月,寒冷,水上更是如此。

不过南方江面,水尚未结冰,只是蒙蒙水气在水面弥漫着,并不防碍船只通行。

因走水路需要几日路程,在第一天在船舱一整天,上船后的第二日,王弘毅走出船舱在甲板上透透气。

周围有着雾气,不浓重,王弘毅立在船头,身后跟着几个侍卫,一个人望着远方。

所在是龙舟,长力丈,舰上有五层楼,高三十米,可容纳士兵五百人,再容内侍侍女一百人,载人总计六百,船上还能开圆种花种菜,和水上宫殿一样,甚至连朝拜大礼的殿堂都有。

最上层有正殿和内殿。

王弘毅对造船不懂,但是也清楚现在这船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古典的极限,就算不及明朝时去南洋的宝船,也差距不大了,只是这种龙舟豪华是豪华了,却速度很慢,不过贵在平稳。

两岸的风景,在这情况下,水墨画一样淡雅,却并不真冇实。

王弘毅觉得,自己是站在万里江山图中,侧览其间,却难入其境。

“王上,天气寒冷,还是回去吧。”见王弘毅在外面站的久了,有内侍过来,小心翼翼劝的说着。

王弘毅点了点头,说着:“回去吧。”

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仔细的想一想,思索一下。

王弘毅居住在五层上,这是中心区域。

下面第四层,本是妃子居住地,现在此处地域成了随驾的大臣暂住之地,唯在通向五层的入口处房冇中,居住着侍卫。

第三层是内侍太监的居所。

此时,在五层楼前,就有侍卫在来回巡视着。

两个手提着食盒的内侍,在这处门前就被拦了下来。

“还是老规矩,将食盒打开吧。”因是熟人,一个侍卫直接说着,后面有个医师,和试食者都准备者。

对食盒检查了一番,发现无甚问题,这才放人进去。

顺门进去,里面装饰的并不太奢侈,但是威严简洁,内侍手提的食盒,再次被里面的人接过,经过验看,递送进去。

虽比不上王宫戒备森严,但也算是防御到位了。

但见此时船上的内殿中,摆放着一张案几,王弘毅在案几后坐着,正在低头,提笔在纸卷上书写。

有两个内侍站的远远的,一言不发。

外面有人走进来的时候,王弘毅似有所觉,停了笔。

“膳食?”

“王上,这是膳介房送来的午膳,已验看过,请王上享用。

“内侍说着。

“放到案几上吧。”

“诺!”内侍将手中的两个食盒放上,小心翼翼的将里面的菜肴取出来,都还有着热气,在案几上摆好,退了下去。

王弘毅在打来的水盆内略净了净手,重新走回来,坐下用膳。

只是几道菜肴,做的倒还合着口味,王弘毅吃的很快,吃过后,让人将碗碟撤下。

王弘毅继续批阅着奏折。

外人定是想不到,堂堂楚王,私下生活,并不奢华,一般用膳,只是几道菜肴,并不铺张浪费,而且私下也是以政事为重,每天都有十小时左右工作。

虽说享受的规格上,王弘毅并不会委屈自己。

很多诸侯喜好的歌舞、酒宴,王弘毅这些年,也渐渐培养出了乐趣,平日里宴请群臣也毫不吝啬,宫中养着大群乐师供着消遣。

但这种事情,王弘毅平时享受不多,眼下天下尚未平定,哪怕是自己已是半片江山之主,可还不是天子。

就算是成了天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勤于政事,只怕也会出问题。

想到这里,王弘毅突然想到了远在金陵的子嗣。

长子已五岁,次子三子也是四岁了,要是教导不善,只怕会有问题。

只是自己分身乏术,只有早些回转金陵,为几位皇子挑到启蒙老师。

正思索着这事情,有内侍外面进来,在案几前站住,说着:“王上,十三司的余千户求见。”

余瑾之?

王弘毅知道此人,此人来见自己,应是有情报要汇报了。

“让他进来。”

“诺。”不一会,一个男子就在内侍的引领下,从外面走进来。

来人容貌普通,气质森严,在王弘毅面前站住之后,动作麻利的跪倒叩拜,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臣,余瑾之,见过王上!”

“余卿免礼平身。”王弘毅微笑着说道,见对方站起身来,随后问:“可是有什么消息传来了?”

要说传递情报这事,还是十三司的速度最快,办的也最妥当。

哪怕是军方的军报,快马传送也比不过十三司机构的速度快。

因此很多情报,都是在第一时间,由十三司的官员汇报给王弘毅。

听到王弘毅问话,余瑾之垂手回着:“王上,臣刚刚得到消息,徐州大捷,樊大将军,已将整个徐州攻占下来,此时详细军报已已在路上,想必三日内便能送到王上面前。”

“哦?徐州被打下来了?”这消息虽在意料中,却让王弘毅很是高兴,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走了几趟:“速度这样快,真是难得。

说着,又看向余瑾之,问:“既是这样,十三司在徐州,就不必再派人手了,多余的人,都派到洛阳和凉州,密切注意郑国公和泰王的行动。”

并州已经沦陷,幽州也差不多了,凉州的情况,可说是王弘毅最在意了。

胡人是外族,入侵中原实力雄厚,可惜现在虽南方基本统一,但中原还没有彻底平定,就算平定,也无迅速转化成资本。

余瑾之则人如其名,听到王弘毅的话,没有出声,只是垂手听候指示。

“你下去,把这消息给诸大臣说明。”想了想,王弘毅说着。

“是,臣领旨。”余瑾之退出。

余瑾之退出后,王弘毅若有所思,徐州已被平定,樊流海宜解除兵权,回金陵受赏,而两洲划分省治,各派要员坐镇,这是必须了。

徐州一平,临近新年,回金陵后,就要筹办登基大典了。

虽时间匆忙了一些,实际上当日称王的典礼就是预备,现在人才济济,也不怕新年称帝不成。

只是这叮)“楚。”却已经不适宜了,而且日后年号也要定下。

这两项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必须交给群臣议论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