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信使(下)

易鼎 第一百九十八章 信使(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春风中还带着凛冽的寒意,吹着每个人的衣袍,在这样的一个晴朗上牟,行人还是感觉寒冷。

江陵城外,一个队伍正在出发。

这队伍前面有着正副使者,一律穿着五品官服,后面只有上百人,个个穿着锦衣,举着华幢、紫幡、龙竿、黄牌、大毒。

这些人只要是十人领队,都穿着官服,有队正衔。

这些人沿着官道,缓缓的向南而行,旗帜招展,队伍的目的地,就是郑平原现在所在的长沙,他们是前去护送代表着楚王的使者。

城头上,一群人正站在那里,他们的目光,顺着这支队伍,向着南方望去。

其中一人,虽身穿着便服,却是王弘毅。

站在他身后,有着文武几人,离的最近,是张攸之和虞良博。

目光随着队伍而去,张攸之颇有些感慨的叹着:“王上,以前未曾看出,这郑平原却是个能折能弯,识时务的人。”

王弘毅看着远处,没有说话,随着浩然之气的全部吸取,束缚的力量消失,王弘毅已经能看见。

一个天柱,滚滚龙气冲天而上,几已经达到云宵。

而在远处,一个白里透红,却衰退的气柱,还存在,已经低上了许多。

虞良博赞同的点点头:“张大人所说不假,实是让人想不到,郑平原会递送了降表过来,不过想到郑平原并没有称王称公,仅仅是称侯,还是前朝所封,并无多少忌讳,并且他还是荆州郑氏一族的族长——这并不太过意外。”

“郑氏……”“感觉虞良博是在向自己点出来郑氏二字,王弘毅微微一笑,就是不提,自己又岂会忽略郑平原背后的家族和影响?

水浅养不了大鱼,檐低容不了高人。

所谓的器量,根本是由力量和势力决定,要是在蜀地,王弘毅断容不了郑平原和他的家友,但是这时,却包容四海,游刃有余。

现在不同往昔,鼎器已定,名分已成,蜀中安定,龙气浓郁,在南方诸侯中,已无人能动摇其根本。

并且草原上有着黑龙虎视眈眈的随时准备扑入中原,郑平原真能归降,任用了此人,这就是如虎添翼,一下子掌握了郑平原背后有着的气数和天命。

真正能成事者,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又岂能容不下人?

只要郑平原真的归顺,又何必赶尽杀绝?

并且,这还是第一条身有龙气,有着蛟龙命格的人投靠,意义非常重大。

不过,在具体的处理和待遇上,还是有着区别,这就要看对方的选择了。

思及自己所写的书信内容,王弘毅若有所思的望向了南面。

长沙府邸!片的安静。

此时的郑平原,一身宽袖长袍,眸子幽黑,自有一种英气,一扫前几日的颓废。

他毕竟是有根基的人,在数日的消沉之后,又开始重新振作起来,查看防御,安抚人心,至少又恢复了几分威严风度。

虽世族出身,论起性情和才能,他的确是一时之选。

此时,是一片园林,中有精舍,又有着八角亭,就算在亭子内,开窗可以远眺,近见园林假山岩整,远见湖泊的明镜垂柳,现在还罢了,要是夏天在这里,有清风徐徐吹过,半点暑意也不会有。

从中就可见得郑平原心中学识。

只是这时,郑平原坐着,正和族人的代表说话。

郑平原面对美景,脸上毫无表情,说着:“大势已去,江陵旧地也许可以回去,但是未必能恢复原本所有田产,长沙和江陵,只能选择其一。”

“不能都有嘛?这都是我们的田。“有族叔不甘心的说着。

“或者是长沙一地不取,或者江陵一地不取,二者只能选择一个。“郑平原苦笑的说着:“你接收降臣,有这样优待的吗?再说,这田来路,你们都知道。”

兵临城下自然可以生杀予夺获得大量田产,现在却不得不吐了出来。

说到这里,郑平原脸上没了笑容:“此时无论我降不降,楚王一统了荆州,这整个南方,包括魏越,怕是再无一人能与相抗衡了。”

“你们不得再暗中与别的诸侯联络,此事已是定下,降表也已递送到了江陵,几位在族里,都是些老人,有脸面有见识,切不能为了眼前小利,将郑氏一族推到风口浪尖,惹上不测之祸。”

望着手里的地图,郑平原双眼微眯,缓缓说着:“掠夺的田产,有血案的都交出来,买的地可以保留,嫡系五房,旁系十几支,都要安排妥当。”

听到郑平原这一番话,郑氏一族几个族里主事,都是眉头一皱。

虽王弘毅雷霆大军压境,可在郑氏族中有些人看来,郑氏未必不能与之拖延一时,偏偶于一角。

就算不能,也耳依旧如故。

当初大燕太祖夺取天下时,不照样拿一些世家无可奈何嘛?

就算降了,明雨听从仇就走了,何必这样谨慎?

这将郑氏一族利益置于何处?

而且这里面有个关键,就是郑平原自己交出了侵占的田地,但是当了几年大都督和楚侯,单是仓库就有大批礼物和金银,主房嫡脉实际上有这底气,可没有别人分享的余地。

听到这几人都没有说话,郑平原看了他们一眼,不禁冷冷一笑,正要,斥几句,门外突然有人轻轻敲门,有人在外面轻唤:“主上,有急报过来。”

听声音,是自己的一个心腹侍从。

郑平原的眉头就是微微一皱,却没有立刻发作。

“你们几位,都先回去吧,族里的事情,还要几位多加费心才是,可莫要自乱了阵脚,不管到了何时,保住郑氏一族的血脉延承,都是最重要。你们回去好好的想一想吧,到底何事才是最重要。”

“那我们便先行告退了。”朝郑平原一拱手,几个郑氏族人陆续退了出去。

待他们都离开了,方有一名侍从外面走进来。

“什么事情?竟然要在这时禀报?”郑平原走到他的面前,低声呵斥着。

“主上,是江陵的急报!”那侍从同样低声说着。

口中说着,这个侍从将一封密报递到了郑平原的手中。

江陵的急报?

江陵是郑平原老巢,就算退出了,还能接到密报,飞快的拆开这封密报,看清楚这封密报的内容后,郑平原不由得出神了一会。

“好了,你先退下吧。”挥手让侍从退下,手里拿着这封密报,郑平原回转案几后,坐下后,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突的低笑起来。

“祖先,郑平原不孝,用不了多久,这荆州之地就要尽归外人了。”苦笑了几声,将密报随手丢到一边,他开始整理着荆南的一些事务。

既已有密报送来,王弘毅接受了降表,送来旨意的队伍也正在路上,怕是用不了几日要到这里了。

他要趁这段时间,好好为以后谋划一下,在不被王弘毅猜忌的情况下,让郑氏一族蛰伏在荆州,其中分配田产,在有人脉的地方扎根,是重中之重。

对于王弘毅的旨意,他并没有在意,对方既已经接了他的降表,差人送来的旨意上,多半是一些安抚之语,又能有什么稀奇?

想到这里,他自嘲的笑了笑,不再理会此事。

时间过的飞快,没几日王弘毅派来的使者,已是赶至城下。

作为请降之臣,虽别比使者要高上许多,郑平原还是要带着文武百官亲自迎出城门。

使者并不傲慢,很是有礼的与郑平原说话,又一同入城。

进了城,拒绝了郑平原提出的筵席款待,使者提出有一道楚王的书信要交与郑平原。

不是直接下的旨意么,还送来了书信?

这有些出乎郑平原的意料,他请使看到了府中的会客厅,同去的还有郑平原的心腹谋士张瑜纪圭二人。

“这是王上的亲笔书信,请郑公观看。”使者当面取出书信,冲着郑平原说着。

纪圭走过去,将那封书信接到了手中,略略检查了一下后,递送到郑平原的手中。

接信在手,郑平原稍加犹豫,就当面将信拆开。

王弘毅的书是很不错,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王弘毅在信中所写内容,让郑平原颇为惊讶。

和郑平原之前猜测的不同,王弘毅在信中,先是对郑平原归降之事,表现的很高兴,安抚了一番,随后话题一转,给郑平原提出了两条路。

话非常简单,第一条路,就是选择封侯,然后就是退隐,不再理会军政之事,但王弘毅保证不会事后清算。

第二条路,就是郑平原自请去掉楚侯的爵位,去掉别的官职,交出三郡和陆军,但是王弘毅任命郑平原担任第二舰队大都督,领二万水师,为王弘毅效力,以后按级按晋升,并且授爵。

这实际上是王弘毅知道,在前世,郑平原本身就是水军大都督,靠水师打下了一片江山,在水师指挥上有独到之处。

将书信看完后,郑平原有些举棋不定了。

他对特使说:“特使大人鞍马劳顿,想必是累了,还请大人去客房先去休整,待郑某写好回信,再托特使大人带回江陵。”

特使自然知道郑平原需要时间考虑,于是点头应了。

在管家的陪同下,去了客房与同来的人一同休息。

“张先牛,纪先生,你们二位也先退下吧,待我想明白后,再叫你二人过来商量。”心中有事,郑平原这次,居然没有向二人请教,直接下了逐客令。

张瑜和纪圭拱手起身,退了出去。

而在空荡荡的会客厅内,郑平原看着手里的这封书信,沉思冥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