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下)

易鼎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丹陛之乐大起,众人按品秩肃然白贯而入,随班行礼,齐声,“千岁!”

正式的皇宫,自然迥然不同,冰凉的金砖光可鉴人,偌大的殿宇空旷幽暗,烟雾丝丝点燃,弥漫在殿中。

王弘毅端坐在御座上,见下面一片寂静,才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孤昨天见了大燕历代皇帝的遗像。”

见到众臣都恭谨聆听,淡淡一笑,说:“大燕太祖何等英雄?提三尺剑,宏武英烈,出生入死,开创了大燕的基业,不想只有四代,就发生事变,退居金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还不到五代啊!”

“不过,虽天命已衰,非人力能勉强,历代皇帝还算宵旰勤政,到了末帝,更是刚烈,能天子以死谢社稷。”

“这些事都历历在日,让孤不胜感慨。”

“而今,天下大舌数十年,大燕又被魏越所灭,天平不可无主,天命不可无归,又是一朝立鼎盛事。”王弘毅扫视着群臣,敛了笑容,说着:“孤现在既承天命,自然要统一天下,开创新朝,愿寒者得衣,饥者得食,骋寡孤独废疾有所养,共享太平盛世!”

“如此,岂有不祭前朝之理?”

这是王弘毅第一次朝会上,公开提出要继承天命统一天下,见证着这历史的时刻,众臣都听得股栗变色,又觉得身上的血一下子涌到脸上,刹那间都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都俯首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孤虽承天命,此时却还不称万岁一功业未成,何以千秋万代?”王弘毅徐徐扫过众臣,说着:“不过凡事预者立不预者废,孤却要建官立制,建立内阁,以应天命。”

顶时钟吕馨裆齐鸣,百官叩头,一个太监跪接了圣旨,又到前面站定,徐徐展开,开始明示圣旨。

大殿内,除了这个洪亮却有些尖锐的声音再无声响传来。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认真的倾听着这道旨意。

“…………孤建制,立首相为正一品,辅助君主,治理阴阳。”

“……从一品左右副丞、枢密使……”

“……正二品,参知政事、大将军……”

“…………立王彦为左副丞,虞昭为右副丞,李显和李刚为参知政事。”

虽然说没有首相,但是这几人将共同建立内阁,成为第一批入阁的大臣。

“……丁虎臣为从一品枢密使入内阁议军国大事。”

武官的丁虎臣本来只是跪着和往常一样只是听一听。

身为武将出身在很多殿上议事的事情上插不上嘴,可今天听着,就听到内侍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丁虎臣微微一怔,抬起头正好对上了王弘毅看向他的目光。

王弘毅坐在上面微笑着,还点了点头丁虎臣立刻从这目光中感受到信任和沉甸甸的分量,虽然这时圣旨还没有完成,但是感觉到身后凝聚在自己背上的目光多了许多。

不由心剧烈的跳动起来,全身一阵阵汗流出,虽位到枢密使,可内阁的职位,这岂是武人能坐着?

这代表的不仅仅信任,更有着王上对武人的认可。

“…………秘文阁为正三品,设领班大臣,官号秘书阁大学士,入阁议事。”

现在就有六人了,等有了首相,就有着七到九人,这内阁就足够了。

这时,南方局面安定下来,可以说楚王的根基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班子,已不足以管理全境,建立内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郡之上改州为省,目前南方辖九省,东益省(四川)、西益省(云南)、楚北省(湖北)、楚南省(湖南)、西交省(广西)、东交省(广东)、直隶(江苏)、东杨省、西阳省,省之州牧是布政使,正三品……”

“省部以下三年一任,内阁五年一任,任满后,自动辞官等候推举,非特旨只得连任二任。”古代有政治帝王心术,位高权重不可取,要位高而权虚,位低而权重,但是王弘毅才不理这套,这浪费大量气运,他就直接宣布内阁五年一任,最多二任,不得连任就可。

“……建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正四品……”

御史中丞正四品,御史大夫是正五品,殿侍御史和监察御史都是正六品,司谏是正七品,正言是从七品。

这大部分就是王弘毅按照宋朝来设,这些人官品虽低,却可弹劾高官,甚至批评君主,只是凡是弹劾,按例必须将奏疏的“副本”递送此人,决不隐瞒。

当然,按照最重要的重用,实际上是君主打击内阁的工具,按制内阁成员受到御史中丞的弹劾,就必须上书请辞宰相之位,申请出外,同时杜门不出,不再上朝,以示待罪之意。

皇帝就可任免宰相了。

宋朝当然不是法治社会,但是经过历代的编纂,规定详密,所谓“事为这防。,曲为之制”任何政务大致卫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例可援,并且里面必须存在着弹性和伸缩余地。

这就是王弘毅现在的目的。

“臣遵旨!”旨意宣读后,被提到的名字的大臣都立刻出列,拜倒领旨。

王弘毅感受到气运一阵激烈的波动,只见淡紫色的气运,立刻加到二品以上者身上,而青色气运加到了三四品的官员上,黄色气运自然是五六品郡级官。

顿时,整个鼎器波动着,一股股气运支出,一股股气运收获,在重组之中,激烈的忙碌起来。

这是对官制的最后完善,以后就算称帝,也不过是修修补补了。

“各省官员,都由廷议,先筹备,祭祀完毕,再公布天下,所划分省治,孤自有决断,汝等不必再议……”虽有些省现在人口稀少,但只要解决了瘟疫和吸血虫的问题,不需要多少年就可发展起来。

这就君主专断了。

散朝后,王弘毅步出大殿,在殿门口有人服侍着,乘舆而行。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除了走廊,泥土浸的湿润,宫中一眼望去”树木都是一片绿色,这时阳光灿烂,映照着大地,乘舆在走廊中穿行,阳光从浓密的枝叶间洒落,斑斑点点洒下。

王弘毅突然之间有了兴趣,说着:“下舆,孤要步行。”

穿着高齿屐在细碎光斑里穿行,走廊都是幽静,屐声清脆,王弘毅深深呼吸”感觉惬意”自己现在才是二十二岁”就有这样大基业,以后统一天下,必不满三十,单是这点”就是千古一帝。

这样想着,王弘毅不禁有些〖兴〗奋”摆动大袖,继续穿行,只见阳光灿烂,不知名的鸟在枝桠和殿堂中啾啾而鸣,心情大快。

太监不敢直接随行,又不敢远离,遥遥跟在后面,只有侍书只差了几步,侍书是他身边一个心腹内侍,年纪二十,当初在蜀王宫中,就已经伺候,对王弘毅十分忠勤,有些事情,不用刻意避着此人。

当然王弘毅立铁律,太监有一言参政,或泄要内廷言语,处分只有一条:棍子齐下,打不断气儿只管打,直到打死。

王弘毅从蜀国公到现在,已经打死七个太监,其中还有不少是跟了几年的老人,这血淋淋的事实,使太监都不敢参政和泄露。

王弘毅沿走廊,趋步到了慈宁宫,就远远听到殿中笑语喧闹,就知王后正在和太后谈着笑。

到殿门口,就听王后说着:“太后,你现在精神好了,我就放心了,王上英明神武,历代难及,现在才打下南方,等打下整今天下,您要享皇太后这个福呢!”

她正说着,见王弘毅跨进殿来,住了。,缓缓起身福礼,而别人都齐齐跪下清安。

王弘毅说:“罢了,起来吧!”

上前给母亲行礼,又笑的问着:“母后,王后,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太后满面是笑,一抬手,说:“今天精神好多了,我们在说你,说你又给哀家的宫中添了人,加了月给,哀家觉得有些过分了。”

“母后,你是我的母亲,享受这些本是国体,有什么过分呢?”王弘毅说着,看气色果比之前好了些。

王弘毅心下大安,陪着太后聊子几句。

“这宫中啊,未免太冷清了,我儿可有打算再选一些人进来?”聊着聊着,太后忽问了这一句。

宋心悠面色如常的给太后捶着肩,没有说话。

王弘毅怔了一下,笑的说着:“母后,魏越在时,选过一批秀女,还没有一年,要是再选,外面不知如何议论呢,这事过个一两年再说吧。”

太后点点头:“也好,不能让儿背了骂名。”

又拍拍宋心悠的手,温言说:“王后你管着整今后宫,辛苦你了,不过这开枝散叶之事,可是半点马虎不得,你要更加费心才是。”

现在太后的思想不一样了,虽有三女,二个儿子,但是还认为太少了。

“………请母后放心,臣妾一定尽心去办。”宋心悠恭敬的说着。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又转开话题,谈起了别的事,王弘毅见了,在心里微微叹气。

太后的意思,他明白,时不时的总会有一些贵妇来向太后请安,话里话外无不是透着这些意思。

自己宫中,宫妃连王后,只有寥寥三个,秀女选进来,是充当女官居多,这是有人在表达不满么?

他的眼眸微微的眯起来。

王后宋心悠看着无事,在二人退出后,王弘毅拉着她的手,说:“王后,前几日事务繁忙,不曾与你说过几句话,这几日孤会去你那里。”

闻听此言,宋心悠微红,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