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最终防线 > 第346章 特别篇(八):圣音梵呗

最终防线 第346章 特别篇(八):圣音梵呗

作者:婴语樱落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1:39 来源:笔趣阁

“师父,有个少年跪在山门,有两个多钟头了。”

“哦……”

※※

“师父,那个少年已经跪了一天一夜了,嘴都冻乌了。”

“他所为何事啊?”

“恐怕是拜师。”

“哦。”

※※

“羽尧,你要去哪?”

“师父,又快一天过去了,我怕他撑不住,打算去送一点食物和水。”

“好,顺带打发他下山吧。”

“遵命。”

※※

风雪交加的山头,一个独臂少年跪在山门口,身上的积雪俨然可以堆作一个雪人,他嘴唇发青、脸色发黑,身体摇摇欲坠,唯独眼神坚毅无比,朝着紧闭的大门内望眼欲穿。

这两天,除了一位打扮得类似道童一样的同龄人外,钱瀚星便再无面见任何人;而他从第二天开始,就没能开口说话了。被师父叫作羽尧的道童除了第一天问他有何贵干外,就再也没有问过干系。只是每天有个固定的时间,他会将门开启一个缝儿,露出头来向着钱瀚星瞅两眼。

钱瀚星的双眼其实看不见什么东西了,他只是盯着大门,风雪若是掩埋了大门的门根儿,他就会努力地用一只手臂将雪刨开,直到那两扇门可以畅通无阻的开启,他才罢休。

也正是因为这“多余的”工夫,道童羽尧没有刻意为难他,反倒在意识到这样一个行为后,对钱瀚星照顾有加,比如——送食物和水,以及,“多余地”将一股神秘的暖流输送到钱瀚星的体内,助他恢复体能。

正是道童这神奇的一手,让钱瀚星坚定了自己拜师的信念。

这一天,道童准时地打开门扉,却不是为了迎接,而是驱逐。

他先是面朝四方作了个揖,随后才走出大门,来到钱瀚星面前。

“你还是放弃‘拜师’这个念想吧,师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收徒了,我都算不上他老人家正式的弟子。你在这里跪着也没用,若是每个人都学孙行者来个三天三夜风雪无阻跪,难不成我家师父还得每个都在头上敲着‘半夜三更’?所以说,我这里有些干粮和盘缠,虽然有些复古,但在这个世道下,还都算是硬通货吧,够你回家的路费了,你走吧。”

是了,如若不是天空还时不时地飞过一两架尾部冒烟的战斗机,恐怕真得当这是几百年前。

“是啊……世道变了,所以……我作为兄长,必须得学成归去,给我的弟弟妹妹们带去幸福。”钱瀚星的头低垂着,多年未理的长发盖住了他此时此刻的表情。

“唉!”道童摇了摇头,起身欲作离开之势,却不料被钱瀚星一把抓住。

道童一惊,刚准备使用奇特的劲力脱出掌控,然而噗通一声,拉扯之势突然增大,让他不得不驻足停留。

只见钱瀚星双眼冲着血丝,面色呈现病态地红润,从鼻孔里呼出来的气热到能够融化冰雪……

“师……师父!出人命啦!”

※※

“我当是什么事儿呢,原来只是受了风寒,发病了。”

“可……这病也发得太诡异了吧。”

“藏象生了病,不是身体生了病,因此俞演俞重。”八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先生,此刻正戴着一副厚重的老花镜替钱瀚星把脉。由于钱瀚星只剩下左臂,所以道童羽尧必须得扶住他另一边身子,以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不能让肉身的干扰因素影响了老先生对“藏象生命体”的判断。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他不就拜师无望了吗?”

“他原来有希望吗?”

“木有……”

老先生眯了眯眼,“乱世,最忌同情心。谁知道会不会变成农夫与蛇的故事。”

“确实,学生受教了!”

“你只是我的书童。”

“呃……”

老先生这些年里,除了羽尧能陪他说说话外,似乎就再也没有其他人,因此老先生和羽尧书童的关系非常亲密,亲若父子。

老先生无不希望自己的绝学可以对羽尧倾力相授;却怎奈羽尧体内的藏象有先天性的顽疾,吃不得老先生流传下来的那一套功夫,只能跟着老先生学些皮毛,当个一般的中医大夫。

老先生的学问很大很深,若是羽尧可以在学问上继承发扬一半,走出去以后,至少都能当一个学界泰斗。他在学问上不设壁障,无论道佛儒墨,还是法杂兵医,尽可谈之。然而,老先生最厉害的,还是儒学和医学。

也刚好在他正值教徒授业的巅峰时期,有一位来自西洋的学生,历经多次考验和辗转,终于拜入了他的门下……

那名学生熟知印度和西方的各种学识,以访问学者交流至共同体,又以某位已故大师的门生自称,欲与老先生在学问上互通有无,正所谓取长补短;最终受益者,还是这位来自西洋的年轻学者。

对于学者来说,可以束之高阁的学术自然是最该取的经,然而这名学者很贪,他在和老先生的交流中见识到了来自东方的神秘法术,其实那并非术法,只是一种对构成万事万物最本初的“理”的运用。

“理”,天理一也。

天理下贯至物即为物理,下贯至事即为事理,下贯至人与人之间即为伦理,下贯至内心即为心理,下贯至本性即为性理。天理既有静理亦有动理,静者无计度,无造作。动者矛盾螺旋,自成太极。

“理”,在现代物理上,被称之为“弦”。

而这个“理”,在西方的古典哲学里,是一种被称为“太一”的东西,它高于神,是万物的本源,是唯一的真神。

就东西方对于“理”的异同,老先生和这位年轻学者做了不下一百场的辩论。终于,老先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在“理”的问题上,东方的传承要先进一些;年轻学者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从老先生那儿学到了如何去感知“理”、控制“理”;他更是见识到了中医在高维度生命上的独特认知——藏象生命体,一种凌驾于生物在三维世界中**之上的生命层次,每个人都有的、独一无二的“本我”和“超我”的集合体。

为了学到这个他从未有所耳闻过的新理论新方法,这个年轻学者费尽心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