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第一庄 > 第567节 蒸汽工业的第一次闪光

大唐第一庄 第567节 蒸汽工业的第一次闪光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07 来源:笔趣阁

大唐报、长安报。两份报纸上同时登出一份告示。

泾河新码头正式起用,码头四周的仓库、客栈、酒楼、食铺、还有杂货铺正式发售。不以价高者得,而以物优者得。

大唐礼部正式邀请各国使节前去观礼。

在报纸出现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围观的百姓已经有数万人,各使节团更是一个不差的来到了泾河岸边。

李元兴坐在一间还没有开张的酒楼二楼,用望远镜看到远处的码头。

“殿下,万无一失!”崔敦礼出现在李元兴身旁。

“不能有失,李常那边准备好了吗?”李元兴放下望远镜问道。

崔敦礼点了点头:“殿下安心,一切都准备好了。昨夜又检查了数次,绝对不会有半点问题。只是那高句丽人一定会上钩吗?”

“这次不上钩,就多搞一些事情,直到他上钩为止!”

崔敦礼无奈点了点头,他也希望可以一次成功,否则劳人劳心劳心劳财的,总归是一个麻烦事。在崔敦礼眼中,打仗那有不死人。可秦王却在干打仗还不让死人的事情,很劳人劳心呀。

不过,事情还是要继续干的。

仅仅是一个泾河的新码头开始使用,身为秦王是不会亲自出场的。

崔敦礼也不会去,而是叫了秦王府一个小吏出现讲几句话。

天浅浅的亮了,使节们都带着来到了这个码头。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个码头竟然离水面高到数丈,最高的一个卸货码头,竟然有十丈高。宽度也有五丈多。

李二悄然的走进了李元兴所在的房间之中。

“五郎,又准备显摆什么了?”李二笑着问道。

“臣弟三大利器,还就不信高句丽人不动心。”李元兴笑着将望远镜递给了李二。然后又说道:“第一大利器,千料大船。实载为一千三百八十一料,这船实际还没有完工,真正完工还需要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一料,在大唐就是十个立方尺的体积。

按现代的体积计算。差不多三料就是一个立方米。一料的载重大约为零点三五吨左右。可以理解为,三料一吨的计算方式。

李元兴这条船,也就是载重四百吨。

这在现代就是江河级的小货船了,而放在大唐。这是一条大船。

船上无帆。只有一个巨大的烟囱。正有白色的气体从烟囱之中喷出来,没有拉船的船工,也没有任何绳缆。那船却从远处飞速驰来。

“皇兄,这船之中全是空的,船仓什么都全部都没有,上面的远望塔,还有船控室全部都没有。不过臣弟等不急了,要让他们看一看这船。纯蒸汽机为动力的船,每个时辰五十里不成问题。满载的话……”

李元兴说话,李二半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因为他正被那破浪而来的巨船而吸引。

李元兴这个不是平底船,而是尖底船,是为海运作准备的,尖底船破浪时的姿态,将水分开两边,加上大唐人根本想像不到的高速,水花四溅,却让人为之疯狂。

船长十丈,宽两丈,比起原本前隋时河远的船只,当真不可同日而语。

咚咚咚……

连续的三声炮响,三只巨大的铁球被射出,河里溅起了十丈高的水柱。

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那巨响传出的位置,那里立着三尊大炮,李元兴的高压蒸汽炮。让人吃惊的一幕,不是四个人吃力的抬着一个巨大的铁球正在装填,而是操炮人竟然有六个是高句丽人,而旁边工作人当中,也有十几个穿着高句丽服装的人。

那蒸汽机尖锐的哨声在响着。

“放!”指挥的军士一声令下,三尊炮之中,有两尊都是由穿着高句丽服装的人控制。

连续三次,一共九炮之后,那军士再次下令:“收炮!”

许多原本站在后面的人飞快的跑上前去,将那炮推到一架马车后面,然后用布子盖起。

“五郎对高句丽的心,真是够狠呀!”李二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却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狠吗,这才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趣事。”

李二将望远镜移了一个方向,找到了高句丽使节所在的位置,他清楚看到高句丽使节那惊讶的神情,还是那渊盖苏文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的反应。

渊盖苏文心中第一反应是,炮用于攻城,那么高句丽现在的城墙和纸一样,那建安城破之后,有逃回来的人就报告过,只听到城门巨响,然后城就破了。非常有可能就是这种利器,大唐的新式兵器。

虽然这时作为礼炮使用,可那却是实实在在的武器,杀人的武器呀。

没有人去观注渊盖苏文,所有人的视线又回到了巨船上。

那巨船在慢慢的减速,却是没有进入最大的那个码头,而是进了第三号码头。

这个不用解释,这代表着那最大的十丈高的码头是给更大的船用的,这船只是小船罢了。

“装船开始,粮,四千石!”码头上有人高喊着。

一辆在铁轨上的,由小型蒸汽车头拉着的,连续的十五个车厢的小火车缓缓的开到了码头边上,可这个时候,却见不到半个码头上的苦力。有的只是五个穿着工装制服的人,其中一个拿着铁皮制成的喊话器。

高处,那足有五丈高的巨大横梁这时动了,移到了第一节车厢前,一根长长的绳缆下来,最下面分成了四根。

“一号绳系好……

“二号……

当四个人全部表示弄好之后,那个拿着铁皮喇叭的冲着上方高喊:“货装好。起!”

一节车厢,上面堆着足有二百个麻袋,一个麻袋就是六十斤,两个麻袋就是一石。这是为了让苦力力搬运方便,靠体力背一个麻袋还在爬上船,这是需要很强的体力的。

可这一根绳缆,却轻松的吊起了一百石的重量。

四千石,仅仅半个时辰就全部装在船上,那巨船缓缓而动,退出了码头。然后一转头再次全速的离开了。

“四千石。这船不错!”李二称赞了一句。

李元兴笑着指了指窗外,示意李二继续看。

秦王府的小吏这时站了出来:“码头店铺之事,各人在码头管理处登记。这船,为金大匠一型货船。配有两台二百六十匹马力蒸汽机。船只净载重一千三百八十一料。双动力。就是双保险,万一那一个处出故障,另一个慢慢跑。至少还能靠岸有个修理的机会!”

那小吏还没有介绍完,有个商人就高喊着:“上官您不用那么细,这船我等可以买吗?”

“说这些,就是告诉你们。这船可以订,最快的两个月就能到手,再大些的,四千料大船怕是要等一年!”

四千料,可当真是吓人一跳呀。

“多少钱!”有人就问了。

“四千六百贯,如需要加装其他的东西,另算钱。这四千六百贯就是个船。有人想改成拉人的,自己改也行,让耀州工坊改,会有人给你们算细价的。”那小吏说完,用力的敲敲了身旁的桌子:“安静,都安静。想买船的,去天策上将府左巷的耀州商馆那里问询!”

四千六百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巨资了。一条普通的木船,大约就是二百石左右,差不多也是人工费用二百贯,木料几十贯,算下来也有三百贯了。而且速度慢,拉的货少,跑一次挣的也少。

四千六百贯,折现代的货币,就是上千万元了。

可在大唐之前,杨广下扬州的船远不如这一条巨大,更不要说高速了。当年的造价为三万八千贯,而且不算是内部的装修。

船大一倍,可不是增加一倍的木材,一倍的人工那么简单的算法。

四千六百贯,在商人们听来,这根本就是秦王府的赔钱买卖,这么大的船,放在扬州最好的船厂,光是人工就需要三千多个工。甚至更多,那蒸汽机你想买,也没有地方买去,那东西价值多少,在百姓心中是一个迷。

“我苏坑漕运会,订十条。再订四千料大船一条,别说是一年,就是三五年也等下了。”

四千料大船是神话,谁想过,谁听过。

“那漕运会,原本是苏杭的漕帮。倒是改了一个好听名字,如果一直规矩听话,朕就不计较他们之前的那些乱事。倒是五郎,你赔钱卖船,这河运发展起来之后,长安会更兴盛的。”李二不紧不慢的说着。

“你当臣弟傻,赔钱。臣弟愿赔钱,那丫头也不愿意,原本臣弟想卖个三千五百贯就足够了。可那丫头说四千六百贯都是便宜的,因为咱们那表叔的破船,造价就有三千七万贯,所以四千六百贯太便宜!”

“造价到底有多少?”

李二听到关键了,这船肯定不贵。

“这船有三大不足,一是蒸汽机体积太大,在船上自然是占了些空间的。两台蒸汽机,连同水箱,还有煤库,就占了二百多料的空间。就这样,从长安到杭州,要是保持速度慢慢走的话,煤够用,否则路上需要加一次煤。”

“五郎尽说些废话,这船造价是多少?”

“不贵!”李元兴脸上的笑容让李二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未完待续。。)

ps: 原本准备计划三更的。

明天要去岳父家,而且是周日才能回来。留点稿子,周一开始再加更。

感谢大伙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