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第一庄 > 第814节 文明与野蛮【第二更】

大唐第一庄 第814节 文明与野蛮【第二更】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21 来源:笔趣阁

男人被剃了光头,女发的头发被剪短,大田一男没有看到女人是怎么洗澡的,想来和这些男工应该差不多。

洗完澡的人领衣服,领一个筐,然后每人两块饼外加一碗米粥,然后一份小菜,一条鱼。

这个伙食比起倭岛贵族来说,怕是只好不差。

那饼是用饴糖渣、豆渣、陈面制作而成,不象军用的香饼干中还加上油和香料,只是加了一些起面就那样蒸了出来,然后用大筐装上,在这里发着饼子,然后是粥。

大田一男还在感慨,大唐真的是富有呀,给这些穷酸吃的比倭岛的贵族还好。

感慨的同时,大田一男却在注意着不远处一处坡地上站着的几个人,这几个人倒很是特别,不是长像特别,而是这些人的组合很特别。

一个留着短须,看起来差不多七八十岁的老者,穿着汉式长袍。在这老者身旁站在一个最多只有四岁,穿着极为华丽的小丫头。在老者的左侧站在一个衣着华丽的,配着长刀的武者,小丫头右侧则站在一个衣服不亚于倭国公主的女子。

在四人身后,呈扇形分布着四十个精壮的护卫。

前面的几个人似乎在说话,可离的远大田一男也听不清。

“李元兴的心越来越狠了!”小丫头自然是武曌了,看到眼前这一幕,武曌忍不住说道。

狠吗?

眼前这一幕曾经在华夏大地出现过,清末不知道有多少华夏人被装上船运到了所谓的金山那里。就是去修铁路。华工的血泪史绝对不是一本书可以写完的,每一个读史的人都会对清末感觉到悲伤!

柜爷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不想解释,他知道李元兴没有作错。

“丫头呀,打着文明的旗号,行着野蛮之事!”柜爷只说了这么一句。

武曌想反驳,可她却反驳不了。

“在那个时候,自称文明人的家伙们,实实在在却干着是野蛮的事情。爷爷出来的时候,李元兴说了一句话爷爷倒是听进去了。无论是不是文明。这个星球上最基本的法则依然是丛林法则。所以李元兴说他也懒得去披什么文明的外衣了,食物链的顶端才有资格去改变这个世界。”

柜爷的话没有回避谁,可这些话所有的文字都能听懂。

可其中的意思,只有武曌能明白了。

柜爷缓缓的从袖口之中抽出一个黄色的卷轴来。一抬手交给了自己身旁的那个年轻的将军。席君买!然后才对武曌说道:“大唐皇帝亲笔圣旨。倭人等役降三等!唐文武初考合格者,与唐人无二!”

李元兴只是没有什么仁慈之心。

可大唐皇帝更直接,他已经看到了对外战争的好处。也懂了什么叫作殖民。所以才下了这道圣旨,意思就是说,这些倭人劳工在身份上就是下三等的役,而且比起唐人的役还要低三个级别。

例外只对少数人,在大唐必须经过文考或者是武考,才有资格与大唐人享受同等待遇。

文考是指:经、礼、史、义、艺五项。武考是:武、技、史、礼四项。

经,自然就是经书,大唐皇家学院整理出来的名家名著都被称为经。史,就是史书。至少要懂得自周到唐的简史。礼,周礼、汉礼、唐礼都要懂,这可以说也是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学习。

义,指的是大唐人的行为规则,这个比道德层面低一些,可以理解为大唐的规矩。

艺,诗、书、乐、画、棋。至少要懂一样。

武是指基础的武力,身体素质,基本的拳脚功夫。技则是刀术、剑术等,一门专项技巧。

没有经过文考,或者是武考的。倭人就算是混到一等役,也没有三等役的唐人高贵。

给武曌说完,柜爷才对席君买说道:“君买呀!辛苦给爷爷跑个腿,把这个让这里的几个主管看一眼,也告诉他们不要多话,心中明白就是了。”

柜爷很和气,席君买行了一个军礼小跑着就下去了。

三万劳工对于沂州工地来说,可算是解决了大问题,这里原本就劳力不足,大量的劳力被调到了江宁与华亭,在沂州周边眼下种田的人力已经让各州县的主官头痛的不得了,那里还有更多的人口作苦工。

三万人,其中有不到二百个懂汉话的,身份立即高人一等。

那灰蓝色的粗麻布衣被收回,全部换成了湛蓝色的细麻布主管服。配发的鞋子也完全不同了,不再是麻鞋,全是细布厚底的布鞋。

还有十几个竟然会写汉字,而且可以写到五百个字以上的。

再换,天蓝色的丝绸长衫,小牛皮的短靴,每个配发全皮公文包一个。

第二天,这些人全部被带到了工地,十人一顶帐篷,分配好就开始干活,那个象肩甲一样的东西戴上,那是就是粗麻编成的。

背石头,翻地,拉车,砸地基。

武曌就是来视察工作的,坐在大帐篷之中听着工部官员汇报。

“公主殿下,地基一天五里,可以打出来……”这工部的官员一开口,武曌就把手中的竹板落在他头上:“闭嘴!总共四百三十里,无山无沟全是平原,你有三万人一天只有五里地基吗?”

武曌那发火的样子,让柜爷看着只是在笑。

武曌继续说着:“不用开路,碎石,混合石灰全部是机器在干,一天五里?”

那官员满头大汗的低着头,他可是不敢抬头,这个一天五里是按照长安到洛阳打地基的速度,再加了一里报上来了。

“三万人。排成队有多长,差不多也有十几里了。你再说一天五里!”武曌真的翻脸了。

那官员只是擦汗。

洛阳到郑州事实上打地基也是一天五里左右,可是那地形和这边不能比,有许多道沟,与丘,不是挖就是填,自然是慢了许多。这里一马平川,全是平原。唯一可能就是会占用一些耕地,或者是经过几个村子罢了。

这四百里,一共需要修六座桥。

最大的一座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那一座。长度也不过就是二百多米的桥。其余的几个小河,都是百米之内的短桥。这些桥都没有用到李春,工部已经派人在建了,眼下就是打地基交给了这三万劳工。

原料运输的事情也与这三万劳工没有关系。

“一天十里!”

“这。这怕是完不成!下臣。下臣!”

“闭嘴!”武曌用小竹板用力的在那官员头上敲了几下。柜爷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丫头,回来坐下。发火是没有用的,修路是个辛苦活。他们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在这里极是辛苦,这份苦老头子给他们报功!”

那位工部在这里的主官赶紧向柜爷施礼感谢。

“丫头,告诉他们怎么才能修得快!修得好!”

“这三万人,你分成几十个不同的队伍。女人干什么,男人干什么你要有个安排。打地基的一个千人队一天一里不成问题,告诉他们干的最快最好的,有赏赐。干的最差的,给他们吃猪食,就信干不快!干不好!”

那官员脸色一白,嘟囔着说了一句:“他们吃的已经是猪食了。”

武曌正好听到这话,一下就乐了。“你刚才说的,细说一次!”

“回公主殿下的话,看到圣旨之后,我们几个人商量过了。他们总不能和咱们唐人工匠吃的一样。所以今天中午原本是面条,后勤那边给改了,用的是六成豆渣四成面,然后下的是碎杂菜,又把那陈年的玉米渣给煮进去了。不怕公主您骂,我家里养了四十头猪,这些猪吃的也就这样了。”

武曌笑的合不上嘴,靠近那官员小声说着:“知道你是老好人,想一想前隋那些恶官是怎么干的,你狠一点,保证可以达到一天十里。”

那官员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出去了。

堂堂正六品官被一个四岁的丫头训斥了半天,可却没有一点怨恨,出门的时候似乎想明白了,乐呵呵的找手下人去商量了。

王霸已经在帐篷外面等了好一会,看到那官员出来,笑呵呵的迎了上去:“领赏了!”

“没,被骂了。”那工部正六口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被骂了你还笑?”王霸一百个不理解。可那官员一学,王霸也笑了,低声说道:“你不如回去查一查。就本将所知,许多前隋的酷吏如果有活着的,肯定在那个奴隶工坊干活呢,你挑一个出来,这些人绝对有办法!”

“这合适吗?”

“你试过就知道是不是合适!”王霸笑着在那工部六品官的背后拍了两下,大步进了帐篷。向柜爷向了一个军礼,然后冲着武曌一抱拳。一脸的笑容:“末将在吕宋请了济州的好手,在海里找到三尺高的红珊瑚,公主一定喜欢!”

武曌用竹板在王霸小腿上敲了一下:“你再快些弄二十万劳工送到秦岭山里,我才更高兴。你知道秦岭山里上过月死了十六个人,那开山的活就算万份小心也是没办法不死人,有几处危险地方,一天给五十文钱,那些工匠们挣的卖命钱!”

“公主仁厚,某立即回倭岛去。”

“还有,那个倭人什么城主,带他去苏州、杭州住几天,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繁华。钱不是问题,宝贝也不是问题。这次办成了,年底的时候给你一个宝贝,每个时辰至少跑二百里的快船,你绝对是头一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