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大漠狂歌 > 第四十章 始皇传说(上)

大漠狂歌 第四十章 始皇传说(上)

作者:罪恶倾城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03 来源:笔趣阁

羽东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大家站在了观海台的峭壁边缘。

身边海风呼啸,山下惊涛拍岸。听着那澎湃的海浪声,就不由得让人感觉阵阵心惊。

在深夜中看大海,其实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听得见那波澜壮阔的汹涌,却看不见白涛翻滚的景象。从而引人无边的遐想。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羽东却指着黑暗中迷茫的远方说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墨裳会推算出那不可能的循环卦象了。”

“无常哥出错了?”老顾不识趣儿的问了句。

羽东果断的摇头答道:“不,他没错,卦也没错。卦象之所以会反复循环至原点,那是因为碣石就是秦皇岛。”

“什、什么?!”秦皇岛就是碣石??秦震难以置信的看着羽东,惊觉这个答案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如果说秦皇岛真的就是碣石的话,那当初墨裳在老龙头占算方位,又为什么会出现东方三十里以外的卦象指引?

不等秦震将心中的困惑问出口,羽东就继续缓缓说道:“秦皇岛就是碣石,但碣石并不是我们当初所在的秦皇岛上。”

“你、你能不能说人话?关键时刻你这么绕弯子很欠踢知道么……”秦震被羽东的话绕的稀里糊涂,如坠五里云雾。所以毫不客气的直言要求羽东把话说明白点。

羽东又指着那漆黑的远方说道:“卦象当初在老龙头指向了东方三十里外,而后当我们到了地方。却又指回了秦皇岛方向。那是因为,只有从这座山上眺望回去,才能看见真正的碣石所在。它在秦皇岛没有错,但是我们在秦皇岛上却无法找到它。”

虽然说羽东的这话在秦震听来仍然不像是人话,可他却也好像稍微能听懂了一些羽东的意思,于是便讷讷的问道:“为、为什么……?”

秦震他们现在绝对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既然是同一个地方,那从哪里看过去又能有什么区别呢??那么大面积的一片土地城市,它就在渤海岸边。无论从东南西北、天上海上看过去,它也还是在渤海岸边!这能与这座幽灵似的山有什么关系?

苦思冥想,秦震他们也始终无法理解羽东的这个说法。

倒是墨裳。听了羽东的说法之后。十分赞同的点头说道:“嗯。或许,这才是禹所积石山和碣石最重要的关系。也可能当初秦始皇是先到了这座山,然后才从这里的望海台上发现了碣石的。由于碣石的飘渺神秘,他才会认定那里有海上仙人。所以才会从那里出发。出海寻仙。”

听着墨裳所言。秦震实在忍不住疑惑的问道:“那秦皇岛将近八千公里的面积,怎么可能会是碣石呢?我原来一直以为碣石就是一块、或者一片石头,又或者就是秦皇岛上的一座山。现在照你们这么说。碣石岂不是整个秦皇岛?”

墨裳微微点了下头对秦震解释道:“秦皇岛原本并不叫秦皇岛,而是叫秦皇山。秦皇山的由来很简单,是因为秦始皇来到了这座山,下马的时候留下了他的脚印,所以山就被称作秦皇山了。在那个时期,可没有河北省,更没有什么临海城市。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从山变成了岛;又从岛变成了市。”

秦震听的已经处于了一种发懵的状态,老顾和姜旗更是干脆闭口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

对老顾来说,反正也是根本就无法理解的事情,何必非得强迫自己弄明白它?他可没有秦震那么病态,凡事不弄清楚了就浑身难受。老顾的心里非常跟明镜儿似的,就算他现在弄不明白,很快也会明白了的。因为他们几个是注定要前往那碣石的。

羽东这时走到了石刻的背后,声音稍有些兴奋的轻声说道:“这里果然还有字……”

大家一听,连忙都随羽东转到了石刻的背面处。手电光所照之处,是洋洋洒洒的一整面石刻文字。

这一次,那些古老的小篆紧密排列,似乎不像是铭文,更像是叙事。不过也因为笔画过于精致细微,所以也导致了字迹模糊的更加严重,没有前面的铭文那么容易辨认了。

因为字体实在是太小了,哪怕石碑上的一小块损毁或裂痕,都能模糊了一大片的文字。这样,他们看到的内容也就只能是断断续续的了。一部分靠辨认,一部分靠猜测和联想。

经过羽东和墨裳两个人反复的推敲研究,最后他们终于大概的弄明白了这上面的通篇长论到底写的是些什么。

在那断断续续的文字中,隐约可以辨认出一些主要的词汇,比如“安期生”“三神山”“祖洲”“丱(音:惯)兮城”“妫(音:归)州”“王鄞(音:银)”“东海石桥”等等这些他们大家或熟悉、或陌生的词句……

其中还不乏夹杂着九鼎和碣石的只言片语。

也幸亏是墨裳对河北省太了解了,关于这片土地上的古今变化,墨裳可谓是无所不知。所以在墨裳和羽东共同努力研究推敲了三个多小时以后,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完整恢弘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个惊人的发现和结论。

在那些断断续续的词句中,讲述的正是秦始皇为何东巡,如何求仙,以及求仙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件转折,还有……那碣石和九鼎至关重要的一些秘密。

虽然他们大家不理解始皇帝为何要把这些都铭刻下来,但是这石刻上却真实的记载着关于秦始皇的大部分神异传说。

古人铭文,言语简练。往往四个字就能概括出一大段深远的故事。所以在这两位博物君子的细致分析下,才娓娓道来了那一段关于秦始皇,最神幻迷离的传说故事。

当然,一切都要从始皇东巡开始说起。

要说真正令秦始皇顿感生命可贵的人,还得是那“图穷匕见”的荆轲。正是因为荆轲刺秦的那一瞬间,才将秦始皇推到了死亡线上的恐惧震颤之中。

在那一刻,这位千古一帝深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他觉得非常有必要要牢牢的把握生命!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遂愿;才可以将大秦江山从始皇开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于是,秦始皇就此开始迷恋上了那些仙山、仙人、长生不老的传说。

关于三神山的传说,也就这样从海上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那三座山就是蓬莱、方丈、瀛洲。

始皇亲闻“此三神山者,沉浮于渤海之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焉。禽/兽尽白,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水下;临至,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也就是说,这三座山就在渤海之中,但是却漂浮不定。一般人找不到,可凡是找到了的人,都说那上面有长生不死的神仙和不死药。那里的飞禽走兽都是白色的羽毛,城楼宫阙都是金银所造。只不过那三座山远看都像是飘在天边的云彩,等临近了呢,又好像是沉在渤海水下一样。

而且稍微一靠近,飓风狂浪就会袭来,等到风平浪静之后,那山就再也看不见了。

所以从战国时代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诸君王都去寻过,但却始终都没有人找到过。

秦始皇听了这样的传闻,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当他的权势、王位、富贵荣华全部都拥有了之后,唯一所欠缺的就是永恒的时间了。

就这样,秦始皇便对渤海的这一片海域起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了他的东巡之旅。

当他经由山东等地发现了这座禹所积石山的时候,误以为这就是那沉浮于海上的仙山。所以当他来到了这里之后,便开始大兴土木建造皇道、栈栏、观海台。

可当他站在这里豪情万丈的准备刻立铭文碑的时候,这才发现当日出之时,对面海岸边上会浮现出一段连绵百十里的巨石甬道!

那条石道一直延伸到海中,看上去若隐若现,虚无缥缈。这让秦始皇猜测那里便是登天成仙之路。于是,他便再次启程前往那片海中的巨石甬道,也就是碣石所在。

而在那碣石山上,秦始皇还真的遇到了一个老神仙,名叫安期生。看似平凡无奇的一个老头儿,但是传言却说他已经活了几千岁了。

这正是秦始皇梦寐以求的永生啊!

于是,皇帝就和老神仙密谈了三天三夜,看起来很是融洽。始皇一高兴,就赐给了老神仙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可是那老头儿却很怪,他并不稀罕这些东西,最后只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双红玉的鞋,就消失不见了。

虽说“老神仙”是消失了,不过那信上的话,可是再次坚定了秦始皇寻仙的决心。

信上写的是“后数年,候我于蓬莱山。”

秦始皇见信大喜,心想这老神仙是在跟自己相约几年之后去蓬莱山等他啊。想那寻得蓬莱之日,必是白日飞升之时!

从那以后,秦始皇就开始通过各种方法寻找蓬莱山的位置。

终于,他查到了山海经,并且在书中得到了蓬莱山真实所在的确切位置。

然后,他就开始寻找最合适可靠的人选,自碣石出海寻仙山。

这个人,便是徐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