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百炼成锋 > 第328章 当土豪遇见土豪

百炼成锋 第328章 当土豪遇见土豪

作者:赤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8:44 来源:笔趣阁

喀泽只觉得一股怒火涌上了心头——这是何等的嚣张啊?

一个驮夫,一个卑微到极点的驮夫,居然敢冲他喀泽老爷做鄙视的手势,他不想活了吗?

喀泽怒气冲冲的放下望远镜,这时候他身边的追捕队员们已经越过站立的喀泽,继续向前方走去,他们的身体稍稍遮挡了视线。

喀泽想了想,再度举起望远镜,却发现望远镜里“扎喀贡”已经收起了瞄准镜,背着枪,头上打着一顶黑色雨伞,摇摇晃晃的尾随着毛驴一路走去——如果喀泽能够听到远处的声音,他还会发现安锋已经吹起了口哨。

一望无际的大草甸令人的视线一览无遗。地平线尽处的喀喇昆仑山高高耸立着,人们都可以看到山顶的积雪,以及终年不变的白色峰头,但那条山脉却远在数千公里外。

此刻,安锋侧前方行进着一支马队。他们骑的马很矮小,大约跟驴子差不多——甚至比正常的驴子还矮。安锋明明可以看到对方的身影,甚至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对方马队上的驮架,但那支队伍距离他至少有20公里。

那是一支土豪驮队,他们骑的马匹是著名的克什米尔矮种马。这种马非常有耐力,可以带人连续奔跑数百公里,但这种马的成年马身体大小跟驴子差不多,有时候甚至只有驴子的一半高矮。因此它是世界著名的、最昂贵的儿童玩具,是富豪们送给5岁以下孩子们骑乘玩耍的,这样一匹马,价格可以买5辆奔驰车。

前方的那支驮队总共有15、6个人,队伍中有6头矮种马,剩下的都是当地特产的克什米尔毛驴。毛驴身上装满了货物,矮种马身上则坐满了人——孩子或者妇女,以及一位镶钻土豪。

克什米尔矮种马是冷血马,身体骨架虽然不大,但背上驮上一二百公斤货物长途跋涉不成问题,这种马性格特别温顺,从未听说过它暴躁发脾气,并造成骑乘人伤亡的事例。

这种马个子不高,成年人骑上去显得非常滑稽,两脚稍不留心就会落在地上。驮队中那位土豪个子并不矮,女人各自也不低,这两人的双脚几乎拖在地上走,这种骑马走路方式,让安锋看的直乐……果然是土豪啊。人干的就是土豪的事!

努尔在前方牵着毛驴走,没多久他就找到了前方驮队留下的踪迹,在这种高山草甸上,走别人的走过的路最是安全,所以努尔二话不说,踏入了前方的驴蹄印,这使得队伍的速度加快了很多。

虽然队伍速度加快了很多,但驴子不是一种适合奔驰的动物,再加上高原草甸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草丛下没准就是冰,过于剧烈的震动会让冰层发生崩塌,所以眼看着前方的驮队,似乎离大家很近,但这种距离一直没有拉近。

同样的,位于大家身后的追捕队也不敢奔驰,出发时追捕队带来了4条猎犬,一路走来有两头猎犬已经丢失,剩下的两头猎犬瘦骨伶仃的,同样也跑不动了,所以大家只能竭尽所能的加快前进频率,缓慢的拉近与“扎喀贡”的距离。

安锋一路走来,频频的回头张望,显得有点心神不宁的,丽莎早发现身后若隐若现的有几队人马,但她不能肯定,眼见得前面那支驮队放慢了速度,丽莎四处张望了一下,一指前方的路欢呼道:“我记得,前面不远有一间废弃的院落,是牧民的夏牧场宿屋,院子很大,里面有干草,我们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

说实话,丽莎深深怀疑自己骑得这几头驴是神驴,在路上他们虽然获得了空投包里面的物资,但是驴没有。一场厚厚的大雪将地面完全覆盖……当然,在那连续的暴风雪中丽莎过的浑浑噩噩,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度过暴风雪的,但是暴风雪平息之后,她几乎没有见过驴吃什么东西。

有几次,她怀疑安锋背着人给驴喂了什么,但是她并没有看到驮架上储备了什么草料,这几头驴似乎不吃不喝的走下了山区,而且各个膘肥体壮的,反观后方,那些刚刚走下山岗的驮队……

等等,后方,那些刚刚走出山区的驮队——这意味着什么?

丽莎隐隐猜到了一点什么,对照安锋频频回望的动作,她感到一阵寒栗从尾椎骨升起直冲脑门。她张了张嘴,发觉自己的嗓子很干,几乎说不出话来,猛咽几口吐沫,她沙哑的问:“扎喀贡,你为什么频频张望后面?”

“扎喀贡”忧郁的目光与丽莎交汇在一起,过了片刻,“扎喀贡”平静的点点头,哑哑回答:“没错,他们追上来了。”

努尔对这个消息并不奇怪,他反而兴奋的回头张望,询问道:“哪儿?哪儿?叔叔,后面有三支驮队,叔叔你说,是哪一队?”

安锋摸摸努尔的脑袋,慈爱的无奈回答:“人数最多的那一队。”

丽莎感觉心慌慌的,她赶紧追问:“扎喀贡,你确认?你确信?”

努尔歪着脑袋看着丽莎,插嘴说:“叔叔早发现有人在追我们,有一天晚上,叔叔还半夜出去给他们设了陷阱,但……看来追的人也很老练,他们队伍里没少几个人啊?”

安锋再次伸手摸摸努尔的脑袋,平静的陈述道:“追捕队有马祖努努和佐扎尔。”

安锋提的这两个人,同样是和“扎喀贡”一起走驮队的人……好吧,在矿区那一战中,安锋虽然想把熟悉扎喀贡的人都杀死,但他还保持着基本的道德底线,只要对方不过分逼迫,他就没有动手的理由。而当时驮队里这两个人一直躲在山背后,没有冲锋在前也没在峰顶露面,这让安锋找不到下手机会。

现在,这两个人是追捕队的引路者,依仗着自己的丰富旅行经验,他们把驮队带出了高海拔山区。

当然,这对安锋来说不见得是坏事。

到今天为止,距离定居点那场死亡冲突,已经过去三周了。其中,有10天的暴风雪,剩下十几天里,大家都在不断地翻山越岭。刚开始他们在雪原区行进,后面几天他们走出了暴风雪笼罩的区域,后面的道路虽然好走了点,但这种好走只是相对于暴风雪区说的。

连续不断的上山下山,每天走路12个小时,中间要宿营4次,吃5顿饭——这段日子以来,大家都过的很紧张、很疲惫、很劳累。

安锋这里还好说,三个人相距并不远,手台等通讯设备,用的并不多。而追捕队则不一样了,十几天的漫长跋涉,即使这些人再怎么节省电力,手中的卫星电话与手台也全部耗光了电量。

当然,安锋还时不时的在宿营地丢下几块耗光电量的电池,他保证这些电池的残存电量只能让手台开机,但马上手台会因为电量不足而自动关机。一路上,他便是如此逗引着追捕队,让追捕队知道他们只要赶一赶,只要他们追上安锋,他们就什么都有了——面包会有的,热汤会有的,巧克力会有的,肉干会有的,帐篷也会有的。

十几天的追捕中,有时候两队人马,偶尔彼此能够看得到,但双方都相隔几个山头。而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彼此是相互看不到的……当然,安锋除外,这些天来,他一直通过高空无人侦察机,与阿盖尔以及胖女奥德尼等人保持着无缝连接。这段时间,情报部门也注意到了,这片区域内,每天有一个大数据源不断向外发送着加密数据,他们猜到了那是安锋在活动,但因为他们无法掌握安锋的确切定位,因而也无法破解或者截获安锋发送出去的信息。

追逐进行到这一阶段,别看追捕队气势汹汹的,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是一群“聋哑人”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对外联络手段全部丧失,彼此之间的通讯完全靠吼,他们虽然还带着6头驴子两条狗,但驴子饿的随时可以倒下,狗瘦的走路都打晃。

而安锋这里弹药充足,四头驴油光水滑从没饿着、喝着,女人和孩子照顾的很好,随时有毛驴代步,目前体力充沛,与此同时,安锋的通讯设备运转良好,计算机小猫那里已经胖女那里随时可以给他提供通讯支持以及数据支持,他现在留着追捕队,只是为了向丽莎施加心理压力,他做出慌张、紧张的样子,都是为了造势。

目前别看追捕队人多势众,但他们的力量,在安锋面前如同一个婴儿,安锋想要欺负他们都觉得自己有够无耻。

追捕队努力追呀追,他们感觉到自己似乎接近了“扎喀贡”,似乎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但那都是错觉,安锋的毛驴营养充足,丽莎可以随时随地换乘其他毛驴,而努尔走累了,也可以跳上毛驴骑一段,因此,安锋逐渐与前方的驮队拉近了距离,至于后方的追捕队么,安锋暂时不想甩脱他们而已。

自从知道了后面的驮队就是追捕队,丽莎也频频向后张望,整个对面变得沉默了起来,接近中午的时候,眼见得地平线上出现了宿营屋,丽莎稍稍恢复了点活力,她指着地平线上的黑点回忆道:“我记得那栋屋子,当时我离开家乡,先是坐班车做了整整一天,第二天煮奶茶的时间我们在公路上下了车,然后进了旁边的大草甸,我家老爷说走了两小时,我们在那处宿营屋停了下来,当时是夏天,宿营屋里住着一户牧民,他有三个妻子,七个孩子,还有两位兄弟,他们养了300头牛,70匹马,以及数不清的羊,当时他宰了一头羊款待我们,我还记得我家老爷给了他一块宝石矿石答谢……”

稍停,丽莎回头眺望了一下,悄声说:“如果我们不在宿营屋停留,只要继续走两个小时就能走到公路上,如果我们在公路上搭了车,后面的人就追不上我们了。”

后面的追捕队已经成了聋子跟哑巴了……嗯,他们人数太多,似乎有必要让他们“精兵简政”一下了。

这时候前方驮队形成的小黑点,已经进入宿营屋中,安锋看了看手表,估摸了一下时间,大约再走一小时就可以抵达宿营屋——在这片大草甸上,平均时速是8公里。

努尔看到安锋再看手表,他也赶紧巴拉巴拉自己的手表,努尔手上的手表是从空投箱里取出来的卡西欧登山手表,这只手表外形与安锋手上的特工手表很相像,功能很复杂,许多功能努尔还没有搞懂,他现在只会看时间,看指南针已经气温气压表。

同样的手表丽莎也有一块,这两个人虽然懂得不太多,但却知道这种登山运动员所配备的手表很昂贵很稀罕,因此他们都很爱惜,生怕磕着碰着损坏了……当然了,这样一来,他们对安锋手上的手表就没那么在意了,即使看到安锋手表呈现的各种功能,他们也以为那是他们没摸动、摸会的功能,仅仅就手表现在所呈现的功能,他们已经很满意了,其他的功能他们也暂时用不着。

又是一阵雨飘过,大家赶紧把雨伞撑起来,等这阵急骤雨过去,宿营屋也距离不远了,绕过一条溪流,安锋回身望去,看见追捕队还在继续赶路,他们似乎也走入了驮队公用的蹄印,但因为他们的驴,很饥饿很疲惫,所以速度并没有提高多少。

走近宿营地的时候,宿营地内正好走出两个提着水桶的人,他们准备去河边提一点水,见到安锋进来,两个提桶的人,其中一个冲安锋友好的打招呼,另一个人则傲慢的看了一眼这支队伍,一声不吭的走到河边。

安锋目光快速一扫,发觉这两个提桶的人似乎并不是一路人,冲安锋打招呼的人手里提着帆布桶,那个傲慢的人手里提着整只羊皮做成的羊皮桶……好吧,对于牧民来说似乎帆布是外来工业品,应该价值高于羊皮桶,但当地政府对于牧民是有福利的,帆布桶、太阳能发动机、风力发电机等等,政府免费发放或者给与了高额补贴。而羊皮桶的制作却需要很高的工艺,并不是每个牧民都会制作这种羊皮桶的。

进入宿营地中,果然发现这个夯土形成的大院落内坐了两拨客人。一拨客人比较穷困,队伍里是4个壮汉——外面还有一个打水的。有两头驴,地上还放了五个旅行大背囊。这伙人缩在离院门口最近的角落里,地上用三根棍架起一个小吊锅,煮饭的炭火是干牛粪。这伙人似乎早到,因为他们的锅已经开了,还散发出食物的香味。

刚才安锋看到的那只镶钻土豪驮队则占据了牧人的房屋,屋顶上还有几个人在整理顶棚,他们毫不客气的将其他屋上的稻草捆收拾到中间主屋屋顶上,等中间的主屋修缮完毕,这伙人还将多余草捆扔到地面——他们在屋门前架起了两口大火锅,院落里的柴草不够,这些人直接将其他房顶上的“柴火棍”拆下来,而他们驮队中的一人则蹲在门口,用砍刀将拆下的房梁砍成一段一段,一个人还负责给碎柴上浇上油,准备点火做饭。

三个11、2岁的孩子在院落里奔跑玩耍,这应该是驮队里骑马的孩子。屋里大约还有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当然,还有那位镶钻土豪也在。安锋进门的时候,那土豪正在里面嚷嚷,话的意思是:赶紧烧一点喝的水来。

据说克什米尔这一带有上千种语言,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跟文化,其中一部分克什米尔人倾向巴基斯坦,他们的通用语是巴基斯坦语;另外一部分克什米尔人倾向印度,而印度据说有一万多种语言存在。

安锋虽然智商高,可是也米有高到学会一千种语言的程度,再说,这么做得有多无聊啊?!都是些蒙昧落后的文化,有必要一个仔细的去了解吗?!此刻,安锋之所以猜出对方话的意思,那是从对方仆人的动作中判断出来的——听到门里的土豪斥责声,门口的人立刻惶恐的鞠躬,赶紧升起一堆火来,吊上一副小锅,开始煮茶水。

安锋这支队伍一进门,门边的穷酸**丝驮队和善的冲安锋招手,镶钻土豪团队则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而安锋也显得很老实,他温和的将毛驴牵到一边,四下打量了一下,老实的在角落门柱上拴好驴,而努尔则乖顺的从驮架上找出水桶,出门打水去了。

丽莎跳下毛驴,一边活动胳膊腿一边溜到门边,她眺望了一下远处的追兵,感觉……感觉有吃饭的时间,便讪讪回到安锋身边。这时候,安锋已快速的取下驮架以便让驴歇息一会儿,同时,他从驮架上取出野外瓦斯炉,放置好奶茶锅,倾倒两包奶茶粉,等努尔打来水,安锋噔的一声响点燃了瓦斯炉。

好吧,这一刻安锋土豪了。而且是高科技土豪!

院落内,那支镶钻土豪驮队不过是拆了别人的屋顶架炉子,安锋这里直接上瓦斯炉了。他用的瓦斯炉还是英国货,锅也是。连打水的羊皮桶也是法国蒙克雷尔(moncler)品牌,至于扔进锅里的奶茶粉、牛肉干、巧克力粉什么的……唉,都不是牧民能找到的货。

刚才,土豪队伍为啥看不起安锋这支驼队,因为安锋比他们还土豪。不说他们仨现在穿的都是一身空降品牌服装,连牵的毛驴都是油光水滑的……这伙人还是刚从山区下来的吗?

“嗨,你,巴基斯坦来的?”土豪队中,一名烧火的人吼道。

情报手册上说,进入这一地区的禁忌是:禁止谈论巴基斯坦和印度。因为这个话题最容易找到支持者或者反对者,从而引发……不死不休的冲突。躬,赶紧升起一堆火来,吊上一副小锅,开始煮茶水。

安锋这支队伍一进门,门边的穷酸**丝驮队和善的冲安锋招手,镶钻土豪团队则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而安锋也显得很老实,他温和的将毛驴牵到一边,四下打量了一下,老实的在角落门柱上拴好驴,而努尔则乖顺的从驮架上找出水桶,出门打水去了。

丽莎跳下毛驴,一边活动胳膊腿一边溜到门边,她眺望了一下远处的追兵,感觉……感觉有吃饭的时间,便讪讪回到安锋身边。这时候,安锋已快速的取下驮架以便让驴歇息一会儿,同时,他从驮架上取出野外瓦斯炉,放置好奶茶锅,倾倒两包奶茶粉,等努尔打来水,安锋噔的一声响点燃了瓦斯炉。

好吧,这一刻安锋土豪了。而且是高科技土豪!

院落内,那支镶钻土豪驮队不过是拆了别人的屋顶架炉子,安锋这里直接上瓦斯炉了。他用的瓦斯炉还是英国货,锅也是。连打水的羊皮桶也是法国蒙克雷尔(moncler)品牌,至于扔进锅里的奶茶粉、牛肉干、巧克力粉什么的……唉,都不是牧民能找到的货。

刚才,土豪队伍为啥看不起安锋这支驼队,因为安锋比他们还土豪。不说他们仨现在穿的都是一身空降品牌服装,连牵的毛驴都是油光水滑的……这伙人还是刚从山区下来的吗?

“嗨,你,巴基斯坦来的?”土豪队中,一名烧火的人吼道。

情报手册上说,进入这一地区的禁忌是:禁止谈论巴基斯坦和印度。因为这个话题最容易找到支持者或者反对者,从而引发……不死不休的冲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