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百炼成锋 > 第419章 我劫*持了一个大家伙

百炼成锋 第419章 我劫*持了一个大家伙

作者:赤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01 来源:笔趣阁

第四百二十章我劫持了一个大家伙

按运算数据推算,船长会笔直的、以最快速度先向北极圈方向行驶,直到碰见不可逾越的海底浮冰层,这才会顺着地势调整方向——这是因为船长性格坚韧,有点越是困难越要破解困难的偏执狂行为,他不得以暴露了潜艇本身,在这种情况下,船长会挑选一条最艰难的路来挑战自己,顺便发泄一下火气。

地图显示:船长如果直行200海里,会遇到一块儿面积很大的浮冰,这块浮冰足足有整个江苏省那么大,浮冰底部深入海平面底下约900米,而根据计算,那艘通讯潜艇最大的下潜深度为700米,因此,这样深而巨大的浮冰,潜艇将无法通过下潜而避开。

为此,潜艇不得不顺着浮冰的水下部位绕行,至于向左绕还是向右绕,则要绕到浮冰所在位置,根据浮冰发的具体情况才能作出判断。

核动力潜艇走过的海水里,辐射值含量有点高,当然,这种“有点高”是相对而言的,其实肉眼察觉不到这种核浮尘——据说核电站所散发的核浮尘比火电站还要低,作为武器的战略核潜艇,其核浮尘泄露量更是微小的必须通过高精度仪器才能勘测。

而海流的状况时刻在改变着,潜艇已经过去至少12个小时了,海流会带走一部分核浮尘,因此检测潜艇遗留的痕迹也是项高难度工程……但这对于安锋与计算机小猫来说,都不是个事。

面临一块儿堵路的巨石,一般人是选择向左绕开还是向右绕开,这是个生活习惯问题,有时候还要根据巨石的形状做出临时决定,而人们面临这种状况习惯做出的抉择,在他以往的行为中,都是留有痕迹的——这是数学。

计算机小猫只花了不足十秒钟的时间做出了判断,安锋顺着小猫的指引继续前行着,潜艇在绕开这块儿浮冰的时后,选择了极低的速度,走得非常小心翼翼,这使得核浮尘的泄露不明显,但等到绕过浮冰后,潜艇恢复巡航速,安锋迅速捕捉到潜艇遗留的痕迹。

“就是这里,我们找对了”,安锋拍着桌子乐不可支。

安锋所乘坐的潜艇体型小,同样的动力装在这艘小潜艇上,速度明显比通讯潜艇快。

如此的追踪持续了整整7天,整个7天里,安锋与苏珊娜轮班操纵潜艇,使用仪器检查着潜艇遗留下的痕迹,第7天约中午时分,在声纳装置的最大测距里,安锋捕捉到了对方的身影。

“接下来该怎么办?”苏珊娜不敢将潜艇过于接近,生怕对方反而抢先发现了自己,她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安锋,提醒道:“如果我们惊动了他,那可是一艘大家伙……”

苏珊娜看看自己所在的潜艇空间,轻轻的笑了一下:“我们这艘潜艇应该是科考潜艇,并不具备攻击性武器,而对方是一艘没有登记的潜艇,上面有什么家伙,可真不好说。”

“我们这艘潜艇使用记忆金属制作的”,安锋笑着提醒:“在不同温度下,我们这艘潜艇可以改变形状。”

小排量有小排量的好处,尤其是小排量汽车还装了一副大引擎,其优势就更不用说了,引擎多余的动力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让汽车飞起来,比如让潜艇舱壁升到理想的温度。

深入海底600米,这时候普通的通讯设备已经无法使用了,安锋与计算机小猫之间的通讯采用的是中微子通讯,这种通讯方式,电波可以穿透一个星球,笔直而无障碍的抵达星球另一侧。

这种通讯模式全地球没有几个大型情报机构采用,当然,他们不采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微子通讯设备的价值高昂,而是因为这种通讯需要一种罕见的放射性元素,全地球蕴含量不足一克的金属镧。

可是,这里所说的金属镧的蕴含量是陆地蕴含量,大海里,太空山,这就完全不好说了。计算机小猫侥幸在海底获得了一些金属镧,由此建立了中微子通讯模式,这种通讯模式是一对一的,目前只能与安锋实现潜艇与卫星的通话方式——地面上只有一副信号接收器,就安装在安锋这艘潜艇上。

有了这个通讯设施,安锋与计算机小猫之间的连通是无障碍的,计算机小猫在远方快速计算出潜艇船长可能采取的航线,苏珊娜操纵着潜艇,对外壳加温。

想在极冷的北冰洋海底实现外壳加温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等到外壳加温完毕后,潜艇整个外形变得扁而宽,活像一个巨型的海底鲽鱼。

海底鲽鱼波浪形的闪动着两侧的腹鳍,貌似凶猛的扑向了它的食物,然而北冰洋的海水极度冰冷,在这样的海水里,北极大明虾生长缓慢,一个虾群拥有的虾数量并不多,似乎并不能满足巨型鲽鱼的需要,所以鲽鱼搅浑一池水后,借着浑水的掩盖,向侧方游动而去。

实际上,鲽鱼搅混水的动作,是安锋释放的掩饰——地面上,军队习惯释放烟雾弹来防止被敌人观察到,在海底,潜艇之间用释放一种形似凝胶的伪装剂来掩饰行踪。这种伪装剂可以隔绝声纳信号和雷达信号的勘测,在屏幕上形成一团近似泥沙的光幕。

折向行驶后,潜艇再次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而后苏珊娜开始给潜艇外壳降温,整艘潜艇变成了剑鱼型,由于潜艇外壳比海水外壳还要低,于是外壳上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这使得在雷达信号上,潜艇反馈出来的雷达波,更接近剑鱼的雷达波强弱。

高速行驶的剑鱼用前面的尖嘴直接撞碎海底的小块儿浮冰,一路直线弯折,三弯两绕,绕到了潜艇行进的前方,而后苏珊娜再度加热潜艇外壳,整个潜艇变形为一个巨大的鳐鱼,静静的贴附在海底,等待潜艇的经过。

这时候潜艇船长也很懊恼,因为突然暴露了目标,他不得不采取规避行动,眼见的潜艇在海底已经连续行驶了6天,有些潜艇艇员已经换上了轻微的幽闭综合症,但地面的状况不明,使得他迟迟难以下决心浮出海面。

沉思的潜艇船长听到声纳员报告前方出现了大陆架,大陆架情况比较特殊,礁石横生,浮冰密布,而且还有一只巨大的鳐鱼趴在那里,潜艇船长心不在焉的挥了挥手,询问声纳员:“海面上浮冰的情况怎么样?”

声纳员立刻汇报:“我们头顶上有八米后的坚冰层……船长,不能继续向前了,这地方的冰最薄,是因为洋流的影响,我们已经接近了大陆架,这地方的浮冰随便都有100米厚,我们急需浮出冰面。”

潜艇船长想了想,挥手同意:“用蒸汽喷射冰面,喷出一个小型洞口,我们只把舰桥升上去。”

船上的大副立刻阻止:“船长,上面的冰层有8米,还是换一个地方吧,我测算到不远处有几个冰溶洞,而在这里,我们即使融化了冰面,因为海水温度过低,它还是会结冰的。我们的舰桥只有一米多高,这样,潜艇要浮上去才能升出水面,一旦海水结冰,我们的潜艇就要包裹在冰块儿里了。”

船长笑了笑,反问了一句:“这样不好么?”

这句话把大副问愣了,船长跟着解释:“我们的任务就是当做通讯基站,隐蔽的,不引起别人注意的发布一些见不得光的命令,现在我们已经下潜8天了,外面的状况是什么我们一点不知道,而一旦浮出海面,我们的通讯联络就恢复了。

如此,即使包裹在冰块儿里又怎么样?之前我们被人发现了,为了躲避别人的追踪,我们至少要在外面游荡半年才能回港,现在我们的能源足够,补给物资却不够了。

这时候如果我们浮出冰面,即使被冻在冰块儿里,只要我们没被侦察卫星捕捉到,艇员就可以爬出潜艇,在冰面上活动,顺便让直升机接走部分艇员,给我们带来补充补给,而我们,最多呆在原地半年不能动,但我们的通讯却恢复了。

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我们再重新融化冰块,潜进海底里,悄悄离开,那时候时隔一年,谁还记得我们,谁还记得那艘神秘浮出海面的未登记潜艇?”

大副想了想,歪着脑袋,不明觉厉的。其他的人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船长,他们待在这个尺寸大小的幽闭空间,已经憋得受不了了,大多数人都盼望着浮到水面上,哪怕在冰面上走几步,呼吸一下冰冷的空气也好啊。

笼罩在激动情绪中的艇员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潜艇已经极度接近那个巨大的鳐鱼,而巨大鳐鱼身边的海水温度明显不正常,附近的冰面在缓缓的融化,如果用红外线探测器观察鳐鱼的身体,会发现鳐鱼的身体温度高于附近海水至少十度。

就在这时,鳐鱼动了一下,仿佛被潜艇巨大的声音所惊扰,它缓慢的扇了一下两侧的腹鳍,向潜艇肚子下钻去,然而此刻艇员们忙着操纵潜艇上浮,压根没有注意到鳐鱼袭来。

潜艇艇身发生一阵轻微的震动,船员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船长高声追问:“我们撞到礁石了么?”

声纳员立刻汇报:“周围没有礁石,没有浮冰……我们距离浮冰层还有300米,距离海底的礁石层有400米,目前潜艇正在缓慢的远离礁石层。”

潜艇船长厉声问:“刚才的撞击怎么来的?”

刚才的撞击很轻微,潜艇只是稍微的颠簸了一下——这时候安锋的潜艇恢复了原样,他的潜艇顶部伸出两个大吸盘,像只章鱼一样粘在通讯潜艇腹部,刚才那声震动是吸盘接触通讯潜艇所发出的震动。

这震动怎么都掩饰不住,尽管安锋操纵着吸盘,已经极度小心的接近潜艇腹部了,但这种硬链接,怎么样都难以避免碰撞的感觉。

通讯潜艇上大副想了想,回答:“刚才有一只巨型鳐鱼从潜艇身边擦过,撞击也许是鳐鱼引起的。”

说完这话,大副嘴巴张了张,想补充点什么……这话他也不相信。

潜艇船长马上否认:“不可能,鳐鱼再大,跟我们的潜艇相比也微不足道。鳐鱼有多重?一吨?还是两吨?我们的潜艇可是有2500多吨的重量。鳐鱼的身体还是软的,即使鳐鱼它再体型巨大,蹭上我们的潜艇,就像蚂蚁撞大象一样,我们不可能产生震动感。”

不可能么?正在这时,更多的震动传来了……

接下来的震动仿佛是电钻钻动什么坚硬钢铁而产生的规律性震动,这时候潜艇艇员都知道情况不好了,不用船长命令,大家都扑向各自的计算机,开始删除保密数据。

震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高速,不一会,潜艇里的成员已经感觉到尖厉的钻动声,很多艇员已经开始启动删除程序,但刺耳的尖叫声让他们心神不宁。

过了一会,这一会儿是指两三秒钟时间,所有艇员这一刻都觉得时间很漫长,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启动删除程序,一声尖厉的、令人牙酸的尖叫声响彻整个潜艇,听到这个声音,艇员们都觉得头疼欲裂,很多人抱上脑袋,只想堵住声音。而来不及堵住耳朵的艇员已经满地打滚。

这个时候,潜艇船长已经艰难的爬到了服务器跟前,准备启动自毁装置。这已经是最后措施了,因为潜艇是一个密闭空间,一旦炸毁服务器,冒出来的烟雾就能让船员们窒息。

尖叫声越发凄厉起来,与此同时,大多数人感到内脏奇妙的随着尖叫声共振起来,很多人的神经剧烈的抽动着,他们无法让肌肉按自己的意志进行收缩,这其中也包括船长。

船长的手指明明已经触到了自毁装置的按钮,但他却无力拉动操纵杆,扭头看了一下,另一边的大副也将钥匙举到钥匙孔边,浑身剧烈抽搐着,钥匙却放不进钥匙孔里。

此时此刻,船长与大副十分懊恼自毁装置的设置:都想要启动自毁装置了,那绝对是紧急时刻了,在这种时候,怎可能有时间,容许两人同时****钥匙,两个按钮同时按下,才能让自毁装置起作用?这是谁设计的,坑爹啊!坑船长啊!

计算机这个东西,简单的删除是没有用的,软件删除了,通过特定程序还是能够找出来。所以,潜艇的资料存储装置,只能毁去才安全,但现在……

尖叫声持续了三分钟,三分钟过后,潜艇上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昏迷,连附近的海面上,无数浮冰都出现了龟裂,但附近的严寒迅速将海水冻结在裂口上,于是,几分钟过后,浮冰上的龟裂纹,无影无踪,大地变的一片宁静。

此时,海底下,安锋与苏珊娜都在紧张忙碌着,苏珊娜操纵潜艇继续上浮,安锋则忙着固定连接全艇的浮筒,同时通过钻头潜艇的钻杆,向潜艇内灌入足以致死的催眠气体。

隐身功能强大的潜艇,其外壳都刷了一层厚厚的涂料,这种涂料甚至比钢铁还难以切割,它可以耐受炸弹爆炸的超高温,更可以大量吸附雷达波与超声波。

要在短期内钻透潜艇涂层,以及耐高压的潜艇外壳,这是一项艰难的工程,一副钻头经过超高速运行,等到使命完成,这副价值高昂的钻头已经报废了。

当告诉钻头钻透通讯潜艇的外壳后,这时两艘潜艇相通的地方,位于通讯潜艇最底层,即使灌入催眠气体,气体扩散也需要一段时间,不得已的情况下,安锋使用了声波武器。

这种声波武器是被国际公约所禁止的,但为了防止潜艇人员销毁档案,安锋也顾不上了禁忌了,反正是在深水处,头顶上厚厚的浮冰遮盖了一切丑恶。

这种声频武器是两组声音的混合音,一组是形似划玻璃的、令人牙酸的尖利叫声,另一组是八赫兹频率的震荡音,前者人的耳朵可以听到,但会感觉到很难受,后者人的耳朵听不到,可这种频率却是最佳谋杀工具,因为它是人体内脏的振荡频率——听到这种声音后,人体内脏会发生共振,而后内脏如同被微波炉煮熟了一样,瞬间丧失所有功能。

这还不够,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躲在声音穿不透的舱室内,安锋立刻通过钻杆灌入了高压催眠气体,舱室内的气压瞬间达到5个大气压,如此高压的气体会无孔不入的钻入螺丝缝隙中,然后迅速催眠躲在大门后的每个人。

忙忙碌碌的做完这些工作后,潜艇顶部的舰桥已经顶上了浮冰的顶部,安锋这艘以热核为动力的潜艇开始向浮冰喷射超高温蒸汽,这些蒸汽如同钻杆一样快速在浮冰层钻动着,不一会,浮冰被钻出一个大洞,融化了的海水在冰面上冒出浓浓的白雾,而后整个舰桥被顶出了冰面。

接下来,苏珊娜开始迅速给海水降温,等到海水重新凝结起来,两艘相连的潜艇被完完整整的凝固在冰块里,安锋开始准备进入通讯潜艇。

吸附住通讯潜艇的触手是采用高压吸附方式粘住通讯潜艇的,在这种高压状态内,人是无法呼吸的。但当周围的海水冻结起来,连接两艘潜艇的浮筒就无需保持高压了。这时候安锋会对浮筒进行焊接,保证浮筒能完整的。严密的粘在通讯潜艇上。

接下来就是在潜艇腹部钻出一个可以让人通行的洞——这项工作也不轻松,想当初俄军一艘核潜艇失事,为了钻开这样一个人通行的洞,俄国倾全国之力尚且花了一周时间。

当然,俄国人这么做也许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秘密武器,因为那艘潜艇的失事被全世界关注着,故此俄国人在故意慢悠悠的磨洋工。

安锋切开这个大洞口照旧花了数小时时间,数小时后,等他释放了通讯潜艇内的高压气体,带着呼吸面具进入对方潜艇后,发觉自己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因为他挖出的这个洞口不在核反应堆锅炉下,不在氧气发生装置下,也不在潜艇的发电机下,恰恰好好的洞周围没有什么重型设备,使得他不用再搞什么工序,就可以顺利爬出洞口。

恢复通讯潜艇的控制也没有花多少工夫,等把潜艇的艇员——无论是尸体还是昏迷中的人,全部关押在几间尾舱之后,安锋开始让通讯潜艇的换气系统全力运转,将潜艇内的催眠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中,然后开放指令,让计算机小猫连接进潜艇内。

等到计算机小猫控制了潜艇,安锋这里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从“时间门”里取出几套白色羽绒服,白色雪地靴——这是他为巴基斯坦行动准备的物资,现在他假装是从通讯潜艇物资库里取出来的。当然,苏珊娜知道自己该知道的,不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

穿好这些衣服后,安锋兴致勃勃递询问苏珊娜:“我们必须留一个人看守,另外一个人出去转转……据说海豹肉很美味,如同新鲜的小牛肉,鲜嫩可口,甚至可以生吃……你出去还是我出去?”

苏珊娜肚子里直翻白眼:你都全副武装穿好了,还在问我俩谁出去?算了吧,别假惺惺了。

“你确定我们不会被侦查卫星发现?”苏珊娜反问。

“潜艇船长是个狡猾的人,他的潜艇经过多次的转向,而且用最快的速度逃离了侦查卫星的侦查范围,这是他选定的浮出水面的位置,我相信在两小时内是安全的。”

苏珊娜摇摇头,回答:“我这副记忆里没有幽闭恐惧症问题,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离群所居的彻底宅女,习惯独自一人呆久了,我无所谓出不出去。”

安锋点了点头:“既然潜艇已经浮出了冰面,我打算出去看看,侦查一下地形,气象卫星显示,外面正是白天,风和日丽的,风速并不大。”

实际上,安锋是想出去看看,刚才潜艇里的催眠气体排放到空中,对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当然,他也想顺便缓解一下自己的幽闭症情绪。后者人的耳朵听不到,可这种频率却是最佳谋杀工具,因为它是人体内脏的振荡频率——听到这种声音后,人体内脏会发生共振,而后内脏如同被微波炉煮熟了一样,瞬间丧失所有功能。

这还不够,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躲在声音穿不透的舱室内,安锋立刻通过钻杆灌入了高压催眠气体,舱室内的气压瞬间达到5个大气压,如此高压的气体会无孔不入的钻入螺丝缝隙中,然后迅速催眠躲在大门后的每个人。

忙忙碌碌的做完这些工作后,潜艇顶部的舰桥已经顶上了浮冰的顶部,安锋这艘以热核为动力的潜艇开始向浮冰喷射超高温蒸汽,这些蒸汽如同钻杆一样快速在浮冰层钻动着,不一会,浮冰被钻出一个大洞,融化了的海水在冰面上冒出浓浓的白雾,而后整个舰桥被顶出了冰面。

接下来,苏珊娜开始迅速给海水降温,等到海水重新凝结起来,两艘相连的潜艇被完完整整的凝固在冰块里,安锋开始准备进入通讯潜艇。

吸附住通讯潜艇的触手是采用高压吸附方式粘住通讯潜艇的,在这种高压状态内,人是无法呼吸的。但当周围的海水冻结起来,连接两艘潜艇的浮筒就无需保持高压了。这时候安锋会对浮筒进行焊接,保证浮筒能完整的。严密的粘在通讯潜艇上。

接下来就是在潜艇腹部钻出一个可以让人通行的洞——这项工作也不轻松,想当初俄军一艘核潜艇失事,为了钻开这样一个人通行的洞,俄国倾全国之力尚且花了一周时间。

当然,俄国人这么做也许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秘密武器,因为那艘潜艇的失事被全世界关注着,故此俄国人在故意慢悠悠的磨洋工。

安锋切开这个大洞口照旧花了数小时时间,数小时后,等他释放了通讯潜艇内的高压气体,带着呼吸面具进入对方潜艇后,发觉自己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因为他挖出的这个洞口不在核反应堆锅炉下,不在氧气发生装置下,也不在潜艇的发电机下,恰恰好好的洞周围没有什么重型设备,使得他不用再搞什么工序,就可以顺利爬出洞口。

恢复通讯潜艇的控制也没有花多少工夫,等把潜艇的艇员——无论是尸体还是昏迷中的人,全部关押在几间尾舱之后,安锋开始让通讯潜艇的换气系统全力运转,将潜艇内的催眠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中,然后开放指令,让计算机小猫连接进潜艇内。

等到计算机小猫控制了潜艇,安锋这里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从“时间门”里取出几套白色羽绒服,白色雪地靴——这是他为巴基斯坦行动准备的物资,现在他假装是从通讯潜艇物资库里取出来的。当然,苏珊娜知道自己该知道的,不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

穿好这些衣服后,安锋兴致勃勃递询问苏珊娜:“我们必须留一个人看守,另外一个人出去转转……据说海豹肉很美味,如同新鲜的小牛肉,鲜嫩可口,甚至可以生吃……你出去还是我出去?”

苏珊娜肚子里直翻白眼:你都全副武装穿好了,还在问我俩谁出去?算了吧,别假惺惺了。

“你确定我们不会被侦查卫星发现?”苏珊娜反问。

“潜艇船长是个狡猾的人,他的潜艇经过多次的转向,而且用最快的速度逃离了侦查卫星的侦查范围,这是他选定的浮出水面的位置,我相信在两小时内是安全的。”

苏珊娜摇摇头,回答:“我这副记忆里没有幽闭恐惧症问题,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离群所居的彻底宅女,习惯独自一人呆久了,我无所谓出不出去。”

安锋点了点头:“既然潜艇已经浮出了冰面,我打算出去看看,侦查一下地形,气象卫星显示,外面正是白天,风和日丽的,风速并不大。”

实际上,安锋是想出去看看,刚才潜艇里的催眠气体排放到空中,对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当然,他也想顺便缓解一下自己的幽闭症情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