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百炼成锋 > 第一卷浴火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时间都去哪儿了?

帐篷搭建完成后,里面的空间大约有10平米,整个帐篷高米人在里头可以直立行走。在距离帐篷四周约l英里的地方,安锋布设了u枚监视“眼”,同时又在距离帐篷4英里的地方布置了u枚预警用的监视“眼”,这下子,安锋算是安营扎寨了——他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周抵达潜伏位置。

阿盖尔对安锋的各种神奇已经表示处变不惊了,环绕着印度河谷飞行了一大圈,飞行里程超越uu公里,安锋只花了半天时间,那架小飞机飞行起来速度快的如同战斗机,而安锋却像一个无形的黑洞一样,将1000多个空投包毫不眨眼地吞了下去,看惯了这番表演这世界还有什么事能够让阿盖尔惊讶?

阿盖尔已经看了出来,安锋手上那枚“蓝月亮”戒指就是东西出现与消失的关键,被那枚戒指碰到的物体会瞬间失踪,无论那物体体积有多大。阿盖尔刚刚目睹过那枚戒指把直升机吞了下去,现在看到那枚戒指连绵不断的吐出各种野外物资。

两只大号的雪地睡袋被摆在帐篷靠里的位置,随即,戒指又吐出两只气垫沙发来,一个做工很好的、非洲乌木制作的方形茶几出现在起点沙发中间,而后这个乌木茶几上又依次了两只不锈钢酒杯、一瓶白兰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一锅热乎乎的汤面条。

遗憾的是,这是执行野外潜伏任务,于这样的活,禁止吃香味浓烈的食物,所以桌上那锅热乎乎的汤面,除了盐味什么味都没有:那瓶白兰地同样是滋味寡淡的。

阿盖尔端起了汤面锅,看到安锋去摆弄笔记本电脑,他叹了口气:“我就不客气了。”

从口袋里摸出几根白巧克力棒,将巧克力棒泡进滚热的汤面里,阿盖尔端起面锅呼噜噜的吃了起来,安锋在忙着沟通外面的监视“眼”,同时释放出几个机器昆虫来,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勘测与描绘。

阿盖尔吃完饭,顺手把空锅给了安锋,随着安锋用戒指一碰,那只锅,竭力瞪大眼镜的阿盖尔没有看到任何异常现象,那只空了的、凉了的锅又开始热气腾腾……时间都去哪了?怎两只锅之间的转换,一点时间差都看不出来?

安锋端起锅来吃饭的时候,阿盖尔接过了警戒工作,他把笔记本电脑挪到自己身边,拧开白兰地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那杯酒也就一小口的份量。阿盖尔小心地啜着这杯酒,充满遗憾的说;“可惜啊,这样的生活我们要多待一周。”

安锋把宿营地弄得很舒适,但可惜潜伏工作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绝对不允许抽烟,任何能顺风飘荡的气味都不许弄出来,唯一例外的烈酒,潜伏当中,每一小时允许饮用10毫升左右的烈酒。

阿盖尔智力不高,不怎么聪明的他,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诀窍就是:所有的都按规则执行。所以,他喝完这一小杯酒,二话不说展开睡袋,钻进睡袋里首先轮休,临睡前,将手表的蓝牙装置与电脑连通,这样一来,一旦电脑发出告警信号,他的手表就会产生振动。

见到阿盖尔睡去,安锋开始布置帐篷里的空间,先拿出两件潜伏衣,两套雪地被,以及长短枪支,然后是两套超远具体摄像机。

这两套摄像机将安装在一个特定的位置,镜头对准十公里外一处山坡——据悉,那处山坡就是对方所在部族经常活动的区域,安锋打算通过摄像机记录对方活动的范围,而后用计算机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收拾好这一切后,安锋也钻进睡袋里,沉沉睡去,半夜时分,倒是有一只类似雪豹的大型动物触发了警戒之眼,让两人从酣睡中惊醒,除此之外,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的白天是漫长的等待,整整一个白天,山路上并没有经过几个人,即使有那么两三个过路者也是行色匆匆,只顾埋着头走路,一句话也不说……但安锋就盼望他们说话啊。

在这片皱褶山系的高海拔区域,人类接触的很少,目前对于他们,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是330年。

这片山区语言复杂,每一个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以及生活习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部族与外界交往不多,但他们并不是完全脱离现代化。

根据情报显示,这里的部族人使用半自动步枪,偶尔在这里还能收购到l8世纪英国殖民者使用的滑膛火枪,他们有看电视习惯,尽管他们可能并不懂外界语言,他们的帐篷里有发电机,这些人生活很富足,他们不缺钱。

安锋接到的任务是找到那位精神领袖,争取刺杀他或者绑架他,如果是前者,那么刺杀行动要具备震慑作用,要让人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是一次报复性暗杀,但却不能让对方找到嫌疑目标。如果是后者,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安锋事先接到的情报资料一大堆,但真正有用的其实没有多少,情报部门判定对方躲在这片山区,却不能肯定对方躲藏的具体位置,当然了,如果知道了对方躲藏的具体位置,那么解决对方也就是一颗导弹的问题。

安锋手头最有用的资料是一段录音,情报部门搜集了那位精神领袖所有的讲话录音,在剔除噪音背景后,从背景音里找到几段微不可闻的嚓嚓声,情报部门经过长达一年的情报分析,这才断定,这段嚓嚓声,不是普通的噪音,那些一种语言,虽然只有几个单词,但这种语言是当地山区语言。

可是这片山区的语言太多,因为外界对这片山区的情况了解不多,因此情报部门又花了一年时间,派出大量人手搜集当地的部族语言,但最终难以确认嫌疑目标的具体位置,于是就有了安锋这个任务。

安锋已经开了“作弊器”,如果他能确定对方所在的具体位置,哪怕采取单骑突入的方法,他也会架着直升飞机,冲到那个部族群落里,用强硬手段劫走对方,可惜,因为难以确定对方确切的藏身点,他只能在这片山区一寸寸的搜索过去。

他的摄像镜头对准的是一处当地的交通要道,因为这地方杂音少,所以用远程窃听的手法,可以采集到10公里外的说话声,但他万万没料到,这处所谓的交通要道,整天没几个人经过,偶尔有几个旅客,但他们都是单身客人,走路的时候没有自言自语的习惯。

这样的潜伏继续了三天,安锋觉定换地方,附近还有一条公路,巴基斯坦军方当初为了向边境投放兵力,修建了这么一条高山公路,公路上有一个加水站,可供老式汽车中途加水,如今这个加水站已经发展成一处班车站,每天有数辆班车经过,山区的人在这里下了班车后,再骑上毛驴继续自己的旅途。

潜进这样的地区,又不能惊动里面的工作人员,安锋与阿盖尔选择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移动到附近山区,先释放出两架侦察机进行探路。而后携带微光夜视仪,一点一点的潜行到距离班车站最近的一个山头,再次潜伏下来。

在这样的皱褶山区,山路很难走,到处是莫名其妙的山石裂缝,以及酥软风化的岩石,两人行进的速度是每小时l公里左右,摸到潜伏位置时,天色已经微微发亮。

照旧是有安锋从“时间门”内取出一扇“变色龙”篷布,趁着微微的晨光,阿盖尔与安锋赶紧将篷布的四个角钉在地面上,然后两人趴在篷布下,开始给自己挖掘藏身洞……可惜这活不能发出声响,如果不怕发出声响的话,安锋手头有很多工具,可以快速挖掘出一个藏身洞来,但现在两人唯一能使用的工具是登山镐。

登山镐刨除的泥土……当然,最主要的是岩石,两人硬生生的凭借自己的臂力将登山镐尖压入石缝中,没有石缝。就用镐尖钻出石缝,然后凭借臂力撬开岩石,像老鼠一样奋勇往地面深处钻去。

一个小时后,天色越来越亮,这时候两人已经挖出一个凹坑,挖出的泥土,堆在篷布两边,这时候,至少从外表看,那帐篷布是平滑的,篷布下的两人已经藏在土坑中。但这还不够,有了这个藏身凹坑,安锋可以施展的更多,他从“时间门”内取出王水,用王水继续腐蚀岩石,王水与岩石作用冒出的浓烟,他用微音吸尘器直接吸走,等岩石上腐蚀出相应的坑洞后,登山镐有了支点,大片大片的岩石被撬了起来,挖掘的岩石堆在篷布四周,渐渐地两人在篷布下已经可以站立。

这时候,对面班车站里有人出来活动了,阿盖尔急忙架设好远距离电子扫描望远镜,观察并记录班车站内的任何动静,安锋则继续往里面挖掘。

等到地面挖掘出约3米的坑,安锋开始横向挖掘洞穴,因为山区格外宁静,所以最初安锋的挖掘动作很小心,听到汽车的发动机声,他赶紧借发动机声的掩护快速挖几下,等声音消失,便停下来等待下一个汽车声。

然而,等坑挖到4米深左右,两人有了腾挪的地方,挖掘动作快了起来,安锋先用吸音的海棉封闭了身后的洞穴口,然后他取出超声波分子粉碎机,将岩石泥土等物质粉碎成极细的尘沫,紧接着将挖掘出的尘沫扔进时间门里,最终他挖出一个深78米的斜向隧道,在隧道的终端,他又挖掘出一个高三米,长5米,宽7米的大型洞穴,洞穴的天花板用钢板进行了硬化处理,四个角打了钢管立柱,墙壁贴了降噪帆布,一个地下小窝就这样完成了。

接下来,安锋放出他从计算机小猫哪里偷来的工程蚂蚁,几十万工程蚂蚁将按照计算机控制,斜向钻出几只蚂蚁洞大小的统计空,这些通气孔设在山另一边,如此一来,洞穴内就可以任安锋胡地胡天了。

两个小时后,安锋解体了阿盖尔,阿盖尔回到洞穴内,准备继续挖掘工作时,发觉安锋已经把藏身洞布置的很温馨。

由于隧道中途连续拐了好几个弯,所以当洞穴门口挂好门帘子后,整条隧道一点光都透不出去,于是布置好的洞穴内,不加掩饰的点燃了两盏灯,这是电磁加热灯,既可以当照明灯,同时也能加热周围环境。

30多平米的洞穴,两边放了两张床,那是标准的硬床,跟家里使用的家居床一样,床上铺了电热褥,躺在上面很温暖。房子正中间摆了一张真正的办公桌,三台大屏幕电脑同时亮着,正中的电脑反应着电子扫描望远镜看到的车站情形,连车站上每个人走动的脚步声都详细记录了,而后通过数据分析出对方的步幅、步频,然后通过步幅和步频测算出身高和体重,进而得知对方的肥胖程度,平常的营养状况,以及高热量食物在饮食中所占比例。

左边的电脑屏幕分为9个格,那时两人布设在周围的警戒“眼”,右面电脑则是数据分析与通信电脑,此刻,安锋正在洞穴口架设卫星通讯电线,以及释放侦查昆虫。

在迎门的墙上,墙边放了一个黑色茶几,茶几上还摆了一台液晶电视,等会儿卫星天线安装完毕之后,阿盖尔就可以看到心爱的橄榄球节目了,当然,他只能看无声节目,电视的声音需要关闭,而戴上耳机则又听不到安锋与他的通话声,相比而言后者更重要。

靠门的左右角落里还放了相应的健身器材,两人预计将要潜伏10天左右,如果完全不运动,在这样的高寒地区一直爬着,对身体损伤很大,所以不能委屈自己。

洞穴内还放了案板、炉灶等炊事设备,如今那群工程蚂蚁还在奋力工作着,等通风口顺利挖掘出,安锋会在通风道内填装活性炭,用于吸附气味,如此一来,两人哪怕蹲在洞里做一顿美味大餐,也不用担心气味外泄。

当然,安锋现在挖掘的洞穴深入地下7米,洞穴内的温度与地表温度不一致,通风通道内冒出去的热气会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按常理应该是这样,但是挖掘通道的是蚂蚁,他们挖出的气孔很细小,同时用数以万计,而且通道出口是在山背后,所以即使被人发觉有蒸汽存在,一时半时也想不到山那边有一个藏兵洞,里面躲了两个正在花天酒地的阴险刺客。

这时,蹲在洞口的安锋已完成洞口伪装工作,刚才挖出的泥土被装入“时间门”内。计算机联通洞口变色龙篷布后,根据周围环境伪装出山坡泥土画像。远程电子扫描望远镜架设了三部,一部手动,随时对准进来的班车车门;另两部则对准班车站小卖部、以及小饭店,准备记录旅客与工作人员的对话。

天空已经大亮,薄薄的雾气逐渐消散,清晨的山区,空气清冷清冷的。举着望远镜望过去,附近山岗很少见到植被,多是裸露的山石,以及未及融化的冰块。偶尔可以在朝阳处见到几株孤零零的桧树和桦树,还有雪松。在兵站或者说车站平台边,种着几棵柳树。这时虽然是寒冬,但柳枝还带着一点春意,柔软的,随身轻轻荡漾着。

这处车站面积不大,从车站背后堆积的岩石上,可以看到炸药使用过的痕迹,大约当初军队硬生生用炸药削去一部分山体,然后在这里堆出一个小平台来,平台长500多米,宽度100米左右,紧挨着马路边修建着一栋“凸”字形小平房,平方的中央是后车大厅以及售票室,两侧的小房一处是旅舍,一处是工作人员的宿舍。

车站的小平台与安锋所在的山峰成“人”字形交叉,小平台正在山峰的拐弯处,紧挨着路边是给汽车加水的高吊水龙头,这种高吊水龙头在青藏公路上很常见,因为过去的苏制汽车在长期低速爬山过程中,水箱里的水容易沸腾,所以需要沿途设立这样的加水站,便于汽车重新添加水箱的水。而现在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兵站都成了客运汽车的临时休息点,司机会在这样的兵站点稍作停顿,让乘客们方便一下,自己则稍稍放松一下紧张的心理。

安锋的望远镜顺着高吊水龙头延伸出去,沿着兵站所在的山坡望过去,这样类似的加水站多数会在高山上修建一个蓄水装置,或者引取山间的泉眼,然后将水通过管道引入兵站……他果然在紧贴山边的位置发现了输水用的铁管,铁管一直通向半山顶,在半山处,安锋发现了隐约的人工建筑痕迹,想必那里就是兵站的蓄水池。

望远镜继续转动着,安锋心里带着一点点遗憾,大约在同时,国内一位游客拍摄了青藏公路加水站上的加水小妹照片,那张照片上,加水小妹脸上的笑容,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完全无污染的清纯,安锋本来希望能在这里也看到一位同样清纯的加水小妹,但这里,所有的服务人员都是男的。

没有女性存在,车站内的工作人员显得很邋遢,穿着厚厚的黑色羊皮袄,戴着类似雷锋帽一半的防寒皮帽,裤子也鼓鼓囊囊,无论行走坐立,三个男人都是一副邋遢样,让安锋有点失望。

也就在这时,汽车引擎轻微的响了起来,安锋赶紧低下头,询问阿盖尔:“hh,阿盖尔,刚才过去了几辆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