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百炼成锋 > 第一卷浴火 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是无名的路人甲

第一百六十九章我是无名的路人甲

梵妮回身望了望安锋,在梵妮的目光下,安锋面无表情的走近艺术品货柜箱,俯身从货柜箱里取了一件金器,就着士兵的手电筒他端详了一下这件金器,嘴里说:“这是第七代哈里发时期的艺术品,阿拔斯时代是黄金时代,他在巴格达建立的‘智慧馆,由科学院、图书馆和翻译局组成。从君士坦丁堡和塞浦路斯搜集到的希腊古籍,被一本一本翻译成阿拉伯语,其中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理》。据说,当时给译者的稿酬是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

这是一件纯金打造的阿拉伯油灯,也许它被某位大学者使用过,也许某本里程碑式的书籍,就是在这个黄金灯下被翻译出来的。用黄金铸造油灯,这是一种炫耀,说明铸造油灯的黄金来自哈里发的赏赐,我选这个了,回头我好好考究一番,它会成为我最好的收藏品——我把它命名作‘智慧之灯,。”

梵妮脱口而出:“你觉得它价值多少?”

安锋鄙视地看了她一眼:“别谈钱,谈钱,俗。”

士兵的战场缴获,是不能当场评估它的价值,这是军队的禁忌。原因嘛……大家都懂的。

准将大人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梵妮被安锋的举动所鼓励,她也走过去,目光在集装箱里扫着,突然间,她看到一挂漂亮的金项链,她情不自禁伸出手去,拿起了这副金项链。

这是一副镶满了红宝石蓝宝石、典型阿拉伯风格的项链。项链上的坠饰很大,可以铺满整个胸膛,并直接垂落在肚脐眼上方,而它的链子也很粗,但是很精致。每一根链结都精雕细琢的,充满了九世纪的智慧与想象力。

这东西有点宫廷范,是九世纪阿阿拔斯的宫妃佩戴的。安锋心中明白他不说,梵妮隐约猜到了,她也不吭声。

梵妮把项链在脖子上比了比,一旁的军需官连眼皮都没朝这里撩一下。而旁边的士兵则笑眯眯地看着梵妮,目光里充满鼓励与怂恿。梵妮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转脸看到安锋端着他的阿拉伯金油灯,像偷了油的老鼠一般笑眯眯地向仓库外走去,准将看着安锋,满意都是满意的神情。

梵妮见到准将脸上的笑容,她顿时明白了,二话不说,拎着属于自己的战利品,紧跟着安锋走出了仓库——自己也别呆在这里碍事了。

安锋一直走到谷仓外,走到阳光下,走到自己的悍马车前,取出了自己的烟丢给梵妮一支,梵妮傻傻地抓着金项链,与安锋一起坐在引擎盖上,静静地抽着烟,两人都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梵妮感觉手中的金项链越来越烫手。她赶紧扔掉烟头跳下引擎。安锋见到她双脚落地,顺手把自己的油灯塞给对方。好吧,梵妮所有想说的话都被堵在肚里,她抓着金油灯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像做贼一样溜到悍马车后门,将这两件东西塞入摄影包内……

满院来来往往的士兵,都在忙着搬运仓库里的东西,没人注意她鬼祟的动作。

返回引擎盖上,梵妮又抽了两口烟,感觉心里很不安,她再度跳下来,抓起摄像机,用忙碌来掩饰心中的慌乱。

这活儿安锋就不参与了,他坐在引擎盖上,满意地看着梵妮采访士兵,采访被俘的海王叉保安公司佣兵。

对这些海王叉公司佣兵,目前尚无法定罪,他们只是抢劫了超过潜规则容许的巨额战利品,到时候,具体触犯哪条军规,该怎么定罪,都还需要军事法庭裁定。而现在,他们只是军规上的“限制行动者”。

正采访间,大批记者也闻讯赶到了。谷仓内的场面顿时变得嘈杂而混乱,梵妮则趁此机会抽身,她躲在悍马车里,紧张地书写自己的稿件。也就在这时候,仓库内大多数战利品已完成登记……既然登记入册了,按照规定,士兵个人已经无法对它们进行侵占。当然,这也意味着记者可以对那些缴获的艺术品进行拍照。

得到这个消息,梵妮赶紧拎起照相机,抢进库房内拍照。安锋留在远处,用悍马车上装的卫星电话,将梵妮的稿件转发出去……稿件传到报社,全美国也炸了窝,大量无法赶到伊拉克的记者,簇拥到海王叉保安公司总部,追问他们是如何发现这批贿金,以及自己私藏了多少贿金……

这时候,海王叉保安公司如何申辩已经没有用了,他们需要说清楚的是:究竟有多少贿金被他们转移出来了。

随后而来的,当然是军法审判了……

事件的经过与安锋无关,事件的后续同样与安锋无关,他只是做了一个黑手,无意间拨动了几个棋子,推动了事态的发展。对他来说,这游戏已经结束,下面登场的演员、下面演出的剧本,都不是他感兴趣的,所以在夜晚时分,安锋脱离了记者的大队,载着心满意足的梵妮返回巴格达。

所谓一夜成名什么的,说的就是现在的梵妮。经过这场邂逅这场巧合这场专访,梵妮已经是“名记者”了,她已经开始考虑从时尚栏目,转型为新闻记者,一路上她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询问安锋是否在意自己的转型,或者对自己的转型准备怎么看……

在今天的喧闹中,安锋始终是路人甲的角色。他是一个蒙面带墨镜,举着摄像机的无名助手。“水门事件”牛叉吧?谁记得旁边的摄像师?肯尼迪遇刺事件火爆吧?谁记得旁边的照相者?类似安锋这样的无名新闻助手,每个记者身边都带上好几个,所以,没有记者把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而军队方面,同样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无名的摄像者,他们信任梵妮,以为安锋就是梵妮带来的助理,可梵妮忘了告诉其他人,其实安锋是战地救护所的医生。

回到巴格达的梵妮享受着记者们的恭维,很多人想从她这里打听内幕消息,兴奋中的梵妮来到记者喜欢聚集的小酒馆,与记者同僚开始唇枪舌剑交流情报。她忘了招呼开车的安锋,等她回过神来,发觉安锋已经悄然离开……好吧,梵妮不敢招呼安锋了,谁知道这人会不会又把她麻醉了。

半夜时分,喝得醉醺醺的梵妮忽然想起自己的金项链,她赶紧找个背人处给安锋打电话。当然,谈话想从自己的成功说起,她絮絮叨叨在电话里说了十几分钟,说报社的反应,说同僚的羡慕,说国内对这一事件的震惊。安锋只轻轻说了一句话,顿时让梵妮哑火了。

“你的东西,我已经藏好了。”

这句话她梵妮噎了一下,这才于巴巴地说:“好啊好啊。”

“我们最近最好别见面——你懂得你我都需要避嫌。嗯,你说,那件东西我是用邮包快递回国呢,还是今晚托人送给你……”

梵妮立刻推脱说:“我不会跟任何人提起你。至于……哦,我觉得不好,邮包快递不安全。不如放我房子里……,不,我哪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安全,而伊拉克的窃贼先放你那里吧。你最好…带在身边,等我们回国,我再找你。”

安锋笑着调侃:“需要打收条吗?”

“不不不,我现在不希望听到任何它的消息,我……有时候真想把那东西忘了。”

安锋笑着回应:“你忘不了的,很多人都看到了”

这也是告诉梵妮,很多士兵都看到梵妮拿走金项链,她不用担心安锋私吞。但她看到的一切,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自己心里必须有数。

挂上电话的梵妮听到同伴的招呼,很多记者还想挖掘更多的内幕,他们对提前获知消息的梵妮很感兴趣。于是,梵妮回去继续去享受记者的追捧。

说实话,记者是“绿区”当中很特殊的一个社交团伙,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有自己独立的作息时间。当别人朝九晚五起床赶去上班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在酣睡;当别人下班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时候,他们没准正在追逐被采访者,或者整理白天的采访内容,赶写稿件……

记者是一群喜欢扎堆的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换着小道消息,交换着真真假假的内幕新闻,或者聊一些写作手法拍摄手法。梵妮所在的酒吧几乎已经成了“战地记者酒吧”,这里拥挤,喧闹,污秽……然而这种环境却是记者最爱,无数记者一边喝酒,一边在狭小的酒桌上奋力敲击键盘,同时大口大口喝着威士忌,抽着浓烈的香烟。而这种环境,大约请安锋过来,安锋都不会往里走一步。

梵妮现在有自己的快乐,有自己的交友圈,她已经暂时忘了安锋,而安锋此时显然也在忙着自己的交际。

这里已经是巴格达郊外一处自来水厂,伊拉克战后,饮用水设施全部被军方控制,而这处水厂虽然墙头晃动的是身穿军装的士兵,但显然它不止表面那么简单,h先生大摇大摆的斜靠着一辆运输车抽着雪茄烟,昨晚参加突袭的十一名队员或蹲或坐散步在院子周围,但墙头巡逻的士兵仿佛这些人不存在一样,瞥都不瞥这里一眼。

阿盖尔也在这个院子里,不过他已经换了一辆防雷装甲运兵车驾驶,车后座原本能运载八名士兵的车厢里如今堆了满满的零钞,连塞下一支雪茄烟的空隙都没有。

阿盖尔不抽烟,昨晚参加突击行动的士兵都蹲在地下,依靠烟卷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只有他傻傻的拿了部手机,笨拙地在屏幕上玩着幼稚的连连看游戏,同时还咯咯傻笑个不停。

昨晚突击行动的后半部分是由阿盖尔指挥的,乌斯带领他手下的伊拉克人在提克里特荒郊伪造现场,如果准将大人进一步调查,会发现提前撤走的那群人在荒野中遭遇了伊拉克人的袭击,战斗场面同样非常激烈,伊拉克人丢下了几具尸体,雇佣兵们丢下了一些残破的装备,而后双方在天亮之前各自寻找藏身地。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提前撤走的雇佣兵带走了部分贿金,这笔贿金的最终下落也说不清了,它也可能到了伊拉克人手中,也可能被雇佣兵顺利带回巢穴

当然,这是一场丑闻,两家雇佣兵公司因为分赃不均爆发了武装械斗,只要战斗场面与伊拉克人无关,那么这场丑闻就可以以大化小,小事化无。前一场战斗完全符合这种要求,最终的结果是,萨达姆的个人收藏到了联军指挥部手里,最先隐藏这笔赃款的公司只要稍加调查,会发现他们已经运走了好几车零钞,在这种情况下,追究这场战斗的胜利者,追究最先撤出战斗的人,已经显得意义不大,跟何况他们还遭到了伊拉克人的拦截,究竟有多少人幸存,究竟有多少贿金流失出去,那是一笔糊涂账——因为现场的士兵手脚也不于净。

所以,昨晚那场激战,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真相”是:某家雇佣兵公司发现了这笔私人收藏,他们想独吞,消息泄露后引来另一方攻击,但攻击方顾及维和士兵,得到维和士兵出动的消息后,他们提前撤走,半路上又遇到伊拉克人的拦截,伤亡情况不详,战斗结果不详。

当然,这中间的关键点还是梵妮,这名时尚女记者偶然邂逅了联军的车队,跟上联军目睹了联军的清剿行动,而后,安锋会让梵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雇佣兵公司的秘密——这秘密就是安锋窃取的对方指挥官电脑中的秘密,这秘密包括该雇佣兵公司私下里运出了几笔赃物。

于是,该雇佣兵公司的名声彻底臭了,这笔贿金既然曝光出来,最终必将落在伊拉克新政府手里,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维和部队交出这笔属于伊拉克人的财富,至于维和部队交多少,以及最后有多少资金能用到伊拉克人头上,这又是一笔糊涂账了。

∶听说双倍月票了,新年双更求票。求支持,求票求安慰,各种求各种票,新年了,有红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