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一九九三年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旧时岁月中

重生一九九三年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旧时岁月中

作者:G魔术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22 来源:笔趣阁

王老太是官宦后代、洋务实业先驱王家人的直系后代,与其配对结媒妁之言的李老头子也是来历不凡。李家先人连续几代多人科第出身,在清代不乏官至地方牧令(知县知州知府、从七品至正四品,官位大小要看为官的地方)、监司(转运使、按察使等,最高正三品),官至中央枢要(六部尚书这个级别)。

可惜到了李老头子爷爷这一代科举的好运气差不多快用光了——这一代人科举发挥最好的就是李老头子的爷爷,他考中了举人!不过在他中举之后,这李家仅剩的科举运气就完全用光了,之后他屡次不中,四次之后终于死心,在年到中年之际依托老父余荫,回到家乡常州府无锡县做了县里的教谕!李老爷子的曾爷爷是同进士出身,官至山东道员、青州知府。李老头子爷爷这代,数人科举无人中第,不过却出了一位文坛文豪,著有《官场现形记》的李伯元。

李伯元是李老头子的叔爷爷,他在科举上的运气更是极差。李伯元少年多敏,考中秀才,而且是第一名,不过他始终未能中举,仕途失意,后来思想变迁,感觉官场黑暗,来到明珠华亭县办报,著作了非常多的作品,以《官场现形记》为最佳。可惜此人办报辛苦,积劳成疾,年仅四十就病逝了。李伯元时日不多时,其子女年纪幼小(不满10岁),于是当时17岁的李老头的父亲带着仆人之从无锡县老家赶到明珠华亭县为李伯元操办后事。李伯元临终之时把报馆托付给了李老头的父亲,顺带还有他的文集作品。

能写出《官场现形记》这种官场讽刺小说的人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世人皆知!李伯元把著作留给给他送终的李老头之父。好心办了坏事。就此断送了李家这一堂在旧社会的官宦传承。这一代,李老头子的父亲年纪最长,其余带巴的最大的一个也就13岁,李老头子之父也是一个文思敏捷之人,年十六就考中了秀才,没想到给叔父送终得到了《官场现形记》这类官场讽刺的文集佳作,一看之下就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对官场充满失望,就此厌恶官场。没几年武昌城里一声枪响,辛亥革命开始了,再加上慈禧老太婆早6年之前就宣布取消科举考试,于是李老头子的父亲也无需担心长辈逼迫着去做官了,此时时间来到19世纪初叶,旧中国已经混乱地连一个八股取士的应试通道都没了!!!

从此不搞政治,搞文学。

李老头之父接过叔父李伯元传承的报社,就此投身于出版业,后来成为了一个知名的翻译家、出版家、作者、诗人。在父亲的熏陶下。李老头从小就学国语和外语,拥有非常高的文学素养。不然也不会被王家母女看中。

1960年灾难降临,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饥荒袭来。即使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重心城市明珠市也不例外,各种生活物资极其短缺!这一年,王家母女遇到了“叛徒”的出卖!

卫忠发,孤儿,1948年王家大部东渡香江时,他年仅13岁。12年后,25岁的卫忠发成为了街面上游手好闲混混们的头子。从9岁被王家人捡到收养之后,卫忠发在王家一直呆了整整16年,直到1960年卫忠发犯事被抓,随即被王家母女逐出家门为止。那么他犯的是什么事,导致了这个严重无比的惩罚呢?!

答案是,他偷看时为妙龄少女的王老太太洗澡,当场被抓!

养尊处优多年,从王家老爷侍妾身份成长为王家当家夫人的王夫人见“下人”卫忠发,做出如此忘恩负义之举,怒不可遏,果断地把所有住在王家跟着王家吃饭的人聚在一起,当场宣布卫忠发的罪名,并把卫忠发远远扔出了别墅!

颜面大失且失去生活来源的卫忠发犹如农夫养的毒蛇,开始预谋王家家产!在社会上瞎混多年,卫忠发不是一点本事没有的,至少他学会了告密。是的,告密!卫忠发待在王家多年,对王家很多事情知道的清清楚楚,往时间远的讲,比如说他见过王家老爷宴请国民政府官员、军官,往时间近的讲,比如他看到过远在香江的王家老爷派人拜见王夫人母女,听到此人试图劝说这对母女离开明珠市去香江的话语,往能和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事相连上的讲,卫忠发掌握了一些王家母女在挂着国营牌子的面粉厂、纺织厂、皮鞋厂有股份的情况!要知道经过3反,5反之后,国内基本已经没有带有民营、私营性质的工厂企业存在了,哪怕是公私合营的也几乎没剩下几个了!

怀着报复心理的卫忠发很快就找到了“组织”,搞政治的野心家哪里都有啊!

于是,王夫人母女被请去喝茶并交代问题了!同时,王家服务人员也受到有关方面的调查。关于股份的事情很快就揭过去了,因为王家母女占的股份比例很小,而且计划经济时代,这点股份确实没有给王家母女带来多少钱。当然,对比一般工人的工资,是高出了那么几十倍,但是有那么多“重量级”的名人为王家母女说话,野心家没办法抓住这件事情深究。(其实,对比王家众人东渡香江前,王家从三个工厂获得的收益已经减到了原来的半成都没有了!)

不过野心家到底是野心家,在“他”的指导下卫忠发把王家老爷宴请国民政府官员、军官和王家老爷派人劝说王夫人母女离开国内去香江这两个不同时段的事情连在一起向组织上揭发了,“叛国”“xx局特工”这类词眼从卫忠发的口中说了出来。于是乎,一向对这类事情高度关注的党组织、政府紧张了,事情的严重性突然拔高了好几个级别。

经过调查,确实有不明人士来过王家别墅,有王家服务员向调查员承认确实看到过跟着王家老爷去了香江的李管家回来过。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最有权威的发言人、辩诉人那个老帐房先生已经谢世。其他人至多是知道王家老爷和大夫人、以及两位少爷离开时,抛弃了王夫人母女,但是具体是怎么一个经过,零星的几个原来的下人都说不清楚。

接着调查员从银行方面入手,发现了王夫人母女有大笔财产,光是存款就有33万余元,其中近20万是从王家母女接手工厂、转交给国家之后,十多年来陆续从3家工厂获得的红利,按照1960年的工人最低工资每月32元来算,王家母女只论存款就是这个数字的一万倍,这简直太令人震惊了,众调查员无不惊喜万分,王家母女还有10万余元的巨额财产来路不明(暂时不明,之后调查员陆续从王家友人处得知真相),这样看来,己方应该是发现了一条“大鱼”!!!更何况,这条“大鱼”除了银行存款之外的其它财物、文物也是非常多的!(少部分是王家人来不及带走的,大部分是后来喜欢写字作画的王夫人自己从各处收购而来的!初步估计,这些东西的价值超过300万元!还不算房子和家具!~一张电影票5分的年代啊!)

发现一条大鱼怎么办?

快到碗里来!

野心家就是这样想的!众调查员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他们是想把王家财物装进国家的口袋之中!在众调查员看来,王家母女的财物都是剥削劳动人民而来的,国家没收掉无可厚非~!

在这个以xx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乱作好人是找死的节奏!不过李老头子父子不怕!作为王家旧友,这对父子听闻王家母女陷入“敌特”麻烦之后,果断主动地上门帮助。想当初,李老头子之父也是最早帮助王家母女的王家人脉之一。年过古稀的李老老爷在明珠市文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全国来说也是很知名的人物,而且又是郭沫若、巴金这种顶级文豪的挚友,由于年长所以他被郭、李(巴金原姓李)两人称为兄。李老头子是这个牛逼人物的老来子,李家长子、长女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已婚,联姻对象都是文艺界的名人子女,次子、次女都是圈里人也已经结婚,对象是政、军家庭的子女,就剩下年到二十有五的“李老头子”姻缘未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