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将明 > 第四百六十章 当杀之!

将明 第四百六十章 当杀之!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6:36 来源:笔趣阁

感谢2008的月票

第四百六十章当杀之!

宋老生是个慷慨激昂的演说家也是个出sè的理论家事实他给代王杨侑提出来的建议都非常的好他只要屯兵在霍邑坚守就好像一道铁闸般将李渊人马的前进道路挡住以手中了两万府兵jīng锐坚守刘弘基手下的兵马未见得就能攻得下霍邑。

而且虽然杨广任命的监国是越王杨侗但朝臣们心知肚明杨侗才八岁继承帝位的可能很低最起码比杨侑要低。所以若是杨侑派人去东都和杨侗商议招降李密东都朝臣不可能不考虑rì后谁继位的问题招降李密的事肯定会提rì程尤其是卢楚和元都这两个人都是老狐狸了自然知道长安不能丢也知道招降李密的大好处。

如果按照宋老生的建议顺利的实施下去李渊的军队不一定就能对长安构成威胁。可惜的是宋老生不是个出sè的军事家。他是个心浮气躁的人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李世民说他有勇无谋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在霍邑城外李世民和李建成只带了几十个骑兵去叫骂宋老生见是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亲自来叫阵他如何能不心动?

李渊在下令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时去叫阵的时候李世民第一想到的就是这是父亲在为世子李建成抢功劳毕竟从太原起兵至今短短的两个月内李家军势如破竹李世民战功赫赫。而负责殿后的李建成则没捞到一点军功二公子李世民的名号如今在军中响亮的很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计谋叠出而且还风度翩翩。

一时间他的风头已经盖过了世子。

所以李世民揣测这是李渊在为李建成谋划军功也不是什么太过分的事可李世民心中的郁闷和愤怒才刚生出来就很快消散不见。因为很快就想到了父亲李渊这样安排的另一个目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在霍邑城下叫阵他这个二公子的分量远不如唐公世子的分量大。

宋老生若是看到在城外只带着几十个士兵叫骂的是唐公二公子只怕会下令乱箭赶走也就罢了。若是看到世子李建成带着几十个随从叫骂他如何能不心动?更何况长子次子两个人一块来引诱宋老生出战这砝码的分量足够重。

只要生擒李渊的两个儿子就能逼李渊退兵。

所以禁不住诱惑的宋老生带着城中jīng兵杀了出去然后之前还慷慨激昂叫阵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掉头就跑。宋老生紧追不舍却中了段志玄的埋伏。他再想回霍邑城城门已经被李渊亲自带兵夺了世子李建成已经杀了城头。

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残兵往长安方向退又被事先埋伏在此的刘弘基截住他亲自与刘弘基交战不敌被刘弘基一槊从战马戳下来掉进了官道一侧的深沟里刘弘基催马冲下深沟再一槊将宋老生戳死。

宋老生死李家军杀入霍邑隋军残兵还有一万多人尽皆投降李渊又得了这样一大批jīng兵自然开心的不得了。

只在霍邑停留了两rì李渊便下令大军开拔直逼长安!

长安城中立刻就炸了锅朝臣恐惧百姓慌乱人心惶惶。

代王杨侑更是大惊失sè连忙召集群臣商议。

“谁可救长安我奏陛下封谁为国公!封冠军大将军!”

杨侑大声的喊了一句大殿的之前的议论纷纷顿时静了下来只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国公的爵位虽然极有诱惑力而有极大实权的冠军大将军诱惑力更大。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谁还敢站出来?

长安守军不过四万余人宋老生带走了一半非但没能拦住李渊反而凭白给李渊送去了一份大礼一万多府兵jīng锐兵器的方向一转就来攻打长安了。这个时候平rì里夸夸其谈的朝臣们谁也不敢再乱说话。

“臣……”

大殿实在安静的可怕所以有人说话就显得极为清晰。

“臣举荐一人可保长安无忧!”

左光禄大夫殷平出列说道。

“谁!”

杨侑站起来惊喜的问道。

“臣前rì在大街遇到一个人此人曾是楚公府中的门客素有才名与李密并称为二李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品行却稍有不端在楚公府中的时候和一个歌女有了私情因为惧怕楚公责罚所以逃走后来在渔阳郡荒山中隐居。臣实在想不到前rì竟然在长安城中遇见了他。臣在楚公府的时候与此人相熟所以印象极深。若是殿下招来此人效力必能稳守长安!”

代王杨侑想了想问道:“你说的可是李药师?”

“正是此人!”

殷平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堪大用!”

“孤也听说过此人!”

杨侑喜道:“当初楚公曾经说过此人十年后将成为大隋第一名将!如今他恰好在长安城中不得不说乃天意也!此人现在何处栖身?孤要亲自去他为国效力!”

“不可啊殿下!”

御史楚孝才大声说道:“此人非但品行不端还是国之逃犯如此一个人怎么可以领兵?有损朝廷威仪!”

“不拘一格揽人才!”

杨侑大声道:“此人若是能保住长安孤管他以前有过什么过错?你不同意也行拿出一个守住长安的章程来孤用你不用他!”

楚孝才一窒讪讪的不知道说什么。

……

……

李靖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有被朝廷重用的这一天可这一天偏偏来的如此晚李世民派他来长安是为了逼迫李渊起兵的。事情做成了之后他本想离开长安转念一想既然来了何不趁机打探一下长安的城防。若是能找出长安城防御的破绽自己就算立了大功到时候唐公自然不会亏待了他。

所以他走的晚了些rì子整rì在城中打探消息。只是没想到宋老生那么快就战败身死长安城城门皆闭他再想出城也出不去了。

更不巧的事他竟然遇到了当初在楚公府中的熟人殷平。

他本想假装不认识奈何当初二人皆是楚公杨素府中的门客彼此太熟悉只是多年之后殷平已经是朝廷三品大员而他却还一事无成。殷平以为他落魄执意将其带回自己府中。李靖没奈何只好跟着殷平回了家。

他打算住一rì便告辞免得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可谁想到第二rì一早殷平去朝他刚要留书告辞还没出大门就被堵了回来而且来的竟然是西京留守代王殿下!

代王亲自他为长安兵马大总管言辞恳切。李靖哪里肯答应若是让唐公李渊知道了这件事只怕他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

只是杨侑实在坚持李靖无奈心说只能先假意答应下来再寻找机会脱身于是答应出力守城却不肯领那大总管的官职。

既然他答应杨侑也不好在坚持。便封其为虎牙郎将开府仪同三司加金紫光禄大夫。

李靖哭笑不得心说这人生际遇怎么会如此恼人?

当初他一心为国效力谋取功名却郁郁不得志辗转这么多年一直落魄不堪好不容易在唐公府里谋了个差事谁想到朝廷在这个时候也找到了他这几乎让他愁死。

住进了杨侑特意赏赐给他的府中李靖恨不得一头撞死。

殷平第一个送来厚重的贺礼杨侑又送了他仆从杂役侍女二百人待遇俨然国公一般更是亲手送了他一套银甲这让李靖都不得不为之感动。

当rì殷平在李靖府中饮酒为他庆贺。

“药师怎么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十年默默无闻一朝飞枝头这么好的际遇大隋自立国至今你可以说乃是第一人。便是幽州大总管罗艺比起你来也要差得远了。”

“长安这个情况你让我高兴的起来?”

李靖喝了一口酒指着外面说道:“城外就是唐公李渊的十几万叛军而且叛军连战连胜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城中呢兵不足两万这仗怎么打?”

“药师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

殷平道:“当初在楚公府里的时候我便说过以药师你的才学早晚有一飞冲天的时候如今这机会来了你怎么能轻易放弃?长安危机这不假李渊的叛军势不可挡也不假城中缺兵少将也不假可药师你的才学更不假!”

殷平肃然劝道:“你想想大丈夫生于乱世立于危局随波逐浪不算什么若是能力挽狂澜那将是什么一番景象?必将青史留名!”

他说的自己都有些激动起来:“越是危局中反而能有扬名天下的机会。这样的危局中若是你能保住长安进而击败李贼你的威望将会达到何等的高度?手握兵权若是再能解了东都之围再将陛下从江都接回来以你一人之力挽救大隋于将倾不要说今世你能得到无的荣耀便是在史书也能留下最浓烈的一笔!”

“看遍古今谁能建立如此大的功业?武侯一心辅佐蜀后主殚jīng竭虑也没能保住蜀汉的江山。即便如此武侯之名依然震烁古今。药师你想想若是你挽救大隋将倾之际比起武侯来更要强百倍不止!蜀汉弹丸小国耳诸葛武侯护之都能名垂千古大隋万里江山南北一统的大帝国你若能举擎天之力后世会如何颂扬你的功绩?”

见李靖神sè已经有所松动殷平贴近了李靖的压低声音说道:“药师你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乱世!还有什么比手握军权更踏实稳固的事?且不说你能不能守住长安若你尽力而为即便守不住这城……说句忤逆的话唐公李渊进了城之后若见识到了你的本事难道会不重用你?”

“即便唐公不重用你你手中有兵难道还杀不出去?只要带兵远走以你的本事还愁打不下一块地盘来?手中有兵有地说不得也有你李药师化家为国的那一rì!”

“嘘!”

李靖连忙阻止殷平继续说下去:“殷续声你这想害死我么!这宅子里的仆从下人都是代王赏赐的万一这话传进代王的耳朵里你我都没有好下场!”

“我知道!”

殷平低声道:“我就是看你犹豫不决一时心急才口不择言的可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你我好友你将来若是成就大事我也能有一个好前程。如此良机摆在你面前药师你切不可自误!”

“容我想想!”

李靖揉了揉发酸的眉头说道:“太仓促了些你容我好好想想。”

“明rì我再来!”

殷平起身告辞:“药师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你自己将来后悔。”

殷平离开了李靖的宅子之后了自己的马车转过街口之后立刻又下了车。就在街口大队的禁军士兵护卫着一辆奢华的马车停在那里。殷平在车外报了名车中人让他车说话。殷平恭恭敬敬的了马车然后躬身施礼道:“见过殿下。”

马车中端坐的正是代王杨侑他急切的问道:“如何?”

殷平抬起头仔细的想了想之后回答道:“李靖应该会尽力守城的但长安稳固击退李贼之后殿下当立即杀之此人亦有不臣之心!”

杨侑点了点头沉吟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