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日在地球 > 第二十三章.圣战(五)

日在地球 第二十三章.圣战(五)

作者:扭曲着抽筋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6:18 来源:笔趣阁

“轰——”

地动山摇,那是“美杜莎”第三次施展魅惑的亲吻,却已然让天空破碎、大地恸哭。/基于微晶复合金属加工技术制造的280mm/L88型“火山”巨.炮在阳光下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感,让被导弹部队压过一头的撸炮青年们兴奋不已。

原本是为了代替旧式自行榴弹炮所研发的一款通用型大口径火炮,在运用了新工艺技术后却一跃成为防卫军装甲部队支援火力的明星。在40至80千米的距离上,这门加农炮的shè速和弹道jīng度都足以弥补导弹部队火力支援的空档。正常使用时,连同火控计算单元测定目标方位、调整shè击角度在内,可以达到每分钟3发的shè速;在极限状态,不顾寿命关闭自动冷却设备的情况下连续发shè,可以达到每分钟五发的shè速。

最终,这门炮装上量产型天启的底盘,凭借底盘优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xìng,具备了行进中开火的能力。当它使用专用的火箭增排爆燃弹时,shè程、命中率和摧毁半径都让参观的军方代表赞不绝口。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就是,“美杜莎”在最极端的战况下可以连shè十万吨当量的战术核弹头,彻底摧毁shè程内的一切事物。

相对于口径达到420毫米的某巨型自行榴弹炮,“美杜莎”自行火炮具备了机动、火控和持续火力的绝对优势。这件威力惊人的武器可以在通过工程吊机将模块化的炮身迅速拆卸,将地盘和火炮分别用大型运输机空投。战地工程车可以很方便地将两者在半个小时内组装起来,使得二十五米长的大管子架设在一百五十吨的底盘上,霸气威武莫过于此。只要“美杜莎”的各项xìng能参数经受过实战检验,那么防卫军的大订单就十拿九稳了。

之所以要花费笔墨介绍这一款苏维埃大炮兵主义的产物,是因为我们英勇无畏的魂斗罗兄弟正一脸纠结地透过绝缘面罩偷.窥着在这款巨无霸边上拉着线路收集数据的“技术人员”——一群身着抗冲击装甲,具备类似磁暴步兵外骨骼动力系统的斯拉夫大汉。

之前,少校同志和他的搭档很惊喜地发现苏联的机器人居然真的像那位该死的谢菲尔德说的一样,是依靠“视觉”或者“电磁感应”来分辨敌我;阿富汗富含金属矿脉的地理环境加上sè调sè调单一的自然背景,居然很成功地使“虫子在十几米外行动都无法发现两个不速之客。

不过他们的幸.运到此为止了。见到这些“重装步兵单位”后,麦克米兰少校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怎么可靠的MSG96式狙击步.枪(注1)还不如换成榴弹发shè器。更糟糕的是他确实没有能有效对付这些铁罐头的武器,为了这次行动所配备的附着了量子迷彩和绝缘蒙皮的枪.支都是改装过的轻武器。虽然他自信自己的技术能在一千米距离上击穿苏式护甲的弱点,但北约到现在连磁暴步兵的装甲模块分布的情报都欠缺。他将兵工厂的测试人员当做新型的磁暴步兵,盘算着怎样才可以像瞒过无脑的机器人一样骗过人类。

没有无线电,没有光信号,神奇的S.A.S战士通过手指敲打莫尔斯电码的原始方式交流着。

麦克米兰:磁爆线圈……电路未发现……发电机未发现……

普莱斯:……爆破……

麦克米兰:埋藏式……危险xìng大……逻辑引擎……

普莱斯:未发现……冷却装置……水蒸气……

他们的任务无非是摧毁基地防卫系统。根据美国人的情报,苏联所使用的虚拟智能具备非常高的自动判断能力,支撑其庞大计算要求的是至今依然属于机密的,名为“逻辑引擎”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有别于自.由世界通行的二进制计算机程式和半导体技术;苏联的超级计算机是一种具备逻辑计算能力的三进制体.系,建立在这之上的是类似基础神经元的次世代计算机系统。这种“逻辑引擎”是苏联所有智能设备的最高头脑,它有着不可思议的xìng能和一个可怕的弱点——发热量。情报显示每个逻辑引擎都有着超出其本体大小的散热系统,即使是民用级产品,也被负责维护的工程师称为“永不停歇的锅炉”。

两个人敲着密码达成了一致,麦克米兰和普莱斯在行动前异常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千万别有什么“一道闪光后大家一齐香喷喷”的糟糕画面出现。

————————分割线————————

阿富汗的秋天一点也没有凉爽的概念,尤其是在太阳底下穿着这一身承重且厚重的缓冲装甲服,阿列克谢觉得自己就是烤箱中那只还没死透的鸡。

如果知道所谓的兵器实战检验选了这种落后野蛮的地方,他绝对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优质考评”跟着项目组来阿富汗。他怀念列.宁格勒的冰爽,怀念在渐临的寒风中痛饮伏特加或是别的什么的感觉……

只要不是在这个热的浑身冒汗,连清水都要定时定量供应的鬼地方就行。自行火炮整体测试那是拖拉机厂(注2)的事,和火炮工厂的他没半点关系。

“轰——”

只有这时候,阿列克谢才找回了被消磨的差不多的激情。冲击波几乎将半固定的数据处理设备给掀翻,即使有缓冲护甲,他也被迫退了几步,脑袋一阵发懵。

“美杜莎”第三次咆哮,硕大的金属陶瓷弹壳带着极端地灼热落在地上,将尘土烧的通红。散热装置在瞬间达到极限,循环的冷却剂都几乎沸腾起来。

“同步震颤偏移0.033,出膛速度2300米每秒,偏差值在标准以内。火箭增排弹的初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可惜……”负责测试的工程师很遗憾地看了眼在地上散发热辐shè的弹壳,向阿列克谢提出建议:“如果可以的话,爆燃弹壳的耐高温xìng能还要再提高一点,刚才监测到的发shè时内管温度高达2700摄氏度,弹壳排出期间退弹机温度达到了600以上,对长期使用不利。”

真是典型的学院派作风。

阿列克谢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吹毛求疵的做法看似认真,实际上背后往往是现实无法允许的条件,眼前这个工程师提出的要求就和莫斯科冬天不下雪一样可笑。

你以为那是什么?那可是瞬间完全燃烧的高分子固体燃料!和普通的发shè药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他不敢这么和负责检验的工程师这么说,那一位可是这次实战测试的验收官之一,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个项目的生死:“已经是最好的耐高温陶瓷了,这门火山炮和‘天启’的‘咆哮龙’是不同的!我们把有效shè程放大了50倍以上,这种缺陷是可以接受的。”

“一发特制弹.药价格是17万卢布,最终成本核算的话,‘美杜莎’成套系统费用要1200万卢布以上,比天启还高;如果最后报价还是这个数的话,军方是不会大规模采购的,论火力支援的话,天启也可以用榴弹;作为双管榴弹炮的天启曾经在演习中颇受好评。”工程师翻了翻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兵工厂提交的资料,有调出乌拉尔红旗兵工厂的竞争型号给阿列克谢看:“他们的‘石化蜥蜴’巨.炮就在成本方面做了很好的平衡,而且生产上更简便,毕竟每一部天启都是宝贵的,维护成本必须考虑进去。”

石化蜥蜴?又是石化蜥蜴!

阿列克谢觉得用那种粗糙的东西和自己的杰作作对比实在是羞辱,石化蜥蜴的主炮只有区区183口径,除了成本以外几乎一无是处。

“个人的建议就是削减成本,火山炮的xìng能虽然极好,但每年的军费就这么多。”工程师言尽于此,事实上“石化蜥蜴”和“美杜莎”都会入选并列装,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新时代政.府搞出的项目招标严禁串标,这对手中拿着几乎所有牌的垄断机构非常有利——而军方绝对是苏联最大的垄断集团。

阿列克谢沮丧的说:“好,那不是我能决定的……”他把那卷竞争对手的资料捏的皱巴巴的,心里实在气到了极点。就连离开基地前往炮弹落点侦.查的双刃掀起暴风,也没让他清醒过来。直到他有些莫名其妙地发现附近摆放的各种设备似乎有了点变化……

比如……两个纸箱子似乎移动了?

“眼花了……这天还真是热。”

——————分割线——————

注1:虽然说按照正常设定这里应该出现AWP或者更符合YY小说口味的巴雷特.50,但是那玩意的重量和动静绝对不符合这里的战场环境。现实中不存在MSG96这种型号,这里架空是德国人在MSG90基础上再设计的新型狙.击.枪;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依然可以使用消音器!

注2:联系前篇的“尤里之锤”,包括这里提到的列.宁格勒兵工厂,暗指二战时期的“斯.大.林之锤”B-4榴弹炮,苏军把这门203口径巨.炮装在拖拉机上……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