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赤色黎明 > 142 巨变(一)

赤色黎明 142 巨变(一)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0:06 来源:笔趣阁

飘飘洒洒的传单在孟买上空雪片一样的飘落。孟买下过冰雹,可距离1940年最近的一次雪季,只怕是新仙女木冰河时代。尽管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动辄是几万年几十万年,但是很明显,那时候并没有把新仙女木时期的详细气候情况记录下来。

所以在空中负责散发传单的中国北方飞行员们有下雪的联想,可这联想明显没有引发地面上的孟买居民的共鸣。这是孟买第一次遭到空中的传单袭击。没有大规模化工产业的印度,纸张还是不便宜的东西。天上下起了纸雨,印度当街的人不知所措。在简短的畏惧过去之后,印度人就立刻开始疯抢起来。

投撒传单的效率其实挺不高的,印度每个邦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梵语在印度那得是有大学问的人才懂的语言,标准印度语这玩意暂时还不存在,英语么,这是印度上层身份的体现。理论上,如果有卫星的话,可以不惜工本的投放收音机。可惜当下的技术能力不足,中国的人造卫星计划还在各种观测与纸面计算。航天技术发展还在水平类似德国v2型的液体火箭,把卫星送进地球轨道暂时属于未来的计划。当下只能有啥用啥。

英语、梵语、阿拉伯语、印度语,四种语言把传单上写的满满的。内容么,很简单。

“印度人民,你们愿意获得印度自我解放么?愿意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么?时机就在眼前!”

“相信英国人要不了多久,就会以印度全面参战为前提条件,承诺战争之后就允许印度独立。可大家要想一想,为什么英国现在才有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承诺?”

“在以前,英国方面是拼命镇压试图争取印度独立的印度进步势力,在面对与中国的战争时候,英国人为什么会想起来允许印度独立了?他们就是要让印度人为英国人卖命!”

“中国没有入侵印度,与英国争夺印度的任何打算。中国希望能够帮助印度获得自由与解放,让印度人民获得自由与和平。当英国人把武器发放给印度人民的时候,请用手中的武器去打击英国侵略者吧!那些人才是印度人民的敌人!”

印度普通百姓或者看不懂传单上写了什么,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可是很清楚的。中国正在公然鼓动印度人起来造反,而且中国还“预言”了英国会以“允许印度独立的模式”来让印度投入战争。

英国殖民当局感到最头痛的是,他们还是真的有这个打算的。如果是英国人自己先这么干了,英国人还能自称这是自己善意的表现。有人先给挑明之后,一定会被不少人看作居心叵测的做法。

作为殖民者,英国人在殖民地发动舆论战的经验不足,他们干了一件蠢事,开始没收这些传单。这命令的结果是让不少将信将疑的印度本地人开始觉得这些传单上所说的很可能是真的。英国人很可能会允许印度独立。

底牌被先暴露出来之后,英国人可是被动的很。不少希望印度独立的人起了更多念头,既然英国人会接受印度独立,那么接受独立就不再是印度人的底线。而是变成了印度人的诸多条件之一。

这消息传到了英国政府那里之后,英国政府也傻了眼。因为英国允许印度独立的消息也开始在美国流传起来。不仅仅是这个消息,在英国本土甚嚣尘上的“丘吉尔卖国论”在美国也有不少小报把这个当作花边新闻来传播。

小报要的就是吸引眼球,他们往往是靠那些逻辑理论上完全不靠谱的故事作为噱头。“丘吉尔卖国论”这种纯熟阴谋范畴的东西,虽然看起来视野宏大,牵扯的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在逻辑上却无懈可击。事实胜于雄辩,根据事实推导出看似稀奇古怪,却又合情合理的逻辑链条。更是让小报编辑们开动脑筋,竭尽全力的去深刻挖掘这个故事。

有众多小报对此连篇累牍的发布消息,美国的大报纸眼瞅着小报的销量猛增。最后也不得不参与到这种讨论里面来。美国人对英国心理上有劣势,表现上是“传奇故事”,实际上却能够极大的满足美国人心理上试图压倒英国的愿望。

大报纸的笔杆子们比小报强出去几条街,先是《华盛顿邮报》半遮半掩的参与到这个讨论之后,立刻就让《华盛顿邮报》的销量直线上升。其他大报纸一看,这不能放过。于是其他大报纸纷纷跟进,这让正在美国访问的丘吉尔措手不及。

罗斯福这么聪明一个人,他发现事情不对,立刻开始下令弹压此类报道。共和党死硬派们早就对罗斯福心怀不满,罗斯福第三次参选并且当选美国总统,破坏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最多两届的规矩。在罗斯福新政的时候,最高法院曾经试图判定新政违宪,可在当时的危急局面下,最高法院被迫屈服了。

现在罗斯福试图干涉起“言论自由”来,这可是让死硬共和党们抓住了把柄。为了维护美国的言论自由,共和党的报纸猛烈开火,一面大肆公开宣传“丘吉尔卖国论”,一面质疑罗斯福是不是要当独裁者,要当美利坚皇帝。如果不是要这么做,罗斯福为什么要干涉言论自由?

还有报纸质疑罗斯福是想把美国拖进入战争,然后通过战争期间的新闻管制来破坏美国言论自由,进而破坏美国的民主,从而达成罗斯福成为美国独裁者的真正用心。

在这铺天盖地的痛骂之下,罗斯福也不得不暂时退缩。哪怕支持美国加入战争的人投了罗斯福的票,可美国的民意在反对战争。更糟糕的是“丘吉尔卖国论”,让美国人得到情绪释放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胃口。不少原本对此并不知情的美国议员们,现在也开始关心起这件事。在美国议会中,这种“有心人”能够起到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

如果丘吉尔原本做出的巨大让步,能够让罗斯福能够把功劳归于自己的话,眼下虎视眈眈的希望能够从这份功劳中捞到自己政治资本的人,数量接连翻番。这令罗斯福感到十分不安。搞外交的真正成功需要是双赢,可人民对与外交的看法是希望“零和”。特别是美国传统中的信仰上帝与仇恨英国人。罗斯福能够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原因之一是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好处,让美国人民能够接受罗斯福的观点。可美国民众毕竟是民众,他们对待外交的态度与社会精英对待外交的态度完全不同。如果是人民能够接受的条件,那就会让英国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丘胖胖作为政治家,当然能够理解这些。他现在最希望的是能够找出策划这次行动的人,让后把这个人给五马分尸,然后把尸体碎块剁成肉酱。这谣言不仅仅是在打击丘胖胖的政策,还是在打击丘胖胖作为政治家的前程。一个被定性为“卖国者”的政治家到底会有什么结果,丘胖胖非常清楚。

但是眼下丘胖胖是真的没有办法签署任何协议,丘胖胖忍不住回想起以前的外交老前辈们对“密室外交”与“报纸外交”的哀叹。普法战争中,德国首相俾斯麦利用报纸宣传,非常有力的影响了法国的外交政策,让法国人陷入了完全不理性的情绪里面,德国从而打败了法国。眼下,如果只是丘胖胖与罗斯福,那是绝对能够达成很好的外交协议,可英国与美国的不理性情绪也正在开始影响甚至主导英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罗斯福对此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在“炉边谈话”中极力去鼓动美国人去直视战争,一步步的参与到战争中。可罗斯福也没有办法直接向美国人民说出心里话,“咱们要参与到世界大战中去,死上数百万人,先通过挽救英国接过英国的家业,再争霸世界。”

而共和党人貌似并没有放过罗斯福的打算,他们开始攻击罗斯福对印度的不闻不问。毕竟威尔逊提出过有点类似反殖民地主义的十四点建议,共和党猛烈攻击罗斯福是个殖民主义者。至少是个支持英国殖民主义的美国人。

陈克对美国的宣传战斗很了解,实际上这些争论很多都是陈克在背后挑动的。美国**在30年代遭到了美国国内的残酷镇压。不少支持**,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人,都选择了隐藏自己的观点。而这部分人中大部分与苏联有着比较秘密的接触。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与中国合作。

与苏联那种传统的情报战不同,陈克对于这些外国合作者们的态度很友好。中国情报界从来不搞机密刺探工作,而是在舆论和情报战方面与这些人进行了合作。情报战很重要,例如挑动美国方面的内部利益集团争斗方面。情报人员能够起到几十个师都办不到的事情。

而中国的友好同样让美国的合作者们很满意,即便有人发现了这些人与中国关系很不一般,却也没有任何办法找到这些人是中国间谍的任何可能性。这些人干的事情与传统的间谍完全不同,这些人所作所为都是同行业的美国人干的正常事情。所做的事情也没有出卖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少绝对不违背这些人自己认定的美国国家利益。

制造花边新闻哗众取宠,解读美国与英国国家政策,如果这些人干了这些事情就被抓起来,那只能证明,这些人选择了与中国合作是没错的。

对中国情报机构来说,或许觉得这些美国合作者的贡献从政绩上看,可能不大。但是陈克的看法是“非常满意”。他并不需要这些人能够在美国很可能会与中国发生的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他希望的是这些人能够拖延有可能爆发的中美之间的战争。时间很明显是站在中国这边的。战争每向后推一天,中国都会强大一分,陈克希望这宝贵的时间能够延续到美国不敢在西太平洋对中国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