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赤色黎明 > 九十九 进步和守旧(十五)

赤色黎明 九十九 进步和守旧(十五)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0:06 来源:笔趣阁

1911年3月7rì,宋教仁还没走,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就赶到了凤台县。

唐绍仪是北洋的谈判专家,1901年,袁世凯擢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重用唐绍仪为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在任期间,办理接收八国联军分占的天津城区、收回秦皇岛口岸管理权等事务,成就斐然,令同僚们刮目相看。袁世凯亦上奏朝廷,称赞唐绍仪出sè的表现和能力。

1904年,清朝zhèng fǔ任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有关xī zàng问题。唐绍仪坚持民族立场,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力主推翻英国与xī zàng地方zhèng fǔ签订的所谓《拉萨条约》,挫败了英国妄图将xī zàng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yīn谋。1906年4月,中英签订《续订印藏条约》,虽然英国取得从印度架设电线通往xī zàng已开商埠的特权,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xī zàng的领土主权。

人民党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给唐绍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陈克在人民党的地位更令唐绍仪十分意外。所谓旁观者清,谈判专家唐绍仪确定了陈克绝非北洋传说中那个“人民党的dú cái者”,因为人民党的青年干部们对陈克绝无俯首帖耳的迹象,这点与满清大大不同,与北洋也大大不同。

至于陈克本人更让唐绍仪迷惑不解,唐绍仪习惯见到的那种官场的派头,在陈克身上一概没有。这个年轻人就是办事的,他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地位,所以在那一群青年当中,每个人就在该自己出现的位置上出现了。仅此而已。

特别是看到有勤务人员给陈克等人倒水的时候,陈克和人民党干部用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神情说了声“谢谢”。唐绍仪感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看得出,即便有些青年的态度稍微有些不自然,那也仅仅是出于不习惯被人伺候,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说完了“谢谢”两字,他们也就把倒水的事情完全抛在脑后,再也没有想起。

面对这样的一群对手,唐绍仪难得的有些不安。

“这次我受袁公所托,想与贵方谈谈关于税款之事。”唐绍仪说道。北洋的财政的确是受不了庚子赔款的沉重压力。庚子赔款一年要支付两千多万两白银,除去海关税收之外,满清是通过向各省摊派来筹集钱款的。例如湖南分摊到了七十万两的定额。

袁世凯北洋夺取了zhōng yāng权力,就意味着要承担起这部分赔款。现在全国的局面,各省都拒绝给zhōng yāng交钱,以北洋一力想支撑这个局面,现在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英国人卡袁世凯的脖子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袁世凯把这笔钱给支付了,再谈别的。

北洋对根据地财政也不是完全两眼一抹黑,他们知道根据地与英国人正在谈一个定额贸易协议。英国佬要求一年贸易额达到一亿英镑。在这时代,也就是七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额度别说那点分期的利息,辛丑条约的赔偿本金不过是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只比这个贸易额的一半多一点。面对沉重的压力,袁世凯不得不派唐绍仪前来与人民党商量此事。北洋的锅真的快揭不开了。

唐绍仪其实不太愿意来人民党这里,他认为人民党能和英国人有这么亲密的商业来往,肯定是出卖了重大的国家利益。唐绍仪本人始终想收回中国的一切主权,对人民党这样的“卖国贼”很不以为然。而且,北洋现在与人民党是一个交战局面,哪怕是双方有密约,北洋求到人民党头上,人民党定然要狮子大开口的。

介绍了一下北洋遇到的困境,唐绍仪提出了袁世凯的请求,“人民党能否先给垫付从1909到1912年的三年赔款。”

“那你们准备怎么还钱?”陈克问。

无论唐绍仪听到什么,都不会比这句话更令他惊讶的了。他诧异的看着陈克,想分辨陈克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从表面上看,这话代表的是陈克可以考虑帮助垫付三年赔款。不过这态度本身太不正常了。

瞅了瞅人民党这群与会的年轻人,没有人露出惊讶的神sè。他们盯着唐绍仪,明显都在等唐绍仪下一步的回答。这就更让人意外了。难道他们已经猜到了唐绍仪这次的目的么?

“陈主席,zhōng yāng财政枯竭,还钱之事须得人民党提出如何偿还。我方实在是无钱可还。”唐绍仪按照袁世凯吩咐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那我要苏松太道和上海。”陈克答道。上海虽然是租界,不过行政上隶属于苏松太道,这个府是由苏松粮储道和松太道再度合并成立苏松太道,道台衙门仍设在上海县城。如果只花了7000万两银子就能弄到,人民党做梦都能笑醒。在中国排名第二的工商业城市武汉已经落入人民党手中,如果能把排名第一的上海地区也纳入手中,人民党就能创造出更多的收益。而且人民党也不会真的给洋鬼子七千万两银子,九百万英镑对现在的人民党也不是特别离谱的一个数字。

唐绍仪根本没想到人民党会这么轻易的就同意这件事,更没想到人民党提出的要求更加离谱。北洋段祺瑞拼死拼活的控制了上海,北洋也绝对不会放弃上海这个聚宝盆的。

看来是真的有人透漏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唐绍仪想,不然人民党怎么会考虑都不带考虑的提出这个要求呢。唐绍仪毕竟是谈判专家,他接着答道:“陈主席,此行之前袁公说了,上次贵方提出的在张家口设立毛纺厂的事情,我们可以商量。”

陈克笑道:“唐先生,你也多年为官。想来满清官场上的局面你比我们都清楚的多。且不说赚得到赚不到钱,张家口那边肯定视我们为一块大肥肉,一定有人要上来啃我们几口。我们人民党不懂怎么和这些人打交道,我们也很讨厌去解决这种事情。您是个聪明人,您能不能给我们指条明路,我们怎么好好的做生意?”

唐绍仪从没见过这么坦率的谈判对手,真的就是论事来说,人民党若是在张家口展开合作,有太多的地方会被北洋掐脖子。唐绍仪自己完全保证不了合作的意向能够实施。如果从人民党的角度考虑,花钱买地是唯一靠谱的选择了。在国内居然要“割地求钱”,唐绍仪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可是北洋真的没钱了,唐绍仪相当厌恶官场上的横征暴敛,庚子赔款刚向河北省摊派,赵三多景廷宾就发动了起义。口号是“反对洋捐”。唐绍仪当然不知道武星辰和庞梓这些起义残党投奔了人民党。不过这种苛捐的危害他很清楚,zhōng yāng敢增收一两银子,到地方上,经过层层加码,百姓就得承受十倍的放大规模。相比较,人民党的建议理论上反倒是最可行的。

陈克看唐绍仪左右为难的样子,他笑道:“唐先生,你若是不能确定,不妨就给běi jīng拍电报问问。这是大事,不着急。”

第一次会议就这么结束了。

会后章瑜忍不住笑道:“若是宋教仁知道咱们很可能会答应这七千万,他会不会气死?”

在与宋教仁的谈判中,人民党确定的援助物资,在根据地大概值七千两。结果与袁世凯的谈判,一家伙就是七千两的一万倍……,好几个同志被这恶毒的笑话给逗乐了。

齐会深笑了几声,这才收住笑容说道:“北洋会同意么?”

“同意不同意都无所谓。关键还是咱们自己。若是没有力量,咱们能够守住上海么?”陈克笑道。

“这块地真的值七千万么?”章瑜问。

关闭

“这么说吧,且不说在上海的这么多工厂,光在上海就有一个门路能赚不少钱。英国佬的军舰需要停靠,特别是需要维修,这一笔钱就不是小数目。更不用说如果有了上海,我们就有了江南造船厂。即便是北洋把机械设备都给拆走,也比咱们重新建设造船上来的快。”陈克笑道。

“但是在上海土改起来的话……”齐会深家就是上海的,他深知其中的艰难。

“士绅们想不想改那是他们的事情,能不能把土改进行下去,那是咱们的事情。这没什么可怕的。”陈克意气风发的说道,“只要咱们自己态度端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民党办事利落,他们专门给唐绍仪的谈判团驻地安装了有线电报。唐绍仪立刻用密码给袁世凯发了电报。袁世凯接到电报之后大吃一惊。人民党绝对会狮子大张口,这不稀奇。问题是这一口张的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上海是段祺瑞强行插手的地区,理论上还是属于江苏省的,不过驻军已经是北洋军与上海地方势力并存的局面。人民党要求得到上海,等于是把苏南又给切了一块。削弱王有宏的势力其实并不算什么,可是当下的局面,削弱王有宏意味着袁世凯对江南的宣战。国会马上就要召开,这个紧要关头这么搞起来,属于完全不可行。

“看来陈克这个王八羔子真的不缺钱啊!”袁世凯怒容满面的对杨度说道。

杨度倒没有生气,他一直寻求中国强大的方法,不仅仅是杨度一个人,其实北洋里面包括袁世凯在内的大部分成员也都有这种想法。对他们来说,六成是完全的私心,四成里头大概是混合了私心与公心,如果中国强大了,他们求名得名,求财得财,这是大好事。人民党的崛起令杨度觉得看到了一丝曙光。一个成立不过五六年的政治势力就能做到这等程度,北洋更是前途无量才对。

在杨度看,问题出在人民党对士绅的态度上。虽然人民党屠戮士绅,消灭地主,不过成效卓著。北洋肯定不能这么干,不过稍微抑制一下地主士绅,应该还是能办到的。以北洋地域之广,能有人民党成效的一半,那也是能够变得极为强大。

听袁世凯这么说,杨度赔笑着说道:“袁公,人民党只怕是想去上海做官也有可能。”

袁世凯冷笑道:“虎禅,你怎么说起这种糊涂话了。陈克向来不图虚名。若是他图虚名,第一次打安庆哪里轮得到岳王会占据安庆。”

北洋反复检讨过人民党崛起的秘密,这些人还算是务实,他们认为等到北洋牵头,三路围攻人民党的时候,其实局面已经对人民党有利。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第一次安庆战役后,北洋三路围攻,就能剿灭人民党这群乱匪。不过那时候所有人注意力都放到了只会咋呼的岳王会与光复会身上,谁也没想到人民党居然才是真正的大势力。袁世凯其实很佩服陈克忍的功夫。扪心自问,哪怕是袁世凯知道占据安庆是个祸害,他也抗拒不了这个诱惑。更别说心甘情愿的出大力七打下安庆后,立刻退兵。就算是袁世凯能办到,袁世凯的手下也绝对不会同意。

“那袁公准备如何回应陈克?”杨度换了一个问题。

袁世凯没有答复。他的思路却跳到了与这个实际问题毫不相干的方向上去了。联省自治给了袁世凯绝大的好处。摆脱了成为“逆贼”的可能,能够成为新的中国实质上的统领者,在可见的时间内,袁世凯除了不能当皇帝之外,他就已经是中国第一人。即便是陈克也不可能改变这个走势。但是,zhōng yāng丢掉了人事权之后,对各省基本就没有了控制权。除非那些省份自己大乱起来。例如福建和陕西,北洋就顺理成章的打了进去。这是zhōng yāng的特权。

但是当zhōng yāng有求于地方的时候,这就没办法处理了。在人民党正式结束与袁世凯的敌对局面前,袁世凯不能接受任何一次战败来影响北洋zhōng yāng的声望。在人民党正式加入国会,四省重归北洋zhōng yāng领导,那时候袁世凯就没有理由兵出四省。联省自治已经成了对袁世凯的制约,这是袁世凯不能接受的局面。

自己当时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呢?袁世凯忍不住开始质疑起来。

看袁世凯良久不语,杨度忍不住轻声喊了一下,“袁公……”

“唔……,唐绍仪告诉陈克,上海是江苏的地盘,我们不能破坏了联省自治的事情。以前陈克说过在张家口做毛纺的生意,我们北洋绝对不会刁难他们。我袁某说话从来算数,问问他是不是信不过我袁某。我袁某到时候可以签署法令,不收他们人民党开办的工厂一分钱的税。这点子担当我袁某还是有的,就这么告诉他。”

“哦?袁世凯的担当么?”陈克皱起了眉头。真的说起来,袁世凯这种老派人物还是真的是有担当的。就是称帝那档子事,袁世凯为了自己称了帝,但是也没有破罐子破摔,还是自己逊位了。最后推荐了黎元洪当了下一任总统。当然可以说袁世凯犯傻、糊涂、利益熏心,却不能说他不是一条响当当的恶汉。

陈克不想怀疑袁世凯的担当,他是全面质疑袁世凯的执行能力。根据地走的是现代管理制度,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规定。例如根据地有可能会让位钢铁与合成氨纯碱生产,退据盈利第三名的桑蚕业。从桑树种植,到桑叶采摘,蚕种培育,饲养,缫丝,这整个流程里头每个环节都有相关的一整套制度与规定。

问题其实还真不是咬这么一大块肥肉的问题,甚至也不是袁世凯和北洋那群人有没有担当的问题。而是羊毛产业生产链条上不能整体配套的话,陈克也没办法越做越好。那整个毛纺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而这些玩意,必须有北洋真心配合才行。

但是北洋那种人能不能理解现代企业,这才是核心问题。如果这帮家伙能够理解,陈克愿意他们分一部分利润。北洋干出力没有报偿,这明显不合乎道理的。话说头里不丑,陈克只好与唐绍仪谈起根据地的真心想法。

唐绍仪在1974年12岁的时候被满清zhèng fǔ选中后,去美国留学。1881年19岁回国,形成他主要世界观的时代,唐绍仪都是在美国渡过的。所以他能理解这些现代企业管理和制度问题。听到陈克对毛纺工业的整体规划,唐绍仪立刻就被迷住了。现代企业和产业链条本身就是极为科学化的东西,它包括了jīng细的管理与合理判断。对陈克来说,不过是无数文章里面吆喝的烂大街的东西。对于唐绍仪来说,则是打开了一扇从开启过的大门。国家怎么合理运用行政与经济手段来安排生产,创造财富,这是唐绍仪追求了多年而未寻求到的东西。

当陈克用“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难于上青天,只要zhèng fǔ和地方势力抱了层层盘剥的心思,再好的设计也是白搭。”作为结束语的之后。唐绍仪用一种崇敬的眼神看着比自己小了18岁的陈克,“陈主席不要如此说,北洋绝非不讲信用。”

陈克笑道:“没错,北洋是讲信用,但是他们的信用是钱和权力构成的。我是不太相信他们会尽义务。想保证这个基本的原材料供应,我们就得在内外蒙建立收购点,而且还得与内外蒙的群众进行有效的合作。而现在外蒙想闹dú lì,就我们所知,曹锟先生带兵与外蒙分裂主义势力作战,也是互有攻守。外蒙的骑兵经常冲到热河与北洋军作战。唐先生你也是明白人,你拍拍胸脯扪心自问,你敢给我保证北洋军会一分钱不要的来保护我们么?”

唐绍仪苦笑了,陈克这种率直的谈判态度的确非常可取,不过很多时候的确让人无法招架。北洋的痼疾绝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如果想保护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得自己组建军队。张家口离běi jīng多远,袁先生能放心我们这么干?羊毛生意又不是一锤子买卖,想大规模的赚钱,这风险就不能太大。我们不能保证各地收购点的安全,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你说我们怎么赚钱呢?而这些问题其实不牵扯北洋的担当和信用,而是北洋现在的情况他们也未必能解决的了。”

听了这话,唐绍仪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只点了几下,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唐绍仪恢复了严肃的谈判神sè,他尽力从容的说道:“这事请容我向袁公禀报。”

这次不仅仅是电报,唐绍仪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给袁世凯送回了一封长信,详细的把毛纺合作的事情讲述一番。袁世凯看完这封信,反倒勃然大怒,“陈文青这不是废话么!若是能做到他说的这些,我还用得着他么?”

杨度也不管袁世凯的愤怒,他向袁世凯要过信看了一遍。在北洋待了这么久,杨度已经知道了袁世凯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陈克真心没有冤枉北洋,他指出了所有的问题,“没有足够执行力!”

北洋不缺乏能干的人,但是缺乏肯老老实实干事的人。如果有肯这么老老实实在蒙古建设收购点,帮助蒙古地方百姓搞生产的人,袁世凯绝对会对这批人委以重任。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谁会把这样的一批人才扔到蒙古这种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去呢。

但是杨度对此却不太在意,他笑道:“袁公,咱们若是没有这些人,难道陈克就有么?”

“嗯?虎禅这是何意?”袁世凯对这个发言感到有些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