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满城尽是黄巾军 > 第五百六十三章,种种利民举措

满城尽是黄巾军 第五百六十三章,种种利民举措

作者:追雪逍遥01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4:38 来源:笔趣阁

诸葛亮唇枪舌剑,舌战群儒,不管谁出面讥讽质问,诸葛亮都能轻易化解,甚至还羞辱的江东众谋士无言应对,鲁肃也希望跟刘备再次和好缔结同盟,毕竟江东已到了万分危急之时,可是又不知如何劝阻众人,就在此时,黄盖阔步走进了集贤阁。

“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徐峰大兵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人回头一看,见说话是大将黄盖,黄盖乃江东三朝元老,孙权孙策托孤的股肱之臣,众人顿时羞愧无语。

黄盖赶忙将诸葛亮请到孙权的书房,诸葛亮向孙权献策,借势袁术。

“孔明先生所想与子敬不谋而合,不瞒先生,我已派使臣联合了袁术,很快袁术就会领兵前来相助。”

“报…”孙权话音刚落,门外急匆匆跑来一人,见此人正是蒋钦,孙权当即吃了一惊,招来蒋钦询问一番,知道了二乔被劫的消息,孙权顿时如坠冰窖,心凉了半截。

“这可如何是好?”孙权满脸失落的跌坐在座位上,喃喃自语道。

“借势未必非要联合?”诸葛亮似乎猜到了什么,出口劝道。

“哦?不知孔明先生有何高见?”孙权顿时两眼一亮,眼中有了神色。

“打。”

“打?还望先生直言相告。”孙权不解,忙追问道。

“冒充黄巾突袭冀州,引袁术进兵关中。”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羽扇。脱口而出。

“妙计,真是妙计啊。”孙权顿时幡然醒悟,对。就按诸葛亮说的办?

当鲁肃将此事告诉周瑜的时候,周瑜一阵苦笑“子敬,当时我还以为你听明白了呢?谁让你们去联合袁术了,我的意思就是打袁术,引他出兵啊。”

果然,周瑜跟诸葛亮想的一般无二。

诸葛亮出使江东,与此同时。庞统徐庶则到了益州,庞统还是那么拽,那么傲、刘备虽然稍微比孙权客气了几分。可是也没重用庞统,给了庞统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县令,便将庞统给打发了。

“哈哈,凤雏之才。丝毫不输卧龙。瞧瞧现在,一个是人家的首席军师,一个是无人问津的小小县令,士元,莫非你真要给刘备去做那县令?”徐庶差点笑岔气,世人谁不知道庞统的大名,就算用八抬大轿都未必请的动,这倒好。在江东孙权不理睬,在益州刘备不搭理。凤雏给刘备当县令,想想就觉得好笑。

“哎…”庞统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不过还是慷慨赴任去了,徐庶立马给徐峰送出了书信,将庞统之事告诉给了徐峰。

现在徐峰在干什么?写书,搞印刷,大肆炒作粮价,中原各地尤其是北方连年干旱,而西川交州一代粮食大丰收,加上徐峰多年囤积粮草,中原战乱不断,曹操连年征战,袁术不善治理内政,所以他们的粮草都不多,徐峰直接借用书籍印刷之术,将粮价大肆抬高,直接开出了高于市场粮价三倍的价格收购粮食。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商人重利,纵然曹操袁术不希望辖下之地的粮食卖给徐峰,但是那些经商之人可不在乎,放着大把的钱不赚那不是傻子吗?

徐峰抬高物价,为了防止粮食外流,曹操袁术也只得抬高粮价,粮价成倍递增,最终受益者便是受苦受难的穷苦百姓。

自从进入益州之地,徐峰对待粮草的策略,从来都是只进不出,一直在囤积,足足比曹操袁术提前了十多年,徐峰恶意抬高粮价,让本来就雪上加霜的曹操,更加捉襟见肘,就连袁术也大感吃不消。

与此同时,徐峰面对天下百姓,广发招贤令,不但宣传益州之地的太平之治,无论怀有什么本领,统统来者不拒,诸侯只是在自己的领地上设立招贤馆,而徐峰手中拥有别人无法相比的利器—印刷和书籍,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第一时间散步到全国各处。

当然有了印刷术,很多书籍便应运而生,郡内许多大儒纷纷著书立作,各种利国利民的书籍纷纷面世,书籍相比书简来说,简直是跨时代的飞跃,书简笨拙,麻烦,手工誊写劳心费力,又太过厚重,很快便在西川之地被书籍所取代。

听从贾诩的建议,徐峰将太平道的道义,黄巾军的纲领,对待百姓的种种举措,专门让人写成一本书告知天下百姓,只有跟随黄巾,才有太平日子,掌握书籍,徐峰便掌握了东汉的舆论导向,这一点,任何诸侯都无法跟徐峰相提并论。

报名寒门书院的,前来应征投军的,络绎不绝,甚至有许多隐士大儒见徐峰手底下书籍席卷天下,如此盛行,也耐不住寂寞打算将毕生所学写出来流传后世,对此,徐峰一概欢迎。

同时,继《大汉蝗鼠》之后,《江东肿毛》《益州鲫鱼》也纷纷面世,当然《冀州公鹿》也在加紧印刷之中。

小小的书本,就好比后世的新闻传播一样,整个社会的舆论已经不再有氏族控制,而直接被徐峰掌握在手中,可以说,徐峰想让谁名声扫地,简直易如反掌。

当然徐峰坐镇牂牁,对待辖内的民生粮产也丝毫没有放松,科举选拔已经步入正轨,西川多是山川丘陵,根据后世的作物种植方法,徐峰提出丘陵梯田之法,将翻车再次改进,在各处不便灌溉的山区大肆修筑水利,为了便于交州和南蛮之地的发展,不但将先进的种植经验传播过去,还不惜重金修筑道路,便于将南中交州的丰富资源运送出来,当然有的地方实在无法修建山路,毕竟当时的科技水平实在太低了,不能修路的地方,徐峰便因地制宜修筑索道。

不管何处,只要是自己的子民,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至少不能再忍饥挨饿。

最近交州太守士燮表现不错,人也算忠心,徐峰便将他的几个子侄送了回去,利用人质收取别人的忠心,在徐峰看来是下下之策,何况自己手中有绝对的力量,也丝毫不惧怕士燮会反叛自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