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犬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制度

明犬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制度

作者:小九儿许云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2:32 来源:笔趣阁

沛县是从北方进入徐州的第一站,也是宋庆非常看重的地方,不然他也不会将自己扩张的第一步放在这里,联庄互保和屯所之类的东西也都是在这里施行,这次挟大胜之威返回徐州,头一脚就踩在沛县上头,自然也是想要看看成效。

虽说联庄互保之类的措施刚刚开始施行,他就已经带兵去了辽东大凌河打仗,但各类事项却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因为宋虎和王昌当时还在,他还留下了丁魁和赵满熊等人坐镇徐州,除了看管自家的各处生意之外,其余时间都是盯着这个联庄互保的进行,当地的乡绅士绅最初时候还不太在意,等宋庆在辽东打了胜仗,都是抓紧时间办理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宋虎和王昌进入山东,协助宋庆大军平叛,按理说盯着他们的人少了,只靠丁魁和赵满熊那点人手,并不能够很有效率的建立屯所,不过当地那些乡绅却丝毫没有半点怠慢,甚至不少人家还都开始加速办理,有不少人更是将自家子侄送到丁魁那里,请丁大人先收录下去,等宋将军回来之后再给个正式的名分,那副殷勤让丁魁多少有些诧异。

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大凌河那边局面复杂,保不齐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人心自然浮动的很,等到那边的事情结束,乡绅们就老实多了,至于平叛的事情大家都没看在眼里,宋庆在辽东那么复杂的局面都能适应。平叛山东自然是小菜一碟,只会给他增加更多战功而已,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这些人自然是更加殷勤,除了每日叫青壮子弟们跟随狗营训练之外,时不时还会派人送去鸡鸭猪羊,简直比伺候自家长辈还要尽心尽力,尤其这几日宋庆要回来了,他们便更是如此。

面对这号人,丁魁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宋庆曾经跟他聊过这方面的事情,其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制度,话里话外都在说这个词的重要性。说自己在徐州根基还是太浅薄,必须要依靠一套深入到乡间的制度才行,否则只要他在外征战出个意外,甚至只要稍稍有点不对劲的风色。不少跟着做事的人就会踌躇不前。甚至还会改变方向,严重的甚至吃里扒外。

说得多了,丁魁自然也是上心,这段日子宋庆在外征战,他觉得自己不能闲下来,每日除了到处走走看看之外,就是在家里面写书,他写的自然不是宋庆那类演义小说。而是他琢磨过很长时间的制度,一套宋庆目前在徐州施行的制度。

酒足饭饱之后。沛县各处官员士绅逐渐散去,宋庆大军则在成外驻扎,其实沛县县令很想巴结一下这位将来很有可能会有合作的宋参将,想让他的部队进城驻扎来着,只不过考虑到乞活军这么个比较另类,也让人不太放心的存在,最终还是没敢提这件事,不过却给大军送去不少吃食,也算是尽到了心,相信宋参将一定能够领会到自己的亲近之意。

亲近之意宋庆当然能够领会到,他也非常乐于接受这种善意,如今他在徐州基本上说一不二了,尤其脱离了徐州卫之后,连孙伯平都管不到他,而且徐州可没有副将总兵之类的,他这个参将就是最大的官,根本没有直属上级,权威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只是他终究是个武将,很多地方上的东西还是文官说话好用,因此拉拢各处县令就成了重中之重。

至于那位新任知州大人,他暂时还摸不清门路,不知道是否像前任杨大人那么好打交道,哪怕跟前任差不多,本着县官不如现管的路数,他想要在各县做事,首先就要将那些县太爷拿在手里,然后再逐步向下抓权利,抓人手。

正在思考未来方略的时候,丁魁找了上来,很郑重的拿出了自己这段时间所写的东西,脸上出现了难得的严肃,说道:“这个是我写的制度,你先拿着看一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咱再聊聊。”

宋庆会心一笑,拿过东西来却吓一大跳,他本以为这是丁文青最近写的什么打油诗之类,想找自己这个卫所为数不多的文人给他斧正斧正,谁知道头一个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制度俩字,再粗略的翻看几页,竟然都是自己跟他聊过的那些内容,以及更加详细的实际例子,当时就愣住了,有些愕然的问道:“老丁,你这是几个意思?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你不是经常跟我说这个嘛,我这几个月除了到处巡视之外,其他时间都用来写这个了。”丁魁自己倒是很平静,虽说很期待宋庆的评语,但从本心上来讲,并没觉得这是个多重要的事情,因为他觉得这都是宋庆已经做出来的,他不过是讲各种实际例子给写到纸上而已,虽然本来大家就是一体,他也说不上拾人牙慧,但总归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庆祝的事情。

可宋庆却不这么想,他一直都想弄点约定成俗的制度,甚至给弄到纸面上,但却一直没有时间,手下那帮人也就周志安算个读书人,但他更像是自己的秘书员,这方面似乎没多少属性点,自己兴趣也不是很大,归根结底还是白面书生那类,最多比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书生们多些人生经历,多些战场经历,算是体验过大阵仗的,除此之外没多大区别。

其余倒也有几个识字的人,比如说赵满熊,但这人心眼儿都生在怎么弄钱上了,这方面确实是不擅长,而且即便擅长宋庆也不会让他去忙这个,因为赵把总在搞钱上头潜力非常之高,去写什么制度纯属浪费人才。

至于其他那几个,他同样也没报什么希望,就比如说眼前的丁大官人,宋庆一直觉得这是自己的好帮手,无论杀人放火还是跟着扛事儿都是不二人选,唯独在这方面从没起过心思,在他看来丁大官人的文化修养都在打油诗上,最多能发展出还不错的情诗,或者改行写连载演义小说,在这方面同样缺乏一定的天分,只是事实证明他看走眼了,大大的看走眼了。

虽然只是粗略的翻看几页,但宋庆还是能够看出这东西的价值,尽管大多数还是自己的内容,但丁魁似乎在细微地方正在做着自己的总结,以及一些细节方面的补全,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他对这个挺有兴趣,而且也有能力去做。

这让宋庆大喜过望,他一直都在为自己麾下没有内政人才而发愁,但这年头的读书人都是考科举的,即便考不上当师爷,也都是去找封疆大吏或者府县官员,谁没事会来投奔他一个带兵的军头?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曾经试图在邳州招揽过一些读书人,但人家考虑过后还是拒绝了,看样子如果不用绳子和刀子组合到一起抢人,怕是不会有正经文化人投奔他的,虽说如今做了参将,也算是开府建牙了,在徐州邳州这块地方说一不二,往后的情形应该能够好些,但总归还是先天不足,如今自己身边忽然发现丁魁这种通用型人才,又怎么能让他不兴奋呢?

很郑重的将写有‘制度’的一叠纸收好,宋将军扒着丁大官人肩膀,目光暧昧之极,若非两人是一起找的女朋友,丁魁保证落荒而逃,即便如此他也浑身都不自在,脸色发白道:“有什么事你就说,别搞这么腻味!”

“往后这东西你接着写,我凡是有点什么新想法之类的,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然后你帮着写下来,有时间就跟底下人多说说,等到机会合适,我把你写的这些东西刊印成册,然后给大伙儿都发下去,让咱的地盘全都按照上头说的做。”

宋庆其实想说的话很多,但生怕丁魁听不明白,只能用这种特别浅显的道理来讲,让他们地盘上所有人都按照这上头说的去做,做得多了大家自然就能形成习惯,实在要是不懂的,识字的翻翻书看,不识字的找人给读读,也能从这里面找到方法,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制度,只不过这么说还是吓了丁魁一跳,他倒是曾经有过出版诗集的想法,但考虑到自己文化水平之后也就作罢了,谁知道没事写了点总结之类的东西,宋庆竟然想要给他出书,这实在是有那么点意外之喜的味道。

不过作为一个文化人,尤其是这年代的文化人,出书可是毕生所愿,尤其丁魁这种野路子出身的,知道自己先天不足,当然会抓住所有机会,被宋庆鼓动几句之后就彻底迷失了,回去时候走路都有点打飘儿,满脑子都是要出书的事情。

宋庆同样打飘儿,他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内政型的人才,哪怕这人才跟他太过熟悉,本身也才刚刚转型,只能算是揣着菜刀出门的诗人,拿着斧子逛街的书生,但对他这个初生的集团来说也格外珍贵,足以饮酒高歌庆祝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