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神之山 > 第九十一章 凤凰来仪

神之山 第九十一章 凤凰来仪

作者:莫日长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2:07 来源:笔趣阁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孙悟满照例给远在越城的王昌临打了电话,得悉陈子昂正夜以继rì督促手下设计“天字一号”的装修图纸,心里大为高兴。撂下电话后,他抬起右脚,用手极其轻柔地触了触,感觉似不如昨rì那般痛得钻心了,心里顿时大感惊奇:想不到这陈子昂刚对“天字一号”有了一点真动作,自己的脚痛就马上有了转机!若有朝一rì待他装修完“天字一号”住进去,那自己这脚痛还不得应景而愈了!

如此想着,心里宽慰之余,对绝望之时赐他偈语的方士尤是万分感激。于是唤来刘参谋细细交待:改天一定得将方士上次拉下的劳务费给送去。刘参谋唯喏而出。

孙悟满赶紧关了总裁室的门,一屁股坐回办公桌后,得意洋洋地将老板椅晃得嘎吱嘎吱乱响。如此过了一会儿,终不堪呱噪的嘎吱声,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庆贺方式。眉一皱,便想起自己新近开发的自娱项目——美脚甲,忙将脚撩在老板桌上盯了挑剔地左看右看,见十块大小不一的“青鱼鳞片”于规整间又生瑕疵,顿如发现新大陆似地眼睛一亮。于是从桌屉里拿出钳子、锉刀等一干jīng致的美甲工具,有条不紊忙了起来。一边忙,一边还轻松地吹起口哨。其悠然自得的神情,看了好不让人羡慕。

要说孙悟满的这份悠然,来得也委实不易。自把总经理的挑子撂给严嗝嗝后,他一度感到非常不适。尤其当看到原本在自己总裁室门前汩汩流淌了十多年的络绎不绝的请示与汇报的人流忽然改道严嗝嗝办公室门口、并流淌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欢畅的时候,那份强烈的不适,更是令他心底生出万分的失落和对严嗝嗝无尽的嫉妒来。

好在早年艰难的创业历程练就他对新环境非凡的适应能力,兼有时时伴随左右且明察秋毫的刘参谋的适时提醒与规劝,他很快就习惯了自己悠闲的新角sè——“懂”事长!决意无为而治的他,这两天更是以自己总裁室门可罗雀为荣。

不过,孙悟满看似悠闲,实际上也并非真的悠闲。至少,整rì将严嗝嗝提溜得鸡飞狗跳还是颇费功夫的;更何况,每天N次打电话给远在越城的王昌临不厌其烦询问陈子昂及“天字一号”的最新动向,也花了他不少时间。

孙悟满美脚甲正如佳境,忽闻集团门口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忙丢了锉刀趴到窗口张望。谁知不望不打紧,一望吓一跳。只见青城的市长和市委书记正满面chūn风站在集团门口,身后还跟着一大帮人;其中一人端着牌匾,一人捧着锦旗。

因为隔得太远,他也没有看清上面写些什么,还以为又是来劝捐的,慌忙躲进刘参谋办公室,嘴里火星四溅:“不是刚捐了一个亿吗?怎么又来了!去!跟他们说,要钱没有,要痛脚有一只!”

刘参谋赤脚嘟嘟嘟跑到门口,见锦旗上写着“青名远扬,万古流芳”,牌匾上写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一时大惑,忙恭问市长和书记大人此为何意。二人相视一笑,冲刘参谋直挥手:“去!告诉孙悟满,我俩是来道谢的,不是来募捐的——不用躲了。”

说起青城两位父母官为何要屈驾就尊亲自登门送孙悟满旗匾,话就有点长了。

小小青城虽说偏于省内一隅,却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当地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民谣——“青城十人九盖房,余下一个灶瓦匠。”算是对自古及今便与建筑颇有渊源的青城人的生动写照。据说,当年北-京的故宫和拉-萨的布达拉宫yù行大修,应者云集,最终还是青城的两支仿古建筑施工单位揽下了这瓷器活。青城人建筑工艺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来,青城人在全国各地建了多少个楼盘、又造了多少栋房子,没有人统计,也无从知晓。不过,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任何一个上规模、有点像样的施工队伍中,若找不出一个青城人的影子,那倒是一个奇迹。

常言道,“做裁缝者无衣穿,当木匠者缺椅坐。”这话拿来形容青城前些年的城市建设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也难怪,多年来,数目庞大的青城建筑军团在外面东征西讨、攻城掠地,虽说个个养得膘肥马壮,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整rì里忙着义无反顾地“支援”外省、外地的城市建设,哪里顾得上自己家乡的城市发展——当然,那时他们也根本没把这“城东一蹦跶,城西闻脚声”的小小青城放在眼里。

终于有一天,有部分大小不一、却都是一样腰包鼓胀的建筑军团头目首先感到累了,兼之心头饶是再富也难以割舍的农民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rì渐浓烈,于是想到衣锦还乡。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于是一夜之间青城里农民富豪有如狂风卷过大树般落英缤纷。这时,他们才发现,想在青城觅得一块即可炫富乡邻、又可以修生养息的风水宝地建别墅、造豪宅,何其难也!

没地皮吗?当然不是!地皮有的是!关键在于,眼下的青城在这些久经风雨、见足世面的农民富豪眼里,那简直就是折翅的飞机、漏水的渡船——城小貌旧、路窄人熙,rì夜鼓噪得有如一个巨大的菜场。这哪是他们挥金如土、颐养天年的地方?实在有损“中国建筑之乡”的美誉!

当然,青城也并非没有一些好的地皮,不过都被先豪富起来的人捷足先登了。像孙悟满就是其中之一。成千上万yù步其后尘者,若再想造豪宅,就只能上偏远的地方了。

那别墅造好像极古时帝王的寝陵——无水无电,活人是没法呆的。当然,更没有像样的路,宝马奔驰这样娇贵的豪车也不能开了。否则,你若想把豪车开进去,不出一里地,即便你人不散架,那车也散架了。

不过,也有比较执拗的富豪,豪宅建好后非住不可。于是点煤油灯者有之,点蜡烛者有之,点应急灯者有之。宝马奔驰是不能开了,当然怎么着也不能走路;再说也太远,脚受不了。于是屈驾就尊,有的改骑自行车,有的改开摩托车,有的开起了手扶拖拉机......

更有一个离市区最远的富豪,嫌两个、三个轮子没有档次,便买了一辆二手收割机改装后开了起来。有同病相怜者问他:什么车不好开,要开收割机?富豪先是指了指自己掩映在田间地头的豪宅,再指了指脚下起伏有如山峦的路况,最后指了指收割机半人高的轮胎,很是幽默了一把,“不图别的,就图这四个轮子。”

有个酸腐寒士见此独特景观,甚是幸灾乐祸,当即赋打油诗一首:“豪宅扎堆拱城边,疑似坟冢竞家还。月黑依稀现鬼火,rì白何处觅炊烟!”

不过,这都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后来,这些窝在青城边上住豪宅、却要点油灯、骑自行车的富豪们终于熬不住了。于是联合起来,以青城建筑装饰商会的名义上书市zhèng fǔ并慷慨陈辞,希望当政者能加快城市发展、改善市政建设,以副青城往rì之盛名,以飨青城先富之民众。并说,如果市zhèng fǔ有宏大发展之蓝图,本商会愿意斥资千亿参与青城的城市发展建设云云。

其时,新上任的青城市长和市委书记面对眼前这座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偏僻小城,正愁得像被谪戍边的犯官,一见此书当真是拨云见rì,喜出望外。未几,便出台了规模宏大的新青城发展规划,并呈省府批示。既然有如此强大的民间资本愿意支援家乡的城市建设,省府自然乐观其成,焉有不玉成其事的道理!

所以,近几年青城的城市发展真是rì新月异、一rì千里。善于雕梁画栋的青城人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技艺一股脑儿倾泄到了生己养己的这片热土上,没费多少时rì,便让曾经破败不堪的青城老树发上新芽,现在更是枝繁叶茂、风姿婆娑了。这不,现在风头正劲的青城发现周边几个城市早已被自己的蓬勃气势盖得暗淡无光,最近又底气十足地嚷嚷着要升格为地级市。这让趴在几十公里外压着它做了几十年老大的瞿城非常不舒服,却也无可奈何、唯有干瞪眼而已——谁叫别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呢!(昨rì醉酒一天,未能提笔,今rì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