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祗不朽 > 第2章 骨气旺者 逆天改命

神祗不朽 第2章 骨气旺者 逆天改命

作者:天情悟剑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2:02 来源:笔趣阁

[抽空搞一章~呃~]

吕诏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主导权交到人类的手中,这是他对自己的信心,这是他对神道的信心。

注意,是交到华夏众生的手中,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团体的手中。

吕诏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抗拒执掌香火九道的诱惑。

吕诏甚至可以想象,部分机构现在已经在对香火进行研究,但他们不可能研究出什么东西,因为吕诏的香火法令的核心都有自毁程序。

也许人类可以研究出香火是一种神奇的能量,但他们不可能制造出香火,至少不能在短期内研究出来。

转化愿力的符文,是各个法门秘而不宣的东西,吕诏转化愿力的符文刻在香火九鼎的内壁上。

也许人类可以将香火兑换出的物品送到研究室,但他们不可能仿制出来,因为这些物品的本质太纯,一旦与其他能量接触,就会嘭的一声……

“小友,我建议在情况未明之前,不要将那一套神奇的仪式兑现,这些国家声名赫赫,万一先生不在,情况有变,我等应当如何……”

开口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此人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不仅是开口询问之人,其他人也一个个眉头紧锁,为自己,为华夏,也为台上安然端坐的吕诏,而担忧,而忐忑。

吕诏有点恍惚,半响方才回过神来,道:“无妨,其实这一整套东西,只要你们将[行善积德兑换规则]公布给大众,社会自然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吕诏一看不好,一没留神,让这些高层又开始动心了,

“这是高层集权的好机会啊……”微显失望的说到这里,这位中年男子就打住了,他身为禁忌颇多的上层人物,自然知道有些话不能乱问,所以赶紧打住了。

至于这个高层想要将这些东西放到少数人手中,吕诏是不会同意的。当然,这几位的用心,吕诏是知道的,只是集权这一点,他不会认同,也不可能认同。

他吕诏将龙脉气运合一,又不是为了让华夏变成上层**的社会。

再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保下面不会有那么一小撮人阳奉阴违。

“我之所以要留下这样一套流程,就是想让我华夏在这地球上独尊,可这‘独尊’不是少数人可以实现的。”抓住时机改换话题。

“真的不能完全交到我们手中?”这其中的利益实在太大了,显然有人不死心。

吕诏摇摇头,有些问题一旦说出口来,成与不成之间就会变的很别扭,随后他认真道:“所有拥有华夏血脉的百姓只要心中有神,则可以直接来天门广场朝拜”

先前那位中年男子定定的看这面前突然又不一样了吕诏,从他的眼神中再次清晰的感觉到了坦荡和诚恳,老脸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害怕什么,反正听完你所说的这些内容之后,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烦躁和恐惧,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情。请问先生,那要如何对他国进行钳制?”

吕诏笑了笑,继续道:“这钳制的方法就在诸位的手中,简单的说,就是在下给诸位的令牌,非我华夏血脉之人和无信者,想要用功德从英雄纪念碑中兑换物品,就需要用到诸位手中令牌。

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们,这块令牌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探查,一旦有异物或是能量进入到内中核心,就会爆炸,威力不下于一当量的核燃料,切忌”

“这……”显然,这些老者中已经有人想用这种方法复制令牌,但没想到尚未付诸实施,就被吕诏一票否决。

核弹爆炸可不是闹着完的,若是这枚令牌受到核爆也不会损毁,这老者说不定仍要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做一番实验。

但如果一次试验要冒着令牌损毁的危险,想必在座的这些高层没有一个愿意尝试,至少目前不会,毕竟每一块令牌都是极其珍贵的,谁愿意放弃自己手中那一枚?

“那么,小友,别国之人想要兑换物品时,我们都需要将令牌交予他们?”还是先前那位老者,但他的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若是别国之人单纯想要破坏,华夏岂非得不偿失。

吕诏点点头,道:“假如是这种情况,你们可以使用令牌的投影功能,制造一张一次性的兑换卡,这种卡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出了紫禁城就会失效。”

“不知这种一次性的兑换卡是否会有先前所说的那种副作用。若是有人特意要在京城搞破坏,我们岂非不能防范?而且还在为对方提供作案工具”

“这种担心多余了,投影的卡片是虚幻的,没有那种功能。”

“其实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多用用卡片就会知晓,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这一次问话的又是吕诏叫不出名字的老者。

吕诏叹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一个计划,道:“我希望政府能够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向华夏同胞公布英雄纪念碑的相关内容。”

“什么内容?”有人问道。

“因为人龙气脉的关系,每一个拥有炎黄血脉之人的气脉都与英雄纪念碑有联系。

也就是说,只要是我华夏子孙,天生就有优势,但这时候的血脉是潜伏的,只有骨气旺盛,得到英雄纪念碑内的人龙气脉承认之后,只要开启血脉,就能获取逆天改命的资格。”吕诏解释道。

“逆天改命?资格?”

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吕诏一尘不变的脸,觉得自己的越来越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发生,这话要是哪个算命先生说给他们听,他们一定会觉得对方是神棍。

可是现在是已经展现出超人实力的吕诏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们说的,他们的头一下就蒙了,他们知道吕诏多半不会在这类事上乱讲。

“不错,开启血脉之后,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够感应到封神碑的存在。而我也可以通过封神碑对开启血脉之人进行考验,通过骨气考验,就能获取逆天改命的资格”

“骨气?骨髓?”又有人问道。

“不是骨髓,骨气为虚。正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葬书》云: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这……”大凡华夏之人,对死、葬之类的东西避讳很深。

“不用惊讶,我想说的也不是葬书。我只是想借由这种形式让诸位对骨气有个直观的印象。人得以有生命之起,皆因阴阳二气的会聚相交。阴阳凝结而成人体的发肤骨肉气血,故人死而骨得独留。”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威武不能屈,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能够顶得住,吓不倒,坚持斗争的人。”

吕诏耐心的解释一番,其实在场的众人都是汉文化底蕴深厚之人,怎么会不知道骨气的字面意思,只是吕诏一连串的行动,让他们不由得往神神叨叨的方面去想,一时间倒也偏离了本来意思。

“这么简单?”显然有人不相信,吕诏所说的骨气,他们并不陌生,但若要说心中存有这种念想,就能改变命运,他们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毕竟他们心中的唯物论已经根深蒂固。

吕诏微微一笑,若有所指地说道:“没错,就这么简单,其实你们早就体验过这种力量了。”

说罢,他伸手一引,指向众人的眉心,对他们说道:“人龙气脉凝聚一国信仰,本身就具有逆天之奇效,淌进你们体内,便可让你们命格震动,仔细体会一下,你们就能感到一种像是摆脱了束缚的感觉。”

众人闭上眼睛,立刻就感到的自身的不同,淡淡的云彩,飘荡在心头,有数十之数,呈缤纷色彩,有铅云之浑厚、有彩云之瑰丽;若丝绦之如飘絮,状百态而仿万兽。

轻松之极,对自己的命运也看的十分通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果然,这种感觉果真十分奇妙但我等所受的人龙气脉,与骨气有何异同?”

温老呵呵一笑,也不客套,径直踏步而出,一个闪身,已经出现在吕诏身前,施施然,道:“老夫就听小友详细诉说,得闻大道,我等甚幸”

温老从头到尾不愿在吕诏面前拿大,此次所言更是诚心正意,吕诏一身实力让他骇然动容,有机会一闻可让华夏独尊的大道,他如何会错过?

“温老客气……”

吕诏的声音,缓缓传出,如代天地立言,替生民立命,有说不出的威严,道不尽的尊贵:“人龙气脉能让诸位的体质焕然,骨气的功用比之更好,甚至可以说,诸位方才的感觉,不仅是人龙气脉的功用,也有骨气的功劳。”

“骨气天生,称之能确定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便于众生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和运用。

通常来说,骨气的量在一个人初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魂灵在他**胎盘内蕴养的时候,这个人的命就已经定下来了。”

吕诏细细解释道。

“比如说,骨气重三两,此命的批文是:敬重双亲,有福有禄,……(中间省略,自己找度娘)此命三限,有子孙旺相局,初限早成家计,辛勤劳苦,中限渐渐生财重奔江山,夫妻少配无刑,末限荣华富贵,寿元八十三岁,死于冬月之中。”

“我今次想说的并非命不可改,而是逆天改命。当然这个逆天并非真的逆天,而是逆转先天,直接加重命格”

骨气前定,并非一尘不变,后天的行为对骨气的流逝还是有影响的。

若是这个老汉平日里积善功,等他死的时候,自然得天垂怜,增加几年阳寿,但这个老汉的寿元却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相反,一个命格极重的人,比如说康熙的二皇子,他天生被封太子之位,但他却在后天的骄奢阴逸中将自身的骨气全喷在女人的阴桥上,结果……

“我华夏之人信命、知命、欲改命,自古以来,故先人曾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阴宅、五积阴德、六的就是改命之术,但后面的三种称不上逆天,只能说是顺天改命。”

“而我欲为华夏众生所留的无上命术,乃是逆天改命的骨气神通。”

想改变命运何其难啊。

一个人生活的时代潮流是不可以改的。你的武功再好,如果出生在和平年代,也没有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你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武术教头,或者江湖大侠。

同理,你的智商再高,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如果出生在动乱年代,连科举考试都废弃了,你也无法取得功名。所以,你可能就是一个教书先生。

时代的“命”、社会形态的“命”大于一个人的“命运”。相同的“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表现都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如此,吕诏才要借助国家这个大的概念,只有先形成一个大势,才能让一个时代形成。

当然,吕诏也不是没想过简单的设置会让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夺得登天之机,所以他在封神碑前设立了一项事物,只不过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就是了。

论其根源,天下华人,皆是来自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躯体,说是一体,也不为过。

吕诏自从修成四值法曹神位之后,对法的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

古人喜欢说教,提倡“侠以武犯禁”的观点,让人们不要鲁莽的行侠义之事,提醒人们在做事以前多想想。

但这虽说在一定程度内消除了犯罪,却也遏制了人的血性。

吕诏有信心,只要功德制度一起,众生心存良善,法就可以存于人的心中,不需要用纸张的形式强加于人。

“不过,既然是逆天改命,自然有风险,20的存活率,各位自行斟酌,只等需仪式开始时通知我即可。”

吕诏平静下来,缓缓开口:“我要以此激起华夏百姓之血性,骨气不灭,我炎黄精神自然不会灭

各种机宜,诸位自己参详,我就不再多言,望诸位能够为我华夏尽一份力。

三十日期满,只要众生默念尊神法号——四值法曹,即可见到尊神。”

“在下言尽于此,后会遥遥无期,珍重告辞”

吕诏一笑,拱手,甩袍,化风

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域外诸强国臣服;另一个就是为了在华夏高层面前,掀开神道的面纱。

他要清楚的让华夏高层知道,他们手里、不,准确的说,是华夏人民手中掌握的这股力量,具体有多强

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念想,所以吕诏愿意给众生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吕诏很不喜欢吃独食的感觉。

也只有这样,华夏高层才可安心才能安心与他吕诏绑在一起,到时就算吕诏不在地球上,他们也会努力维护吕诏的神道根基。

殊不知吕诏扔出来的这个蛋糕的诱人程度已经超过了预计,深深的震慑了华夏高层所有人的心。

所以他们想将这个权柄掌控在自己手中,是众生智慧的结晶,而不是统治阶层利用他控制这个世界。

这是神道的根基,再加上绝对的权力让人腐化,吕诏不可能将神道的根基交到上层的手中,只可能将之交到人民大众的手中。

吕诏不想因为一些人的小动作,而让自己以后的信徒中有软蛋,所以才会将自己对命理的理解化为现实中的规则,用骨气的“质”来衡量承受福德的“量”。

不错,一滴香油确实可以让人百病全消,更别提日后田园福地中种植的无上珍品,到时候福气加身,得享财禄,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成为人中之龙。

当然,这也要有个前提,那个人的骨气要足够,若是骨不称命,就算做上至尊之位,也不能持久,比如说袁世凯,他的心性足够,但骨气不足,差之毫厘,就算复辟帝制当上皇帝,也注定会死在**的浪潮中。

又比如,一个骨气严重不足的人承袭了太子之位,待得先王归天,他登上九五之位,但他的思绪却会被骨气影响,时时刻刻以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懦弱、胆小,最终,他的命运不是被别人控制成为傀儡,就是干脆被别人一脚踢下王位,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

有人说,汉文化起源于华夏,发展在扶桑。

相信每一个华夏子孙听到这句话都会气得要死,吕诏也同样,但吕诏得承认,这一趟扶桑之行,虽说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逛过太多地方,但那种文化传承的保留,却让吕诏肯定这个国度。

所以,吕诏才只是拆了一个让他痛恨的精国神社。

这不关乎是否爱国,而在于吕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扶桑小国既然是在帮华夏发扬汉文化,他吕诏又何必将之摧毁?

更何况,香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具体就体现在道观和寺庙中。

看看,扶桑的神社深入到民众的一生,但华夏的祈神之地呢?

佛寺还好,道家的道观,鲜少有人问津。

吕诏需要的不是那些高呼信仰的信徒,他需要的是那些将信仰放在心中的信徒,他需要的是真心向善的信徒。

至于骨气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某一日,吕诏在思索这种华夏民族曾经普遍拥有的东西,现在还剩下多少的时候,一时感慨而发的愿。

身为地祗,受领法曹神位,执掌一方水土,唯愿华夏子民,人人如龙,骨气刚强,百折不摧。

想到这个的誓愿,吕诏胸中五气激荡不休,突然之间,双目居然爆发出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正气,蕴含道德,有鬼神莫测之机,更有圣贤之威压。

从某种程度上说,骨气也是一种信念,既然信仰可以产生能量,骨气自然也可以。

凡人一旦超脱自身的跟脚,他方方面面都得到极大升华,根基一上来,就能承受更多的加持。

至于吕诏为何要将宣传的权力交给华夏高层,是因为他不想受到猜忌,独自宣扬大道,可能会被看成是邪教,毕竟多年前的轮子功,曾让很多人蒙受欺骗。

再者,由华夏政府宣扬大道,更能让民众信服,消除不必要的麻烦。

只要民众经受住吕诏的考验,自然就可以得到无穷的机缘,得到逆天改命的机会。

神道未定,自然是全看天意;神道若定,自然是由神祗替天行道;人心归附,自然可以人定胜天。

集天地万民信仰之力铸九鼎以镇封华夏疆域,自此天地龙脉渐渐何为一处,使得天地平静。

龙脉是意志能,排他性极强,自此修真者根本没有了赖以修炼的足够元气,不过千年时间慢慢便绝于时间。

这才是吕诏的毒招

稳定心绪之后,看了一眼远处天空,随即将目光落在了英雄纪念碑上,脸上露出开怀的微笑。

他对华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相信,只要华夏众生的骨气再次浓郁,一定可以撑起华夏的未来,不管有什么灾难,也一定可以度过去。

当初在人性日益沦丧的狂潮中,马克思在他的独特经历和知识体系的影响下,解剖了这个社会的丑恶内脏。满怀着对人类未来的乐观和希冀,提出了他所认为的科学**,无数后继者为之奋斗的希望。

人性也有和谐的一面,是过去的历史改造中没有触及的原罪力量。人类的社会不是架空的,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人类的生活归根结底是被自然决定的,只是有的部分通过了社会为媒介,尚存着大量自然直接调配和决定的内容。人性是社会性的,但是同样也是和谐的。

有人怀疑人们和平共存的可能性,但获得无上神通的吕诏却不怀疑,因为他憧憬的神国,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甚至相比于马克思的设想**,吕诏的神道和谐主义更有实现的可能。

早在吕诏大学时代就已经明白“想要在现实中建立**”的做法,其实只是一个空想。

其后,吕诏在地下室的蜗居生活,更是让他看清了这个世界。

没有完美意义上的纯善,不带一点瑕疵的善,只存在幻想中。

人活在世界上,必然会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多少会寄托和期望一个完全美好的乌托邦降临在世间,人类永远会遵守同一规范,和平相处,不会有任何纷争。

但前提是,每个人类都必须要有相同的条件:外貌、社会地位、阶级、甚至性格等才不会发生冲突。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更是天生不一致、不和谐的生物。

就连《封神榜》中的神仙世界,三清本是盘古元神同根生,结果却因为通天的性格不得两位兄长喜欢,就不断被排挤,进而发生内讧。

也正因如此,佛门才能借封神大势,坐收渔人之利。

也许,真有那么一天,一群克隆人像黑客帝国里的BOSS一样,才能实现真正的**。

但如果人间真的成了那样的世界,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吕诏给自己的定位是,守序中立。

哲学说的整体和部分,吕诏也曾参悟过。

人是很容易受到周围幻境感染的,并非每个人都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境,人们很多时候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喜欢一群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人们的美好愿望中,通常都是个人、家、国、天下,和谐的团结在一起。

“嘿嘿,本座要的也是这种效果希望未来的华夏,能够呈现出另一番气象。”

配合这种心态,吕诏周身一股可怖的气机升腾,似乎上古人道大势,滚滚如潮,居然有一些人皇道典的气势。

无穷帝威流动,震古烁今的人皇仿佛再生了一样,一股莫名的气息弥漫,一下子让整片世界都抖动了起来,

“噗通”

远山,在京城外围地域眺望的一些仅存的仙君巅峰级人物,忍不住跪拜了下去,经受不住吕诏的威压。

“这样不行啊你小子能够借用轮回盘的威压,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啊”

“对轮回道不能久留,要是这小子隔三差五的给我们来这么一下,我们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从,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因为这种连通轮回道天地的威压,就算他们恢复了前世的仙君根基,也承受不住了,现在才刚刚觉醒的他们就更不用提了,躯体不断的颤栗,双腿摇动个不停。

而事实上,这些仙君心中却不会想到自己拜的是轮回盘,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拜的是吕诏。

要知道,他们这群转世的仙君、道君根基深厚,背景也不差,就算在上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吕诏果断出手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修真界一改从前风清气爽的景象,浓云开始密布,阴沉沉的低压在天界转世元灵的心上,本就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如今却要时不时的给一个地祗下跪,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这些仙君离开轮回道已经成了定局,但他们却想在离开之前,找机会给吕诏添一点麻烦。

有根基薄弱者,自然也不乏根基雄浑者。

远处高峰之顶,两位强者并列而立,气势澎湃,望向吕诏所在的方位。正是佛公子与幽流。

佛公子闭目微笑,白衣如雪,气质儒雅,神色恬静,如一尊菩萨,手持折扇,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幽流则是神色一变,在吕诏气息弥漫之际,他身后顿时显现一条黑龙横空,盘绕虚无间,射出的每一道光芒都比一轮太阳还璀璨,抵挡住吕诏的气势。

他们两人觉醒后,元神解封,恢复道君的根基,这窥视,他们还能够勉强抵挡。

这一切,都被吕诏收入眼中,这些突然觉醒前世根基的修士对自己是否有威胁,可以暂且不论,只要他们不来惹自己就行。

佛公子察觉到吕诏的注视,微微点头,道:“道兄的风采更盛,羡煞我等啊”

“哪里,两人都是仙中天骄,根基雄浑,哪里是我这个神道散修可比的,若是天外那些鼠辈能有你们这样的心境,我也不至于启动极招”临空应答,缓缓飘落两人面前。

突然,吕诏突感头疼,准确的说,是眉心剧痛,一抽一抽的,面色微变道:“两位道兄,在下的身体有恙,就不多聊,来日当请两位兄台一聚,顺便介绍几个朋友给你们认识”他手指往眉心一划,神道金光顿现,登时疼痛为无上根基所慑,再无异动。

“道友既然贵体欠安,还需好好疗养才是,咱们就此别过,来日再会”幽流道。

佛公子颔首,并不作声。

吕诏自知自家事,见状,微微一笑,道:“后会有期”

看着吕诏离去的背影,佛公子捻袖微笑道:“幽流,不用问,你想问的,正是我想问的。但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这个吕诏,不简单啊。”

幽流一拍折扇,无奈道:“世事难料,当初一个小小的庙祝竟然能够成就不世根基,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否是某位大人物的转世。”

佛公子笑道:“是啊,世事难料,我们当初在天界打了个你死我活,没想到转世后,我们竟然能够并肩而立,不动半点真火,命运果真奇妙啊”

……

却说吕诏按下云头,落在一处人烟罕至之处,轻咳一声,以手掩口,开掌尽是触目惊心的鲜红。得知自己暗伤非轻,自语道:“此次,我怕是遇到**烦了。以后谁再说‘神祗只要积存香火就行’,我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嗯,我得抓紧了,前段时间血卦看到很多零碎图影,怕是不妙啊……”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