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弄臣 > 564、第二批军校生

大唐弄臣 564、第二批军校生

作者:盐焗鸡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1:46 来源:笔趣阁

几天之后,一大群年龄各异的人都纷纷跑到了长安城外面的大唐军校附近,准备打听相关的招生消息。而这次是由军校自主招生了,并不是原先的各地方推荐。而这种方法能够让军校能够招收到更合适自己的人才,并且也能够给军校学生和军校教员亲自面对面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大家都互相了解。

在此之前,他们也都听说了军校要再次招收第二批学生,而且是不用地方官府推荐,是军校自己招生,所以他们都纷纷赶来。他们有很多都是第一批没有机会的人,第一批没有机会获得官府推荐,所以他们都错过了。这次第二批,他们说什么也都不能够错过了。因为一旦军校毕业,最少都是九品官,这个让他们都非常羡慕。即使这个军校生再怎么难考,那也要比科举容易啊!科举刚出来也就是九品官而已,所以军校生成了那些科举无门的人另一个出路。当然,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衙门当小吏,这个是那些想要文官的路子。而军校,一般都是招收偏向武官方面的人,很少招收什么文人。而即使是参谋系,身体素质也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行,不然也不会录用。

“你已经超过了二十岁,我们不能够录用了!”门口一个负责招生的教员说道。

“为什么?原先第一批不是有不少二十岁的吗?”那个学员问道。

“因为那是我们各种规矩都没有完善,而且那次我们是地方官府推荐上来的,并不是自主招生。现在我们是自主招生,所以当然要设立更严格的条件了。超过二十岁,很多已经是有了家世的人,有了家世难免就有了牵累。所以,军人这种高风险的生活不适合他们。如果你想要当官,你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是去考科举,这都可以。我们军校不招收已经行冠礼的人。”

这条其实是景文规定的,军校一般来说只是招收二十岁以下的学员。因为一旦过了二十岁,在这个年代大多数都已经有了几个孩子了。古代不像是后世,后世很多三四十岁都没有结婚的男人大把。可是古代二十岁,往往都是几个孩子的爹了。这种情况下,孩子并没有长大,如果父亲去当了军人,万一战死了那可是非常残酷的。到时候一个寡妇带着几个儿女,那恐怕真的是非常难的。一个男人往往就是一家之主。家里面的顶梁柱,如果男人战死了,那恐怕对于一个家庭是毁灭性的。

当然,这个只是军校生的标准。如果以后遇到了外族入侵的国难,那即使是有孩子的父亲也要参军,这个是保卫国家的义务。可是现在并没有国难,所以景文并不支持那些孩子还年幼的父亲去当基层军官。一个人不能够光是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家人和社会着想。在没有到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并不需要他们这种家庭社会责任太重的人上战场。第一批军校生景文没有办法自己选择。所以也只能够照单全收。可是第二批,那就要按照景文的要求来招生。

“超过二十岁,还有十五岁以下的,都不要来了!我们这次只是招收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学员。那些十五岁以下的。等过几年再来。二十岁以上的,你们现在应该考虑家人,而不是做这种冒险的事情。还有,家里面的独子也不要来了。我们不收独子。”

这句话,代表着有很多人不能够报考了。因为十五岁以下,太过年轻了。恐怕不能够承受越来越强的训练强度。第一批考生,那个裴行俭都差点撑不下来,而根据景文的训练大纲,接下来的体能要求只有越来越高的。对于军事能力的标准,只有越来越高,绝对不会越来越低。所以,第二批学员的训练方面更严格,比起第一批标准更高。十五岁以下,恐怕根本无法承受这些体能训练。即使承受下来了,恐怕也要折寿十几年啊!为了将来军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着想,十五岁以下的人还是不要来了。

至于独子不收,这个也是正常的。家里面独生子不从军,这个也是古代很多朝代的传统。景文自然也要维护这个传统,因为如果独子在战场上阵亡了,那恐怕父母就要惨了。一旦老了,晚景很凄凉的。何况,唐朝可没有什么健全的社会保障,可以让军烈属家庭可以养老。这种社会福利体系,这个时代无法建立起来,所以与其到时候亏待军烈属,有失民心,还不如干脆就不让他们从军了。

虽然这些条件很严苛,可是还是有不少人来报名了。而这次入学考核,也都严格了很多,不再是要求体能,而且对于文化水平也要有一定要求。至于口齿灵活,如果吐字不清的人也不能够进来。过去那种一身武艺包打天下的人,在这个军校从此不受到欢迎。而那些有一定技能的,就上报给景文,让他绝对是否录取。现在技术系需要不少教员,所以也都需要一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接下来,一千人的学员纷纷被录取,然后准备安排他们的入学。当然,这些只是平民的学员,那些高官保送的人却没有包含在内。按照之前的约定,四品以上的在职文武官员每期学生可以有一个保送名额,保送自己看好的学生进入大唐军校。这个是对那些军方大佬的妥协,让他们可以接受这个大唐军校。而那些保送的人选,可以是自己的亲属后代,也可以是不相干的人,就要看你怎么选择了。

“祭酒,这批学员我们学制安排多久呢?让他们学习多久呢?”赵东阳问道。

景文想了一下,说:“安排一年吧!以后,每一期新学生,都适当延长一两个月的学制。直到最后达到三四年为止。”

景文的意思也就是以后学校越来越完善,可以学到的越来越多,那学制自然也就越长。所以,现在每期学生都可以适当延长一定的学制,直到最后学制达到三四年为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