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弄臣 > 537、官吏合一(三)

大唐弄臣 537、官吏合一(三)

作者:盐焗鸡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1:46 来源:笔趣阁

当几位宰相过来的时候,然后大家看到了景文政研室拿出来的咨文,然后大家都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发言的是杜如晦,因为他一直都是负责选举人才的,所以这种官吏的事情都是由他来负责。

“我大唐选举人才的方法是科举制,还有门荫。门荫也就不多说了,而科举就是一个选拔渠道。可是现在景文你提出来从小吏里面选择官员,这个其实我们也一直都在实行。我们已经公布了,各大衙门其实可以向尚书省上报一些小吏的成绩,然后由尚书省统一分配官职。这样其实也就是我大唐的流外入流内的一种选任方式,你怎么说小吏彻底没有前途呢?”杜如晦问道。

其实,这个流外入流内的方法,也是杜如晦提出来的。流外入流内其实是让地方官府还有中央各大部门来上报一些工作突出的小吏,然后由尚书省授予官职,这样他们也就是成为朝廷在编的官员了。这个就和后世政府临时工入编的原理一样,都是古今相通的。不过,古代的编制可就是高级多了,古代的编制最低都是九品官,而且从实权方面来说哪怕九品也不亚于后世正处级。所以古代的编制值钱多了。

可是景文却丝毫不顾及杜如晦,也反驳道:“杜大人,门荫选官的方法我也不置可否。可是一个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通过了一次考试,就可以直接为官,并且对着那些辛苦做了多年的老吏指手画脚。可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执政经验,往往说出来的东西都是拍屁股就想出来的。而走到了位置上,也要重新熟悉政务。而这个过程也要时间,那既然他无法胜任位置,那我们要他何用?而那些有能力胜任职位的人。却几乎永远没有资格成为官员,这个合理吗?我们大唐这个选官,合理吗?而且杜大人你的流外入流内,可是这个恐怕比科举之路更难走。而且即使成了官员,未来也是要受到歧视的吧?”

景文当然不敢抨击世卿世禄的门荫选官制度,因为如果这样恐怕会得罪所有关于。所以, 他把目光投向了新生事物科举。科举虽然号称是选拔人才,可是却都是一些没有实际执政经验的人。如果让这些人直接去负责一个县,那这个何尝不是对百姓的不负责呢?所以,景文当然要抨击。而底层那些有能力的人。却几乎不可能走上官员的位置,这个显然不合理的。

杜如晦也一阵语滞,因为让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可是却让一些有能力的人一直在底层无法成为领导,这个显然是有问题的。即使杜如晦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科举很有问题。而现在这个时代,也不像是宋朝明朝那样绝对科举的时代。唐朝时候还是有一部分小吏可以成为官员的,不过概率不大而已。而到了宋朝,这些小吏就彻底成了边缘化的人物。彻底没有了什么前途。唐朝还不至于如此,所以他会觉得这个选任制度好像有些问题了。而这个时候思想还没有像是宋朝那样僵化,认为选拔人才必须要从学习儒家经典里面的人里面选出。这点从唐朝科举有很多科目就可以看出来,唐朝的选官方法并没有彻底僵化的。

“所以。既然我们的选官出了问题,那就要进行改正。按照我给皇上的咨文,里面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首先我们可以首先把关于低级官员的人事权下放。让下面的州官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小吏。然后,可以自行任命一些低级的官员。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七品到九品位置的官吏,直接放权给地方州府。或者是朝廷中枢的各大衙门。以后这些官府可以自行任命七品到九品的官吏,甚至有权可以从小吏里面提拔官员。从定期举行小吏入流的评比,每个衙门或者地方州府每半年都有一定名额,从小吏里面提拔官员。这样比起过去多很多,而那些小吏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一定会努力工作,然后为了能够成为官员而努力。”景文说道。

杜如晦却说:“如果这样,那岂不是知县也要从当地选出来了吗?”

“哦?我们可以加上一条,主政一方的官吏,必须要由尚书省来选拔,这样可以了吧?”景文也马上填补上了自己的这个漏洞。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下放人事权力呢?如果我们中枢来选择,不也是可以吗?”戴胄问道。

可是景文却说:“各位大人,也许你们不会轻视那些小吏,可是那些科举出身的官,能够看得起那些小吏吗?所以,如果让中枢这些中层官员没有经验的人来做选择,那恐怕他们根本会非常轻视这些小吏。而那些地方的官吏,他们要为了自己的政绩负责,所以他们才会选择有能力的人才作为辅佐。所以,下放底层人事权,那可以让基层人才发挥出更大作用。”

大家都点了点头,因为中央那些中层干部,他们也都知道这些家伙其实都是有些看不起那些小吏的。如果让中枢这些人来选择,先不说他们能不能了解地方的小吏,就说他们恐怕也不能够看得起那些小吏出身的官员。这个就是之前的原因,中枢并没有太多小吏出身的人。反而,干活最多,可是获利最少的反而是那些小吏。而地方官不管看不看得起,他们为了自己的政绩,当然优先提拔那些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辅佐人才,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安心的放心工作,能够创造政绩升官发财。

“那这个考核怎么考核?半年一次,可是怎么样才能够作为一个考核的办法呢?能力这个东西,可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啊!”杜如晦说道。

杜如晦说了这个话,也就是他代表了同意官吏合一的说法。只有官吏合一了,那才能够让底层的小吏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不然,恐怕这些小吏也都是没有什么办事热情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