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 > 第788章 “鬼东西”系列之鬼香烟

南玄庸记》的另外一个章节还有一段对金望时的描述,说是金望时的棺材铺因为查封被另一人所占有了,这个人就是方清易。当然这个故事我也就不展开讲了,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一个棺材铺行业的奇特显现——做生意的不要求门庭若市。

按照生意上的要求,一定要上门的客人多,那样促成的生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增加,门可罗雀是生意场上最忌讳的东西。但最为棺材铺而言,有了《南玄庸记》的记载过后,棺材铺就有了一个行业操守,门口千万不能站满很多人,那样是对自己棺材铺的生意最不有利的。作为“消费者”当然也不可能有事没事去棺材铺转悠,所以对于棺材铺而言,人多并不是好事,有可能还有跟金望时一样的“灭顶之灾”。

棺材铺为了尽量少来客人,还如我前面虽说,经过棺材行业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已经逐步变成了销售和制造分离的特色行业。(笔者一度认为,棺材是全世界第一个产销分离的行业。)

说了这个故事后,想必大家也明白为何张家父子被布头杀死在棺材铺的门口,棺材铺老板见有这么多人,会特别的紧张,所以会赶紧的许诺赠送棺材,讲这些人给打发走。损失几口棺材是小事,但要是为此跟金望时一样,那就得不偿失了!(《南玄庸记》中的金望时形象或许深入棺材铺老板的人心之中,虽然金望时不能算是棺材铺老板的鼻祖级人物,但显然是是一个反面教材,让后来的棺材铺老板都引以为戒!)张家父子被“就地正法”,从另一个层面上夜就瓦解了老百姓们的“聚众闹事”。这个当时是这知府的政绩工程,于是就有了上报朝廷表功的一幕。当时朝廷已经收到了地方上有人放鬼炮仗而闹事的“紧急军情”。朝廷极为紧张,这个时候知府来了这么一份奏报,并极力蛊惑“鬼炮仗”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当然,这知府上奏朝廷,未用“鬼炮仗”这一词,而是用了“红衣炮”,天炮一响,天下歌舞升平。这事如果换做平时,朝廷压根就不会理会,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官员给朝廷歌功颂德呢。就你一个地方上传来|“红衣炮”的吉事?谁来待见与你?但只能说这知府的运气不错,他奏报的时候,正好是明王朝“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时候,一个帝国大厦即将倒塌之时,各个地方已经无暇歌功颂德了。都是汇报的哪里又造反了、哪里又受灾了......朝廷已经为这事情头大的不得了,突然来了这么一份“小清新”的奏报。朝廷上下都要为这事情好好的宣传一下了。首先得把这个知府所管辖的区域张贴起来吧,发个公报到各个地方上:看看人家所管的地方,不仅没有报忧,反而是歌舞升平,就冲这一点,都要比你们强。你们得学着一点,看看人家是怎么管理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知府的运气实在是够好的,朝廷一直苦苦追求的新式武器——大炮。终于洋人给送过来了!好运气呀!有了这个大炮,天朝就不怕灭亡了,于是朝廷给这大炮取名的时候,用了“红夷”两字,暗扣了那知府所言的“红衣炮”,也算是图个吉利。但不管怎么说,这知府上报的“红衣炮”还真是给朝廷带来了好运气,所以这“红衣炮”一度成为吉利的象征,但知道这事情的人毕竟很少很少,且“鬼炮仗”在灵异世界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基本上在众多的灵异理论中,很少有提及“鬼炮仗”的。即便是提及,那也是一带而过。在艾教授的灵异笔记中有这么一件事情的描写:青年小张,平日里游手好闲,最喜欢作弄人家,有一日,玩的比较过火,竟然做弄到陵园中去了。这小张为何要去陵园跟死人过不去呢?关键是他看中了墓穴里面的硬币。这个怎么说呢?在坞熙这个地方,甚至包括整个江南地区,人死后,要将骨灰入穴。这个穴就是墓穴,事先买好的坟冢。尸体一经烧成骨灰,送殡队伍就会浩浩荡荡的捧着骨灰盒来到事前已经买好的坟冢处,然后就准备将骨灰盒放进墓穴。但这个放不是随随便便的放,得有一些条件,首先你得拜这里的土地公公,烧香烧纸元宝,拜完土地公公后,才能开启墓穴,由于墓穴在没有放骨灰盒之前是不能封穴的,所以,平日里的日晒雨露,这墓穴里总会有些潮湿、杂物,所以接下来送殡家属就得“清穴”,“清穴”说到底的意思就是给“死人打扫房间”,这个步骤其实很简单,也就将里面的一些杂物取出就行,用不上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等“清穴”完毕后就得“暖穴”,这个步骤跟“清穴”比起来就重要的多了。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步骤,而且还是相当实用的,这“墓穴”如果不暖,就会有潮湿,潮湿对于骨灰盒来讲是一个最大的敌人。“暖穴”不成功,这骨灰盒也就折旧的最快,因此,如果说整个出殡过程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走形式”的话,那这个“暖穴”是所有形式中最为实在的一个步骤!所谓的“暖穴”就是在墓穴中少一些纸钱,让其产生热量,将墓穴里的潮气给烘干,“暖穴”完毕后就是“铺钱”,这个步骤也是一个形式,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给这个死者的房间带来一点金气,可以福泽子孙后代。(也有地方认为这个“铺钱”如同给死者的房间里放一些“家具”的意思,不管怎样,都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按足了规矩就必须得去完成。)“铺钱”实际上就是在墓穴里撒上一些硬币,差不多十块钱左右,不会很多,“铺钱”完毕后,那骨灰盒才能算是正式的入穴。入穴完毕之后,就是“封穴”。所谓的“封穴”就是墓冢盖上石盖,然后用一些水泥将石盖和墓穴的结合处给涂抹起来,这一涂抹完毕后,整个出殡过程就算是结束了了!

那张姓青年就是看中了这墓穴中的“铺钱”所铺的那些钱,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墓穴里的“铺钱”,一个墓穴里有十元左右,那整个陵园里有最起码上千的墓穴,这个“铺钱”的数字就不是一笔小数字了!

陵园里一到晚上就是寂静一片,不会有人,更不会有所有的保安措施。还有那所谓的“封穴”只不过是用一些水泥象征性的将石盖和墓穴的结合处给封上,那真要“盗墓”,基本上只要一把小铲刀就能通开所有的墓穴。张姓青年连小铲刀都没用,直接就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把小水果刀,就开始了他的“盗墓”过程。那他到底盗了多少钱呢?我就不直说了。给你们这么一组数据,张姓青年开一个墓穴得用上四十多秒。然后照着手电筒拿钱。考虑到疲劳系数,一分半钟可以搞定一个墓穴。张姓青年连续搞了二个晚上,你看他得拿多少钱?

有人或许会问,这连续盗墓两个晚上,人不累吗?我也就这个问题问过艾教授,艾教授冷冷的反问我道:你每分钟就能赚到五元多的现钱。换你你能累吗?我一想,确实,要是这么快的来钱,不要说不会打瞌睡了。战斗力绝对不会因为疲劳而打一丝一毫的折扣。反倒会担心着墓穴太少,不够我偷的!

这张姓青年还算是有点心眼,偷了这么多的硬币,觉得这硬币上会沾染了很多的怨念,所以想尽快出手,他白天就到超市里换整钞,这事也不能怪超市,超市硬币奇缺,为了找零,有时候还得贴钱换硬币,难得有这么一个小伙子,可以拎着这么多硬币来换,那超市还求之不得呢!第一天张姓青年有吃有喝,好不惬意,更为关键的是张姓青年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发财的门道,以后就是白天睡觉,晚上盗墓,这个城市盗完了,再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盗,无穷无尽,没人发现,也不会有人来管,收入还如此的丰厚,想到这里,这个张姓青年不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了!

既然是晚上“作业”的人,显然是最怕白天有人吵闹的。张姓青年非常可怜,回到家,洗漱完毕后,刚一躺上床,屋外就有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吵得张姓青年压根就睡不好觉。上来,你张姓青年压根就没有怀疑到“鬼炮仗”的事情上去,(我估摸着他也不知道有“鬼炮仗”这件事情。)反正张姓青年赚了好大的一笔,也无所谓,你们婚丧嫁娶,要放个炮仗,老子也不阻碍着你们,我现在有的是钱,我找一家上好的宾馆不就是了,那边总归安静了吧?可接下来的一切让张姓青年非常接受不了,他每到一个酒店,入住之前确保周围都是安安静静的,可一住进去,得......炮仗声顿时不绝于耳,让张姓青年实在是受不了!就这么连着几天,张姓青年实在是困得不行了,任你旁边是山崩石裂,也阻止不了我的睡眠了,这个时候,也就证明你张姓青年大限将至了!

“张家孩,该还钱。私自取,就谓偷。如何还?来地府!”这个声音竟然将熟睡中的张姓青年搞得迷迷糊糊,“你......你们是谁呀?倒......倒什么乱......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说完张姓青年又准备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不要睡呀!我能不能借你的鲜血用一下?”这个时候张姓青年的耳朵旁有这么一个声音嘀咕着:

“无所谓......只要让我睡觉就成......”张姓青年迷迷糊糊,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刚等张姓青年说完,就觉得自己的腹部一疼,顿时有股凉凉的感觉从自己的腹部溢了出来,张姓青年到现在都没感觉到有什么异样的,只是顺手在自己的腹部上一拭,觉得手上都是黏黏的。那张姓青年自己迷迷糊糊的躺在那边说道:“操!又遗精了!”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不用去说,大家也是应该明白的了。张姓青年被开膛破肚,溢出的鲜血沾染了鞭炮,随后,就是在张姓青年的身边点燃......

张姓青年的尸体是被一个小孩发现的,小孩玩游戏。爬到了张姓青年的窗户上,循着窗户往里一看,得......一具满身污秽的尸体让小孩吓得摔下了窗户,这个举动惊动了小孩的家长,对于小孩的那种恐惧,好奇的家长们爬上窗户细细一看......最终报警。

警方的结论非常诡异——自杀。可为何张姓青年的的尸体旁有放过炮仗的痕迹,警方的解释是张姓青年自杀前所为。那为何法医在那些炮仗的碎末上验出了带有张姓青年的血渍,警方只有一种解释:张姓青年现行自残,开膛破肚后,事先准备好的炮仗就不小心沾上了张姓青年的血渍。然后张姓青年忍着痛,点燃了炮仗后,再行自杀?

自杀的方式是什么?开膛破肚后的失血过多吗?警方的解释是:张姓青年多度疲劳,产生幻觉造成自残自杀。这个解释也算是解释的通,艾教授在这里记了一笔:张姓青年身边多出这么多的金钱。警方为何不给出解释?

临到这里我还要补充一个花絮:有一个单位一直在报案,说少了很多东西。那单位不是陵园的管理方。而是给张姓青年换硬币的那家超市。他们超市里的炮仗老是不翼而飞。

鬼东西之鬼香烟

香烟这个东西,对于男人而言,是一个绝妙的东西。曾经我身边的一名女同事对着洪主任嗲声嗲气地说道:“洪主任,你能不能不要抽烟呀?你看把人家给呛得!我们可得一起抵制二手烟啦?”洪主任倒也风趣,说出了极为经典的一句话:“香烟对应男人就如同香水对应女人,如果你可以不喷香水。那我就不抽烟。”

抽烟对于男人而言,可以说有多合适具有多合适。寂寞的时候可以抽、交情的时候可以抽、寻找灵感的时候可以抽、打发时间的时候也可以抽......反正有男人在,就有香烟在,包括我在内。以前是抽抽玩玩,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认为抽烟是一种耍酷形式,现如今,耍酷没有了,倒是成了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无论再怎么忙,到了单位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茶沏好,把烟准备好。抽烟的人都知道,烟的牌子有很多,但适合自己的就不是很多,我这个人喜欢抽焦甜味的香烟,譬如黄山的大红方印和小红方印一直是我的最爱,所以我一个人时常把这香烟备在自己的办公桌里,但同事们来了,请他们抽烟,总不能让他们跟着我也抽这一口吧?所以我还得准备一套烟,这个烟比较大众,拿出来人来客气的发一下,还是不会失了礼仪的。我为什么会把我这抽烟的细节说的这么清楚,因为接下来有关这“鬼香烟”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上。

2012年,我结婚了,妻子是易娉,这是我至今都没能想明白的事情(有关我和易娉的故事,会在后面的《法医手记》中详细描述的。),两个人的性格完全是不搭的,一个是法医,说什么话都讲究逻辑推理,满足了怎样的条件才会有怎样的结果,而我是搞灵异心理的,所研究、经历的都是超物理范畴的,压根就没有逻辑可讲,所以,易娉认为我这个人有点浮,不踏实,我认为易娉太死板,不够圆滑。在我的印象中,我俩谈恋爱的最多形式就是看电影,为什么?因为看电影不用说话,大家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就行,不想逛街、吃饭、旅游那样,动不动就会因为观点不合而“一拍两散”。

法医,多多少少有点“医”的味道,所以就有点洁癖的“精神境界”,易娉没有例外,同样如此,什么东西都喜欢消毒,吃点油炸的东西都能给你举出一系列不健康的条条框框来。那抽烟更不用说了,绝对是禁止的,我要是敢带香烟回家,她就敢把我“拒之门外”,我说我要写稿子,得抽烟,能不能在家里设一块特区?譬如书房,我在书房里写稿抽烟可以吗?大不了我再在书房里安装一个换气扇。易娉不同意,说这“特区”自己也得用,谈不上“特”,并告诫我不要用所谓的“写稿”来做借口。对于这样的强权,我也想过用“暴力”来抗争我的“生存权”,结果,人家是警察的底子,擒拿格斗是样样精通。就算有时候我有偷袭的机会,也会被她那一句“袭警可是大罪!”给活活的吓了回去。(未完待续。。)

ps: 妻管严不代表男人弱,而是源于女人太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