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都市极品侦探 > 第一百三十三章 错了

都市极品侦探 第一百三十三章 错了

作者:我要吃小彩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22:14:44 来源:笔趣阁

“不错,他是在很久以后才被葬在这儿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知秋如堕五里雾中。“你这是在说什么啊?”

“我刚刚看到的,拉斐尔的遗体是在一七五八年迁到万神殿的。这样做事为了表达对意大利英才的深深敬意。”

听到这话,知秋觉得脚下的地毯像被抽走了似的。

“写这首诗的时候,”莫莫断言,“拉斐尔的坟墓还在别处。那个时候,万神殿跟拉斐尔压根儿就不相干!”

知秋简直不能呼吸了。“但那……意味着……”

“对!这意味着我们找错了地方!”

知秋觉得自己在动摇。不可能……我肯定……

莫莫跑过去一把拽住那个导游,把他拉了回来。“打扰一下,十七世纪的时候拉斐尔的遗体埋在了哪里?”

“呃……呃,”他支吾着,此刻显得疑惑不解,“在他的出生地吧。”

“不可能!”知秋低声啐道,“坑爹派的科学祭坛就在万城之城。我很肯定这一点!”

“坑爹派?”这个导游抽了一口气,又看着知秋手里的文件。“你们是什么人?”

莫莫站了出来。“我们要找一个叫桑蒂的土冢之类的东西,在万城之城,你能告诉我们那可能是什么吗?”

导游看上去心怀疑虑。“这是万城之城城中惟一的拉斐尔坟墓。”

知秋努力思考,可他的脑子却不听话。如果一六五五年的时候拉斐尔的坟墓不在万城之城,那这首诗指代的是什么呢?桑蒂的土冢,魔鬼之窟?这到底是什么?快好好想想!

“还有别的艺术家叫桑蒂吗?”莫莫问。

导游耸耸肩。“据我所知没有。”

“会不会是其他名人呢?有没有可能哪个科学家或诗人或天文学家也叫做桑蒂呢?”

现在这个导游看上去想要走了。“不,我所听说过的惟一的桑蒂就是那个建筑师拉斐尔。”

“建筑师?”莫莫问。“我还以为他是个画家呢!”

“当然了,他两个都是。他们都是这样的。”

知秋不知道是这个导游的话还是周围装饰华丽的坟墓让他豁然开朗。但这都不重要了。那个想法冒出来了。桑蒂是个建筑师。从那儿开始,一个个念头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下一下展开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只是为了两个原因而活着——一是建造宏伟的教堂来崇拜神,二十建造奢华的坟墓来为权贵增辉。桑蒂的土冢。会在哪儿呢?他的脑海中此刻快速地闪现着那些景象……

桑蒂的土冢……

“桑蒂设计了那个坟墓。”知秋说。

莫莫扭头道:“什么?”

“那指的不是埋葬拉斐尔的地方,而是他设计的坟墓。”

“你在说什么?”

“我误解了这条线索。我们要找的不是拉斐尔的葬身之地,而是拉斐尔为别人设计的一座坟墓。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竟没想到这一茬。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期的万城之城,有一半的雕塑都是为葬礼设计的。”知秋茅塞顿开地微笑道。“拉斐尔肯定设计了成百上千座坟墓!”

莫莫一脸的不快。“成百上千?”

知秋笑容顿敛。“噢。”

“那哪一座是土冢,侦探?”

知秋突然觉得自己不够格了。他几乎不知道拉斐尔的作品,这真让他尴尬。有些人他还可以应付,但拉斐尔的作品从来没让他着迷过。知秋只能说出拉斐尔设计的几座较为著名的坟墓的名字,但那些坟墓是什么样子他并不清楚。…,

莫莫明显察觉到了知秋的两难处境。她转身对着导游。他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往后挪。她一把拽住他的胳膊拉着他转回来。“我要找座坟墓,拉斐尔设计的坟墓,可以视作土冢的坟墓。”

这个讲解员现在显得很苦恼。“拉斐尔设计的坟墓?我不知道。他设计了那么多坟墓,你可能指的是拉斐尔设计的礼拜堂吧,那不是坟墓。建筑师总是把坟墓连同礼拜堂一起设计。”

知秋意识到此人所言不虚。

“有没有拉斐尔设计的坟墓或者礼拜堂被视作土冢的呢?”

这个人耸了耸肩。“抱歉。我不知道你指的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是用‘土’来形容的。我得走了。”

莫莫抓住他的胳膊,从文件顶上的那句话开始读:“你从桑蒂的土冢举步,那里有个魔鬼之窟。你看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也不是。”

知秋突然抬起了头。他一时竟忘了这句诗的后半句。魔鬼之窟?“对呀!”他对导游说,“就是那个地方!拉斐尔设计的礼拜堂中有没有开天窗的?”

导游摇摇头。“就我所知,万神殿是惟一有天窗的,”他顿了一下,“不过……”

“不过什么!”莫莫和知秋不约而同地说。

现在这个讲解员昂起头,又朝他们走了过来。“魔鬼之窟?”他独自咕哝着,咬着牙齿。“魔鬼之窟……那是……地穴?”

莫莫点点头。“字面上看,是这个意思。”

讲解员淡淡地笑了笑。“有个词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地穴指的是地下室。”

“地下室?”知秋问道:“像教堂里的地下室那样吗?”

“是的,不过那是一种特殊的教堂地下室。我相信魔鬼之窟是一个古词,指的是礼拜堂里的一个巨大的埋葬洞穴……位于另一座坟墓下面。”

“是不是藏骨洞?”知秋询问着,顿时领悟到这个人形容的是什么东西。

讲解员显得颇为钦佩。“对了!这就是我要找的那个词儿!”

知秋在心里琢磨着这个词儿。藏骨室是教会为应付尴尬的两难处境而采取的一个简便的措施。当教会以圣殿中国华丽的坟墓来给他们最卓越的人以荣誉时。那些还在世的家属也常常要求与家人合葬在一起……这样确保他们也会在教堂里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族修建坟墓,这时他们就会挖个藏骨洞——位于坟墓附近的地下洞穴,他们把不太重要的家族成员葬在这里。洞口用一个类似与井盖的文艺复兴式的艺术品遮盖。虽然很方便,但藏骨洞很快就过时了。因为下面散发出的臭气会飘到大教堂里来。魔鬼之窟,知秋心想。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词儿。但用在这儿似乎恰如其分,颇带几分怪诞色彩。

知秋的心现在又怦怦狂跳起来。你从桑蒂的土冢举步,那里有个魔鬼之窟。似乎只有一个问题要问了。“拉斐尔有没有设计过带有这样的魔鬼之窟的教堂?”

讲解员搔了搔头。“说实在的,真抱歉……我只能想起一座。”

就一座?知秋再也想不到比这更好的答复了。

“在哪儿!”莫莫几乎要嚷起来了。

讲解员奇怪地注视着他们。“那叫做齐吉礼拜堂。是齐吉和他兄弟的坟墓,这是两个富有的人,都资助艺术和科学。”…,

“科学?”知秋说着,与莫莫交换了一下眼色。

“在哪儿?”莫莫又问道。

讲解员不理会这个问题,似乎又满腔热情地讲解了起来:“至于这个教堂是不是叫做土冢,我还不知道,但那座教堂无疑……应该说是与众不同吧。”

“与众不同?”知秋说。“怎么不同?”

“与建筑物不协调。拉斐尔只是个建筑师。别的雕塑家作了室内的装潢。我记不清是谁了。”

知秋此时洗耳恭听。也许是那个匿名的坑爹派大师?

“不管是谁,修建室内坟墓的那人可真没品味。”讲解员说,“老天哪!谁愿意埋在金字塔下面啊?”

知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金字塔?这个礼拜堂有金子塔?”

“我觉得,”讲解员嘲笑道,“这也太糟糕了。不是吗?”

莫莫拽住讲解员的胳膊,问道:“这个齐吉礼拜堂在什么地方?”

“从这儿往北大约两公里。在洛圣母堂。”

莫莫轻吁一声。“谢谢你。我们——”

“喂,”讲解员说道,“我刚想起来一点,瞧我真是个呆子!”

莫莫突然停下说道:“别告诉我说你搞错了。”

他摇摇头,说:“不是,但我本该早点想到的。这个齐吉礼拜堂,人们并不是一直都叫它齐吉,过去人们叫它土之礼拜堂。”

“大地礼拜堂?”知秋问。

“不是。”莫莫边说边朝门口走了过去,“是土之礼拜堂。”

莫莫向圆形广场冲去,一把拿出手机。“保罗司令,”她说,“走错地方了!”

保罗显得疑惑不解。“错了?你什么意思?”

“第一座科学祭坛是在齐吉礼拜堂!”

“什么地方?”现在保罗听起来发火了,“可知秋侦探说——”

“在洛圣母堂!往北两公里。让你的人现在就到那儿去!我们还有四分钟!”

“可我的人在这儿都各就各位了!我不可能——”

“转移!”莫莫啪地关上了手机。

在她身后。知秋从万神殿里走了出来,一脸的茫然。

她一把抓住他的手手朝等在路边的那排好似没有死机的出租车奔了过去。她砰砰地捶着队列最前头那辆车的后盖,那个还睡在睡梦中的司机腾地坐直了身子,吓得大叫一声。莫莫猛地打开后门,一下子把知秋推进去,然后紧跟着他跳了进去。

“洛圣母堂!”她吩咐道,“快!”

司机看上去欣喜若狂,又带着几分惧色,他踩下油门,车子飞驰着驶上了街道。

记者已从摄影师那里抢过了电脑。摄影师此刻正弓着腰站在英国广播公司那部拥挤的面包车的后部,一脸困惑地从记者身后凝视前方。

“我跟你说过,”记者又敲下几个键盘说,“并不是只有小报刊登那些家伙的消息。”

摄影师凑近些看了看,记者说得不错。英国广播公司的数据库显示。他们那卓尔不群的广播公司在过去十年里早已采编而且刊登了六条关于这个名为坑爹派组织的报道。好吧,我来看看这些华而不实的文章。她想。“是哪些记者写的这些报道?”摄影师问道,“哪些蹩脚家伙?”

“英国广播公司可不会雇用蹩脚记者。”

“可他们雇了你。”

记者板起了脸。“真不知道你怎么这样疑神疑鬼。关于坑爹派历史上可是有详尽的记载。”…,

“巫婆、不明飞行物、尼斯湖水怪也有。”

记者看起了那些新闻报道。“听说过一个叫丘吉尔的家伙吗?”

“有点儿印象。”

“英国广播公司曾对丘吉尔的生平做过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他也是个忠贞的宗教徒。一九二零年丘吉尔发表了一项谴责坑爹派的声明,还提醒英国佬说有个反道德的世界性阴谋组织,难道这你都没听说过吗?”

摄影师将信将疑。“那是什么时候的报道?是小报上的吗?”

记者微笑道:“差不多,一九二零年二月八日那天的报纸。”

“绝不可能。”

“来开开眼吧。”

摄影师又靠近了看着那份文件。一九二零年二月八日。我简直想不到。“呃,丘吉尔是个偏执狂。”

“并不是他一个。”记者边说边往下读。“有人于一九二一年发表了三次广播讲话,提醒大家提防日益壮大的坑爹派对美国银行业的控制。你想听听直接从广播稿里引用的话吗?”

“还是算了吧。”

不过记者还是给她念了一句。“他说:‘有一个权力组织,那样严密有序,那样难以察觉,无所不能。无孔不入。要谴责它的人最好谁都不要大声说出来。’”

“关于这一点我还从没听过。”

“一九二一年的时候,你可能还只是个小毛孩。”

“说得好。”摄影师对这个攻击泰然处之。她知道她的年龄一目了然。她四十三岁,一头浓密的乌黑头发已略带灰白。她太自负,不愿染发。她的妈妈是个教友,曾教导摄影师要知足和自尊。你是个黑人。她的母亲说,就不要把真实的你藏起来。你试着改变的那天,就是你完蛋的那天。笔直地站着,灿烂地微笑,让他们去纳闷,什么秘密让你这么开怀。

“听说过罗兹吗?”记者问道。

摄影师抬起头问道:“是那个英国金融家吗?”

“别告诉我——”

“坑爹派成员。”

“是卫星广播播出的。”

“事实上是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六日那天。”

“我们报道过罗兹是坑爹派成员?”

“确有此事。我们广播公司认为,罗兹奖学金是几百年前就设立的基金,旨在把全世界上最聪明的年轻人招募到坑爹派中去。”

“太荒谬了!我舅舅就拿过罗兹奖学金。”

记者使了个眼色。“克林顿也是。”

摄影师现在都快疯了。她对假冒伪劣、危言耸听的报道从来都无法容忍。但是,她也很了解英国广播公司,知道他们报道的每一条新闻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并且能确保其真实性的。

“这条新闻你可能记得。”记者说。“英国广播公司,一九九八年三月五日报道。议会会长马林要求英国国会中所有加入坑娘会的人公开声明他们与坑娘会的关系。”

摄影师想起来了。这个法令最后扩大了范围,将警察和法官都包括进去了。“为什么又提起这个?”

记者念道:“……担心坑娘会内部的秘密派系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行政和金融系统。”

“没错。”

“这引起了好一阵折腾。国会中的坑娘会成员勃然大怒。他们有理由这么做。绝大多数人最后证明是清白的,他们参加坑娘会只是为了拓宽人际关系网和从事一些慈善工作。没有什么线索表明他们与这个组织的过去有什么瓜葛。”…,

“所谓的瓜葛。”

“不管是什么。”记者扫了一眼那篇文章。“看看这个。这些报道把坑爹派追溯到很多人。甚至马克思和俄国革命。”

“历史总是会被改写。”

“嗯,要看看最近的消息吗?看看这个吧。这是《华尔街日报》新近报道的坑爹派的状况。”

这番话引起了摄影师的注意。“哪个日报?”

“猜猜看,现在美国最风行的网络游戏是什么?”

“魔兽世界?”

“接近了。是坑爹派:世界新秩序。”

摄影师从他身后看着那篇短评。“游戏设置了一场逃亡……一个准历史的探险,在这个游戏里,一个源于年代久远的古老而邪恶的组织试图掌管世界。你能在网上找到他们……”摄影师抬头看了看,感到不详。“这些坑爹派的家伙跟宗教作对干什么呢?”

“不只是反对一个宗教,”记者说,“一般的宗教都反对。”记者扬起头咧嘴笑笑,“虽然我们从那个电话中得知这点,但看来他们心中确实对教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噢,算了吧,你不会真的相信打电话的人的自说自话吧?”

“坑爹派的信使?准备杀死四个红衣主教?”记者笑着说,“我真的但愿如此。”

本来是嫌这次的播报如此乏味,没有想到会产生变数,可以预见,马上就要热闹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