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三百四十一章 詹天佑

奉系江山 第三百四十一章 詹天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张廷兰的话可不是吹牛,自从和俄国人较量之后,奉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国内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北京和奉天更是近在咫尺,如果奉军突然发难,老段还真没有办法收场,只不过张廷兰也清楚,破坏容易,烂摊子却没有办法收拾,这个倒霉的工作还是留给段祺瑞撑着吧。

“拙言,答应了扩军的要求,老段一样会向日本出卖东北,咱们该怎么防范啊?”

“怎么也防不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咱们已经被惦记上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刀磨得锋利起来,贼敢来,咱们就剁了他!”

杨宇霆也很清楚,张廷兰说的一点错没有,关键时刻就靠着自己的实力,别的都没用。

“扩军容易,一年就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关内民众到东北谋生,挑选几万青壮一点问题没有,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军官队伍严重跟不上啊,讲武堂第一批的学生已经毕业了,现在第二批也招收了,不过也就是一百多人,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

张廷兰一听杨宇霆的抱怨,他也深有感触,东三省不只缺少军事人才,其他各方面的人才都严重缺乏,这已经成了张廷兰的一块心病。

“军官培养是有周期的,咱们也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光指着东三省的人才,肯定不够用,还要从关内招募人才,尤其是诸如保定军校,办学时间长,积累的学生数量也多。尽量多招募一些吧!”

光靠着自己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奉军的需要了,向关内招募一些人才,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这个主意我也想过,不过东三省毕竟处在关外,气候条件不好,而且那些军校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人家也都是香饽饽,毕业之后,直接能进入北洋军。有多少人愿意跑到关外受苦。”

这个问题张廷兰也清楚,毕竟东三省从清末才开始开发,在很多人眼中,这里还是苦寒之地,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才不会有那么多闯关东的呢。

“要想吸引人才,就要改变老百姓对奉天的印象。邻葛。你说咱们出钱拍个电影怎么样?”

杨宇霆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听到张廷兰的这个想法之后,也是大大出乎意料。

“拙言,电影都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咱们拍奉天。你准备拍什么啊?”

“什么都能拍啊,广阔的黑土地,刚刚建立的工厂,铁路。北市场,总之一要展示东北的富饶,二要展示建设成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只要到了东三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就不信吸引不了人才。”

在后世弄个城市宣传片,国家纪录片之类的东西十分常见,而且很多政府都愿意投入大价钱,宣传城市的形象。但是在这个时代,别说是中国,就是西方世界都没有这么干的,而且电影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东西,很少有政治人物意识到了电影的宣传作用。

不过张廷兰还是比较清楚的,电影能做到图文并茂,比起干巴巴的报纸,有太多的趣味了,而且老百姓没有见过,第一次看到,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廷兰越想越觉得可行,至少能在老百姓面前制造一个好印象,改变奉军的象形。

“就这么办了,现在我就安排人手,到上海滩,找几个拍电影的过来,给东北拍一个纪录片,保准一炮走红!”

杨宇霆对这种太过超前的方式还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张廷兰愿意折腾,他也不会拦着,如果真能吸引到一批人才,这也是难得的好事情。

他们两个又商量了一下如何应付老段和小徐,然后杨宇霆将情况报告给了张作霖,老张也很赞同这个想法。原本奉天势力不够,就要傍着大树,那时候就要尽早表态下注,下的越早,好处越多。

但是现在奉军地位不断膨胀,再急着给人家当急先锋,实在是太丢身份了,老张对于张廷兰的说法很赞赏,奉军不反对,就是对段祺瑞最大的支持了,很快奉军上下统一了看法,然后把这个态度也透露给了徐树铮。

小徐一看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回到北京,赶紧找到了段祺瑞,二人仔细商量了一下,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借着参战的机会,把军事力量扩充起来,只有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军队,才能压服天下的诸侯。

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之后,西南的诸侯就已经事实独立了,那才是老段的心病,因此对于奉军最好还是做一些妥协。

老段几经权衡,答应授权张作霖组建东北边防军,同时给了边防军一个师的编制,另外答应老张扩充一个守备师。

“咱们的大总理做的好声音,咱们要两个新的番号,他只答应咱们扩充两个师,一下子就给打了五折啊!”

“大帅,咱们扩军要一步一步来,咱们刚刚把护路军扩充起来,另外二十八师也刚刚重建,骤然多了两个师,咱们还力有不逮呢!”

张作霖也同意杨宇霆的看法,能扩充两个师,老张已经很满意了,特别是得到了组建边防军的权力,更是给奉军极大的自主权力。

这个边防军早就计划了,底子就是收复中东路的护路军,张廷兰是当之无愧的边防军总司令,孙安虎原本掌管中路大队,后来扩编成旅,现在干脆再提升一格,直接变成边防军第一师,另外边防军还有一个炮兵旅,一个骑兵旅。

郭松龄被调到了赤峰,担任留守使,原本的护路军西路大队也被带走了,空余的位置就有姜登选接任,把原属黑龙江的一个卫戍旅划到了边防军的名下。

张廷兰手中握有的部队就是一个师加上三个旅,总兵力超过两万五千人,在奉军之中,堪称最强大的拳头部队,主要驻防的范围就是吉黑两省的边境线,应付俄国人的威胁。

别看奉军打败了俄国人,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头北极熊会不会卷土重来,如果俄国人杀过来,除了张廷兰之外,别人也没有把握应付。

正式组建了边防军之后,老张又把张景惠的部下正式扩充起来,成为了奉军的一个主力师,这样在所有老兄弟之中,除了失势的汤玉麟之外,张景惠算是最后上位的,不过豆腐张还是很满意这个安排的。

这次编制的调整,又是奉军往前发展的一大步,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都得到了一些提升。张廷兰的工作更加繁忙起来,要把军队重新补充起来,把武器的缺口还要解决。

自从中俄发生战争之后,走私道路一度中断了,奉军能拿到的军火一下子锐减下去,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不能必须走私,对于奉军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不过好在菲力斯终于凭着化解了中东路危机的功劳,重新掌握了远东,原本忠于沙皇的一些势力再度围在了他的周围。

有了菲力斯作为内应,中俄之间的走私又重新繁荣起来,甚至大有更胜从前的态势,张廷兰也能够轻松的扩充兵力了。

就在这个时候,邝荣光带着一个人前来拜会张廷兰,邝荣光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廷兰也急忙迎接他,随同邝荣光一起过来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身材很敦实,透着忠厚老诚。

“拙言,这位是我的老同学,詹天佑,詹达潮,他来奉天,可是帮着咱们规划铁路建设的!”

张廷兰一听大名鼎鼎的詹天佑前来,简直喜出望外,急忙说道:“詹先生,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一直想拜见您,可惜没有时间,竟然让您主动过来,实在是失礼啊!”

“张司令您是大忙人,尤其是收复了中东路,大涨了国人的威风,前来拜会您这位少年英雄,也是应该的。”

“詹先生您就叫我拙言就行,可千万别说什么司令。收复中东路说起来也是被逼无奈,东三省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一条铁路是咱们自己设计施工的,全都掌握在日俄两国手中,我也只能虎口夺食,要不然东三省的发展希望就彻底没有了!”

詹天佑听到这里,竖起了大拇指,笑着说道:“拙言,能够看到铁路的重要性,真是了不起啊,交通就是人身的血脉,铁路就是大动脉,要是被外国掌握了,这个国家就完了,争回一条中东路,就是争回了半个东三省啊。”

“没错,一定要把路权都从列强手中抢回来,而且不止要抢夺现有的铁路,还有大修自己的铁路,这次您能过来,东北的铁路就有希望了!”

张廷兰把邝荣光和詹天佑请进了自己的客厅,坐好之后,詹天佑就先开口说道:“拙言,我来的时候就想过,本来南满铁路是中东路是一体的,现在却被日本人占据了,南满铁路暂时还拿不回来,因此最好能够修建一条铁路,绕开南满铁路,把中东路和京奉路连接到一起。”

“先生所言甚是,我也早有这个想法,绕开南满铁路,不只有巨大的战略价值,还有经济利益在里面,有两条并行铁路竞争之后,日本人赚取的运费就会大为减少,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不过具体怎么修,我就是睁眼瞎,全指着詹先生帮忙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