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了,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水晶
水精和水晶同音,王观和俞飞白自然听岔了。
不过,听到钱老解释,这是精气神的精,王观依然迷惑不解:钱老,古代的水精,好像也是现代水晶的意思吧。
这话倒是没错。钱老点头道:毕竟根据现代词汇解释,不管是水精,还是水玉,或者水碧玉瑛,都是指现代的水晶。
哇,这么多别称。俞飞白眨眼道:我觉得水碧这名称好像不错。
不仅是几个别称而已,另外还有黎难晶玉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冻鱼脑冻等等名称。钱老科普起来。
王观微叹之余,也有些好奇道:可是听您老的意思,古代的水精,似乎与现代的水晶好像有什么区别
大体还是相同的,但是确实有几分细微的区分。
钱老笑道:你们也知道,古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含糊。或者说由于认知程度不够,总是喜欢把类似的东西笼统地归成一大类。大部分的水精,肯定是指水晶无疑。但是其中肯定有极少数的水精,与水晶不是一回事。
五色笔的材料就是这样俞飞白好奇道:古人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是当然。钱老笑道:唐代诗人王建,曾经作过一首水精五绝诗。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在我看来,说的应该是这种东西了。
有吗俞飞白挠头道:我怎么听起来,还是在形容水晶。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老淡然笑道:你觉得是在描述普通水晶,我却觉得这是五色笔的材料。属于古人说过的水玉精华,所以比水晶通透,又夹带了玉的质感。
水玉精华
俞飞白琢磨起来,点头笑道:这个词好,比水精好听多了。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也不用怎么计较。
此时,钱老轻笑道:关键还是这件东西承载的文化价值,分量太重了。将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使得这支笔成为了无价之宝。
没错。王观深以为然,且不提东西本身的价值。单单是千古文人的寄托,足够让五色笔的经济价值爆棚,难以估量。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传国玺,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块宝玉雕刻的印章罢了。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东西也逐渐的神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国宝神器。
如果真有人把传国玺拿出来卖,那么成交价格高达几十上百亿,估计也没人觉得夸张。或者还觉得卖便宜了呢。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反正,你又拣了一个大便宜。
此时,俞飞白叹气道:这事要让龙虎山的人知道。肯定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互利互惠,互惠互利。王观笑逐颜开道:如果不是我,五色笔估计还待在大笔之中明珠暗投,现在让我发掘出来。也算是大功德吧。
少卖乖。俞飞白撇嘴道:闷声发大财就好,胡乱张扬会遭报应的。
我肯定很低调,还特意请求张老不要传扬出去呢。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这话在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听着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滚。
俞飞白没好气瞪眼,他当然能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调侃自己。毕竟相对来说,他才是最张扬的那个,一但得到了什么宝贝,恨不能敲锣打鼓弄得天下皆知。
知道什么叫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吗
此时此刻,俞飞白气呼呼道:你得到了两件宝物,按照事不过三的铁律,那么第三件东西肯定要悲摧。
听这话的意思钱老有几分惊讶:王观你还带别的东西来了
没错。
俞飞白直言不讳道:在汉中的时候,他不仅收获了荧光树指而已,另外还买了一把汉代古剑,说是名剑赤霄。我觉得不像,他却十分肯定。
赤霄钱老又惊又喜:真的
不好说。
既然已经说开了,王观也不管什么惊喜了,直接在行李袋中把古剑拿出来。由于古剑没有剑鞘,而且由于剑锈还在,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他也懒得去定做剑鞘了,直接用厚布把剑身缠起来就行。
此时,王观一边解开缠绕的厚布,一边解释道:我觉得这是赤霄,然而剑身的锈痕又太厚了些,飞白觉得这与他想象中的赤霄截然不同,所以坚决不承认。
这当然了。俞飞白振振有词道:你看看,无论是大夏龙省刀,或者龙鳞匕首,以及工布剑,品相都不差,哪里有什么锈痕。名剑之所以是名剑,那是由于它的品质超群,千年不朽是基本的能力
俞飞白这话倒不是强词夺理,相反还有几分道理。毕竟古代的名刀名剑,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经得住考验,才会留下诺大的威名。也就是说,质量肯定有保证。从这个观点来看,充满了锈痕的古剑,确实与传说中的赤霄差别很大。
锈痕厚薄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
然而,钱老却摇头道:不要把名剑神化了,质量再好的兵器,如果保存不当,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那么严重腐朽也不奇怪。
这倒也是俞飞白点头之余,也皱眉道:可是这剑,锈痕太严重了你看,一拿出来,就哗啦啦的掉锈。
哗啦啦这个形容词,肯定是夸大其词。不过王观把古剑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剑身上确实掉了点儿红黄色的锈屑。
我先看看。
适时,钱老认真打量,看清楚古剑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俞飞白的心情。毕竟在史籍资料之中,关于赤霄剑的描述十分精妙绝伦。
绣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光采射人。
刘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宝剑,铭曰赤霄,借以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等等或是传说,或是演绎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以把整个房间堆满。就是这样,大家对这剑的期望值,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看到这把不起眼的古剑,很有可能就是赤霄,自然有一种幻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白选择逃避现实,不承认这剑是赤霄,那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至于钱老,毕竟已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坚强。看到这把古剑,也没有多少失望的情绪,反而以旁观者的心态,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乍看之下,钱老点头道:剑的形态有谱,虽说赤霄是汉剑,实际上应该可以归类于秦剑的样式。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他就得到赤霄剑了,所以严格来说,赤霄应该是秦剑。我们所说的汉剑,其实是在秦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成型。
如果说,这把剑是汉剑的形制,那么也不需要我费劲了,完全可以断定这不是赤霄。现在嘛,还需要继续研究。
说话之间,钱老轻手把古剑拿起来,可能是打算观看剑上的剑铭。然而左右观看却发现剑身上的剑铭,已经被厚厚的锈斑遮挡住了,什么也看不清楚。
钱老,你也注意到了吧。俞飞白连忙示意道:这锈是不是超厚
我不是说了吗,锈的厚薄不是问题。钱老随口道,手掌稍微掂量了下古剑的分量,然后取出高倍放大镜,一寸一寸的观察剑身锈斑。
奇怪
打量片刻,钱老微微皱眉,好像遇到什么难题了。
奇怪什么
俞飞白急忙追问起来:钱老,是不是发现什么端倪
嗯
钱老若有所思,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仔细研究锈斑。不仅是用眼看,另外还伸出手指头,稍微捏了点锈屑摩挲。
钱老
过了一会儿,俞飞白忍不住了,又开口催促道:到底有什么发现,好歹给个回复啊。这样吊人胃口,那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别急呀,钱老还在研究,再等等
王观虽然比较淡定,不过也难免有几分期待。毕竟如果钱老有什么发现,可以证实这是真正的赤霄剑,那么也让他省去许多工夫。
在王观的劝说下,俞飞白只好继续忍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俞飞白的耐性即将消磨殆尽的时候,钱老终于开口了,抬头示意起来:王观,去倒杯热开水来。
哦。
王观一怔,又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按照钱老的吩咐,飞快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回来。把开水搁在旁边桌子之后,他也有几分惊喜交集和迷惑不解:钱老,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难道说是用热开水洗剑俞飞白也随之猜测起来。
差不多吧。
钱老一笑,却不是在洗剑,而是在剑身上轻轻刮落一些锈屑洒到杯中。杯中是高温热水,锈屑洒落进去,瞬间就化开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