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四十七章 金殿廷议

龙啸大明 第四十七章 金殿廷议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06:01 来源:笔趣阁

“好,实在是太好了。”崇祯一脸喜形于色一用力的挥了挥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兴奋得在金阶上走来走去,转头又对着金阶下的众大臣道:“当初朕坚持让吴甡出京督师平叛,又调动商毅部南下,现在看来,可以算是选对人了。”

众大臣也赶忙附和道:“皇上圣明。”

崇祯听了,也不禁又哈哈大笑,对众大臣的称颂也照单全收,看上去心情愉快之极。

原来吴甡的报捷发回到了北京,称经过明军十数场激战,于光州、信阳、黄州、随州等地大败李自成数阵,斩首八万余众,虏其部众三万余人,斩杀贼首韩华美、刘汝魁、刘希尧等二十七人,相继收复德安府、黄州府、光州、信阳等地。当然也重描叙了商毅的战功。并且吴甡还信誓旦旦:李逆以呈败势,臣必扫平湖广、中原,不令一贼遗君之忧。当然在最后又奏请朝廷,尽快派孙传庭出关南下,好和自已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举击溃李自成部。

崇祯接报之后,自然是十分欢喜,自从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出京督师,结果病死在任上之后,朝廷对流寇的征剿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胜利了,相反收到的也尽是丢城失地大败的坏消息。而吴甡出京督师只有两个多月,就传来了这样大胜的捷报,在大眀朝中,以经是好几年也没有过了。不仅仅是崇祯兴高彩烈,就连众大臣们都不觉精神大振,致少大胜的消息会让皇帝的心情好一些,不会再喜怒无常,而自己也不用毎天上朝都惶惶不可终日。

而对崇祯来说,吴甡胜利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因为吴甡和商毅都是崇祯亲自指名点将,现在这一文一武,一老一少的组合到是十分达配,而且看起来折磨了大明十几年的流寇之乱,到是看到一丝署光,而崇祯自然也认为自己是慧眼识人。

等兴奋劲稍过了一点之后,崇祯才又道:“吴甡提及,让孙传庭马上出关南下,南北夹击李逆之事,众卿以为如何呢?”

兵部右侍郎张凤翔出列道:“皇上,孙传庭坐镇关中,仍为朝廷门户,出师南下,此举以非中原、湖广之事,系天下之安危,如药中劫剂,不可轻易而为。”

现在崇祯正在兴头上,被张凤翔这么一说,觉得十分扫兴,道:“如今吴甡、商毅己在湖广大败李逆,使其元气大伤,正是集中兵力,南北夹击,一举剿平李逆之时,倘若再让李逆逃脱深山,日后又必生乱。当如奈何呢?何况北虏以退,京师已无险,孙传庭出关,又有何不可呢?”

听了皇帝的话,张凤翔也知道自己说的不讨皇帝喜欢,虽然还有些不甘心,但也不敢再强劝下去。

这时內阁首辅陈演出列,道:“皇上,臣以为孙传庭出关之策。势当必行。因为今天上午,臣以收到急报,李逆以遣其党羽田见秀率军进驻襄城、郏县。北上逃窜之意,以见于表,因此孙传庭若不出关阻击,李逆必可长驱直入山西,危逼京师。”

他的话一说,众臣又是一阵议论,这次看来,李自成确实是有北上的意图了,那么孙传庭出关,可就不是可不可行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挡住李自成的问题了。因此也没有大臣再对孙传庭出关提出质疑来。

崇祯道:“好,立刻传旨,命孙传庭即日出关南下,进驻洛阳,迎战李逆,再下令吴甡,命商毅立刻出兵攻取汝宁府,夹击李逆,这一次必须彻底剿灭李逆。”

崇祯刚一说完,陈演马上又出列道:“皇上且慢,不可如此。”

崇祯也没想到陈演会出来阻挡,不禁有些愕然,道:“陈爱卿,你这是何意,刚才你不是还说‘孙传庭出关之策,势当必行’现在为何又不可如此呢?”

陈演不慌不忙,道:“臣并非说孙传庭不可南下,而是说商毅不可北进啊。”

崇祯到是有些被他弄糊涂了,道:“商毅不可北进,当如之何呢?”

陈演道:“臣以为商毅应当率军沿江而下,进攻武昌,剿灭张献忠。”

他这一说,顿时满场哗然,兵部左侍郎冯元飙赶忙出列,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李逆率军北上,必是欲进犯京师,因此当务之急不在张逆而在李逆,当集中精兵强将,聚而灭之,一可彻底剿灭李逆,二方才可解京师之急。否则孙传庭纵然率军出关,也恐怕独木难支,万一有所闪失,则天下危矣。故此必需调商毅率军北上,与孙传庭夹击李逆,方可保万无一失。”

陈演道:“冯大人,你想过没有,张逆现驻守武昌,全是朝廷大军坐镇湖广,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商毅率军北上,朝廷大军尽离湖广之地,那么张逆绝不会错失此良机,万一他率军沿江南下,危逼南京,又当如何呢?”

冯元飙也怔了一怔,陈演说的到也是实情,武昌的张献忠可也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朝廷的人马都离开了湖广,他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武昌。

这时张凤翔又出列道:“不是还有左良玉驻守在九江吗?他有二十万大军在那里坐镇,足以抵挡张逆了。”

陈演摇了摇头,道:“左良玉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年初尚守不住襄阳、武昌,如今又岂能守得住九江吗?南京之重,仅次于京师,岂能系于左良玉一身。”

被陈演这一反问,张凤翔虽然不同意陈演的主张,但也有些答不上来,总不能说不管南京吧。而崇祯听了之后,觉得陈演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南京对大明的重要性除去政治意义之外,其他作用并不次于北京,而崇祯对左良玉也以经完全不抱希望,根本就不相信左良玉能够挡得住张献忠,因此有些犹豫起来。

这时陈演又道:“现在李逆在湖广被商毅大败,伤兵损将,现在以是元气大伤,早已不复当初之勇,正所谓败军之将,有何道哉,并不足挂齿,有孙传庭一部,也足以拒之。而张逆一直驻守武昌,养精蓄锐,未见损伤,实力以在李逆之上,如今张逆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又岂是左良玉之辈所能敌之。只有商毅部精锐骁勇,能征惯战,方可能制之。故此臣才以为只要令孙传庭驻守洛阳,即可挡住李逆的北上之路,呈对持之势即可。如果担心孙传庭孤掌难鸣,可令吴甡派其他将领率军进驻汝宁府,以协助孙传庭。而令商毅率军南下,进攻武昌,再令左良玉由九江出师,朔江北上,两路合兵夹击张逆,则张逆必亡。而张逆亡灭之后,南京无忧,届时再调商毅部北上,截断李逆的退路,又可一鼓而破,如此一来,二逆皆亡,朝廷十余年之乱,可一举而定。”

原来刚开始吴甡的告捷传到京师,陈演还很高兴,毕竟自己是内阁首辅,流贼这么作乱难灭,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吴甡在前线打几个胜利,也能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但随着胜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似乎真有剿平流寇的希望了,因为陈演对军务不算精通,没有看出来吴甡的报捷中其实渗了不少水份,因此在他看起来,至少剿灭李自成,是大有可能的。

这一下陈演又担起心来。一但真的平乱戌功,商毅到还没什么,他毕竟是武官,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但吴甡可就不同,完全可以取代自己,成为内阁首辅。自己辛辛苦苦爬到这个位置,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要给吴甡腾地方,可是真有些不甘心。

于是陈演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来,这匪贼虽然要剿,但绝不能剿匪成功,致少也不能让吴甡成功。即然李自成快要被打灭了,那这份功劳可不能让吴甡得到,因此陈演才向崇祯建议,李自成由孙传庭来对付,而让吴甡和商毅去打张献忠。

陈演的如意算盘是:现在吴甡以经和商毅联起手来了,这是最典型的文官与武将组合。那么自己就必须拉陇一名地方的实力大员,才能和吴甡相抗衡。而这个人也只能是孙传庭了。而且李自成现在以经被打得元气大伤了,孙传庭对付他应该绰绰有余了。这就是自己的献策之功了,同时陈演还打算,一但孙传庭再把李自成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奄奄一息的时候,自己也请令督师,把剿灭李自成的功劳抢到自己手里来。

而现在张献忠毫发无损,实力犹在,这块硬骨头就扔给吴甡和商毅去对付吧,就算他们能够又把张献忠给打灭了,但所立的功劳也未必能够超过自己,何况在九江还有一个左良玉在,虽然陈演也知道,左良玉不可大用,但利用他来给吴甡和商毅扯扯后腿,下下绊子,还是完全做得到的。

如果吴甡在朝,当然可以把陈演这个计划驳得一无是处,只可惜现在的朝中,人材雕落,真正懂军务的人几乎没有,两位兵部侍郎其实也只是纸上谈兵,另一位內阁大臣魏藻徳一向都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以免惹祸上身,而崇祯当然不可能知道陈演心里的小九九,还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因此在考虑了片刻之后,立刻下旨诏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