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龙啸大明 > 第一三六章 追击清军(三)

龙啸大明 第一三六章 追击清军(三)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2:06:01 来源:笔趣阁

图尔格派人向前后两军送信之后,自己也下了战马,脱去了最外层的棉甲,找了一块大青石,准备休息一会儿。(.)图尔格估计,布萨癸的后队与明军交战,无论是胜是负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说不定自己还可以打个盹,睡上一觉。

但图尔格刚刚坐下,还没等他喝一口水,只见一个清兵飞似的跑到了图尔格的身边,道:“禀报额驸,后队的人马被明军打败了。”

图尔格一激灵,坐直了身体,道:“胡说,后军怎么可能被明军打败呢?”其实要说布萨癸的人马真被明军打败,图尔格到也不是不是接受,但这才多大点的功夫,布萨癸也有三千人马啊,其中有还六个牛录的八旗兵,怎么样也要抵挡一阵子吧,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明军打败了呢?因此下意识的喝诉起报信的亲兵来。

那报信的清兵见图尔格不信,也觉得十分委屈,道:“额驸,后军确实是打败了啊!”说着回头一指,道:“不信您看,他们都快败到这里来了。”

图尔格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山道远处尘土飞扬,确实是有大队人马朝自己这边过来了。直到了这时候,图尔格心里还有些半信半疑,布萨癸的人马真的就这么被明军打败了吗?怎么可能呢?

图尔格到底也是身经百战的人,大风大浪也见过不少,立刻下令,全军列阵,准备迎战明军,同时又派人去给前军的博洛送信,让他来接应自己。

清军确实是训练有素,虽然是休息,但也丛毫不乱,因此一整兵列阵,立刻就在转瞬之间,布好了阵式。而这时败兵己以退到了近前,连图尔格也大为震惊,这么狼狈的样子,还是大清的无敌之师吗?看来对商毅真的要重新估计才行啊。

图尔格久经战阵,深知败军的危险,决不能让败军正对着自己阵式直沖,那样就是列好了的阵式,也会被败军冲乱,必须要逼使败军从阵式的两侧向后逃走。因此也立刻下令,让弓箭手在阵前列阵,一但等败军靠近,就是一阵猛射,将前排的败军射倒了一片。

其实清军也都受过败逃训练,只是这十几年来,毎与明军作战,几乎都沒有败过,因此也有些不熟了,被射倒了一批之后,这才都淸醒了一点,赶忙分为两批,分从两侧逃到中路人马的后面去。

而这时穆陵军的骑兵也追到了近前,一见清军列好了阵式,也不敢再追,在杨武丞的带领下,又退了回去。在图尔格身边到是有两名甲喇额真要求领军追击,但被图尔格制止住了,同时命人去把布萨癸找到,问一问这一战到底是怎样败的。

但马上就有人来报,布萨癸以经战死了,图尔格又命人去找那几个牛录额真,得到的结果是满八旗的六个牛录额真全部都战死了,图尔格听了之后,也觉得实在是有一些不可思意。不过现在可没有时间让图尔格思考,因为穆陵军的大队人马以经到了。

穆陵军也是在列好了阵式之后,再逐步推进刭离清军的阵列约一百五十佘步的距离时停住。和与布萨癸的后军对阵一样,穆陵军依然是前后列阵,前阵火枪兵还是三人一组,约三米一组,横向排开,列成一个没有纵深的线形阵。所不同的是,整个阵式分成了两列,每列之间相距一丈,相错而站。

初见这个阵式时,图尔格也和布萨癸一样,觉得莫名奇妙,穆陵军居然排出了这样一个没有纵深的阵形,图尔格怎么也想不通,这区区两排火枪兵,怎么能够挡得住大清铁骑的冲击吗?布萨癸居然会败在这么一支明军手下,而且还丢了性命,确定是令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了,后队确实以经败了。因此图尔格也不敢小看明军,略一迟疑,图尔格决定,还是使出惯动的战术,拿汉军当一回炮灰,于是下令调出一个汉军甲喇,共两千二百多兵力,其中有三百骑兵,向明军发动一次进攻。

这个汉军的甲喇额真叫刘锡,接命之后,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人马出阵向穆陵军逼近过去。

而清军一出动,穆陵军立刻竖起了盾牌,架起了火铳,等待着清军靠近过来。而在火枪兵的身后,狙击手们也支好了托架,架好了鲁密铳,各自寻找各自的目标。只等他们进入射程来。

看到了穆陵军的这个架式,图尔格到是有些能理解,这样确实能够很有效的防备清军的弓箭。但图尔格还是难以理解,这个没有纵深的阵式,怎么能够挡住清军的冲击呢?

其实这到也并不能怪图尔格,因为他毕竟受这个时代和中国的传统战术限制,几乎是不可能突破这个局限性的。其实不止是中国,在世界各国,传统的力量都是很难改变的,在二战前夕,飞机的性能和航空母航技术都以经十分成熟,但世界海军依然还是留行“巨炮重舰”理论,海战仍然是战舰的吨位和火炮的数量口径来决定胜负。甚至还流传着“飞机是炸不沉军舰”这种荒谬的说法。于是世界列强都再比着制造吨位庞大,口径巨粗火炮的战列舰,才出现了一艘艘海上的巨无霸,不断刷新着吨位和火炮口径的世界记录。

就是依靠航母飞机取得了珍珠港胜利的鬼子,仍然没有认清航空母航的巨作用,还把巨额资源都投入到制造两艘巨型战列舰上。就可见一斑了。

在这方面,商毅无疑是占了大便宜,一来他沒有那么多的传统限制,二束也跟本就不用他研究什么新战术,只需要把在另一时空里经过历史证明有效的经验直接拿来运用也就行了。

而这种三排纵深的线形布阵,其实是经过了近两百年的摸索,一直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在欧州各国广泛使用的。在现在这个时候,刺刀还没有出现,因此欧州各国仍然在使用长枪兵和火枪兵的混合列阵。纵深一般都在五到六排。而长枪手和火枪手的比例为一比一或是一比二。

只是商毅以经提数年给火枪兵配上刺刀,因此在近战中,火枪兵也有足够自保的能力了,因此也就能够釆用三排纵深的线型布阵了。

这时清军的进攻人马以经脫离了主阵,刘锡跟着淸军打了十多年仗,也算是经验丰富了,当下命令三百骑兵打头,步军再后,开始向穆陵军冲击而去。

三百骑兵控制着战马,迈着小碎步,逐渐越过了步军,冲在了前面。

但就在这时,穆陵军阵中响起了一连串霹雳似的连珠巨响,速度生成了大量的硝烟。汉军的装配要比满八旗差得多,好得也不过就是一层铁甲,差的只有棉甲或皮甲。在百步以內,根本就防不住鲁密铳的打击。枪声响过之后,在最前排的几十名骑兵,立刻发出一声惨叫,从马背上落下,还有十几匹战马,也同样悲鸣着倒下。身上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还有几名一时没有断声的清兵,发出哀号一般的惨叫声,躺在地上痛苦的翻滚着。

图尔格也不禁有些震惊,这时双方的距离没有一百步也有九十步,明军的火铳居然可以打到这么远吗?或许这就是明军摆出这样一个毫无纵深的阵式的原因吧!不过图尔格也不打算收兵,因为他还打算看看,明军这样的布阵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反正汉军存在的意义不就是用来当炮灰的吗?

悲哀的是,明知道自己是炮灰,但汉军却不敢反抗,只能咬着牙向前冲。因为能够被列为汉军八旗的汉族士兵都是在满清的统治下,生活了十年以上的汉族人,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满清,跟本就不能反抗。

而且清军的军纪也极为严厉,进攻的命令下达之后,如果不萎缩不前,将会有督阵队当场斩首。冲上去说不定还能够拼个活命,而不冲只会是死路一条,因此明知道是九死一生,但汉军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前冲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汉军,在明军中百无一是,而一但投降了满清,就立刻像是脱胎换骨一样,个个都变得勇冠三军起来。

剩余的骑兵也不顾等待步兵了,一个个拼命打马,向前冲去,只能尽早冲过这段距离,杀到明军阵中,和明军展开近战。

只可惜连刚才布萨癸的一千骑军进攻都被穆陵军的火枪队给硬生生挡住,对付这区区二三百骑兵自然是不在话下。就在骑兵的快速冲击面前,穆陵军的火枪手们依旧是从容的射击、换枪、填弹、换枪、再射击。枪声也密如爆豆一般的响个不停,而清军的骑兵却像是被割草一样,人和战马都接二连三的倒地不起,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整个骑兵队竞然无一幸免,全部都丧生在穆陵军的火铳之下,基本上沒有人可以冲到离穆陵兵的阵式三十步以内去。

而在整个战场上留下了遍地的尸身和死马,只有二三十匹无主的战马在战场的孤零零的游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